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已逐步激化,革命运动频发,俄国沙皇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国内。
尤其是1904-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后,俄国国内局势更是逐渐恶化。
但在国际上,俄国依旧是个大国,在国际关系中作用仍十分重要。
不过,俄国跟英国、法国、德国等在世界各地的侵略利益争夺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俄国和英国在远东、近东和中亚的利益争夺矛盾,更是尖锐。
法国和俄国签署了军事协定,双方结盟。在法国的极力斡旋下,俄国和英国也缓和了彼此矛盾。
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危机,也为了缓和跟欧洲大国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俄国积极倡导召开世界和平会议。
于是,1899年5月-7月,第一次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举行。
俄国在会上提出了八个建议,大意是说削减军备,禁止使用新式火器或爆炸物,禁止发射爆炸性子弹,禁止在海战中使用潜水艇,修改1864年日内瓦会议制定的海战条例,确保救援船的中立状态,修订1874年战争法,沟通各国之间武装冲突的调停和仲裁原则等等。
这次会议持续了40多天,最后参会国签署了三项公约:《关于陆地战争的法规和惯例公约》《关于海上战争采用1864年8月22日日内瓦公约原则的公约》《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另外还同时发布三项宣言,即《关于禁止从气球上投抛炸弹和爆炸物宣言》、《关于禁止使用散布窒息性或宣泄有毒物质炸弹的宣言》和《关于禁止使用人体膨胀或易成扁形子弹的宣言》。
后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议说再召开新的和平会议,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负责召集。
1907年6月,第二次和平会议又在荷兰海牙举行。
这次会议成果更加丰硕,一共通过十多个关于战争的新公约,比如
《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关于战争开始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陆战时中立国家和人民之权利义务公约》等。
再后来,世界局势越来越动荡,以英国、法国、俄国为主的协约国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主的同盟国,两大阵营对立越来越严重。
欧美国家试图再次召开第三次世界和平会议。
但人算不如天算,1914年一战爆发,第三次世界和平会议也没能召开。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