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亡15000,被俘2万人,俄罗斯等联军太屈辱恼火了,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战争总是存在很多偶然因素。
但一场关键战争的失败,却容易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有人欢喜,有人愁……
谁能想到一场大战,阵亡15000人,被俘20000人?

01
这就是著名的奥斯特利茨战役(三皇会战)。
1805年,英国、俄罗斯、奥地利、瑞典等组建了第三次反法同盟,随后针对法国的战争再次爆发。
秋天,奥地利率先发起进攻,但那个时候奥地利其实战备并不充分,总兵力并不是很多。
战争开始后,奥地利竟然把6.5万兵力派往意大利地区,另派了2.5万兵力去了奥地利西部的提罗尔。
而在德意志地区,奥地利竟然只剩下两支部队,一支6万人,一支1万人左右。
这是对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军“藐视”么?
当时奥地利军队总指挥是麦克,他或许更期待俄军能真的派出5万大军来参战。
但俄军来的第一支部队是库图佐夫所率领的,大概3.8万人,这比原计划的5万人可少了一万多人啊。
俄方说剩余部队得到11月才来。
02
结果悲催的是,战争主战场竟然是在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在意大利地区部署的6万多兵力,严重浪费了。
拿破仑改变路线,兵锋东转,集中了超过17万的法军主力,在9月下旬成功渡过了莱茵河。
而且法军其他部队后续陆续开拔、调动。
拿破仑在10月中旬占领了乌尔姆,随后奥地利的麦克的军队被包围,几天后战败投降。
到这个时候,奥地利军队大概有将近5万名士兵被俘虏,仅有一个师得以逃脱。
随后,法军乘胜沿着多瑙河一岸进军奥地利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月不到,大概11月13日,拿破仑占领了维也纳。
奥地利惨败,只能寄希望于俄罗斯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了。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自前往柏林跟普鲁士国王谈判,双方在11月15日签署了反对法国的秘密条约。
随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立即奔赴战场前线,在奥地利的奥斯特里茨地区亲自督战。
拿破仑攻陷维也纳后,抢渡了多瑙河,攻向俄军。
当时库图佐夫所率领的俄军都不到4万,根本无法面对是自己兵力三倍多的十几万法军。
俄军急忙撤退,赶了几百公里,在捷克境内跟其他俄军和奥地利军队会师。
等俄军撤退到奥斯特里茨,法军也追赶到了布尔诺地区。
03
俄军统帅库尔佐夫建议把军队调集到俄罗斯边境地区,便于集结兵力,再决战。
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都坚持立即决战。
于是三皇决战就在奥斯特里茨展开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自担任总司令总指挥。
1805年12月2日,决战爆发。结果拿破仑技高一筹,诱敌深入,最终击溃了俄奥联军。
这一仗,俄奥联军损失超过1.5万人,被俘虏大概2万人,法军损失了大概八九千人。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急忙逃跑,连俄军统帅库图佐夫也差点被俘虏。
他们感觉十分屈辱和恼火,奥地利皇帝要退出战争,退出反法同盟,要跟拿破仑议和。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郁闷地回国去了。
04
三皇会战后,奥地利跟法国议和,签署了和约。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
奥地利被彻底从意大利驱逐出去了,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
俄罗斯夺取得德意志地区霸权的意图也落空,当时德意志地区几百年来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恩格斯就说,“”当1805年战争爆发时候,只要稍微懂一点事的人都会明白,问题仅在于各小邦是做法国的莱茵联邦,还是做俄国的莱茵联邦。”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