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的人最后都去干什么了?



前两天在和同学逛完校园之行后的饭桌上,我们聊到许多能够叫得上以及想不起来的名字时,在讨论某某某做什么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么多曾经在训练场挥汗如雨的热血少年已然不再年少,而曾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辛苦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似乎与当下的生活没有产生任何的交集,抑或者说没有任何的关系一点也不为过。
在提到一个非常好的兄弟在卖家电,后来在一个高校卖水果捞的时候,甚是伤感,此处的伤感不是生活的不如意,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也是蛮幸福的一件事情,而伤感的原因在于那么多年的辛苦付出有什么意义呢?也有从事武术行业开设武术培训有些至今做的不错也有关门改行的。
而对于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这种简单的回答而言,似乎于未从事武术的人来讲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艰辛付出所能够获得回报的认同与肯定。而对于人格的塑造来讲,对于许多的同学而言,有些人或许没有武校这一环境会是灰暗的人生道路,但是对于绝多数人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性。最后总结认为还不如少受一些罪为好。
提到的许多的人,那么多的同学最后发现从事武术行业的人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于我自身而言,这么多年习练武术过来,细数身边的朋友几乎上都是练习武术的人,可是最后却发现在渐行渐远之中,大家逐渐地远离了武术的世界,在不同的行业之中安家落户,在吵杂的生活中养家糊口。

曾经的汗水、血水、泪水所汇聚的技术,也在体重增加与体能下降中逐渐地逝去。当看到他那隆起如山丘般的肚子以及他提到的走几步都累的话语,我在想,那些曾经并肩战斗以及一起“挨批、挨骂、挨打、挨罚、挨训”的兄弟们都做什么去了呢?那么多练习武术的人最后都去干什么了呢?
在抖音上面也看到许多有关武术方面找寻同学足迹的短视频,不难发现,各种行当都有,可以说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行业并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如果非要找出规律性的话就是从事武术行业和非武术行业两种。
从中可以看出,对于习练多年武术,而最终选择其他行业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对于武术来讲说明这一行当对于习练者并不友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单纯的想要从事武术行业而对于专业练习武术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武术也就是更多的人认为的业余爱好,可是如果作为业余爱好而花费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换算成本的话,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来看又是一个赔钱的买卖。
当然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并不能用买卖来衡量所获得的收入。对于那些练习武术所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而言,或许在武术中学会的坚持、坚韧、坚毅成就了他所在事业上的坚持,或许武术的吃苦耐劳磨炼了他对生活苦难的蔑视等,也或许武术成就了他的品性与人格,造就了他对人生的态度。
最终,练武的人最后都去干什么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