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也罢,大改革也罢,有时很容易引发内乱。
这不,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州爆发了叛乱大起义,并向莫斯科进军,沙皇震惊不已。
01
阿斯特拉罕原本是一个阿斯特拉罕汗国的都城,当时位于里海东北岸。
16世纪中期,阿斯特拉罕汗国被沙皇伊凡雷帝给征服并吞并了。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对俄罗斯进行全方位的西化改革(当然沙皇专制除外)。
并且在1700年,彼得一世还发动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对北方波罗的海霸主强国瑞典发起战争。
战争以及大改革,导致俄罗斯人负担非常沉重。
而在阿斯特拉罕州,督军尔热夫斯基更是横征暴敛,这里经济停滞,物价飞涨,老百姓处于饥饿境地。
督军尔热夫斯基平时作威作福,对改革的推进,又很暴力直接,尤其是沙皇彼得一世要求俄罗斯人剪掉那种传统的长长的胡须和不得穿长袍子的改革要求。
这导致底层百姓非常不满。暴力推行剪胡须等成为叛乱起义的直接导火索。
更加重要的是,阿斯特拉罕州戍边部队有3600多名,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牵涉莫斯科叛乱,意图推翻沙皇彼得一世,而被流放发配过来的射击军。
几次参与谋反的射击军已被沙皇彼得一世通过各种方式杀戮了一批,剩余的发配到各边疆戍边。
戍边部队层层克扣兵饷粮饷,还有各种劳役,很多人不满。
02
1705年6月,阿斯特拉罕州爆发了叛乱起义。
300多名射击军和一些卫戍部队士兵在舍卢佳克和阿格耶夫等人的领导下,占领了阿斯特拉罕州,并杀害了执勤军官以及其他一些首脑,大概多达300多人。
督军尔热夫斯基也被刺杀。
8月左右,起义军开始沿着伏尔加河上游向莫斯科进军,队伍一度发展到了900人左右。
还在北方战争激战的沙皇彼得一世得知后,随即派遣舍烈美帖夫元帅亲率两个龙骑兵连以及一营士兵前往镇压,同时圣彼得堡、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三个兵团同时出动。
一些底层劳动者支持起义,反抗俄军进攻,但城市富商和一些哥萨克上层,却想逃离。
为分化瓦解以及缓和矛盾,沙皇彼得一世在10月下令,放弃起义叛乱的,赦免罪行。
于是起义军遭到严重分裂,大量富裕的工商业从业者和射击军上层脱离了起义队伍。
1706年1月,起义军高层不断发生内乱和分裂,还一度建立哥萨克式的选举长官制度。
原起义军最高决策层“首脑会议”成员之一的甘奇科夫在被撤职后,向俄军投降,此后,起义地区相继投降。
起义军也彻底分化了。
03
1706年3月12日,舍烈美帖夫元帅亲率6000名俄军已进军反扑到了阿斯特拉罕州,并发起猛烈进攻。第二天,阿斯特拉罕州被俄军收复。
沙皇彼得一世对那些坚持叛乱起义的“顽固”份子残酷惩罚。
舍卢佳克等“首脑会议”成员都被除以了车裂,另有七十多人被斩首,两百多人被判处绞刑,四十多人被判处了其他酷刑,其余其他起义人员都被流浪到边疆凄苦地区,比如西伯利亚等。
这一次起义大概是十八世纪初俄罗斯所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城市起义,大概维持了8个月左右。
不过这次起义大概并不反对沙皇,主要是反当地贵族、督军等暴力残酷统治,依旧要求继续蓄传统长长的胡须,继续穿俄罗斯传统的那种长袍子,维护旧教派等等。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