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在日本贴脸开大,是剧本还是真事?



作者 | 刘三关
来源 | 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学企业公关
关注公关头条视频号!
蜜雪们一觉醒来,以为自己起猛了:我们还在打国服,香飘飘已经在日服开局了。

事件的起因是,有网友五一长假去日本旅游,在超市偶遇了国货老朋友香飘飘。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批香飘飘Meco的包装上用中日双语印着嘲讽日本核污染水的文字。

图源:微博
“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
“可以没有日本,不能没有海洋”
“请日本政客把核废水喝了”
包装做的很“贴心”,生怕日本人看不懂,中文下面标注了日文翻译。
此事一出,网友沸腾。



大家平时只能在简中网络抗议,没有谁能把口号喊到日本去。这一神仙操作,简直是自己的嘴替!

“飘飘侠”的真实身份
那么问题来了,这件好事是谁干的?
如果这是香飘飘官方行为,冒着被日本抵制的风险仗义执言,勇气令人钦佩;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在流通环节被人私自调换了杯套,我们暂且称之为“飘飘侠”。
就在网友议论纷纷之时,一个聊天记录出现在了网络,爆料人称:
这一切都是一位00后女生的杰作,她是借调到海外事业部帮忙的。在公司大力拓展海外业务之时出这种事情,她很有可能被公司处理。

图源:微博
看到这里,可把热心网友们急坏了。大家纷纷跑到品牌官微留言,用拒喝来要挟香飘飘不许开除员工。
甚至有人一口气@了白象、鸿星尔克、娃哈哈等8个国货品牌,请求为这位“飘飘侠”提供一个工作机会。

不过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香飘飘不久就大方回应:“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

图源:微博
这九个字确认了,此事的确是员工个人行为,同时也亮明了品牌态度,宁可不在日本卖货,也要秉承良心。
发了声明还不够,香飘飘董事长更加“懂事”,亲自打着横幅到机场迎接涉事员工:“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

图源:微博
一时间,香飘飘的直播间被野性消费的网友挤满。显然香飘飘本身也是懂流量的,在直播中主推本次事件中的热搜同款果汁茶。

图源:微博
在后来的一场直播中,香飘飘总裁空降直播间,向大家承诺不会开除那位勇敢的员工,并且拿出10万元作奖励。
事件发酵到这一步,有网友觉察出了异样。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剧情太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事件。




香飘飘久违的流量
无论是自然事件还是人为操作,这波流量对于香飘飘来说,如同久旱的春苗盼来了春雨一般,太宝贵了!
熟悉香飘飘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品牌有一个奇怪的爱好——绕着地球转圈圈。

2005年,香飘飘用椰果包代替“珍珠”,推出6种口味的固体冲泡奶茶,并发布了“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的广告语。
2010年,随着香飘飘销量突破10亿杯,“绕地球”的圈数也从1圈变成了了3圈。
2021年再次统计,全球售出120亿+杯香飘飘奶茶,香飘飘的销量可以绕地球近40圈。
此外,香飘飘还通过了吉尼斯官方的认证,获得“速溶茶销售额纪录”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的荣誉称号。

图源:香飘飘官微
正当香飘飘独占品类鳌头之时,从2021年起,一场从奶精到鲜奶、从茶粉到鲜煮茶的奶茶革命席卷全国。
新茶饮赛道起飞的同时,外卖平台也在攻城略地,二者的结合让奶茶变得唾手可得,消除了杯装奶茶的便利性优势。
面对整个品类的危局,香飘飘在品类上新的同时,还创新营销思路,通过签约王一博等明星来强化与年轻一代的沟通。

图源:香飘飘官微
按照这一思路推断,此次以“讽日”获取流量,切中的正是年轻人的互联网思维,与企业大战略一致。
同时香飘飘把营销主要阵地转移到移动端,例如抖音、快手、微博和小红书等聚集KOL的新型社交平台。
这也很难不令人想到,此番“讽日”事件的发声和流量承接,正是在香飘飘的这一生态内发生。
结合以上两点,香飘飘具备打造这一事件的能力,加之结果上看,香飘飘销量再创新高,股票涨至跌停,网友们的怀疑不是无源之水。
到底是真实事件,还是营销炒作?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关注【公关头条】,与百万公关精英同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