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总有意外,没有什么不可能。
号称俄罗斯最伟大的皇帝彼得大帝,在战争中,也曾经急得癫痫发作,差点被敌国生擒。
为了活命,他放弃了什么?
01
1696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组建海军后,第二次远征亚速夫,最后从南部大国奥斯曼帝国手上夺取了这个亚速海沿岸的港口城市。
俄罗斯有了向黑海扩张的据点。
1700年,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君士坦丁堡和约,除了约定奥斯曼帝国割让领土外,还约定双方停战三十年。
在基本稳定南方这个大国后,沙皇彼得一世把重心放在1700年开始的北方战争,要跟北部波罗的海霸主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
北方战争持续了21年。
1708年,瑞典军队反攻,进逼莫斯科。俄军经过艰苦作战后,取得了波尔塔瓦战役这个关键战役的胜利,瑞典国王查理二世重伤逃往了奥斯曼帝国。
随后,俄罗斯在北方战争中继续巩固战争果实。
02
俄罗斯在北方打得如火如荼,南方的奥斯曼帝国和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就真的跟俄罗斯彻底停战吗?
当然不是。
奥斯曼帝国虽然处于衰落下滑期,但也不可能没这点眼力劲。
不敢掉以轻心的奥斯曼帝国加强北方防御工事,一直在探查俄罗斯的动静,黑海也一直有舰队在巡逻。
当瑞典国王查理二世逃亡到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让奥斯曼帝国交出,但被拒绝。
奥斯曼帝国说,他也不是为了帮查理二世回国复位,也不想打破和俄罗斯之间的和平。
但最后,在瑞典和法国的怂恿之下,借由俄军袭击摩尔达维亚以及俘虏了一些瑞典人,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再次发生战争。
俄罗斯派驻奥斯曼帝国的大使也被关进监狱。
奥斯曼帝国派军渡过多瑙河,进军摩尔达维亚的普鲁特河流域。
其实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还不想现在就开战,虽然他早就想跟奥斯曼帝国大战一场,夺取黑海出海口,但现在他正忙于北方战争,还没完全准备跟奥斯曼帝国大战。
意外来了,总要解决。
03
沙皇不断托人帮忙调停,反正赢得了一些时间。
1711年,彼得一世随后亲自率领大军奔赴普鲁特河,并渡河到对岸。
彼得一世原以为能就地补给,能赢得当地亲俄势力的配合帮助,结果当地旱灾严重,亲俄势力也不认为俄军能打赢,这就导致俄军补给出现问题,当地人也不积极帮他。
再加上俄军没有提前探查和预料,以及未能阻止奥斯曼帝国军队渡河,导致奥斯曼帝国成功渡过了多瑙河,直逼俄军大本营。
更令沙皇彼得一世震惊的是,俄军在情报收集方面太不到位了,奥斯曼帝国军队规模庞大,远超俄军,而且还装备了先进的大量火炮。
奥斯曼帝国军队先发制人,直接抢占了普鲁特河的高处险地,对俄军处于高对低的战略地理优势。
双方大战开始。
很显然,在兵力优势、火炮火力优势、高地优势之下,奥斯曼帝国将俄军打得节节败退,还断了俄军的退路。
俄军面临灭顶之灾,大概算国难级别了,沙皇都要葬身战场。
04
对于沙皇彼得一世而言,要么投降,要么拼一场,全军覆没。
危机当前,彼得一世那个急啊,急得犯了癫痫病。
沙皇成这样了,俄军人心惶惶。
彼得一世把自己关在帐篷里,他从未这么绝望过。
他可不想被奥斯曼帝国生擒,这简直是一种侮辱,无法忍受。
在这最后时刻,彼得一世表示,他愿意接受任何条件,“除了被奴役”,他也愿意放弃他所征服占领的土地,但除了在北方战争中所占领的波罗的海港口圣彼得堡。
他实在太懊恼和着急了。
不过幸运的是,彼得一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出现了。
叶卡捷琳娜还是挺有主见的,她帮助彼得一世坚定信心,鼓起勇气。
最后,彼得一世还是恢复了自己的理智,开始采取各种手段破局。
在一些军官将领和叶卡捷琳娜的劝说下,彼得一世只好无奈的同意跟奥斯曼帝国议和。
叶卡捷琳娜拿出了自己的珠宝,还在军官中募集了大量卢布等。
俄罗斯通过极为厚重的财物的打点,奥斯曼帝国同意议和,并签署了和约。
该和约规定,俄军大概七八年前所占领的亚速夫归还土耳其,俄军拆除塔甘罗格和第聂伯河河畔的要塞,并允许查理十二世回瑞典等。
由此,彼得一世带领着俄军畅行无阻的撤离了。
05
瑞典国王查理二世气得不行不行的。他也是不世出的杰出军事天才。
他想让奥斯曼帝国给支军队,他去追击俄军,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也想追击,但奥斯曼帝国却没有这种想法,只想保全自己,没啥大的进取心。
既然拿回了以前的东西,不是已经很好了?干嘛还要大战一场才算完?
能不打,就不打吧。
于是,奥斯曼帝国拒绝了追击。
对比彼得一世而言,无非是把他多年前占领的一个地方重新还回去了,也没什么其他很重大的损失。
不过,他从奥斯曼帝国手上夺取黑海出海口的梦想,就此破灭了。
在南方地区有一只海军舰队的梦想,也破灭了。
1718年,瑞典国王查理二世在跟俄罗斯的北方战争后期阶段中阵亡。
大概六七十年后,到了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候,俄国才几次打败奥斯曼帝国,成功夺取了黑海出海口,踩着奥斯曼帝国,成为黑海新霸主。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