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央行宣布7月15日开始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为1万亿元。
央行降准 长期释放资金约万亿 图源同花顺
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银行为了应付提现需求,必须留存在央行的现金比例。央行用这个比例当做一个闸门,控制社会上的现金量,而下调这个比例可以简单理解为“放水”。
很多伙伴很兴奋,认为新的一波市场行情要来了。在我看来,短期的危机的确可以解除,但消息是否能带来长期的利好,我们还得等等央行近期的货币动作,以及7月中下旬的政治局会议。
今天是周末,财经的事儿放到下周二讲。
今天想和大家说说最近在小密圈里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是一个女孩,从文字就能看得出她的焦虑:
“很苦恼,怎样才能让一个赌徒戒赌?
本来家里条件就不好,先生还一直赌。
买马,麻将,纸牌,现在是赌球……
一直赌一直还,好不容易还清了。上个月更厉害,最高的到了10万一晚,
我能怎么办呢?”
德阳一物业老板沉迷网络赌博输掉一百万 图源梨视频
身边赌徒不多,但因某事上瘾的人却不少。我想了想,决定出一篇龙门阵文章,来和大家好好聊聊戒瘾这件事儿。
加拿大有位心理治疗师给“瘾”下过一个定义:
一种暂时放松快乐,但长期伤害你,而你却无法放弃它的行为,就是上瘾。
说句玩笑话,我的老家重庆,就是一座长在麻将桌上的城市。亲戚好友,把打麻将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慢慢衍生出一种地域的文化。
聚在一起打打牌没什么问题,联络联络感情,打发打发时间。可当这件事成了一种瘾,事情就不一样了。
看新闻,不少明星最初走入演艺圈,就是为了帮家里的赌徒还债,比如说帮母亲换赌债的蔡少芬。
5岁那年,蔡少芬父母离婚,父亲从此失踪,母亲原本就好赌,空虚起来,更沉迷赌博。
从几百,几千,到几千万,敲门追债的人越来越多,蔡少芬胆战心惊。为了躲债,母亲带着他们搬家。天桥下,天台上,拆迁房,公园里……
蔡少芬母亲在赌场豪赌 图源搜狐
后来,蔡少芬通过香港小姐选秀夺得冠军,慢慢成为TVB“四大花旦”,几乎每年都会出一两部影视作品,敬业卖力,可却身无分文,在灯红酒绿的演艺圈过着清贫的生活。
《欲罢不能》里面,提到了一个人为什么会对一件东西上瘾?
1. 可望不可即的诱人的目标。2. 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3. 渐进式的进步和改善的感觉。4.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难的任务。5. 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6. 强大的社会联系。
但根据我的观察发现,之所以对某件事上瘾,是因为它补充了现实世界中缺少的成就感。
小朋友考试成绩不好,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于是就开始沉迷打游戏,因为在游戏里可以得到荣誉,赢得系统发奖,队友点赞。
成年人在家里没有另一半的鼓励,在工作中领导同事也不欣赏。为了寻找一个能够获得成就感的地方,于是开始沉迷上网、赌博、吸烟等等。
细想一下,沉迷游戏的人,一般在游戏中赢多输少;爱打麻将的人,往往是麻将桌上的常胜将军。
聚众打麻将 图源网络
赢得越多,给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加停不下来。
在成瘾一事上,没有人刻意想成为瘾君子。成瘾是慢慢的重复和变本加厉的行为。
还有一些人,则是沉迷于娱乐活动的麻醉效果,可以暂时忘掉烦恼,这样就能够获得补偿性的奖励。
赌博、酒精、可卡因,点亮了大脑内的愉悦电路,一旦开启,就让人停不下来。
一些研究表明,瘾君子们成瘾后大脑内多巴胺和五羟色胺含量低,导致他们需要更多的药物或更频繁的行为来产生快乐,或者让这种快乐放大。
还有一种特殊的成瘾,是精神控制。这几年网上很多的“杀猪盘”和PUA,都是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事业有成、家庭优渥的成功人士,去接近一些单纯的人,用社会地位压人一头,让被害人“臣服”,进而把被害人的价值建立在被他肯定上。
被这些成功人士“认可”、“喜爱”、“依赖”,就是精神控制下的“瘾”。
这就是成瘾机制背后的原理。既能填补了空虚,又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成就感,让人欲罢不能。
到底怎样才能解决上瘾行为呢?
瘾分为两种:小瘾和大瘾。
小瘾就比如说刷抖音、看电视剧、钓鱼、打牌。这些娱乐爱好并一定要对抗。如果乐得清闲,刷刷抖音没什么不好的,退休后的老年人,去钓鱼来打发时间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短视频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又苦于想要摆脱它。那就试着转移注意力,明白互联网公司的财富密码,就是争夺你的注意力。
比如我,已经接近10年基本不看电视剧,因为我清晰地认识到:电视剧让我成瘾。
打算着看完这一集就算了,结果最后几分钟剧情反转,留个钩子,引着人往下看。到后来,我决定干脆不看了,实在想看就看剧透,几十集的剧情用几分钟过一遍,满足玩好奇心就行了。
大瘾怎么办?
我觉得,第一步最关键,就是当事人痛下决心要改变,不想当瘾君子了。
比方说小密圈提问的伙伴,他老公本身没有这个想法,别人强行介入也很难出现效果。
我在贵阳讲课时,还听说有人吸毒,被家人强制戒毒,出来之后复吸的人很多。
因为当他再次面对世界,很多人已经把他看作了毒瘾人,他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认同感。
强行戒断,会让瘾君子感到空虚、寂寞;指责和打压,会让他觉得现实生活无处遁形,说不定会发脾气对着干,忍不住回到充满奖励和成就感的生活。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3个方法来戒大瘾。
1)不自责、分清好坏、分析原因
不自责就是接受上瘾的自己,因为内疚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分清好坏就是理性分析上瘾的好处和坏处并写下来。
比如喝酒买醉虽然可以逃避现实,获得一时快感。但也容易酒精中毒,影响记忆力和身体健康。
分析原因就是你为什么会上瘾。是因为太空虚,找不到成就感,还是逃避现实,好高骛远等等。只有找到了具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改变从现在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戒瘾也是如此。
要断就要断得彻底,切断一切可能的接触源头。
比如好赌的人,就不要去赌场,家里也不要摆麻将桌或者扑克牌。更不要在手机上下载赌博软件。当有人喊你一起赌博,就找个理由躲开,有时干脆不要和这些人来往。
3)替换兴趣
培养其他有意义的兴趣,如与朋友交流,练字,运动,钓鱼,看书,写文,听音乐,学一门新的技能,观察呼吸……
痛苦的时候就喝水,倒立,打坐,深呼吸,数呼吸,运动,旅游,诉说……
实在自己戒不下来,还可以求助朋友或者专业机构。
最后我们还可以为自己找个榜样。
“马云为了让儿子戒掉游戏,甩200块钱让他连打三天。
朱德用疯狂读书戒了毒。
戴高乐为纪念逝世的老战友宣布戒烟,此后二十三年再没有吸过,谨守承诺。”
你的成瘾,可能就是别人的赚钱方式。你的戒瘾,也可能成为别人的榜样。
玩弄快感的人,将被快感所玩弄。逃避空虚的人,将败于自己的空虚。唯有奋力向上,才有可能获得更踏实、更长久的幸福。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182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四晚上&周日下午,欢迎来这里做客,我们一起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想要了解财经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