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这是一个有关科普、阐释、说明武术的公众号。希望能够为大家对武术这一中国身体文化有更好的认识与了解,也期望能为大家通过武术找寻一条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同时,欢迎大家就武术方面的有关问题与见解进行探讨与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致谢!
什么是武术?本质上而言就是以身体运行的一些有规律的攻防技术动作。武术的习练过程就是把这些复杂的身体技术经过无数遍的重复产生一种肌肉记忆的过程,也就是运动训练中由泛化到自动化,这一过程的形成甚是枯燥和无聊,更是缺乏传染快乐的基因,让人难以主动选择。武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游戏而设计,虽然在武术的演变过程中产生出了一些游戏类的内容,但是就武术的基本内容而言,无论是伤人的技术还是健体的技术抑或者今天育人的技术,武术从来都没有在游戏的规则中增添快乐的因子,也正是武术缺乏这些功能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武术的兴趣。可能会有人反对,在此也不能说绝对的没有,只能说能够引起大多数人共情的快乐情感的内容较少。
在网络游戏发达之前,“网络游戏最是害人”,我想这一共识至今也有人认同,而游戏以其强大的娱乐功能的能力不仅改观了人们的认识,更甚至于以自己强大的吸金能力很好的被列为世界竞技体育的行列,许多的高校都开始开展有竞技游戏的专业,可以想象的到,这种反差应验了中国的一句俗语,“笑贫不笑娼”。
如果武术能够以一定的强大功能展现出来,那么国家对武术如此之提倡也不会发展到至今仍然是步履瞒珊、踟蹰前行。武术就如一个五千年之久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再怎么装扮也遮不住满头白发与满脸皱纹。抛去传统意义上的武术技术而言,我们对于武术游戏的设计也层出不穷,对武术技术内容的创新与标准设计也标新立异,武术娱乐节目也常换常新,虽然能够吸引大批观众,可是一个“擂台打假”就让武术界哀鸿遍野,一个马大师让几千年建立的武术形象瞬间倒塌,还不得不依靠行政的力量对其规劝,如此“呜呼哀哉”的武术发展,颇有些杜牧老人家在《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节奏。
当前,我们认为武术技术太难,体系庞杂,所以被人们所不喜欢。其实不是武术本身太难,是今天人为的把武术构建的何其复杂,动辄习练者就需要展示能打,要不武术就要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再者武术就需要消除百病。这不仅仅是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的传统内容都肩负着这种使命,也正是为武术冠上如此偌大的头衔,才致使武术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也使武术让人看着就敬而远之。以武术来与体育类同,习练太极拳的并不一定要会形意拳,会形意拳的并不一定要会少林拳,会少林拳的并不一定都要把少林拳中的“七星拳”“大、小洪拳”“罗汉拳”“阴手棍”“梅花单刀”“春秋大刀”都要练会,就像跳高运动员并不一定要举重有多好,举重运动员跳远有多优秀一样。如果非要样样精通,怎么不难免让人心生畏惧,一个少林拳就有几百个套路功法,何时是尽头,更何至于武术中如此多的技术体系。武术的每一个拳种都像体育中的每一个项目,我们不必也不需要样样精通,武术的习练者也不需要别人会形意拳,你就非要跟他比太极拳,来个一决雌雄的畅快,虽然“武无第二”,但是体育中也没有跳远与跳高来进行比赛的先例。学习武术并一定要讲技击,习练武术并一定都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感受武术只是兴趣、娱乐,跟随心的一脚、一个随手的投篮如此简便而已,越是随心越是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
武术的先辈们,包括今天站在讲台上的武术教师们,虽然时代变了,武术的技术内容也在不断地变换,但是对武术本质的讲解却依然是趋同的,这样的认识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更是难以获得从思想上认同与行为上的接受,让人们提起兴趣。对于今天而言,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要防身自卫,因为有法律保护;为什么要强身健体,因为食物营养的充足,医疗条件的发达本身就能守卫健康,更何止于有其他的锻炼形式。对于这样的迷惘,我们给出的理由可能都难以说服自己更何至于他人。对于个人的痛点,武术确实难以找到一个直接的触发点,也或许只有想通了这个问题,才会明白人们为什么要喜欢武术,而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 END -
往期推荐
武林盟主:竞技武术的一统江湖
武术何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武术何以不单是身体的技术
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