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几百年,棉花有多贵?老百姓能买得起棉衣吗?




红楼梦里,邢岫烟住进大观园后,生活极为拮据。
有一次还当了自己过冬的棉衣,得到三四两银子的应急钱。
第五十七回,邢岫烟说:我倒得拿出钱出来给他们打酒买点心吃才好。因一月二两银子还不够使,如今又去了一两。前儿我悄悄的把棉衣服叫人当了几吊钱盘缠。
据记载,清代棉花价格较高,而且一直处于上涨态势。
从康熙年间每斤50至80文上涨至道光年间的每斤200至300文。
一件棉衣制作下来,光里面棉花就得个两三斤,棉花原材料就要将近八九百文钱,这还不包括其他布匹物料、手工钱,一件棉衣估计至少得个一两五钱银子。
明朝北京城,“佣工一日,得钱二十四五文,仅足给食;三冬之月,衣不蔽体。”
一个普通河工,一天工钱是三分银子,也就是30文钱。
贫民百姓一个月大概也就一两银子的收入。
红楼梦里,贾府螃蟹宴,刘姥姥说二十多两银子够他们这样穷困五口之家过上一年,一个月得花个一二两银子。
明清几次干旱饥荒时期,一斗14斤小米,需要300甚至600文钱,或许还要更多。
贫民百姓饭都吃不起,更别说买防寒御暖的衣服,新棉衣也更是买不起了,有旧的棉衣能将就就将就吧。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