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战争,这种无情的机器会无情的吞噬一切。
生命,国力,财力,大概一切……
在战争中,人类大概最容易爆发出最原始的本质……
当20万大军兵临莱茵河两岸时,普鲁士被拿破仑给吓懵了。
从1806年10月10日普鲁士要求拿破仑撤军,到战争爆发到惨败,竟然在短短不到三个星期,普鲁士就被拿破仑占领了大部分领土,柏林也被占领了。
在耶拿和奥埃尔施塔特战役中,普鲁士竟然损失了4.5万人,大炮几百门。
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还亲临柏林。
据说拿破仑曾去参观了普鲁士著名的腓特烈大帝的墓室,他曾说,如果腓特烈大帝还在,他可能到不了这里。腓特烈大帝在1740年-1786年当普鲁士国王,军事能力突出,奉行“强权即公理”原则,普鲁士成功成为中欧强国,奠定了后来德意志一统的基础。
但敌国皇帝打到自己首都,对于普鲁士而言,这简直是一种羞辱。
但战争打不过,又能如何呢?
为了阻止拿破仑继续东进,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动员了大概60万军队战备,甚至还从英国等订购了大量步枪。
1806年11月,10万俄军在总司令本尼格森的率领下,向波兰的华沙进军,意图攻下。
据说总司令最开始是一位69岁高龄的老帅,但这个老帅估计自知打不过拿破仑,自愿请辞,于是沙皇只好任命本尼格森为新的总司令。
拿破仑打仗确实有一手,本尼格森也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拿破仑率先攻占了华沙。
不过俄军和法军在此后交战中都有错失战机。比如缪拉的法军部队本来应该将俄军围困在海尔斯贝格,但他却冒然全面进攻,导致法军损失了大概1万人,俄军反而得以沿着阿勒河流右岸撤退了。
而俄军同样在艾劳会战等战役中,损失惨重。
俄军大概一直在希望援助普鲁士军队,妄图对法军袭击,牵制一下法军。
但本尼格森或许没有意识他到,俄军当时有非常大的兵力优势。
因此,在费里德兰渡过阿勒河后,遇到拉纳率领的法军兵团时,本尼格森竟然没有想到过要快速歼灭。
这给拿破仑赢得了足够的时间,他亲率3个军团快速赶到战场。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亲自督战。
双方随后在费里德兰大决战。俄军左翼尽管成功击退法军的两次猛攻,但在法军猛烈炮火之下还是被攻破,渡河的桥梁也被烧毁了。
俄军无法通过桥梁渡过阿勒河而后撤。就这样,本尼格森所率领的俄军被法军疯狂进攻后,被赶到了河里。俄军损失了大概2.5万人。
俄军残部被法军不断追击,最终撤到了俄罗斯边境城市提尔西特。俄国将领如惊弓之鸟,惊慌失措,纷纷请沙皇跟拿破仑停战休战。
于是1807年6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派遣使臣去跟拿破仑方面沟通停战。
6月21日,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