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
从光鲜亮丽的“天才精英”沦落为美国街头的流浪汉;
这句话充分描述了留美博士孙卫东的起伏人生。
15岁就进入了复旦大学少年班的物理专业就读;
成为了物理学专业的杰出学子。
本科毕业后,又被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选中;
成为了赴美研读的公派留学生。
但是这个带着“王炸”出场的人物;
竟然会在16年的时间里居无定所……
是什么让孙卫东本该风光无限的人生;
却落得了一个风烛残年的收场?
美国空荡的街头,现年54岁的孙卫东正瑟缩在被子里。
对比起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他,眼前的这一幕实在是令人唏嘘。
曾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孙卫东就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
不但把研究做得优秀,还发表了32篇SCI重磅论文。
80年代,孙卫东一个能够公费留美并将物理研究做到如此地步的人;
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
然而从2003开始,孙卫东的人生开始急转直下。
先是回国时携带的3万美金被盗;
紧接着又面临了父亲去世的打击。
祸不单行下,一位觊觎美国绿卡的女子怀着目的接近他;
在顺利达到目的后,将孙卫东弃之敝履。
与此同时,孙卫东又面临着即将失业的压力。
多重打击让他的精神出现了“幻想症”,使得孙卫东从2007难一直流浪至今。
所以当孙卫东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惨淡”摆在大众面前时;
我们开始同情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子。
然而,围观的伙伴们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孙卫东公费留学的费用一直由国家负担,自然也需要他对此有所回报。
当时的要求是需要留学生回国报效一年,如果没有做到则需如数奉还这笔费用。
但是孙卫东在学成之后却选择留在美国当起了研究员。
他在华尔街做软件开发时,更是达到了14万美金的年薪。
而孙卫东从此成为了持有绿卡的美国人;
报效祖国的“家训”也完全被他抛之了脑后。
可能很多人会说,单凭此就判定孙卫东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未免太过牵强。
毕竟不少外籍华人虽然身在国外,却仍然在为祖国的蒸蒸日上发光发热。
但孙卫东却充分践行了什么叫做“不忠不孝和不仁不义”。
首先他在学成归来后并没有按照约定报效祖国,这可以视为不忠。
在父亲病危时没有回国探望;
更没有在母亲脑梗瘫痪后尽过一日孝道。
他自从出国后就一直杳无音信;
将年迈的父母丢给了兄弟照顾,这被视为不孝。
读书时,他又借了同学的全部存款拿去D博,三十年来从未奉还。
即便在他成为了美国高级物理工程师后,也依旧痴迷于D博;
最终落得了妻离子散的下场,这又被视为不仁不义。
当事业和感情双双受挫,巨大的落差让孙卫东开始精神恍惚。
他流落街头,靠着捡垃圾来维持生活。
所以普通人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高等学府的高级知识分子;
明明拥有卓越的才华和学术能力;
却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偏走上了歪门邪道。
他明明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可以拥有更多资源和机会;
却犯下了道德缺失的低级错误。
似乎拥有再卓越的学术能力;
也没有办法鉴别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道德水准。
前不久,清华学霸在美国的杀妻事件传得沸沸扬扬。
杀人者陈立人曾就读于百年名校成都七中。
作为母校的骄傲,他的高考成绩至今还挂在七中的高分名单上。
很多同学说起陈立人,对他的评价也都是:
彬彬有礼,斯文内向。
2014年,陈立人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遇到了妻子于轩一。
同样优秀的两个人一同前往美国攻读硕士,毕业后在美国从事了高科技工作。
原以为两人可以一直琴瑟和鸣地生活下去;
但陈立人极强的控制欲以及对妻子的妒忌与猜疑,将这段婚姻推向了深渊。
负责这起案件的律师说:
代理过很多大厂的华人工程师案件;
他们都是学霸;
其中不乏来自国内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
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高智商、低情商”的偏激现象;
情绪管理能力极差。
而律师的话也为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现实:
学历的确能够成为过滤学渣的槛;
但是却无法过滤人渣。
并且,类似的事件在国内也发生过很多起。
比如2002年,清华学生刘海洋使用硫酸泼熊的事件。
事件的原因竟然是源于一个想用硫酸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的荒唐想法。
警察在抓捕施暴者后,一度难以相信他竟然会是清华的优秀学生。
再比如清华朱令的“铊中毒”事件;
因为同窗孙某的嫉妒和输不起,竟然选择了投毒的方式去毁掉对方。
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些从高考竞赛中杀出来的王者;
竟然都有着如此偏执残忍的一面。
这些人的人生轨迹,似乎都与正向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了。
我们这个社会,一直以来都将学历视为一个人的成功标准之一。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
知人知面不知心。
学历确实能够帮我们过滤掉了那些能力不足的人;
但是学历却并不能完全地为我们揭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所以哪怕有些人学识渊博,但他们的品行真的令人咂舌。
其实成功也并不能代表一切。
比起成功,我们更加缺乏的是“输得起的能力”。
因为那些赢惯了的人;
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人超越。
他们甚至不惜以伤害他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
但是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充满竞争的;
我们又怎么可能一直跑在别人的前面呢?
所以学会接受失败;
允许他人比自己优秀;
允许命运的不确定性;
允许人生中的一切可能性和不完美……
这样的心态才能促使我们一直不断地进步。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