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似乎很希望战争,总以为战争跟他没关系,轮不到他头上。
他悠闲地磕着花生,喝着啤酒,刷着短视频。
大概率,你就那个史上无名的无数炮灰之一而已。
有些人总幻想穿越,总以为自己肯定是个公主、王爷,甚至是皇帝。
大概率,你就是那个起床晚了一分钟,被毒打一顿的丫鬟一个,或是娶不上媳妇,养不活子女,一年吃不上一顿肉,磕头跪老爷的无数个悲惨蝼蚁男里的一个。
战争时期,且不说什么社会恐慌,大家疯狂到处逃难,或者是瘟疫流行、灾荒不断,或者被劫掠杀害等等这种悲惨境遇,就说平常吃饭,你觉得能有多好?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南方地区是战争重灾区。
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较大破坏。
物价飞涨那是跑不了的。
比如常熟昭文地区,基本没啥来往客商,各种商品都很昂贵,甚至很多商品都没得卖。
猪肉价格也大涨,1862年猪肉一斤得123文钱,过段时间就涨到200文钱。
在苏州一带地区,极端时甚至出现1000文钱一斤肉,而一件以前很昂贵的狐裘也才100文钱。
至于吴江地区,商品价格太贵了,要比以前贵了几倍。
湖州地区,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鱼虾水果等,都非常贵。到了1863年,一斤猪肉要400文钱。
不吃菜,米饭之类总得吃的吧?
看看一石米,战争期间价格和战前价格对比。
苏州大概得四五两银子,比战前贵一倍。
常州大概得6两银子,比战前贵3倍。
杭州大概得7两银子,比战前贵3倍。
嘉兴大概得6.6两银子,比战前贵3倍。
松江大概得7两银子,比战前贵4倍。
这还是“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地区,其他产粮没这么大的地区,粮价更无法想象了。
且不说普通老百姓,生活更为凄惨,饿殍盈野,就说地主,生活水平也直线下降。
1862年,常熟一个地主就记载说,这两年来,一日不如一日,以前两餐一点,现在只能一粥一饭,米六麦四,就是汤面饭而已;甚至有时开水泡冷饭,有时也就用早上的剩菜,也不重新炒菜了。至于吃肉,想想罢了,也就春节祭祀买,其他时间小荤菜都不买了。
他感慨说,我也想吃得好,过得好,也不仅仅因为我没多少钱,就是现在东西都太贵了,吃不起啊。
即便是上海租界,当时也是人心惶惶。
1853年1月,上海租界的法国领事给法国使馆写信,请求派一只兵船来,信还提到说,几个中国读书人和商人,问法国是否会有兵船来上海,他们说并不怎么怕革命军(太平军),革命军不一定来城里,但他们怕跟着革命军后面起哄的无数的盗匪。
几天后,法国领事再次写信给法国使馆,说城里小康之家不断催让法国兵船开来,因为盗匪流痞现在很多。相比革命军,他们更害怕这些盗匪流痞。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