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同事聊天,这个同事来自于某东南亚国家,她说:为什么荷兰人都活得这么奢侈?我说:你指的奢侈是什么,论生活方式他们可一点不奢侈呢,很少买奢侈品啥的。我同事说:他们不管有钱没钱每年都出去度假好几次,感觉他们很少为未来考虑活在当下,也没有攒钱的压力,这在我看来就挺奢侈了。我说你说的这不也是我吗😂后来我思考了一下,与其说这是奢侈,我觉得她说的更多是一种对金钱以及生命的松弛感,今天就从经济方面/金钱观方面探究一下欧洲人松弛感背后的原因。
1⃣️欧洲历史上确实是先富起来,再加上现在贫富差距小
欧洲确实距离经历过饥荒已经过去太久了,可以归结为富的早,虽然现在大家均富(其实是穷)但是已经好几代人没有体验过那种贫穷饥饿的感觉了。而且欧洲高福利高税收,再穷的人也穷不到哪里去,毕竟可以领政府补贴,就算最低工资也能保证你有体面的生活,那种贫穷山区的故事基本在欧洲很少听到。在金钱上比较松弛的人必定是没有经历过那种特别穷的日子的,而且我发现不敢给自己花钱其实是配得感低的一种体现。但大部分欧洲人都讲究及时行乐,他们的钱大多花在人生体验上。
2⃣️松弛感跟穷富没有必然联系,更多取决于小时候的需求是否被满足
其实有些富人花钱的时候还是很紧还要算着花,而有些穷人花钱却没那么计较,我真心觉得在金钱上的松弛感跟你现在财富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更多取决于你小时候的抚养方式以及是否你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被富养”。如果你的父母即使不富裕,但还是尽最大能力满足你的所有需求,也不是时时刻刻提醒你要省着花,这样你在长大后对金钱就是松弛的,因为你很少经历过那种不被满足感,反之就容易对金钱小心翼翼。
上文提到的同事,能来荷兰留学说明在他自己国家也算中产或比较有钱的,现在工作挣的也不少,但是来了欧洲后只想攒钱,从来不把钱用在享受上,是因为他家里总是给他灌输“他家里支撑他留学不容易、她得帮助家人”的思想,再加上觉得作为移民还是想出人头地。所以松弛感这个东西更和宏观层面的家庭以及国家文化有关,遇到的荷兰人很多没她有钱,但享受生活一点都不耽误。
3⃣️欧洲人没那么高的物欲
欧洲人也喜欢消费,但是没有那么高的物欲(买名牌、买奢侈品)当你的欲望没那么高时,你就不会焦虑,因为你不需要使劲工作来满足自己的高物欲,同时花钱时也会更松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别的方面欲望不高,唯一就是想把钱花在人生体验上。其实物欲低的一点好处是,你就不需要把自己拴在工作上,但同时如果你使劲工作去满足你的物欲,你会发现你的钱只能花在昂贵物品上,因为你没时间把钱花在人生体验上,最后物品只能带给你一种空虚感。
4⃣️欧洲人在金钱上比较安于现状(除非特别有野心的人)
说起赚钱,我觉得东亚人还是更胜一筹,发展副业搞自由职业的比比皆是,而且我见过的东亚普通人都很能搞钱。但我见过的大部分欧洲普通人在金钱上比较容易满足,如果挣钱没那么多那穷也有穷的享受生活方式。反而他们在个人生活上很不安于现状,比如发展业余爱好、搞各种project、旅游等等,所以给我的感觉是,大部分东亚人忙于赚钱,大部分欧洲人忙于享受个人生活。科学研究显示,当年薪达到一定水平后,金钱能带来的满足感就保持不变了,所以越多的金钱带来不了越多快乐。所以每个人的“财富自由”阈值都是不一样的,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欲望,可能有的人赚钱永远没有尽头。
另外我还有个不太攒钱的理论,因为年轻时花钱体验感更好,到老了吃也吃不好走也走不动,就算有钱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当然接受自己的野心和高物欲也是一种松弛感,把钱花在哪里都是个人选择,只要不让你焦虑就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