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里,国家与国家之间,凭实力说话,确实不是一句虚言。
大概有什么样的国家实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国际地位。
即便这个时候没有,但该有的肯定会有。
但如果国家实力下降严重,那么原有的国际地位也会相应失去。
即便这个时候没有失去,但不久肯定会失去。
01
17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已由盛转衰了。
欧洲各大国纷纷觊觎,不断干涉其内政。
到了19世纪,土耳其更加衰落了,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地区更是濒临脱离了。
欧洲各国更是在这个巴尔干地区争斗激烈,日趋白热化了。
俄国更是意图控制巴尔干地区,控制土耳其,掌控地中海、黑海等,独霸这个地区。
俄国有此野心,大概离不开它这几十年在欧洲“呼风唤雨”,“称王称霸”。
自从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已成为欧洲大陆的新霸主了。
连拿破仑战争之后,维也纳会议上对法国的处置以及欧洲战后格局的规划,俄国大概都居于“主导地位”。
1815年,俄国跟普鲁士、奥地利结成神圣同盟,随后三个国家又跟英国结盟四国同盟。
俄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大概到了巅峰。
02
1848年,俄国更是充当了欧洲宪兵的作用,到处镇压意图推翻传统君主统治制度的大革命,欧洲很多国家的革命都失败了。
俄国大概依旧认为“所向无敌”。
其实那个时候,相对于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而言,俄国已落后了,不光是武器、军队、战斗力等方面。但俄国沙皇或许不这么认为。
因此,俄国在土耳其这个帝国跟欧洲各国争霸,更为强势。
当其他大国并不赞同俄国意见时,俄国直接单方面对土耳其宣战。
普鲁士和奥地利对俄土之战,犹豫不决。
而英国和法国却最后支持土耳其,对于英法两国而言,土耳其维持形式上的统一帝国,对他们更有利,但俄国更倾向土耳其这个帝国解体。
03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俄国对决土耳其、英国和法国、德意志、瑞士、波兰等。
对于“顽固不化”,跟英国利益矛盾尖锐的俄国,英国强烈要求彻底击溃,废除俄国在黑海的军事力量,把俄国在土耳其的势力“清除”。
最后,俄国战败。
而在战争败局已基本确定,无法挽救的情况下,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意外去世。
随后,1856年,俄国和其他各国签署了和约。
俄国被废武功,黑海被实施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同行,俄国不得在黑海保留军事力量,俄国在土耳其的优势丧失,等等。
俄国也由此由盛转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克里米亚战争沉重打击了俄国,导致俄国沙皇的统治基础被严重动摇,农奴制也濒临崩溃。
俄国大概勉强维持一个欧洲大国的地位。
至于昔日霸主身份,早已烟消云散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