《我的阿勒泰》:“小鸟牌”香烟,“砰砰”,李娟有一个胡乱翻译,自创新词,背着硕大的无线座机电话到处行走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体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乐儿随笔】

Hi,我是乐儿!
最近《我的阿勒泰》大火,所有人都在刷这场剧,而我却捧着李娟的原著,沉浸在她的文字世界里。
李娟的妈妈是从外地辗转过来北疆生活的汉族女人,在语言上与哈萨克人存在一定的鸿沟。
刚开始听不懂当地话,也说不出来,慢慢地她用自己的小智慧打通了这座沟通桥梁。

01 小鸟牌香烟
李娟在书中写道:“我妈妈最聪明的是,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之间胡乱翻译,还创造了无数新词,极大地误导本地牧人对汉语的理解。”
一次,李娟穿了件新衣服回家,一个女人扯住她的袖子问:“这是什么布料,这么亮?”李娟回她,是丝光棉。
但住在偏僻地方的村民见识短浅,压根都不知道丝光棉是什么玩意儿。
李娟解释是涤纶、晴纶,可是那个女人仍然很疑惑。
这时李娟妈妈斩钉截铁地跟女人说:“是塑料的。”女人立刻就明白了。
又有一次李娟在家看铺,来了一个买香烟的小伙子,要“小鸟牌”的。她翻遍了整个货架都搜不到这种烟,只好说没有“小鸟”烟。
小伙子用手指着货架的那个地方,李娟顺着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相思鸟”。
更搞笑的是,一天隔壁小姑娘来买“砰砰”,李娟被弄得一头雾水,拿什么给她都说不是,最后还是顾客自己伸手到柜台里取,原来瓶子是手雷形状的白酒。
除此之外,李娟妈妈还自作主张把“木耳”叫做“黑色蘑菇”,“金鱼”译成“金子的鱼”,“孔雀”译为“大尾巴漂亮鸟”。把香烟按颜色称为红色烟、绿色烟、白色烟、黄色烟。
另外,还传授当地牧民一些外来名词,什么“眼窝鸡”、“三开肩式西服”、“休眠期”等等,总之,她会有办法让别人明白她的意思。
李娟被她妈妈的胡乱翻译搞得哭笑不得,但她又认为她妈妈这些奇怪的新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沟通方式。
她说:“我妈虽然粗枝大叶,办事轻率,总算还能符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的。”

02 带着硕大的电话机随打随听
李娟家住在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他们那里最早的通信工具是卫星电话,但这种电话非常贵,而且通话质量极差。
天气稍微不好就容易断线,打不出去也拨不进来。
后来换了一种移动无线座机电话,和普通的座机一样,只是少了一条电话线,充上电就可以使用,电话费相当便宜。
即使遇到刮风下雨这种恶劣的天气都能使用,非常方便。
李娟家也办理了一部,她妈妈特别喜欢用一个大挎包装着这部硕大的话机,挂在胳膊上,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比如去县城,走到大街上,电话响了,她妈妈就立即从包里取出来,不理行人的大惊小怪,若无其事地接听。
平时休息时间李娟家的小店特别旺,大家都喜欢跑到这里排队打长途电话。
哈萨克人都以为他们听不懂这里的方言,在他们家打电话可以肆无忌惮地和电话那头谈情说爱。
其实,李娟和她妈妈是听得懂的,只是装作不懂,给年轻人行个方便罢了。
03 写在最后
李娟妈妈自从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带着一老一少在新疆搬过很多次家,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店做着各种小生意,艰苦地过生活。
她表面横野,大大咧咧,但心地善良、坚韧聪慧、灵魂有趣,并能很快适应和融入当地的生活。
玛丽·居里说:“适应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而是要在保持个性的同时,灵活应对周围的变化。”
李娟妈妈除了样子不像当地人外,无论生活、处事都比当地人更当地、机智、滑稽、率性。
就如剧版中的村长所说:“全世界最不需要担心的女人,就是她了。”

推荐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 最好的人生态度,就藏在这3句话里
3种存钱方法,让你越存越有钱(建议收藏)
教你如何写爆款文章,公众号快速进入流量池
腾讯给我发工资,自媒体写作不要小看每一笔小钱
一篇文章收入60+,涨粉200+,公众号写作赚钱真香!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乐儿随笔
和千万读者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