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历史是身体书写的历史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历史情有独钟,中国历史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但凡能够对于历史了解,说起《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以及《大明王朝》等历史内容头头是道的人总会受到人们尊敬的。
对于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以及与某些国家的争端,网络之上许多的评论总是会拿出历史中的事例进行对比,最后也总不忘列举许多历史故事对其进行嘲讽。
中国因为其文明的延续而历史丰富。但是相比较武术而言,武术的历史因为小众而显得只言片语,历史文字记载更是只鳞片甲、吉光片羽。
其实我们对于武术的历史理解是存在误区的,我们认为的历史必然是文化记载的,有据可循的,能够获得考证以及官方记载,或者说是正史,当然民间流传的故事或者神怪小说中记载的也算历史,但是只算野史。由此也就导致了武术历史的少或者只有零星的一、两处火苗。
然后我们认为武术习练者的文化水平较低,相当然的对于文字的记载就比较少,也说明了武术的小众所以不被大家提及,难以登入大雅之堂。
其实不然,武术的历史记载不是通过笔或者纸张编纂成书籍让人记录,武术的历史是以身体为笔,以技术为文字,通过人与人身体的技术传承为历史的记录。
武术是身体的技术,是通过身体进行展现的内容。
这与我们今天理解只能通过文字进行记忆或者呈现的内容完全不同。而且对于古人而言,武术的价值属性也决定了武术不需要文字记载,或者说武术的内容通过文字的呈现是一种较为不合理甚至说是较少的表现方式。
对于今天我们对于动辄喜欢用文字或者说视频表达的形式是站在当前的思维之中框定了古人的思考方式。
即使在当前而言,我们对于图片、文字以及当下的视频保存与记录而言,对于让不练武术的人去习练而言,依然难以学会武术的动作,或者能够依葫芦画瓢,但是究其技术内容而言绝对是差错相当多的。
所以来讲,武术技术的记忆方式本身就不是书写的表达,而是身体的呈现,由此来讲对于古人而言,武术的记录就是通过身体呈现以及对于武术的认识也只是武术的技击能力。
对于武术的历史以及其他诸多价值对于一个传统社会中需要保护村庄、填饱肚子的人而言,他是不会探究武术的神话故事、武术的形态以及武术的多功能价值是什么的。
由此来看,对于古人而言,武术的技术传承就是武术最好的历史记载。
当然,对于今天庞杂的武术的技术与五千年文明史而言,武术技术传承依然是一星半爪,凤毛麟角。不过作为“活态”的传承形式而言,其传承形式已然限制了内容的实现。
但是我们对于武术历史的认识不能只是以其他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应该站在武术本身的视角来看待武术,而非站在宏阔的中国历史中来看待武术历史的书写。
抑或者站在当前对武术历史的书写框定了古人对于武术的认识以及武术历史的认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