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自觉,依旧我行我素,美国会给俄罗斯“体面”吗?看看英国当年多丢脸……



国际社会里,一个国家的地位,总得跟它的国家实力相匹配。
如果实力和地位严重不匹配,要么主动,要么被动,两者会被调整到合适的匹配尺度。
如果一个国家仍旧守着严重不匹配,不应有的高位,不愿意下来,大概会有其他更强大的国家“好好地教”它怎么下来,给它一个“体面”,甚至“体面”都不给。
这大概也是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了。

01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这条运河自1869年通航后,就被英法殖民者占据控制着。
埃及大概只能从运河公司每年的收入中分得极小一部分。
埃及收归国有,既想维护主权完整,也想获得更巨大的利益。
但埃及居然敢对着昔日的宗主国英国“翻脸”,硬来。
英国还是不是这个世界的霸主?
英国是好惹的吗?
随后,英国和法国决定要“教训教训”一下埃及,制定了战争计划。
同时他们也将埃及的宿敌以色列拉拢进来,一起干。
以色列一听,行啊,可以啊,他来打头阵。
三国最终经过多次协商后,达成了作战协议。
随后,以色列对埃及发动进攻,攻击苏伊士运河沿岸的西奈半岛。
英国和法国“假意”通知埃及和以色列停火。
结果埃及并没有理会英国和法国的通知。
于是,英国和法国找到了借口,联合开始对埃及进攻。
第二次中东战争拉开了序幕。
02
10月31日,英国和法国几百架战机从航空母舰和临近军事基地起飞,空袭轰炸埃及。
埃及大概15个机场被摧毁,不少大城市被地毯式轰炸。
以色列军队也迅速进攻,并占领了西奈半岛。
埃及被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完全压制了。
阿拉伯世界给埃及积极支持。
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第一次把石油当做武器来对抗欧美国家,伊拉克和沙特、叙利亚等都关闭或炸毁了输送到美国和英国法国等的石油管线。
这个时候,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这个超级经济大国,遭受重创。
美国立马跟埃及总统说,会在联合国采取行动制止这场战争。
事实上,美国总统早就对英国和法国极为恼火和不满。
英国和法国已衰落啦,该退居二线了,怎么还不识抬举,没点自觉?
竟然背着美国发动对埃及的战争,还拉上来以色列。
难道英国和法国要卷土重来,继续控制中东地区?
美国可不希望看到。
此后,美国主导下,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战争双方立即停火。
英法可不听这一套,继续打。
结果,美国直接动用在地中海游弋的第六舰队,逼近战场,威胁英国和法国。
而与此同时,苏联同样不希望英国和法国继续在中东“称王称霸”,于是也警告英国和法国、以色列,如果他们不停火,苏联武力干涉,包括核打击。
以色列大概最早同意停火,因为他已占领了苏伊士运河沿岸的西奈半岛,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战争目的。
英国首相跟法国总理说,停火吧。
法国总理说,都马上成功了,别停啊。
他们两国当时还没有完全成功占据苏伊士运河的塞得港。
英国首相说,他都要被其他人抛弃了,没办法。
那个时候,二战之后的英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还没完全恢复过来。中东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等为武器,不仅重创美国,也重创了英国。英国经济更加雪上加霜,难以继续承受来自美国和苏联等的压力。
就这样,11月6日,英国和法国宣布停火。
11月22日,英国和法国从埃及全部撤军。
就这样,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了。
03
在这场短暂的战争中,埃及军民死亡超过2万人,英国和法国、以色列大概死亡超过1300多人。
埃及在军事上惨败,但政治上却胜利了,成功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国有。
而英国法国,强行远征,耗费这么巨大,伤亡这么多,原本在战场上占尽优势,最终完胜近在眼前,但在美国和苏联的强力反对之下,只能被迫放弃在埃及所取得的全部利益,灰溜溜的撤出了,啥也没捞到。
他们还被中东各国,世界其他不少国家“唾弃”。
更关键的是,世界各国看到了,英国和法国真的不再是以前那个英国和法国了,英国已不再是世界霸主了。
那新的世界霸主是谁?
换成美国了。
中东已成美苏争霸新战场了。
第二次中东战争大概成为压垮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争之后,英国只能放弃了霸主的地位,这个与自己实力严重不匹配的国际地位,回归了欧洲。
此后,英国对外战略大概跟随了新霸主美国。
又或者说,这也是英国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也许英国还在继续寻找自己未来的真正定位到底该是什么。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