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葬母的故事,你或许听过。
穷人沦落到这个地步,那是真的没辙了。
但王爷去世,没钱安葬,你听过吗?
王爷沦落到这个地步,那真是奇了怪了。
但在大明王朝,就有王爷去世,无钱安葬这样的情况。
关键是,还不只一个王爷这样……
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历朝历代,王爷是什么地位,什么身份?
那是皇帝之下的最高爵位——王爵。
王爷,那是皇帝之外,最高的权贵之人;王府,那是皇帝之外,顶层权贵之家。
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哪一个不需要尊敬王爷?富贵如贾府,国公之家,谁敢平视北静王等王爷?
更别说,士农工商这些阶层的人了……
且不说王府其他营生收入途径,明朝朝廷对宗室每年都会拨付钱粮,养着他们。
比如粮食方面,亲王万石,郡王2000石,其他级别宗室人员依次缩减。
万石粮食,那就是大概71.2万公斤粮食。
除此外,朝廷还可能会赏赐庄园、草场等,这都是巨额收入来源。
景泰二年,1451年,岷王薨逝,府里艰难,没钱送丧。
只好求助到皇帝那。
皇帝只好赐粮200石,钞2万贯,布200匹。
景泰6年,秦简王薨逝,也穷得无法举行丧礼。
也救助到皇帝那。
皇帝只好再发一年的禄米:1万石,计71.2万公斤
成化十五年,肃王薨逝,西鄂王薨逝,没足够钱举行丧礼。
又求助到皇帝那。
皇帝能说什么呢?于是再发了一年的禄米。
正统十二年,1447年,代王薨逝。王府没钱完成丧礼。
于是,代王孙子求助到皇帝那,希望先借一千石两米,完成丧事。
没多久,王府又说实在还不上,恳请优免。
皇帝也没辙,只好免了。
再往后,还有临泉王、枝江王等。
这些王爷们,靠朝廷的禄米和其他赏赐,本不应会存在这种问题。
或许,很可能因王府人口大增、开支无度、生活奢侈腐朽等,导致王府收支严重不平衡,最终沦落到这一步。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