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到底为什么这么火?



伙伴们,大家好。
春节期间到处走亲访友,似乎消息也闭塞了很多。
回到北京才发现一个名词被朋友们提及很多——《狂飙》。
一部正剧竟然火到了碾压同期电视剧的程度,让我不禁十分好奇,是什么样的神仙剧情支撑了这么一部神剧。
于是找出来恶补了一下。

我一般不看电视剧,除非工作需要。
昨天补完了,找到了答案,也陷入了沉思。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火,除了极为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更重要的是它照到了我们怀疑过却不敢去揭开的黑暗角落。
不管大家如何评价结局,但无人能否认,《狂飙》是这些年来把正(官)邪(商)两(勾)端(结)刻画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看完《狂飙》,回首过去的20年,有种奇怪的感觉。
就是那个时代,我们好像经历了,但电视剧里的时代,我又好像没有经历。

一部《狂飙》让我们重新看尽中国2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又让我们再一次经历了变迁中的起起落落。
这20多年来,有多少人的命运在其中产生了分化,生长出了不同的人生脉络?
90年代末20世纪初,高启强住着父母留下的一套厂分福利房,靠着在旧街场卖鱼维持生计,日常还会被小混混勒索敲诈……
这一幕却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反应。
前有分税制G革导致的基层乱收费,后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可遏制的经济下滑,当时经济发展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那个年代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时共同渴望的一个社会现象。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房地产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随着98年房改红红火火的开展,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长达将近20年的快速发展。
2000年以后,房地产商品化时代到来,在全国的房地产消费总量中,个人消费已经上升到了70%。
房企禁令在这一刻彻底松绑,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军房地产;
高启强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完成了三级跳的身份蜕变。

回想起那个时代,房地产的发展史无前例,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十几亿人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风火火的去搞着房产经济。
短短20年之内,我国的城镇化覆盖率就从2000年的36.2%提升到2022年的65.22%。
狂飙的不是高启强,而是中国楼市。
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带火了上下游相关的500多个行业,2000多个专业,提供了无数就业岗位,为Z府贡献直接收入高达33.6%。
房地产行业就是地方Z府打开业绩增长的“潘多拉魔盒”。
我们能够想象,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搞发展的过程当中,有多少房产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
有多少人从拆迁户变成了暴发户?
而今天面对着高房价,在提到房地产商时很多人虽心生抱怨,但也有人心存侥幸,因为很多人还是搭上了这趟快车有所收获。

谈及那个时代,楼市的快速发展虽然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是也确实很暴力。
很多光鲜数据的背后都是踩着他人的牺牲,鲜血淋漓地走过来。
为了得到一个项目信息,开发商们甚至连眼睛都不带眨地送出去百万贿赂;
又或者是为了一个拆迁项目,工程争斗甚至干出谋财害命的勾当……

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做了坏事总会遭到报应。
可剧中的人物却逍遥法外几十年,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依旧有人手染鲜血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
甚至,高启强在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里谈笑风生、衣冠楚楚。

在老百姓眼中,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温文尔雅、热衷于公益和慈善,做了不少好事。
虽然电视剧里高启强最终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但现实中还有多少高启强呢?
让人细思极恐。
他们也许依然披着成功人士的外衣,继续左右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旧活跃在重要的位置上。
不知道“高启强”们在看完《狂飙》以后会不会胆寒呢?

虽然剧中的历史,是虚拟的地点,虚拟的人物,但它也是建立在无数真实案例的基础之上。
比如四川刘汉、刘维涉Hei案。

1994年刘汉曾在期货市场中一战成功,3年后他成立汉龙集团,持境外上市公司5家,拥有全资及相关控股企业30多家。
2014年5月,刘汉等人因组织、领导、参加Hei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故意沙人罪等被宣判死刑。
有网友说:导演是真敢拍,这样的一部电视剧都能过审。
其实,这也是我观剧之后感受最深的地方。
剧中曾多次提到“督察组到场只是走个过场”,但马上又会强调“这次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就是国家的立场和态度:
是对一类人的警告,也是国家想要通过这部剧传递的一个信号。
在过去的的二十多年里,我们的社会风气“金钱至上”,只要能够赚钱,就可以丧失底线、迷失自我,甚至失去羞耻心。
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买卖商人,甚至像杨建一类身处要职的特殊人员,都会因为金钱而走上不归路。
电视剧之所以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轴叙写,正是想要告诉大家:
过去做过的恶永远不会消失,这笔旧账会有人记住,也一定会有人翻出来倒查。

都说安欣是剧中唯一完全正面的人物,可他也是剧中比较惨的人物:
为了不留下软肋,终身未娶,孑然一身。

即便到了退休时也依然在科长的位置上徘徊;
他的能力和贡献,没有让他爬得更高。

没有好人一生平安,没有眼前的善有善报,没有心灵鸡汤的剧情;
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才是现实,骨感又残酷。
不知道还有多少“安欣”坚持在这条路上,一腔抱负无法遂愿,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高启强”正活得风光无限。

我们似乎也无法用绝对的“好”与“坏”来评价剧中的这些人物。
让人脊背发凉的是,“黑”与“白”也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分界线。
整个“京海”政商两界,除了油盐不进的安欣,似乎没有人清白一身。
残酷的现实,也带来了一丝希望。
就像剧中不停强调的“这次不一样”。
如此大尺度、颠覆传统的一部剧能过审、能被官网推流、能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这次真的不一样。
一部敲山震虎的反腐大戏落幕了。
现实中的反腐大戏估计要再次拉开帷幕了。
也许这次会不一样吧!
温馨提示: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和二条有福利礼品可免费领取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