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失败!3万俄军围攻亚速夫,就这么个结果?立功太心急了



年轻人往往年轻气盛,立功心切,锐意进取,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有时候,失败也总是难以避免的。

01
1695年,登基13年,亲政6年的23岁沙皇彼得一世,果断的开始实施夺取黑海出海口的计划。
夺取出海口,不管是波罗的海还是黑海的出海口,那是几百年来历代沙皇的梦想。
第一步,夺取亚速海出海口,目标就是亚速海东北沿岸的亚速夫港口城市。
第二步,借由亚速海壮大自己海上力量,然后趁机夺取黑海出海口。
这些地区都被黑海南岸的奥斯曼帝国控制着。
奥斯曼帝国在亚速夫建立有坚固的军事要塞,牢牢控制着顿河进入亚速海的入海口,俄国船只根本无法进入亚速海。这严重威胁着俄国南部边境安全。
而黑海更是实际上成为这个奥斯曼帝国的内海,第聂伯河流进入黑海的入海口以及克里米亚半岛及其沿岸地区,都被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更确切的说是被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控制了。
这个克里米亚汗国跟俄国可是宿敌关系,经常滋扰袭击俄国南部边境,而且也阻挡俄国南下扩张,更别说夺取黑海出海口了。
1692年,大概12000人的克里米亚汗国鞑靼军队就再次入侵俄国所统治的乌克兰地区,劫掠一番。
因此,亚速海和黑海对于俄国而言,只可远观,而不可进入,因为对俄国封锁了。
02
不过奥斯曼帝国从18世纪初开始就逐渐衰落了,而俄国却是一个新兴崛起的陆地大国,沙皇彼得一世从中看见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在他看来,不搏一搏,怎么知道会失败呢?万一成功呢?
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张扬和自信。
1693年开始,彼得一世就对俄军强化训练,开始准备应对克里米亚汗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还多次演练。
1694,沙皇彼得一世最后确定了战略方针,先集中兵力攻取亚速夫要塞,夺取亚速海出海口。
1695年1月,沙皇彼得一世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远征亚速夫。
俄军兵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兵力大概31000人,包括两个兵团和射击军等在内,目标是进军夺取亚速夫要塞,这就是远征亚速夫的俄军。
第二部分兵力大概12000人,任务是往第聂伯河下游地带进军,牵制克里米亚汗国军队支援亚速夫要塞。
1695年夏,俄军开始进攻亚速夫要塞。
奥斯曼帝国已增派兵力防御要塞,兵力从最初的3000到暴涨到7000人,可知对要塞的重视程度。
俄军基本是从陆地上进攻亚速夫要塞,但顿河河口俄军无法控制,因为俄军当时并没有成型的真正的海上舰队,这就导致俄军实际上无法真正围攻亚速夫要塞。
因为奥斯曼帝国军队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亚速海经由顿河给要塞支援兵力、物资等。
而在另一边,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骑兵果然出动,从后方袭击俄军,牵制了俄军的兵力分配。
03
在夺取亚速夫要塞战斗中,俄军兵力明显占据优势,但奥斯曼帝国驻军的目的是守住亚速夫要塞,并非主动出击,这个要塞很坚固,奥斯曼帝国军队成功守住险要地带,导致俄军一时难以攻破。
而当时,天气恶劣,武器弹药补给不足,长途跋涉,士气疲惫不堪,俄军缺乏统一指挥,各部队之间协调不畅,不善于互相支援等等。
最后,俄军攻打亚速夫要塞,彻底失败。
到了秋季,俄军只能撤军了。
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俄军在撤退途中,又遭到克里米亚汗国鞑靼骑兵追击,再次导致伤亡惨重。
于是,就这样,沙皇彼得一世,这个后世被称为彼得大帝的第一次远征亚速夫,夺取出海口的战争,以惨败收尾。
沙皇彼得一世回到莫斯科后,遭到不少人的指责。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