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点我的心路历程和最近的一些感想。
当看到V娅、李+7等顶级主播都消失的2022年618。靠直播基本完成《真还传》的罗永浩宣布退出直播,决然转身又去创业,还有俞老师的坚持和逆袭……
让我也不禁有些感慨。
前几天老罗在微博中正式宣布:这一次的创业,是一家AR科技公司。
他还公开澄清:我要做的是AR,不是VR,扎克伯格所定义的那个VR“元宇宙”,我是不相信的。
没有人知道老罗想走的那个领域在未来会拥有怎样的发展......
回看他此前的创业,从创办老罗英语、牛博网,到锤子科技、小野电子烟,四次创业四次失败,留下的只有6亿之多的负债。
一直以来有人戏谑地称其为“行业冥灯”。
虽屡战屡败,但罗永浩仍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着长qiang冲向风车。
有人唏嘘,老罗为什么要死磕?
明明还完债赚了钱了,直播也很顺手,安安心心的不好吗?
不过这也正应了他当初所说: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可能正应了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那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如果不是当初的“偏执”,也不会迎来今天的涅槃。
就像这两天爆火的东方甄选。
直播间里,虽然第一代新东方网红罗永浩告别了,但又走来了因为双语带货意外出圈的新一代新东方网红董宇辉。
他的带货风格清奇,寓教于乐,确实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体现。
虽然本该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坐在了直播间里,变成了一个“网络销售”,但至少在这样一个野蛮生长的网络时代,让他们有了“养家糊口”的流量。
一年以前还只有恶搞和扮丑能火的抖音,这次把流量给了文化带货。虽然只是带货,而不是文化,但至少让不少文化人又看到一丝希望。
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新时代“百家讲坛”的开端,至少那时还有易中天,有三国。
一夜爆火的董宇辉似乎也没有放弃教育的梦想,他曾在直播中途落泪,说,我想回去,回到讲台,哪怕是去支教。
果然,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一年赚几个亿的老罗回去创业了,年少成名的董老师想回到讲台……
可能有很多伙伴不明白,明明已经成功转型,为什么还要坚守过去的梦想。
其实这种感觉,我深有体会,不只是我,我想每一个坚守讲台的老师,都懂这种感觉。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我当年毕业踏入了教育领域:
这种教书育人带来的成就感太过强烈,哪怕过去这么多年,我也依旧坚持着当初做教育的本心,努力实现着心里期待的那份价值。
那时零几年的时候,我发现学习不好的孩子往往被严重排挤,不是被逼迫着上各种辅导班,就是同学伙伴瞧不起。
甚至可能面临着被各方抛弃的悲惨境遇。
经历过自卑到自信,并且体会过自信带来的巨大作用的我,决定帮助这些不被人理解,被老师们抛弃的孩子,挖掘他们的无限潜能。
那时也确实帮到很多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其中有个孩子直到现在我们还在联系,她也已经结婚生子,拥有着自己幸福的人生。
后来很快还有投资人看准了我们的教育公司,找到我:
建议做短平快的辅导班模式,迅速商业化。
但我拒绝了。
用一个单纯提高学生成绩的课外班,去赚快钱这并不是我的初衷。
如果不是自己想做的,宁愿不做。
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有些理想化。
这可能也是我创业失败的一部分原因:当理想没有照进现实......
后来我才发现,跟我一样理想化的还有另一个老师——罗永浩。
他打造锤子手机的初心,坚持内心的那份情怀,最后被现实惨痛教训。
创业失败后,老罗用直播上演“真还传”,填补了6个亿的债务,淡然退场去寻找他的情怀。
而我当年破产后,也有外部投资人建议我们几个合伙人把公司关停,到国外去躲避风头。
虽然这两年的教育行业,卷款跑路的不在少数,但他的建议还是被我们坚决拒绝。
于是我们几个合伙人拿出存款、抵押房子,我们把全部身家用来给家长退费、为员工补发工资,从那以后就背上了一身的负债。
公司破产后的那段时间,也相对艰难一些,我开始开车四处跑着去当家教,想各种办法活下去。
后来我也曾尝试着去做一些教育领域的管理岗位,但却始终找不到做教育的热忱。
因为和当年做教育的初心大相径庭:
我们曾想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而不是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
我想帮助那些具有学习困难的孩子,而不是帮那些“牛娃”去卷普通孩子,再让普通孩子对这个机构趋之若鹜。
他们以为能培养出“牛娃”的机构也能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殊不知“牛娃”本身就是天生的。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不一样的教育。
于是我放弃了这种为了提高成绩却与自己心念背道而驰的教育机构,在辗转多次后,内心感到非常迷茫。
未来教育的职业发展和利益能否最大化的问题并不是我当时最关心的,因为做教育的初心才是我能够坚持下去的源动力。
但初心逐渐被现实磨灭,做下去也没有意义。
于是,在迷茫的那些年,我选择了沉淀下来继续走进校园。
最后也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摸索到了新的方向,后来进入到金融领域。
初入金融,我做的是为高净值人群做投资管理。
但做的过程中,我发现,和那些身家过亿,每年能够躺赚过千万的成功人士相比,普通人群对投资更加迷茫。
所以我开始讲授投资理材课程。
又发现单独的课程能解决系统化问题,但解决不了市场千变万化的难题,所以我做了动态分享的圈子——小密圈。
其实这和我在教育中用自己所学帮助他人的初心不谋而合。
对于小密圈这件事,诚然它会让我拥有一定的回报,但做它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将这份回报最大化。
虽然前段时间还是很累:
无论是当时的形式也好、环境也罢,也遭遇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基本上没有办法睡好一个安稳觉。
但最近小密圈的氛围真的是非常温馨。
有时候看到大家的赞赏我也十分感慨:
这大概就是坚持初心做到现在的最好礼物吧。
从纯商业的角度来说,很多伙伴会觉得我过于实在。
前两天还有位学员说第一次遇见小密圈这样的“扶贫项目”。
但这就是我做事的风格和初心,我真正希望的,还是能够在不断帮到大家的情况下,再来拥有自己的细水长流。
其实与一些平台的模式不同,那些通过制造焦虑、不断花钱投放和推广的营销模式,我真的一天都做不下去。
我只是想要尽量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挣钱的机会,在给大家分享一些人生经历的同时也会不断地督促大家去学一些东西,进行知识的补充。
也许有人觉得学习是反人性的。
但我想说,并不是。
其实只有读书才是治愈苦难的最好的良药,它可以让一个身处困境的人能够保持一个高贵的灵魂昂首而不向现实低头。
最后也祝福老罗,希望这次他能成功;祝福董老师,希望他能不忘初心。
我想一个让文化人看到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好时代吧!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