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反对任正非去巴基斯坦看望员工,任正非发文:谁反对谁下课,弟兄们能去的地方,我为什么不能去?



作者 | 田  涛
来源 | 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城市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

今天交流的主题是“华为文化:简单驱逐复杂”,华为文化是华为成长为“全球500强”最核心的一个基础。30年前,华为从深圳一个破旧的居民楼起家,30年后一跃成为全球通信行业领导者,位居500强第83位。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为人,华为服务于全球170个以上国家的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近20万华为人所创造的全球信息行业历史,不断地印证着 “简单驱逐复杂”的逻辑。
01
阿甘,一个傻傻的奋斗者……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描述了这么一个人:智商只有75的美国底层青年——阿甘,有一位意志力极其坚强的母亲总是跟他说:“傻就是福”。阿甘信奉这一信条,傻傻地奋斗几十年,成长为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乒乓外交大使和亿万富豪。这部电影曾经在美国社会各阶层中掀起巨大的旋风,它所张扬的内涵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华为的画像:“小人物创造大历史”。
“傻就是福”。华为的发展也同样印证了相信“傻就是福”的一群小人物,只要通过奋斗,通过努力,就可以改变自我的命运,进而改变行业的命运、人类的命运。
十年前,任正非说:我就是阿甘!五年前,任正非对华为一群青年干部说:这些年聪明人都走光了,留下来的人都有点傻,我也傻,我们一起傻傻地奋斗,就有了今天的华为......

🔺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
02
挑战极限的:“中国男儿”
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比如说珠峰的通信基站,是华为所提供的设备。世界上最蛮荒的地区,比如说非洲的大沙漠中心,有华为人竖立起的铁塔。世界上最热的地区,最寒冷的南极和北极的通信网络,大都是华为建起来的。
西藏的墨脱地区曾经是不通道路的,但是十多年前,为了让墨脱的少数民族能够享受到通信服务,一个叫王文征(音)的华为年轻人,带领着200多位农民工,4天4夜,爬了若干座山峰,把设备扛上了墨脱。这样的征服自然、体现人类奋斗精神的例子,可以说非常之多。
03
任正非:走遍世界角角落落的“老英雄”
我们再看看任正非这个人。18+万华为人在市场、研发等各个领域,他们是奋斗者,和冒险者。他们的领头人任正非,也同样展现出了一种强悍的英雄主义气质。20多年来,这位44岁才开始创业的中年人,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中走遍世界绝大多数角落的极少数人。
有一年巴基斯坦发生动荡,任正非就提出来“我要去巴基斯坦,看望员工”,公司高层都反对,任正非以总裁办的名义发了一个文件:“谁反对谁下课,弟兄们能去的地方,我为什么不能去?”
利比亚开战前两天,他还在的黎波里出差,利比亚首富让一群保镖护送,长途驾车上千公里,在开战前夕将任正非送到邻国的机场......这样的故事在任正非和华为高管、员工中不胜枚举。(蓝血注:此处表述有点偏差,任正非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在利比亚,我飞到伊拉克时,利比亚就开战了。我飞到伊拉克不到两天,伊拉克首富告诉我:“我今天必须将你送走,明天伊拉克就封路开战了。我不能用专机送你,不安全,我派保镖送你。”结果前后一个大车队,十多名保镖,连续奔驰一千多公里,把我送上了最后一架飞机。)

04
客户是华为人的鸦片
日本大地震海啸期间,友商都第一时间撤离了,华为员工留了下来,为灾区中的当地人提供通信保障。天灾、人祸面前,华为人坚守岗位。阿根廷9级大地震时,当地一位著名作家在报纸上撰文:“地震发生的时候,老百姓最希望通信畅通,能够给家里人报平安......”而华为人正是那个报平安的“使者”。
华为人天然的对客户有一种亲近感,客户就是华为人的鸦片。
05
我们不相信……!!!
华为今天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团队,18万员工中近乎一半是研发人,在全球有15大研究所,与近200个大学有合作研发,同时自身也拥有全球信息技术行业的一批顶级科学家、专家。但在20多年前,华为的北京研究所刚刚成立的时候,北研所只有十几个研发人员,20多岁的开发人员有一天晚上喝醉了,集体喊出来的一句话是:“我们不相信!不相信我们追赶不上思科......!!!”。正是西方公司的傲慢、自大,激起了这些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们的激情和使命精神。
思科是IP研究的创立者、领先者。但今天的华为北京研究所是全球IP研究的中心,拥有近万名研发人员。

06
华为文化:类校园文化
1、余承东的“第一印象”
余承东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时,他的导师对他说,你既不适合在政府部门工作,也不适合到企业工作,你的个性适合在大学里搞研究。但是华为给他伸出了橄榄枝,余承东就决定到华为试一试,实在不行就去美国留学。而华为给这个25岁的年轻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跟校园差不多。一进到当年很简陋的研发办公室,看到有人把脚放到电脑桌上在工作。还有女生靠着墙做倒立......
这样一种充分开放、自由的空气,深刻地印在了余承东脑中,余承东由此开始了他后面24年充满了激情的职业生涯。
华为的无线产品,尤其是3G基站,是余承东带领的团队研发的。而且,无线产品研发部门自己组建市场队伍,以巨大的勇气、耐心和创新精神撞开了欧洲的大门。
欧洲是发明通信的大陆,如今是华为的“大粮仓”,靠的是什么?强烈的客户需求响应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分布式基站、SingleRAN基站被业界称作架构型的颠覆性创新产品,想法来自于客户,华为人敢拍胸脯承诺实现,“一边吹牛,一边战斗”,100多位中外开发人员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硬是在七个月之内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变成了华为突破欧洲并进而全面覆盖欧洲市场的创新利器。
2、简单、开放、单纯,理想主义+一腔热血
校园文化的特质是什么?“简单,简单的人际关系”,“开放,开放的组织氛围”,“单纯,单纯的追求”。还有理想主义加一腔热血,以及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校园文化的特质,其实也就是青年人的特质。华为文化就是一种类校园文化。
3、海思总裁的“最深印象”
何庭波,华为海思总裁。
何庭波讲过这么一段话,“20多年前,老板领着一批20多岁的年轻人,他总是对我们念叨,对客户好,华为就好,华为好你们就好。”选择相信的人,信则不疑,信则行动,信则奋斗。20多年后,这样一批一批的单纯的人,奋斗的人,理想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们,共同见证了历史,共同创造了历史。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成长为世界级研发专家和管理人才。
4、华为的动力学机制
米开朗基罗说,“我在大理石中看见天使,于是我不停地雕刻,使它变得自由。”在座的各位年轻人,你们今天就是那个大理石,当你们明天、后天走向社会的时候,如果幸运,你们就会找到你们命运中的米开朗基罗。华为文化就是华为的米开朗基罗手里那一把精神之刀。我把这个“精神之刀”称之为“华为的精神动力学”。三个方面,一个是“分好钱”,第二是“分好权”,第三“共享成就感”。概括地讲,就是要与18万员工共同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5、华为既用好了中国人,又用好了西方人
汇丰银行的联席总裁说过这么一句话,“全球范围内唯有华为公司既用好了中国人,也用好了西方人”。这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人才创造宽容、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Renato 7年前加盟华为,创建了华为米兰研究所,也是全球最权威的IP微波研究所。去年我到米兰研究去访问他,大雨瓢泼,他自己开车到机场接我和我的同行者。一上车我就问他,我说你为什么选择加盟华为?他说,“我在欧洲公司工作了30年,上司跟我的交流更多的是:进度、进度、进度,结果、结果、结果。但是华为每一位领导见到我的时候都说什么呢?Renato,你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你;你希望我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恰恰是华为的这样包容、宽容的氛围使得我很乐意在华为工作。”这是一位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意大利科学家,早上第一个到办公室开门,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回家还带着电脑加班工作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每年在飞机上飞行150次左右的60多岁的知名科学家。
6、狼文化
华为的“狼文化”,经常被媒体和大众误读。华为的确是倡导狼文化的,但华为的狼文化不是反人性,不是残忍,是有它特定的丰富内涵的。
狼拥有三大品质,一是极其敏锐的嗅觉,几公里之外能够闻到机会,能够嗅到危险的气息。这个敏锐的嗅觉不就是前瞻力吗?狼的第二大特征是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但是进攻精神要靠什么来支撑呢?粗糙的神经、强悍的意志力。狼的第三个特质是“狼狈合作”。狼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生物,它的身上恰恰包含着我们人类所推崇的三大品质,宽阔的视野、强悍的意志力和进攻精神,当然还有群体合作。华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但华为认为任何的个人英雄都必须成长于集体主义的土壤中。
07
提问环节
Q1: 非常感谢您今天晚上带来的这场非常精彩的主题讲座。华为从1987年成为PBX的销售代理而创立公司至今,饱经风霜30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华为是一家在全球享有盛誉、基站分点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国际化大公司。华为的飞速成长无疑是中国电信行业的一个奇迹。所以究竟是什么让华为屹立于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久经风霜而长久不衰?
田涛教授:其实刚才一个小时的分享已经把你要问的问题的一大半都回答了,但是我再补充两点,第一点,华为这样一家公司他所秉持的行业使命感,这是早期华为发展的最大动力。华为是一个不以利润追求为第一的公司,所以华为也是全球500强企业中极少的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这样带来的结果呢?就是华为敢于面向未来,以8年、10年来规划自己的战略。假使华为是一家上市公司,华为就必须跟随着资本市场的指挥棒转,必须把利润放在第一位。但是正因为华为充满理想主义,拥有使命精神,决定了华为必须要不断地面向未来去投入。一家伟大的公司有没有未来,相当重要的一点要看它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中三项很重要,第一项就是员工的收入在财务报表中的比重。过去29年,华为的员工收入跟股东的分红比是3:1,这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18万人分享到了企业发展的成果,他们当然也愿意为一种理想、为一个使命去群体奋斗。
第二个指标是什么呢?研发投入。华为长期坚持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0%以上,这几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15%左右,去年华为的研发投入是110亿美金,将近800亿人民币。研发投入跟利润之间的比例是2:1还多。
第三项指标是纳税。华为去年向国家交税760亿人民币,国外交税200亿人民币。去年的纳税总额接近1000亿人民币。
这三项指标其实最能展现一个公司是面向短期还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我个人做了一个总结:华为30年创造的行业奇迹,背后重要的是三大支柱:第一大支柱就是我前面讲的文化支柱,第二大支柱是面向未来对人才加大投入。第三大支柱是面向未来对技术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
对于技术的投入我再做一点补充。如果说过往的早期20年的华为更多的是技术创新追随者,那么今天的华为作为行业领头者之一就要承担领头者的角色,领头者的角色就是要为人类做探路者。所以今天华为的研发投入中有30%是投入到基础科学研发的。华为正在跟全球接近200所大学的科学家、专家进行基础研究合作,这是把金钱变为知识的过程,另外70%投入到技术开发方面,是把知识变为金钱的过程。30%的基础研发投入还允许一定比例的失败率。科学家研发的成果华为既不拥有他的专利,论文也是他自己的,产业化也是他自己的,华为仅仅希望能够得到知晓权,包括你是怎么成功的,你是怎么失败的。
Q2:我想问您一下关于社会企业的问题,在社会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华为在公益和慈善方面有什么打算呢?而且您同意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将会是社会性吗?
田涛教授:对于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首先是要为消费者、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前面我们讲了很多华为人的艰苦奋斗,比如说在战乱中、在地震中、在蛮荒的地区、在沙漠地带等,华为人为什么要坚持留下来保证通信畅通,事实上这就是在给消费者提供最大的社会责任。
当然,这是我们讲的广义上的社会责任,但是狭义的你所讲的社会责任,华为其实做了很多,只是不说而已。比如说汶川地震,华为捐助了大量的设备,包括华为员工的现金捐助,据我所知第一期就有八千多万元。华为还面向全球邀请欧洲、非洲、世界多个国家一些大学的年轻人到华为来实习,到中国来观光学习、了解中国等等,非常之多。当然也包括华为对于高校竞赛的的各种支持、包括我今天坐到这儿与同学们分享都属于你所说的社会责任。
Q2:我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子贺。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科技巨头都倒下了,我想问的是华为既然是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出来的,它必然更懂得居安思危,就像您提到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纵观未来华为究竟凭什么能够屹立在科技界当中?
田涛教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是华为包括我过去五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我最近读得比较多的都是关于组织兴亡的书。这两天我正在读《罗马帝国的衰落》,华为一定要从人类历史上各类组织,包括国家组织、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的兴亡史、兴衰史中汲取经验、汲取教训。华为过去三十年的发展背后所依托和支撑的是让西方公司、让华为的竞争对手们闻风丧胆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组织活力。这种强大的组织活力让一家中国公司快速崛起。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两千年前的罗马帝国军团也是一支让整个欧洲大陆闻风丧胆的铁军,但是它最后衰亡了。
华为今天是一家大公司,一家行业巨头,但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华为要想在这个位置上待得久一点、健康一点,唯有不断地革自己的命。能够打败华为的不会是任何外部的力量,只有华为自己,所以华为必须避免大公司强大起来之后就变得大而傲慢、大而自大、大而封闭、大而惰怠。必须自我批判、自我警觉。
这就需要华为具有强大的危机意识。唯有恐惧,才是变革最大的力量,假使一个公司没有恐惧感,假使一个人没有了危机感,那么他的衰落几乎是必定的。今年是华为成立第30周年,但是华为公司没有举行任何的庆祝活动。为什么?因为华为充分地意识到三十年的华为只是暂时成功的“三十年河东”,有没有“三十年河西”是要打巨大的问号的。所以今年年初,华为的干部大会主题是什么呢?“万炮齐轰华为”,400多个高级干部分组几天在讲华为的问题。我想一个组织如果在一种开放状况下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能够有充分的理性精神、危机意识,不断地面对今天的问题和明天的问题,它一定会活得更健康一点,更久一点。
Q4:非常谢谢!感谢田教授,我来自南京大学数理班,对于我还有我身边的很多同学来说,成为科学家是一条很好的很期待的职业规划。如果到我们班去询问同学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大部分人能给出的回答都是这样的,“能搞科研还是要搞科研吧”。而华为也同样是一个科学家的乐园,我想提问的是,您刚才提到米开朗基罗那句话,“我在大理石中看到天使”。不管是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对于华为这样一个企业,它如何在年轻人或者我们如何在自己身上发现自己有成为科学家的潜质并不断为此努力呢?就比方说您刚才提到的那位俄罗斯研究所的员工,是华为的什么理念或者是他身上什么品质让华为能够去养他8年呢?另外还想请教你的是也许我们很多人并没有天赋成为科学家,我们为此那么努力,最后可能只成为一个公务员或者是其他一个行业的普通人,科研或许与我们工作后的生活再没有任何关系,那我们曾经的付出究竟又收获了多少?我们进行科研和探索的过程中得到的收获是否匹配我们曾经的付出呢?
田涛:谢谢你!你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好几层意思,我尽量为你解答。
一个人在整个人群中,尤其是在13亿、在65亿的人口中,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能不能成就一番伟业,或者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充满了命运的偶然性。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我想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偶然性跟必然性的一种结合。我推荐你看一本书,叫做《人类星光灿烂时》,你从这本书中会发现,命运这个罗盘的确太强大了,但是你同时也会发现,个人的潜能也是不可限量的。所以有一个关于杰出人才的研究叫做一万小时定律,即那些成功人才都是在某一个领域里至少有超过1万小时的投入。首先你个人要足够的努力;同时,你还得遇到良师。我希望我今天的讲演能够对在座的同学们带来正向影响,我想其实每一个老师他都承担着这样一种责任。
对于华为来说,什么样的人才是华为所认为的合适的人呢?华为有一套识别人才的标准,但是这种标准严格地讲都是有局限性的。关键在于什么呢?关键在于华为在用人上有一个大逻辑,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用人的问题上华为内部有过激烈的辩论,最后的结论是:先假定鸡是重要的,什么意思呢?你作为一个科学家,比如刚才提到的俄罗斯数学家,他说我是一个数学天才,我需要的年薪是多少,给不给?我们假定先有鸡,那么我们在用人的问题上就要敢于冒险。OK,我给你这么多。你在华为工作了3年,你是那个很勤快的鸡,每天都生蛋,但是你生的蛋的价值含量并不高,你可能就是一个开放型的优秀人才。但是你可能生出来的是臭蛋,对不起你也是在探索,失败也是成功之母,所以你也应该得到良好的成长土壤。但是你天天生的是臭蛋,年年生的是臭蛋,大不了解除和约。但是像俄罗斯数学所这样一个罕见的数学天才,我看到你的潜质,巨大的潜质,我就用8年时间,一个蛋都没生,到第8年生了一个大金蛋,这个大金蛋帮助华为打开了无线产品的欧洲市场,给华为每年带来了巨大的销售收入,而华为也给生了大金蛋的这样一位科学家与贡献相称的高回报。这是你的第二个问题。
你提的第三个问题带着功利色彩。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人要想有长远的未来,一定要拥有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心态。尤其是年轻人,我们在奋斗的历程中,只要你不断辛勤地去努力、去奋斗,在今天这样一个充分开放的时代,你一定要相信这个时代会给你机会,给你们机遇的。在今后美、欧、中三大板块的竞争中,中国只要保持稳定,沿着这样一个蓝图,十几亿中国人齐心协力,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将被充分激发,那么中国在未来三大板块的竞争中一定会占据越来越主动的地位。对于今天在座的所有年轻人来说,对于今天的90后、00后的中国所有青年人来说,你们恰逢一个巨大的历史机会,就像39年以前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们这一代人所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珍惜这个时代,在座的各位青年朋友。谢谢大家!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