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学古人养生,那中国古代养生关键到底是什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
健康养生是每个人都极为关心的,上到皇帝,达官贵族,下到贩夫走卒,平民百姓。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浩瀚历史之中,养生思想丰富多彩,内容庞杂。
可以说,本质上,古代养生思想的主流大抵是主静养生,受儒家、佛教、道教等多重影响。
道教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要瞎折腾,随心所欲乱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西汉建立之初治国理念就是黄老之术,使得国家从战乱,大规模破坏,一片衰败中恢复生气,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道教的这种思想反映到养生上,那就是静以养生,恬淡寡欲,清静无为,不要暴饮暴食,不逞“口腹之欲”,不要不顾身体状况作出不利身心健康的事来。
战国时期的庄子,同样主张“清静无为”,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克制欲望,“依乎天理,因其自然”。
庄子很看重精神修炼,建议通过“心斋”、“坐忘”方法来“养神”,保持内心清净,精神安定。

佛教传入中国后,“主静”理念更为广泛流传。“禅定”、“止观”等方式方法渗入道家养生思想之中,古代养生“主静”思想进一步坚定,影响进一步扩大。
宋朝的苏轼,在养生一块,知行合一,很有心得。
他说:无事静坐,便觉一日似两日,若能处治此生,常似今日,得至七十,便是百四十岁。人世间何药可能有此效,既无反恶,又省药钱。此方人人收得,但若无好汤水,多咽不下。”
苏轼大概觉得静坐随时随地,简易可为,利于养生长寿。

不过,古代养生思想,虽然主静为主流,但其中还是存在运动强身健体一些理念的,比如八段锦健身运动。
庄子也提倡一些强壮筋骨的运动。
但他认为要顺应身体情况,顺势而为,符合规律,而不是强来胡来乱来。
比如一个人身体很胖,为了减肥,去大量跑步运动,这其实很损害膝盖等关节的,反而不利于养生。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