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周末好,这周做了两场直播,和几个伙伴连麦聊了聊天,真正把“知心话”唠明白了。
花了一上午,回复了最近收到的私信,发现做个“树洞”也非易事。大家寥寥几句,困惑和不解、犹豫和彷徨,多次让我感慨人生艰难。
第一个问题,来自于一位江苏小县城的女孩。
她专科毕业,修了成人本科之后,为了屈就父母回了家乡,现在结了婚,有了一个宝宝。
在她的小县城里,人均工资3000+,但房价和消费却很高。
这似乎是一个小镇青年的标准剧本,有车有房有娃,工作稳定,闲适踏实。
但这位姑娘好像总有颗躁动的心。她说,没有出外闯荡是她一直以来的遗憾,于是一直在考证提升自己、提高收入,考了三年,拿下了中级会计和二级建造。
在育儿方面,她也有着和我一样的痛苦——被催生二胎。
一胎是女孩,周围人就劝她养儿防老,把孩子留一个在身边养老用,但她说“养孩子是想让她过得好”, 她的遗憾已然铸成,但为了孩子“不能因为我而不能出去打拼”。
她总因为这些观点和周围人产生争执,显得有些另类,想问我一个答案。
看完她的提问,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很火的一句话——回不去的家乡,逃不走的北上广。上面这个姑娘在小县城或许格格不入,但在一线城市,却是很常见的状态。
去年十一我回了趟老家,参加了几次家族大型聚会,切身体会到了“Peter回到家乡变成狗剩”的落差,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们对我的处境并不了解,听说不是公务员、事业编、医生和老师,直接打入十八层地狱,个个都用非常同情的眼神看着我。
曾经有句话狠狠地敲打过我的价值观,“你的收入等于周围5个朋友收入的平均数”,而每个城市都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朋友圈组成的,不论是安逸踏实,还是奋斗内卷,已然成了地区性的文化氛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体会,我才更能理解这位姑娘得不到支持、找不到共鸣的遗憾和不甘心。
有人说,大城市太卷了,太累了……
合租几居室,通勤几小时,顿顿吃外卖,上班时间占了三分之二,生活质量太差。有句话说,“过年了,如果你的朋友是从北京回来的,要好好招待他”。
踏实幸福,的确是一种好的选择;但那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也让向往新鲜的人接受不了。
在大城市,热爱奋斗的人找到了栖息地。他们不断地可以遇到厉害的人,经历不平凡的事儿,严酷的竞争让人不进则退,当周遭都在齐头并进时,我们才能看到希望和光。
第二个问题,关于躺平。
这是一位来自东北的伙伴,拥有许多人羡慕的躺平组合:三四线城市+国企+轻松不加班的工作。
工作很清闲,他就先后考了在职硕士、二建和一建,考完之后每天又很闲,很焦虑,问我该怎么办。
看他的描述,我就能想象到那种清闲安稳的生活,他在这种环境下想的是“不躺平”,很让人佩服。
可能人到三十,都会不断地思考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曾经当我非常忙、压力非常大的时候,看到公园里打麻将的大妈大爷都会非常羡慕。
18年一建面授忙得昏天黑地,每天都在为这种痛苦的日子倒计时。当时我还没有公众号,也没有小密圈,当最后一天授课结束之后,我仅仅爽了一天,就开始发慌,总想着要找点什么事情做。
就像前面提问的那位伙伴一样,奋斗和挑战是持续性的过程,如果习惯了不断地突破,那就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驱动着自己往前赶。
接触一件新的事情很难,需要想办法突破,找到路径,然后慢慢地走向按部就班。很多人开拓过一次路径之后就停下了,但也有许多人能在创新中找到成就感,所以始终在开拓。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曾给过我很多指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解 图源百度
他说,人的需求分为五层,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层层递进。
当我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啥能挣钱我就干什么,可以同时打5份工,愿意跑几十公里去上一节课。
但当我们满足了生理、安全、归属、尊重需求,开始有了些休闲和娱乐的时间,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开始焦虑的时候,最顶配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去做擅长的事情,在其中不断积累成就感。
我们大部分伙伴,早已度过求温饱的阶段,之所以迷茫是因为并未找到擅长的事情,或者找不到发挥价值的场所。这件事不是为了工资,只是能和我的人生价值观吻合,能让我现在过得充实和有目标,也能成为我安身立命的方向。
做所有人都觉得好的事情,你可能会按部就班地走完一生;做热爱的事情,才能做出名堂。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图源百度
回到我身上,我擅长的是和大家分享,我的价值点也在于能给别人提供价值,这些价值,无论是帮你拿下证书,还是带大家投资理财,亦或是回答你的某个疑问。每当看到大家从中获益,我的价值感就又丰盈了一分。
作家冯唐说过一句话:“每一个NB的人都有一颗笃定的核”。
我很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也许有些忙碌,却也叫人踏实。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225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四晚上&周日下午,欢迎来这里做客,我们一起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想要了解财经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