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刘向在《战国策·楚策一》里说,“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地老。”
盟国也罢,盟友也罢,如果因利益或情势而结盟,利益或情势没了,同盟关系还在吗?
如果第三方愿给更大的利益或者遇到更严重的情势,同盟关系还在吗?
哪个盟国彼此之间真的能背靠背的对外战斗?
公元969年,基辅罗斯(俄罗斯早期时代)攻陷了保加利亚王国的首都,保加利亚国王被迫与基辅罗斯签订条约,缔结同盟,共同抗击拜占庭帝国。此后基辅罗斯军队又攻入色雷斯平原。
971年,拜占庭帝国皇帝约翰一世亲率重兵攻打基辅罗斯,恢复保加利亚原国王的王位,保加利亚倒戈,与拜占庭帝国结盟。双方联军攻打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大败求和。
1487年,俄国利用喀山汗国内讧,占领了喀山,扶持了傀儡政府,但当后来奥斯曼帝国势力介入后,喀山汗国随即倒向奥斯曼帝国这边。
1554年,俄国攻陷阿斯特拉罕汗国,扶持傀儡政府。结果没多久,这个汗国又倒向了克里米亚汗国。
1558年,俄国沙皇伊凡雷帝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进攻神圣罗马帝国的立窝尼亚骑士团。俄国战前已与立陶宛大公国建立了反骑士团同盟。
1559年,骑士团向立陶宛大公国求援,结果,骑士团成功和立陶宛大公国和丹麦,缔结了同盟。立陶宛大公还收买了克里米亚汗国汗王,随后克里米亚汗国进攻俄国南部边境。
这导致俄国值得与骑士团暂时停战,调转军队回撤,先解决自己南部边境问题。
1700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了北方战争。战前,俄国已与波兰萨克森、丹麦结成“北方同盟”。
战争期间,丹麦被英国和荷兰军队围攻,最后退出了北方同盟。萨克森和波兰围攻里加时候,瑞典国王亲率大军驰援,而退出了。
法国大革命期间,1793年,俄国、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等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结果在次年同盟军因为内部矛盾,对法国战争屡遭失败后,普鲁士等先后退出。1797年,同盟军被拿破仑打败后,反法同盟更是直接解体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原本是德国一方的同盟国成员,但1914年战争开始后,就背盟,发表中立宣言,说是保持中立。结果,1915年,意大利却加入了英国、俄国这边的协约国一方。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