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对手突袭本土?俄罗斯多少次倒在这上面了,教训啊



一个国家如果跟邻国接壤的边境线太漫长,有时真的会成为重大弱点。
这种弱点集中在对外防御上。
世界上有真正不设防的边境线吗?
俄罗斯现在大概有着1700多万平方公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罗斯大概有着2200多万平方公里。
即便放在现在,俄罗斯的边境线夜超过6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超过1.4万公里,跟14个国家国家接壤,东南部连接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西南连接着乌克兰。
一万四千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设防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漫长的防御线,总容易出现纰漏,而一旦发生战争,纰漏就可能成为漏洞,被敌国利用。
历史上,俄罗斯被突袭,可不是一两次了。
教训值得反思啊。
16世纪中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意图为俄罗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因此重兵北上,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
战场在波罗的海东岸南岸的立窝尼亚地区。
伊凡雷帝的对外重心都在这个战场上。
而且伊凡雷帝当时在国内面临封建大地主阶层(波雅尔)这些封建割据势力的严重威胁,他在试图摧毁消灭。
趁伊凡雷帝忙于立窝尼亚战争,南部边境被邻国克里米亚汗国在1569年突然入侵,1570年,梁赞郊区还被这个汗国洗劫了,1571年,这个汗国可汗甚至在宗主国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下,亲率大军突袭首都莫斯科,甚至大火烧城几个小时,导致莫斯科损失惨重,1572年,这个汗国又一次突袭入侵,一度围攻了莫斯科,俘虏了十几万居民。
而在立窝尼亚战场,到战争第四阶段,王位空悬好几年的波兰终于有新国王继位了,1577年,巴托雷继任波兰国王。
波兰国王巴托雷为解立窝尼亚战场的僵局,不走寻常路。
他从普鲁士和匈牙利招募了大量雇佣兵,然后意外突袭侵入俄国本土,攻入了俄国腹地。
1578年,波兰攻占温登,1579年攻克波洛茨克;1580年,攻克克涅韦尔和大卢基,1581年,波兰再次出动几十万大军包围普斯科夫。
再加上,瑞典在立窝尼亚战场发动进攻。
沙皇伊凡雷帝被迫媾和,签署了停战协定,让出了全部所占领的立窝尼亚地区。
伊凡雷帝打了25年,结果基本啥得到。
18世纪初,北方战争期间,战争第二阶段,沙皇彼得一世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关键战役中击败了远征莫斯科的瑞军,瑞典国王也被重创。
瑞典国王逃亡到了奥斯曼帝国,并跟法国一道成功鼓动了奥斯曼帝国对俄国宣战。
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可能过于自信,竟然亲率大军从北方波罗的海战场长途奔袭黑海附近的奥斯曼帝国及其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
双方边境地区附近作战。
1月9日,在普鲁特河这一带进行会战。
结果可能是俄军没能探查到奥斯曼帝国军队动向和装备情况,奥斯曼帝国大军竟然意外成功突袭过河了,并且占据了河岸的高处险地,对俄军形成地理高处优势。
关键是奥斯曼帝国军队配备了大量先进武器。
大会战一开始,俄军就被奥斯曼帝国军队基本包围了。
奥斯曼帝国兵力、武器、地理位置方面优势远大于俄军。
沙皇彼得一世急火攻心,一度发生癫痫。
幸好他的妻子给他安慰,并在其他部分将领下的说服下,拉下面子,通过大量财物等手段方式,成功跟奥斯曼帝国议和,让出了之前所占领的奥斯曼帝国地区,彼得一世随即带兵撤离远走。
当时瑞典国王慌得不行,跟奥斯曼帝国要一支部队,他去追击。
但奥斯曼帝国拒绝了,说沙皇放弃了所占领地区,差不多就行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