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猫达人,如果你在宋朝,想买猫?请准备好聘礼



         

   “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说起“撸猫”,现在很多养猫人都特喜欢,抚摸之中透着对猫的喜爱。
    那么,古人也撸猫么?
    古代时,一般人养猫主要还是为了捕鼠除害,或许少量仕宦、富贵之家会有撸猫爱好。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不会捉老鼠的猫,不干正事的猫,在古代,那也是不受欢迎的。
明代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瑄在《猫说》一文说,他家里老鼠猖獗,便从别人那里买了一只猫,体型魁大,爪牙锋利。刚到家,猫就把刚出壳的小鸡雏吃了。吃饱喝足后,懒洋洋的,见老鼠也不抓。但只要一见到小鸡雏,又立马扑过去捕杀吃。“无捕鼠之能,有噬鸡之病”,薛瑄失望至极,最后把这只猫打了一顿,赶走了。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写出如此霸气诗词的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早年也喜欢养猫,并且还调养猫咪和鹦鹉在一个碗里吃东西,后来在一次给文武百官展览时,猫咪饿了,等不及,竟然直接咬杀鹦鹉吃了,武则天那个羞愧啊。晚期时因为宫斗惨烈,武则天很怕猫,禁止宫廷内再养猫。
宋朝时民间养猫更盛行,也开始讲究仪式。比如买猫不能叫猫,得说聘请,给聘礼。如果买的是家猫,要给主人家一些礼物,比如糖盐之类,如果买的是野猫,那也得给猫妈妈小礼物,比如小鱼之类。
南宋陆游《赠猫》诗就说他用一包盐作为礼物聘请了一只猫:“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乞猫》讲了他家猫咪死了,老鼠夜晚把盆盆罐罐搞得天翻地覆,他彻夜难眠,于是他便买了一串鱼去聘请刚出生的小猫咪:“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花阴闲卧,衔蝉扑蝶,幽戏堪娱。”古代猫咪别称“衔蝉”、“狸奴”。
要论给爱猫起名字,大概就属宋代人最风雅了。背黑,其他地方白色的,叫“乌云盖雪”,浑身黑色就爪子白色的,叫“踏雪寻梅”,这简直比现代人叫什么小白、小花高大上太多了。“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南宋诗人陆游给他家猫起名小於菟。
 现在很多饭店里都会摆放招财猫,寓意招财进宝,生意兴隆。其实,招财猫最早源于唐朝。“猫洗面过耳,则客至。”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那时人们认为猫咪用爪子洗脸,如果爪子超过耳朵,寓意好兆头,会有客人光临,有生意上门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