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32000新兵上战场,惨遭大败,俄罗斯这种战斗力,还怎么崛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如果强大,那么它的军事实力一定也很强,军队战斗力一定也很强。
你见过军事实力很弱,但号称自己很强大的国家吗?
没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支撑,所谓的国家强大,又有几分可信度?又能持久多久?
虎视眈眈的那些国家,谁会信呢?
当俄罗斯想从陆权大国,转型为陆权大国兼海权大国时,大概没有哪个欧洲国家看好这种可能性。
不说其他的,就说波兰、瑞典当时作为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对俄罗斯,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处于压制地位。
更别说英国、法国、奥地利等西欧大国,以及南方的奥斯曼帝国了。
想成为海权大国,转型为陆海双重大国,那就得经过战争的检验。
当时北方的波罗的海、南方的黑海、亚速海、地中海早就被各大国瓜分和控制了。
等俄罗斯“幡然醒悟”,迫切想要出海口,要出海的时候,发现早就没有空的地盘了。
没有空的,俄罗斯就决定从别人那里通过战争掠夺了。
被俄罗斯人称为大帝的彼得一世就解决了俄罗斯的这个难题。
他从西欧考察大概一年多回来后,对俄罗斯进行西式改革,当然也包括军事改革。
想战争,没一支强大的军队,那就是做白日梦。
但军事改革到底要怎么改?
彼得一世在英国考察时候,当时的英国国王同时也是荷兰国王,跟彼得一世也算得上“一见如故”,英国国王似乎很享受彼得一世对英国强大的海军的羡慕。
他破例给彼得一世安排了一场海军军事演习,让彼得一世大开眼界。
但这看到的毕竟只是外观,真正如何军事改革变得强大,只能找俄军实际中的问题了。
而这种问题,简单的或许能直接看出发现,但关键问题,却只能在实战中发现。
你以为俄军感觉还不错,但打起仗来,一败涂地。
彼得一世考察回国后,就开始为从波罗的海夺取出海口而准备,积极开始军事改革。
最开始,他招募了大量新兵,然后交给他从西欧国家聘请回来的外国军官进行训练,并建立了规模大概32000人的新军正规军,大概有25个步兵团以及2个龙骑兵。
彼得一世对新军感觉还是不错的。
1700年,彼得一世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北方战争,丹麦和萨克森都是盟国,主要对手是波罗的海的霸主瑞典。
在当时,如果单打独斗,俄罗斯是打不过瑞典的。
丹麦和萨克森等先行进攻,但结果失败了。
于是,彼得一世随即亲率4万大军,包围波罗的海港口城市纳尔瓦。
这就是给彼得一世极大教训的纳尔瓦战役。
俄军久攻不下纳尔瓦。
而瑞典国王亲率1万大军驰援纳尔瓦,跟俄军作战。
这一次战役,俄军出动了大概3.4万兵力,175门大炮,瑞军出动了8000兵力,37门大炮。
但结果,瑞军以少胜多,俄军惨败,损失了17000人,大量军官被俘虏。
这是对彼得一世自信带来重击,他的北方战争遭受重创。
彼得一世的新军战斗力依旧太差,俄军存在很多重大问题。
于是乎,彼得一世只好回到莫斯科,根据战争中所发现的重大问题,开始有针对性的军事改革。
最后,俄军军事实力大涨,军队战斗力大幅增强,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虽然双方打了21年,但战争爆发几年后,俄军其实已基本奠定了胜局。
俄罗斯由此成功在海权大国道路上崛起,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彼得一世说,纳尔瓦战役是一个很好的学校,瑞典军队教会俄军怎么作战。
马克思则说:“纳尔瓦战役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民族的第一次严重的失败,这个民族善于甚至把失败变成胜利的武器。”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