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夺取出海口,俄罗斯曾经到底有多拼?
朝廷重臣甚至主张,乌克兰都可以作为代价,可以放弃。
01
因为乌克兰东部地区并入俄国,1654年俄国和波兰开始了长达13年的战争。
同时,瑞典也趁波兰失败之际,兵分两路进攻波兰。
波兰首都华沙、克拉科夫等主要地区被瑞典占领,波兰国王逃亡。
瑞军在进军立陶宛过程中跟俄军迎头碰上,双方在争夺立陶宛问题上爆发战争。
1655年,俄国已占领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立陶宛首都维尔诺最后也被俄军占领。
在俄军和瑞军的攻击下,虽然不是同盟,但波兰被严重削弱,国王都逃亡了。
在俄国看来,波兰已不是最危险的敌人了,况且俄国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目的也已达到了。
瑞典这个时候反而成为俄国最危险的敌人,需要联合波兰跟瑞典斗争。
因为1656年5月,俄国就跟瑞典开始了战争冲突。
在波兰看来,瑞典才是占据首都华沙等主要城市,赶走国王的的最大敌人,俄国次之,而且俄国是为了夺取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这些地区本来也只是波兰后来占领的。
02
大贵族奥尔金-纳肖金作为俄国对外事务衙门首脑就向沙皇建议,以放弃乌克兰为代价,跟波兰进行联合,双方共同对瑞典战争,这样俄国趁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在他看来,逃亡的波兰国王是需要盟友的,也需要跟俄国和平,俄国也很需要跟波兰和平的。俄国跟波兰的和平要更比俄国跟瑞典的和平更为重要。但如果不放弃乌克兰的切尔卡瑟州,和平大概是得不到的。
1656年,俄国和波兰签署了停战协定,双方战争暂告一段落。
此后,俄国开始跟瑞典战争,波兰国王也力图赶走瑞军。
俄国其实一直跟瑞典很不对付。早在一百年前,沙皇伊凡雷帝发动长达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跟波兰、瑞典、立陶宛等大战,意图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结果最后功败垂成,丢失了全部已占领的沿岸地区。瑞典其实成为大赢家。
历代沙皇无不梦想实现这个出海口。
在经过欧洲三十年战争后,瑞典成为波罗的海霸主,拥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基本控制了波罗的海航运。
1617年后,俄国的对外贸易,尤其跟西欧国家的贸易,都被瑞典人所控制,因为俄国没有出海口,没有波罗的海航运权。
瑞典国王就曾说,没有他的旨意,波罗的海不允许出现俄国船只,商人船只也不行。
因此当俄国经济发展起来,出海口问题就迫在眉睫,必须解决。
这也是为何俄国对外事务部门首脑奥尔金-纳肖金认为,必须跟波兰和解结盟,共同反抗瑞典,就算是放弃乌克兰也未尝不可,只要能夺取到出海口。
当然,最后,沙皇阿列克塞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到手的乌克兰地区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03
当1656年俄国和波兰停战后,俄国全力攻打瑞典,战场主要在立窝尼亚地区。立窝尼亚地区南部不少地区被俄军占领。
俄军围攻波罗的海港口城市里加后,却因为没有海军,导致无法从海上合围,致使最终失败,占领里加的计划破灭。俄军还曾一度包围了沿岸城市纳尔瓦。
虽然后来1657年瑞典开始反攻,但瑞典同时面临波兰、俄国和丹麦的围攻,实际没有获得多大效果。
与此同时,1657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去世导致乌克兰东部地区群龙无首,内乱不止。
俄国也面临乌克兰地区混乱以及对瑞典战争夺取出海口的两重压力。
这样,俄国和瑞典都有意尽快结束战争。
1658年,俄国的对外事务部门首脑奥尔金-纳肖金跟瑞典代表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停战协定。
1661年,俄国和瑞典签订了正式的和约。俄国归还占领的全部土地,瑞典也保证不跟波兰一道对俄国战争,也不进攻立陶宛和乌克兰、白俄罗斯。
由此,俄国再一次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