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为何敢挑战大国?
而且,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不少小国挑战大国,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的。
那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01
如果你了解中国历史中的朝贡体制,对小国挑战大国,你或许就会理解小国的做法了。
朝贡体制下,一些周边的小邻国,会对中国进行不同程度的“滋扰”,特别是对边境地区。
但这些小国很聪明,不会把事搞得很大,总是会把“滋扰”控制在一定规模内,这样跟中国这个大国,能维持朝贡这层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面临对这种小国是征讨还是怀柔的决策困难。
由此,这些小国往往从对中国“滋扰”中获得收益。
这些小国所冒风险就是觉得中国这个大国不会对这小国反击或动手。
这是前提。
当这个前提不存在了,那小国就面临着巨大损失,甚至灭顶之灾。
因为,中国作为大国,不可能一直惯着这些小国的这种“滋扰”,必要时还是会武力征讨,杀一儆百。
02
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那从蜀国一直北伐攻打更强大的魏国,你也能看出小国意图是什么。
偏居一隅,地盘最小的蜀国,一直北伐强大的魏国,而且最后还是失败了。
聪明的诸葛亮为何非得这样呢?有多种解释。
1、蜀国虽相对较弱,但依旧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就是说,小国对大国挑战,是因为小国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国家抱负。
2、蜀国北伐是以攻代守。蜀国本身就更弱,更容易遭到魏国的攻伐。
与其等着担心被突然攻打,不如主动出击,以攻为守,主动北伐,让魏国一直处于担心之中,总害怕蜀国又打过来。事实上,魏国确实一直在提防蜀国再次北伐。而且蜀国也确实取得了不少北伐成果,比如占领雍城,击杀了魏国名将张郃等等。
也就是说,小国对大国挑战,有时也是以攻为守,更好的自我保护,避免大国的突然进攻,而且指不定还能有点收益。挑事的小国倒是睡得香,大国却担心害怕,睡不着觉。
3、蚕食及疲敌扰敌
蜀国北伐魏国,虽然没有取得特别大的成果,但成果还是不少的,包括在不断地将前线往魏国移动,也就是说蜀国相继占据了不少魏国土地。通过这种不断蚕食的方式,蜀国的领地得以扩张,新领地可以屯田,可以作为前线缓冲地。
这有助于逐渐改变双方实力对比。
另外,蜀国这种不断地征伐,滋扰魏国,实际也是在打消耗战。魏国也在蜀国不断北伐中,消耗了大量国力。虽然不足以给魏国打来致命影响,但如果真的长期下去,魏国未必不可能衰弱。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国对大国的挑战,有可能是在蚕食大国的领地等,不断地扩张。
还可能是通过这种不断地“滋扰”,让大国疲于应付,不断消耗国力,当大国衰弱或露出致命破绽时候,小国再冲上去一口咬住“七寸”,进行决战,意图取得最终胜利。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