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看个病,半月工资没了,人生艰难啊。大明王朝



俗话说,有事别有病,没事别没钱。
但人非神仙,谁能不病?
有病,就要找去医院,找医生,看病,拿药,治疗。
这就需要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看病的钱?

历史走到大明王朝时,中国传统中医发展到了另一个巅峰。
那这个时候,看病,贵吗?
崇祯年间,袁汝和作为南都第一名医,一般人很难请到他看病。
有回,他给人配制了5颗药丸,药钱是2两银子。
小说里,潘金莲身体不舒服,刘婆给弄了两服药,药钱是0.3两银子;
官哥儿被猫吓晕了,刘婆给了一丸药,还针灸了下,药钱是0.5两银子;
孝哥儿发烧,刘婆给了两服药丸,药钱是0.3两银子。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1800多种药材。
生药材的价格,品种不一,价格不同。
很多生药材还得制作成熟药。
比如人参每斤需四五十两银子,牛黄一两价银6两,附子一两约值0.2两银子。
不过,大多数药材,一斤大概都在一两银子价格以下,有的甚至0.1两银子。

但当时,普通老百姓,收入很低,看病费用负担很重。
明朝中期,嘉靖年间,一个普通河工,一天工钱0.03两银子,一个月也就0.9两银子。技术工种一天大概能拿0.06两银子。
到了明朝晚期,大臣徐光启上奏说:“都下贫民,佣工一日,得钱二十四五文,仅足给食;三冬之月,衣不蔽体。”
也就是说,一个佣工,一天差不多0.025两银子,一个月差不多0.75两银子,也就勉强够吃饭,新衣服就别想了。
到了崇祯年间,北京物价涨得更厉害,一天工钱大概也就够买10来个烧饼。
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更别说看病了。
这也就难怪,在古代,要是大夫免费施药治疗或者打折,病人无不感恩戴德了。
实在看不起病啊!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