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 App Store 的自然流量真是一门玄学 续


自从发了《感叹 App Store 的自然流量真是一门玄学》后,好几个小伙伴针对我下面这段话发来询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去年十月份起,情况发生了变化,展示量开始有规律的上升,这里也有我“推波助澜”的功劳,因为我很快发现展示量上升主要出现在欧洲某个国家的一个组合单词上,而这个组合单词没有出现在我标题里。于是我赶紧趁热打铁上了个新版,将那个组合词直接扔进我的标题里。"
可能有不少小伙伴以为,之所以我获得了这波红利,是因为我在关键时刻优化了组合词,其实不然,即使我不优化,上涨的势头也很明显,有时候运气来了就是来了……至于为什么我说 aso没想的重要,文末再补充。
但是当数据上涨机会来了时,应该去观察哪部分资料,倒是可以聊聊的,也算是为在这方面还不太敏感的朋友做一点小小的分享。
例如我这一次查出了某个国家的组合词的归因,其实很简单:
1. 通过 itunes connect 查看地区下载排行。对比近期排行前列的地区是哪几个,因此很快锁定是某个国家的上涨远远超出平时而成为第一下载量。
2. 通过数据平台(点点数据)查看该国家下的关键词变化。定位到哪些关键词上涨到了前五水平。
为什么我那么确定数据来自该关键词呢,好吧,这种事不需要那么确定,只要估个 8 成就可以了,估完之后设法去验证,那很快就变成确定的事了。

我们查看关键词的时候,不可能什么词都看,必然是通过关键词的变动幅度以及搜索指数去降序查找。
如果某个国家下载量大增,而这个增长并不来自app推荐和网页推荐,而是来自搜索,那么几乎肯定是因为某个关键词涨了。

而我那个产品,因为绝大多数下载来自搜索,所以其它因素自然被排除了。
至于定位到那对组合词,那是因为那对组合词的搜索指数较高,而排行也蹿的很高,其它关键词表现没有这么亮眼,因此一眼很容易被识别。
至于验证,我之前已经说了,我把组合词放到标题里,因此促成了该组合词一路水涨船高,从前五晋级到前三。前二,甚至坐二望一一直在第一第二徘徊,最终在该国家的下载量也跟着上涨了一个台阶。因此结论得以验证。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之所以写下来是因为太多人私信问了。
后面多说几句别的。
关于数据平台,优先选点点。七麦和蝉大师已经被点点全面超越了。
产品起量有时候是因为被app 推荐或者网页推过来,可以在 connect 去定位哪些app和网址。
如果产品经历过收费和免费迭代流程,也有可能被某些热门限免软件捕捉到而带来新增暴涨,参见 iOS 产品利用限免平台引流的思路 (大部分朋友不要看,因为大部分产品不会实践到)
虽然很多人关心关键词问题,不过我还是想强调,现如今关键词真的没有那么的重要,我说的没那么重要是指,假如用满分 100 打分,ASO 做到了 70 分后,后续的优化收益会越来越低。这是因为现在不管苹果还是谷歌,对关键词和标题采取的策略已经变了(这部分又是另一个话题)。开发者不要花过多精力研究关键词优化,应该多研究产品的转化、留存和使用时长,哪怕去研究怎么营销,都好过死磕关键词🐶
附:移动开发者联盟入群指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