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把钱包丢了…



大家都知道我是重庆人,重庆人管聊天叫摆龙门阵,炎炎夏日,约上三五好友,一杯盖碗茶,一把大蒲扇,好不惬意。
忙碌了一周,我也想少一点理性,多一点感性和生活。
周末没事来跟我摆龙门阵嘛,要不要得?
1.
前两天,我发现钱包丢了。
发现这件事的时候,距离高铁上车还有不到3个小时。

丢失钱包的“遗照”
反复找了一下,确认丢到了出租车上。短暂的慌乱之后,我恢复了冷静。这时候,解决问题比发泄情绪更重要。
我把丢失的证件都列了出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上车,不耽误之后的事情,那么最需要的是身份证。
我咨询了一下,确认了办理临时身份证的可能性和方法,得知只需早去半小时安检即可,放心了。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轻松了很多,剩下的问题就是把各类卡片挂失和补办就好了。
想清楚并接受了最大的损失(补办临时身份证和挂失卡片),我开始思量,是否能找回来这个钱包?
当已经接受最坏结果之后,任何收获都是惊喜。和客服沟通后,我也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司机说,的确有钱包留在了车上,但钱包和钱都被拿走了,证件和银行卡都留下了。
我很开心,这结果可以接受。虽然丢了两三千块钱,但省下了很多补办卡片的流程和时间。
当然,我也吸取了经验:把长款钱包换成卡包,身上也不带现金了。
遇到变故,迅速放弃沉没成本,不要被它继续占用我们的时间和情绪,做自己的掌控者。
2.
在行为经济学里,“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是一对很有意思的概念。
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沉没成本指的是以往发生的,和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机会成本指的是从事某项活动而放弃另一项活动的机会,或者说用一定资源去获得某种收入时放弃的另外一种收入。
在我丢钱包的故事里,丢失的钱包和证件是沉没成本。如果自怨自艾,长时间沉浸在丢钱包的懊恼里,我担负的就是沉没成本加上解决问题的机会成本。

有一个很常见的场景。
一对夫妻吵架,刚开始,双方可能因为一方的过失争吵,解决这件事的成本是10分钟。
这时候,最怕有一方开始翻旧账,把10分钟的问题无限放大,“沉没”在这件事上的时间越拖越多,解决这件事的机会成本也会因此累加。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乏在工作团队内见到。
推己及人,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不论是太过懊恼沉浸其中,还是过度指责过错方,都是增加机会成本的表现,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解决眼前事,杜绝身后忧。
3.
在日常生活里,困在沉没成本的案例比比皆是:
买票去看一场电影,看了10分钟觉得电影不好看,顾及电影票钱,只能坚持到散场。
花钱买了一箱有点坏的苹果,有的人选择忍忍继续吃,有的人选择扔掉。在我们常规的观念里,节约是美德,是更会持家的表现。
但如果吃掉坏苹果,可能会带来恶劣的后果:轻则心情因坏苹果而影响,重则吃坏身体,造成不能去尝试更多美食、去正常生活的机会成本。
 

有句俗语叫“来都来了”,意为既然付出了一些东西,那就忍耐着接下来的事情。这句话有多广为流传,就意味着有多少人抱着拖延和应付的心态在面对生活。
但我希望我们都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放弃沉没成本,会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将就越久,沉没成本越高。凑合的时间里,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不断累积,覆水难收。
4.
世界如此多元,有人沉迷过往,有人也爱“断舍离”。
这几年,“裸辞”成为了一种潮流。根据某个职场社交平台上针对3464名职场人的调查,“裸辞”成为跳槽关键词。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下一份工作还没有着落时就提出离职。
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些年轻人,大学毕业好不容易考入体制,没过几年就离职了。问其原因,无外乎是工资太低,涨幅太慢。

但我想提醒大家:在做决策的时候,除了看到目光所及的显性成本,也要关注决策背后的隐性成本。
就拿公务员辞职的事情来说,牺牲几千块钱的工资是显性成本,小朋友可能潇洒一下觉得没什么;
但如果把社保、公积金、教育资源等隐性福利考虑进去,辞职这件事牺牲掉的机会成本就会变得非常大。
重视机会成本,会让我们的决策更加理性。
5.
很多伙伴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
用了几分钟做出来一道计算题,看选项竟然一个都对不上,那时候的感觉真的是,五味杂陈。
是要再花几分钟重做一遍,还是果断放弃去做下一道?

我觉得很多伙伴可能都会选择第一种方案,“我都已经花了这么长时间算了,放弃多可惜啊”,但其实如果你经历过几次就会发现——再重做一遍题目,就要浪费更多的时间,浪费下面题目得分的机会成本。
在投资领域里也是如此,有时候承认自己判断错误,及时止损,才能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这是放弃沉没成本,减少机会成本的正确选择。
前段时间,巴菲特抄底航空股失败的新闻刷爆网络。
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大方承认自己错估了航空股,已清仓了包括达美航空在内的4个航空股。

巴菲特 图源网易财经
过去十几年,巴菲特曾经成功抄底过高盛、亨氏、西方石油、通用电器,挣得盆满钵满,登上”股神“宝座,这次却在航空股上“栽”了。
航空股刚开始下跌时,巴菲特还未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持续加仓。
当他认识到疫情的恶劣影响,意识到疫情对欧美航空业毁灭性的打击,他没有犹豫,立刻选择清仓。
根据美国证监会披露的资料显示,巴菲特以22.96-26.04美元的价格区间出手了达美航空1299万股票,而在此前的买入成本高于30元,这一清仓,净亏5000多万美元。
精明如巴菲特,在发现投资失败时及时止损,壮士断腕,是因为他懂得,及时放弃沉没成本,才能减少机会成本。
谁也不能保证人生按部就班,不会出现纰漏;谁也不能确定下一个选择就是一路坦途,一本万利。
 
如果能将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放在心上,下次再面临突发事件和抉择,我相信你也能保持理性,在最坏的结果里寻找转机。
最后把去年度假照片分享给大家,新的一周就要来了,要元气满满哦!高效的工作,才能放松的休息~



忙碌的工作和课程之余,一直想找到一个地方跟大家放松地聊聊天,于是开通了“张湧说财经”这个平台。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11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周四晚上,我们将会在这里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每周日,咱们就放松一下,分享一下身边的书、电影,或是最近身边的故事和见闻。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大家快快点击“转发、在看、收藏”一条龙服务。你们的热情和支持,就是我继续熬夜写文的动力!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大家最近的工作和生活进展如何?
如果你也曾经被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困扰或影响过,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给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