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
刚从乌鲁木齐“逃难”回来,还是被社区居家隔离了,现在出差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事件。
“出二禁七”,时间成本实在是高。
不过偶然闲下来也有好处,可以多一些时间去思考平时无暇思考的问题。
这次去乌鲁木齐出差其实公私目的兼有,大姨一家长居乌市,姨夫病重,也想借此机会过去探望一下。
姨夫早年在新疆当兵,后来转业,一度做到糖酒烟草公司总经理,形象帅气,幽默豁达,很受大家喜欢。
这次生病后再见,瘦骨嶙峋,令人感伤。
姨夫最疼爱的就是自己的小孙子,我的表侄,我也对他比较关心,促膝夜谈到凌晨三点。
他在上海读大学,明年毕业,三年的疫情让他在家的时间多过在学校,读了三年函授。
临近毕业,言谈中他少了一些年轻人的朝气和对未来的憧憬,而是满脸的焦虑和郁郁寡欢。
经济环境不好,就业形势差,考研续命是他唯一的出路。
但猛增的考研人数又让他缺乏信心,特别是英语。
其实侄子从小就没少上辅导班,在英语方面的表现也一直不错。
奈何上了初中,遇到一位喜欢“负激励”的英语老师,对他的打击太大,英语成绩从此一落千丈。
用侄子的话说:看到英语就觉得恶心。
好在他小学底子打得不错,哪怕是初中未遇良师,凭着小学那点存粮也在高考那年拿到了120多分。
进入大学,对外语的要求没那么高,他的英语便从此荒废。
如今他面临考研,想要翻过英语这座大山着实有些力不从心,感觉自己快要被逼疯了。
对侄子的遭遇我感同身受,我也曾遭遇老师的打击。
不同的是,英语是他的大山,数学是我的梦魇。
曾经,我在数学方面的成绩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也能够得心应手。
初二那年一位数学老师从农村的某所中学调到我们学校,教学方式十分独特,善用“激将法”;
那是一种以打击学生信心为主的教学手段。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同为班级第一,他竟将我跟初一年级的学弟做比较,让我在内心一下子感受到了“奇耻大辱”。
初中阶段的孩子都是“顺毛驴”,往往吃软不吃硬;
得到老师的关注越多,在哪门学科下的功夫也就越大,我和数学老师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我讨厌他“鞭策”式的教育手段,不想完成他留下的作业,不想当着他的面学习,甚至根本不想听他讲课。
但是叛逆会遭到反噬,最明显的就是成绩的一路下滑,严重到一些大题我竟然会无从下手,这在以前却是绝无仅有。
对数学的热情就这样冷淡来了下来,也越来越没有信心。
后来我没有参加中考,直接被保送进入重点高中。
对当年的数学能考成什么样我已经无法判定,只是在日后的考试中,其它科目总能接近满分,唯有数学让我一直发怵。
回头想想,或许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遇到一个好老师,也会遇到一个让自己有些难忘的“坏”老师。
但遇到什么样的老师,虽是一种偶然事件,对我们人生发展的关联性却非常大。
如今我自己也是一位老师,当年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行为也成为了我对自己的教学警戒。
不幸中的万幸,初中除了数学老师,其余的老师都十分优秀。
英语老师李老师性格和善还非常“洋气”;
图源:《西小河的夏天》剧照
那时候的课堂上只有收音机,但她总会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方式丰富教学。
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英语课,当我们看着李老师带着各种水果实物教学;
甚至带领大家Cosplay情景对话。
图源:《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剧照
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觉得:英语课太好玩了!
那时李老师的弟弟在加拿大留学,我们总能从她口中听到有关加拿大的风土人情;
而作为小县城里面的孩子,每次听到她的讲述都会感觉大开眼界。
她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开了小地方孩子的视野,让我们对未来产生太多憧憬。
我的英文名Peter就是她取的,她给我带来的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让我受用终身。
给我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还有物理老师冯老师。
他总是喜欢在放学以后把我留下来开小灶,不是因为学得不好,而是担心我课堂内容太简单,总是会在课后加一些竞赛的东西。
图源:网络
后来,我也顺利的在初中物理竞赛中获奖,初中的功底让我在高考的时候物理没怎么扣分。
而且因为喜爱物理,而喜爱上了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从而喜欢上了西方哲学,也感受到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巨大差异。
能量守恒的原理更是影响了我的成长观,让我在面对成功和失败的时候更加从容。
能量守恒的定律说,能量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能量只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人生有得就有失,有赢就有输,我们既要学会做加法,也要学会做减法,保持自我的动态平衡。
生活中,我们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走来走去。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跌倒,我们可能会在另一个地方得到补偿。
所以当遇到挫折,只要继续努力,好运不请自来。
所以,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
让我受用终身的还有初中的化学老师田老师。
经典物理都是从宏观现象出发来解释,其实跟生活离得很近。
但化学本身就是一个微观学科,毕竟原子分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很不容易。
记得当年的化学第一课,田老师迈上讲台的一段话令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很多家长会在生活中告诉孩子,某样东西不好,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然而这句话本身就不科学,因为生活中的每一样物品都是化学元素组成的。
一句话就让我们拉进了跟化学的距离。
她总是喜欢用这种贴近生活的例子,用简单生动的方式给学生讲解问题,把复杂问题变得生动简单;
凡事抓问题的本质,这都是跟她学来的。
一次实验课上,她做完实验匆匆离开,再回来时告诉我们,她刚刚把丝袜丢进了垃圾桶。
因为化学试剂沾到袜子上,灼烧了几个小洞。
并且开始讲解试剂会让丝袜灼烧的原理,还有避免事故的方法。
即便是这么一个意外,她也没有浪费,就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化学实验的步骤有多么重要:
每一步都要用最严谨的态度对待。
方法不得当的老师让人留下终身的阴影,但能力出众的老师却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后来从事教育,跟这几位老师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而我一直也在不遗余力地以印象当中的那些好老师作为教育的准则和标杆。
有人觉得,一个职业教育的老师,只要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点、考试通过就可以了。
但我却总想在讲课的时候做更多:
从知识点延伸到人生价值观,甚至想要通过讲课打开学习的思路,因为在我看来,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功利的过程。
学习的体会更多是在知识之外。
当你懂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本质,也就意会到了我的化学老师所说的那句话:
所有东西都是由微小事物组成的,任何一个事物的本质都是相通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位人生导师,在我们迷茫困惑的时候,为我们指引方向。
一位优秀的老师胜过读万卷书,胜过走wan里路;
遇到一位好老师真的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我们曾经将老师形容为“阶梯”“蜡烛”,他们确实是那个年代的“阶梯”与“蜡烛”,哪怕是“不好的”老师,出发点也是为了学生,所以我们赞颂老师的伟大。
站在宏观的角度看,老师就像一个教育的播种者;
他们种下的种子散落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有无数个被播种的学生生根发芽,继续影响着下一代。
虽然我现在已经跟很多老师失去了联系,
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曾经教出的一位学生正在感恩着当年的一切,会不会感到欣慰?
又或许,每个伙伴的心中都有一位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他或许让你受益终生,又或许让你在关键阶段错失了把握人生的机会。
评论区大家一起来聊聊吧,你的老师为你带来了哪些感动、收获与遗憾。
上期地图获奖的伙伴们赶紧在后台私信回复联系方式,小助理会统一给大家发出奖品。
直播福利预告
大家好,我是湧哥小助理,最近大事儿不断,有伙伴建议湧哥出来摆摆龙门阵。
湧哥说:
没问题,安排,都可以满足;上次公开直播还是两个月以前,是该聊聊天了。
于是最近我问了问大家想听什么,一堆问题扑面而来:
老妖婆跑到对岸,后面局势会有影响吗?
老美那边通胀低于预期,是要停止加息了吗?
前段时间的大会没有提经济发展目标,经济未来还会好吗?
市场从七月初又已经低迷了一个月了,后面能起来吗?
……
到时候大家还可以和湧哥一起聊聊后面应该投资什么板块,估计大家对投什么能挣钱也是很期待。
帮大家约在了下周三8月17日晚19:30的直播间:
湧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们关心的大事儿,聊聊三四季度投啥能挣钱!
下周三不见不散
↓伙伴们提前约起来吧↓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