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的萝卜快跑,戳破无人驾驶真相!



作者 | 刘三关
来源 | 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学企业公关
关注公关头条视频号!
近日,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风很大。
“抢司机饭碗”、“低价扰乱市场”等话题引起无数网友热烈讨论。
就在刚刚,#萝卜快跑回应网约车罢工横停马路#又上了热搜!

7月11日,湖北武汉的街头,2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罢工,造成交通拥堵。
7月12日,“萝卜快跑”工作人员回应,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提供车辆信息给工作人员,会及时处理,持续优化车辆技术。
尽管无人伤亡,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问题依旧吸引大家关注:
“一言不合就罢工,这无人驾驶还是不太行”

当然,更多的还是表示愿意给新技术试错空间。

在超过4000人参与的关于无人驾驶网约车问卷中,约59%的网友表示愿意去体验无人出租车。

那么,萝卜快跑到底安不安全?
理论上说,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要远高于人类。
萝卜快跑有百度ApolloADFM大模型的强大支持,基于大模型技术重构的自动驾驶,能够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尽管这些数据看着很唬人,但仍有近一半的网友对无人出租车的乘坐安全问题表示担忧: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生命开玩笑。操控车的是机器不是人,哪天后台出现bug,车子变身“威震天”,乘客岂不是性命不保?”
“路况那么复杂,人都不一定能保证不犯错,机器就行了?”
这种担忧源于对新技术的不了解,或是对无人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表现存疑。
为了消除大家的安全顾虑,萝卜快跑一直在积极应对。
例如,车内安装摄像头,满足测试监管及安全需求。
选择武汉作为“萝卜快跑”的重点试运营城市,正是因为武汉的交通一直饱受吐槽,“彪悍”是武汉车主的代名词,加塞、抢行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普遍存在。
 
图源:新浪能源
把最硬的骨头都啃了,还有什么吃不下?萝卜快跑当前正在攻克武汉的复杂道路场景,实现城市全域、全时空场景覆盖,努力把事故率降低。
前几天萝卜快跑碰到行人的消息让无人驾驶支持者们大吃一惊,最后却发现起因竟是行人闯红灯...
尽管大范围堵车、极端天气、复杂路段或是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等情况,对无人驾驶的考验不小,今天萝卜快跑也因“罢工”栽了,但科学和数据告诉我们,萝卜快跑安全性还是值得信赖的。
事实上,因为过分注意安全,萝卜快跑驾驶风格很保守,甚至出现“龟速行驶”的情况,因此喜提“勺萝卜”的称号。
尽管不太“聪明”,但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萝卜快跑的乘坐体验明显优于普通网约车。
 
坐萝卜快跑,不用担心司机大哥今天吃的是否合你口味;不用担心车里是否会有浓浓的烟味;更不用担心司机大哥是否会没事找你唠一会儿。
无人驾驶最大的优点,就是车上没有"人味",没有态度差的司机给你绕路,当年“顺风车事件”带来的焦虑也一并消除。
比地铁和公交车还便宜
百度在做慈善吗?
通过红包、补贴、拉新等手段,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初期将10公里的路程费用降至3.9元,这一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上网约车平台的价格。
 
在“穷鬼三件套”和“屌丝饮料”爆卖,消费降级的当下,萝卜快跑的低价策略,对网约车和出租车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不过正如网友们所说,现在是抢占市场阶段,不可能永远低价,时机到了价格自然会涨,当年的网约车也是这么过来的。


目前,国内除了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滴滴沃芽也在提供Robotaxi服务,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据说将在10月发布。
还有广汽埃安昊铂GT、小鹏G9等前装量产车型也先后加入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大。
多平台加入,行业就会面临内卷。或许,网约车当年经历疯狂烧钱、重新洗牌的情景又会重演。
因此,网络上对于“无人驾驶将取缔司机”这个说法还是为时尚早,无人驾驶网约车还得先经历内耗这一关。
当年网约车的兴起之时,“出租车司机要失业”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现在回过头来看,传统出租车并没有凉。
虽然是有一定的影响,可最终出租车和网约车还是实现了共生。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伴随着新岗位的诞生,旧岗位的消失。无人驾驶的普及,势必会导致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总会有一部分人失业。
无人驾驶网约车即便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其在服务灵活性、人性化需求满足等方面,和传统网约车、出租车相比仍存在差距。
所以,两者关系到最后可能依然是共生,而非替代,大家还是乐观一点吧。
关注【公关头条】,与百万公关精英同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