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惊心动魄,再也不裸考了…



大家都知道我是重庆人,重庆人管聊天叫摆龙门阵,暖暖冬日,约上三五好友,一杯盖碗茶,好不惬意。
忙碌了一周,我也想少一点理性,多一点感性和生活。
周末没事来跟我摆龙门阵嘛,要不要得?
伙伴们周日好。
之前跟大家讲过我两天备战CFP考试,坎坎坷坷地过关的经历(点击这里查看)。那次我好像立下了flag:之后认真备考,再也不搞的这么惊心动魄了。
没想到啊朋友们,春节前,我又去裸考了,这次比上次可刺激多了。

这次考的也是CFP,一共五门,上次考2门,这次又报了2门——《投资规划》和《个人税务与遗产规划》。
从一开始,我就轻敌了。
因为CFA里也有投资规划,内容比CFP丰富很多,不用太担心。
税务呢?我想平常天天讲经济法,18种税念叨了好几年了。
简单看了看真题,觉得没啥问题,两门考试手到擒来,轻松上场。
如我所料,早上的《投资规划》虽然计算量很大,但做的都很顺,出了考场,一身轻松。
但等到下午考试开场,一发下来卷子我就傻眼了。
在税务这块,我驾轻就熟的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版块,但它基本没考。
而且我忘了一件事儿:CFP的全称是【国际】金融理财师。所以接连好几道题考的都是:外国人在中国的收入如何避税?中国人出国怎么交税?
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我把正面背得滚瓜烂熟,偏偏考试问你反面的内容是啥。
考试一共90分钟,45道题,草草看了前20道,有7、8道是完全不会做的,好多题都算不出答案,会做的心里也没底儿。
我心想:完了,原来熟悉的路上也全都是坑。

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
我给自己打气:既然都坐在这里了,先尽力而为,大不了就重来一次呗。
调整了下心情,直接把不会做的题跳过。做到20题左右,遇到几个熟悉的题,我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过完题目,还剩下20分钟,我踏实很多。还好,有得救。
我再从头到尾把打标记的题目拿出来看,把题目该算的算,不会做的就蒙。
交卷之前心里一算,大概能保证的正确率在60%左右,徘徊在及格边缘。
那时候还在和小助理盘算:这次考试没过,刚好可以出一篇自省的文章,告诉大家备考要趁早,一定别押题。

没想到年后成绩出来了,一查,过了!

哈哈,再次体会到了这种在及格边缘试探,侥幸通关的感觉。

这次我也有点应急考试技巧可以分享一下。
 
第一, 要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用到最大化。
对于职业类的考试来说,平常工作接触的越多,在考试里越得心应手。所以建工伙伴们平常可以多把教材里的知识和工作做结合,找差异。
另外,可以利用复习内容的重合,多冲刺几门考试。我复习过CFA,所以CFP相对就轻松很多。很多伙伴考完一建要去考一造也是这个道理,甚至一建考完去考经济师的建筑经济也可以轻松过关。但记得要区分一下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教材里的侧重,别像我一样掉坑里了。
学都学了,用在一个证上,多浪费。
第二, 考试心态无比重要。
对于工程经济这类职业考试,时间是非常紧迫的,1道题的时间只有2分钟。如果卡壳在几道题上,半小时就这么错过去了,后面会做的题目也来不及做,考试也基本凉凉了。
别慌,也别放弃。蒙也行,猜也罢,碰到不会的就跳过,等全部做过一遍再来看。
 
在第一次看题,又紧张又懵的情况下,基本是没啥思路的。等到做完其他题目,心里有底了,翻过来第二次看,心态明显从容很多,可能会突然想起来某道公式,回想起做的某个模拟题。
快速过题+回头缝补这两轮做题,是心里越来越踏实的过程,能帮助大家解决考试焦虑、慌不择路的问题,保证把会做的题做完,把不会做的题填满。
很多伙伴发了成绩跟我说:湧哥,我不是复习的不好,而是太紧张了,没发挥出来。
智者搭桥,愚者筑墙。
坐在考场的所有人,拥有的都是相等的时间。没有人能百分之百拍着胸脯说小菜一碟,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把所学在这点时间里发挥出最大价值。

虽然CFP确实一直在裸考,但复习CFA这次还是很认真,甚至有点崩溃。早上7点到9点、晚上10点半到12点的时间全都利用起来了。
怕时间不够,上班路上的时间也开始听网课了。
睡眠时间基本都在6个多小时左右。
昨天想要怠惰一下,突然看到朋友转发的“北大扫地僧”的文章,又被打了一针鸡血。

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听过“北大扫地僧团队”——北大保安队的故事,甚至变成了北大文化氛围的金字招牌。
据说在过去二十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多人考上了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以至于每次我从校门经过的时候都会对之前的保安们多看一眼。
而这一切都是从第一位“扫地僧”张俊成开始的。

张俊成 图源网络
故事有点鸡汤,但真实,不妨给大家分享一下。
张俊成家里条件很差,七个孩子,前几个都早早辍学打工,只有他读到了初中。
初中毕业,他费了一番力气,拿到了来北大当保安的机会。他立下誓言,要“出人头地”。
后来他被北大气氛感染,值夜班的时候自学英语,被外语系的老师发现,老师深受感动,送了他自考的入学机会。

抓住这根稻草,他申请白天上课,晚上连上夜班,每天只睡3个小时,拿着课本拼命学、拼命刷题。
他说,“我见过每一个时间点的北大”。
半年之后,他创造了奇迹,通过成人高考,考上北大法律系专科,他从北大的门外,走进去了。

3年后,他通过所有考试,升级为一名专科毕业生,那可是97年的专科生啊。
从贫困老家走到北京,一路逆袭,他没放弃每一次机会,都尽到了百分之百全力。
即使一手烂牌,上天也会不经意地给一次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看到那根绳子,拼了命也得抓住。
啥也不说了,我先拼为敬,你随意。
今天视频号内容分享的是《哪一刻,你觉得中国比想象的更强大?》。
这是源自于知乎的一个热榜,恰逢两会,我想了几个场景,把它放在一起。
你心中的答案呢?欢迎评论在视频号下方,也期待大家的分享和点赞。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132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四晚上&周日下午,欢迎来这里做客,我们一起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想要了解财经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