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议题在上世纪末就有诸多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理论探讨,有从学科建设的视角进行了提倡、有从文化的视角进行了解析、有从武术本身的视角进行了驳斥。
无论从哪一个视角进行的审视其结果都是不谋而合的,都是认为武术是武术,体育是体育,二者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当然,在此之前的提出并没有得到许多人的响应,引起关注的也是武术研究者本身反响热烈,而对于跨出武术来讲则兴趣寥寥。
其实当前依然许多人认为是“体育救了武术,如果没有体育武术说不定和气功一样的下场。”这种类似的话语,我听过太多次,一度我也认为如此。
当然,对于这种认识在于时代、背景的使然,并不能说都错,因为确实是竞技武术的发展符合了某一时代的发展潮流,为武术的发展迎来的一定的时代洪流,如若不然,武术能否进入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在世界更大范围内传播也是未知数,毕竟当前的武术发展无论是在习练人数与习练规模而言都要好于历史任一时期,现实的结果是无论我们愿意与否,竞技武术的发展在和平年代的背景中所产生的种种价值需求,满足了人们的认知需要。
上述我们提到了种种的时代背景,那是某一时代的不得已而为之,是中国近百年历史结果造成的结局。
但是当前的时代背景已然发生变化,在人类未有百年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武术必然要回归本体的发展来解释自身。也就是说虽然之前的武术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那种发展是完全改变自身的发展,到当前显示了种种的矛盾从而掣肘着武术的发展。
时代背景的变化也需要武术的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在体育的框架中解析武术是用的西方体育体系来对武术进行的解析,西方体育体系的产生是央格鲁撒克逊的文化体系,是工业文明制度下的产物。而武术是在中国以农业文明生长下的内容,两种不同的生存土壤自然产生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梳理历史可以知道在近代武术对于体育的依附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文化强权的压制。
由此来看,对于武术的理解与解析是武术本身在西方体育解释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武术中许多的内容体系在用西方体育科学难以解释的时候,在此之前我们认为是“迷信”“糟粕”的内容,这本身就违背了西方科学的评判原则。
对体育科学的过度迷信本身也是迷信的一种,因为不同的文化体系创造出的内容,不同的文明形式所创造的内容,不能解析与理解这是必然的事实。当我们用中国文化体系,以五行学说、藏象学说、阴阳学说来解析武术中种种难以理解的内容,自然许多在西方体育科学解释不清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来讲,在当前的武术发展中,我们需要借鉴体育中优异的内容体系,但是必然要回归到武术本身,因为只有回归本体才能更好地适应武术自身的发展,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的文化调试,才能更好地解决自身的发展需求以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