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句话的句式,是老群友章鱼哥说的,因为我觉得太贴切了,直接挪用。
这篇文章本来是应该讲为什么移动开发者一定要出海的这个命题的,后来发现这个话题一往深了说,就容易碰到一些不该让我说的话题,于是调转话头,只谈谈移动开发者首次出海时,要注意的事情。
这里说的出海新手,不是真的开发者新手,大部分是主力产品在大陆区,对出海经验不足的开发者,提供一些个人的小tips,尽量以实用为主,套话我就不说了。我认为出海要学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件事情,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问题,也就是态度问题。这话谈起来很虚,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因为大部分开发者刚面对出海都存在两个态度问题,第一个是“不就是加个语言吗,多简单的事”,另一个是“海外没你想的那么简单,问题多着呢”,还有一种很典型,就是在国内市场屡屡被挤压后,不想出海,想着“其实到哪都一样”。这种想法和那些迟迟不敢跳槽的员工思路是很类似的。对出海战略上应该藐视,战术上要重视。其实现在大部分出海的开发者都是草台班子,基本都是加个语言就扔来碰运气的,这大部分开发者的产品都没办法取得成绩。另一部分“取得成绩”的出海开发者,针对的是利益丰厚的灰色区域,如语音房等。所以,这两部分开发者都不是自己要竞争的对手,因此,战略上藐视,战术上多学套路,是前期最重要的心理建设。
第二件事情,要学习和出海账号安全有关的事情。可以优先学习元数据安全问题,很多开发者一决心出海就给自己的产品开了十几种语言,这就很容易带来元数据安全问题。这种做法会有明显的木桶效应,即只要一种语言元数据出现问题被苹果审核抓住,整个 app 都会被驳回,甚至给账号带来风险,因此,新手建议先只做英语,从英语起步总是不会错的。
第三件事情,要学习海外的品牌词侵权问题,以及学习遇到海外的版权流氓(或者正当的投诉)时的应对策略。常在海边走怎能不湿鞋,海外的版权流氓凶猛程度绝对不亚于国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开发者都是才刚做出一点成绩,就海上折戟铩羽而归,和被投诉大有关联。这部分我有个专题专门讨论,如果后面遇到了,可以学习下。
第四件事情,是数据平台的选择。出海开发者肯定必须关注各大国家的数据,我在《感叹 App Store 的自然流量真是一门玄学 续》也写过关于出海自然流量玄学的故事。如点点,data.ai 等,建议优先选择好用简单的,所以点点是首选。
第五件事情,学习多语言的 ASO 知识。多语言 ASO 和单语言有一些比较显著的区别,这部分内容比较微妙。可以通过我的《ASO经验谈》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如果非要说一些实用经验,那就是如果你要开新产品,切记最好用美国英语作为主语言;如果你的产品在某个国家有了流量,切记要么不在这个国家加入本地化语言,要做就要做到充分准备再加入,否则结果可能还不如用主语言美妙。
第六件事情,小团队可以学习海外低成本营销。海外地区,尤其是欧美地区,首先细分领域的社区文化是很浓厚的,尤其论坛在海外依然是个很受欢迎的载体。因此可以针对自己的产品垂直品类去寻找对应的社区。举个例子,比如我喜欢研究FC模拟器,那么 nesdev 社区就是必须要逛的。另外,海外的知名大社区也是要重点关注的,例如 reddit论坛,quora问答社区,都是开发者值得关注的。视频社区自然以youtube为首了。海外社区,举youtube为例,和国内视频社区(如bilibili)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youtube的推荐算法更鼓励优质内容而非炒作内容,更重视品质而非时效,因此如果视频制作的好,会长期进入推荐流量池,而不会像抖音一样只带来一阵风。营销思路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针对产品做营销,一种是针对团队做营销(就是做团队人设),这部分是大话题。不在本文篇幅范畴。
最后一件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如何做海外产品的立项。现如今在卷出海的团队中,大部分都只是在大品类通用上做文章,卷的是谁打得快,谁资源多。垂直品类的立项能力大部分是严重不足的,而这正是其他小开发者可以集中学习的优势领域。举例来说,出海卷一个 chatgpt写作助手谁都能想到,蛋糕也大,问题是你想到的别人全想得到,那么你们只好各自亮武器团战厮杀了。但是相比之下,能利用 AI 选择合适的垂直领域切中细分人群的开发者,就很有机会拿到别人拿不到的蛋糕,等别人发现这个领域有搞头时,你已经完成套利了。这部分其实考验的是一种开发者的调研能力、产品感和产品力,是一种更高阶的综合能力。
完。
附:移动开发者联盟入群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