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发明这款奇葩工具的开发者,我愿称之为体育选品届的达芬奇


⬆️ 欢迎戳蓝字关注
在我读中学和大学的时候,虽然球技不咋滴,但是也会兴冲冲的和要好的小伙伴们一起打篮球。经历过球场生活的中二少年时代的朋友肯定知道,喜欢打篮球的青少年,生活中少不了三件事:饭堂或者宿舍一起看的 NBA 比赛,非上课时间的篮球场,以及走着走着很中二的对着空气做一个跳投动作。
这几天走在路上,我无意识中做了下空气投篮的动作,唤起了中二的回忆,干脆在 AppStore 搜索 “空气投篮” 四个字,还真发现了点东西。
万万没想到,真有人把 “对着空气做一个跳投动作” 这件事,做成了 app 。

这款奇葩应用,叫《空气投篮》。它做的事情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让用户做出模拟现实的某个动作,然后通过动力感应识别动作,给出反馈,具体反馈是屏幕、音效和震动。而要完成这些动作,要结合 apple watch 来完成。
虽然它的名字叫空气投篮,但其实是一个动力感应场景的小工具集合。(移动出海立项笔记:垂直工具的集合化)
动作的类型包括:空气投篮、拔刀斩、高尔夫等。
为了方便没用过的朋友理解,我转载了个 B 站(UP 主:葱油拌面苏打水)的视频。
好玩吗?有点意思。耐玩吗?好像一般般。但是据说还是给 apple watch 用户带来一阵子的话题度。
这款 8 块钱的付费 App,目前的成绩是体育分类付费榜榜一,35个地区进体育榜前十,3 个地区被精品推荐。但是,它已经一年多没有更新了。
我之所以优先介绍《空气投篮》,是因为它是在我搜索的 app 里,发布时间最早的,我只能假设它是原创的。天下武功一大抄,其实 AppStore 还有几个概念完全 “致敬” 的 app,例如下面这款《空气投篮 - 篮球》的 App 。

这款 App 不知道是抄 《空气投篮》,还是作者本人的马甲包呢,我不得而知。但是这款所谓“免费”的 app,吃相略有些不好看了,看下图。

打开 app 立刻要求你付费,费用是 8 元,还声称打 3 折。(但是,那款付费的《空气篮球》价格也恰好是 8 元,我很难不猜测作者是同一个人)
5 分钟倒计时结束,好家伙,立刻变成 22 块钱。
我花 22 块钱就为了买一个空气投篮?我去租个篮球场地打球好了。
不得不说,吃相难看了点。
关于这种 “空气操作系列” 工具,我看到市面上跟风的其实没有很多,仅看到一个叫 “空气互动” 的。而且,结合 apple watch 限制确实大了点。娱乐性确实有,但是不经久。
还有这款,空气保龄球。

对于跟风的开发者,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理解的,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在参考的基础上,分析品类的优劣势,然后扬长避短做出变化会更好一点。
例如,我感觉大家都是“iPhone 结合 watch” 真的限制太大了,其实我自己写了个 demo 测试了下,发现大部分场景动作, iPhone 的动力感应灵敏度完全够用了,也就是说,用 iPhone 其实足够做出一款 iPhone 纯享版的空气互动 App。去它的 watch ,牺牲一点点代入感,换来更多的受众,不香吗。当然这是个人观点,未经验证。
如果不信 iPhone 感应的灵敏度,不如体验下中国特色的摇一摇广告?
最后,出于对免费版难看的 “ 5 分钟限时 8 元,5 分钟后 22 元” 的鄙视。我宣布,今天所有入群费用打八折!
🔗 补充链接
移动开发者联盟入群指引
日活千万却能专注十年呵护品牌,聊一个垂直工具矩阵的“小公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