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中,总有各种博弈较量。
既有大国对大国的博弈,也有小国对小国的博弈,还有小国对大国的博弈。
小国对大国的博弈,往往比较特殊。
因为两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相差较大,
如果小国不惜冒着被大国打败的风险,去跟大国进行某种利益(比如国家安全、某条运输线路、某条国际运河)争夺,那往往意味着这个争夺能给给他带来巨大的收益。
如果当这个小国有很大概率或者已事实上获得较大的外部援助(比如军事援助),那么意味着大国将可能付出更高的成本(包括武力成本),这个小国将更可能去跟大国进行利益争夺。
埃及成功从英法手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就是一个典型。
1956年,埃及想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苏伊士运河是什么?
那是地中海到红海的咽喉航道啊。地中海沿着埃及开罗边上的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再穿过曼德海峡,就能进入亚丁湾、印度洋了。如果反向航行,能通过地中海一直到大西洋。
这是一条极为繁荣的海上交通运输航道。
毫无疑问,埃及的这个举措立马遭到英国和法国的拒绝。
因为除了两国本身有巨大的贸易运输利益,还有就是运河自1869年来就一直是英国和法国在控制。
这都90来年了。
现在相对弱小很多的埃及从英国和法国手上拿走?
埃及为啥想将运河收归国有运营?
因为运河的价值太重要了。
而且将近100年前,为了修建运河,埃及那可是在英国和法国等殖民国家的压迫下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
花了大概800万埃镑费用,还耗尽了十多万修河工人的生命。
这么巨大的代价,却只换来埃及在苏伊士运河中百分之五的股份,大概只有百分之七的运河收入到埃及手上。
到了1956年,英军虽然撤出运河区,结束了74年的军事占领,但运河公司依旧在英国和法国的控制之下。
埃及想彻底收回运河主权,这对埃及民族独立、经济发展、民族自信心等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当时英国和法国都在面临二战后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浪潮,到处救火和各种应对,
埃及收归国有,是会按英法在运河公司的股份占比支付对应赔偿金额的,并不是无偿收归国有;而且也不会对英法继续使用苏伊士运河航行有什么大影响。
因此,埃及评估认为英国和法国对埃及收归运河进行国有化运营,会有制裁之类,但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埃及在获得外部援助方面有较大的信心,当时埃及跟苏联也在走近。果然,没多久,埃及得到确认,苏联会支持他。
于是埃及对外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运营。
结果有点出埃及的预料,英法直接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随即爆发,英国和法国联合以色列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
战争中,埃及损失巨大,特别是军事上的失败。
但战争发生后,埃及除了获得苏联的巨大支持帮助,还获得美国大力支持。
当时,美国很不爽,英国、法国、以色列竟然背着他发动对埃及的战争,特别是英法这两个欧洲强国居然越过他当领头了,还有就是埃及等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第一次把石油当做武器反抗侵略。
美苏武力威胁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不得不停火,从埃及撤军。
埃及在军事上是失败的,在政治上是成功的。
埃及得以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化。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