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有人在路上捡废品,有人在路上捡钱,然而,这位上海阿婆却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特别的“黑孩子”。
2000年8月,朱水宝,这位上海阿婆,在买菜的归途中,意外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中非混血婴儿。
看到这个孩子她是又惊又喜。
儿媳结婚多年,却未生下一男半女。于是,她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并为他取名为朱军龙。
时至今日,朱阿婆已经抚养朱军龙长达23年。如今,朱军龙已经大学毕业,依然与朱阿婆共同生活。
传闻朱阿婆甚至还将一套上海的房子留给了朱军龙,为此,家里闹的不可开交。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02
说起那个命运的日子,2000年8月8日,上海阿婆朱水宝清晨便出门采购,因为她的儿子儿媳即将回家。
由于儿媳一直未能怀孕,家庭关系颇为紧张。这次儿媳难得愿意回家,朱阿婆决定大显身手,做一桌丰盛的菜肴。
买完菜后,朱阿婆拎着沉重的瓜果蔬菜回家。途中,她隐约听到婴儿的哭声,仔细辨别后发现声音来自路边的草丛。
她惊讶地发现一个篮子里躺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孩子,身上长满了痱子。
朱阿婆环顾四周,未见可疑人员。看着孩子不停地哭泣,又因天气炎热,孩子显得奄奄一息,她急忙抱起孩子返回家中。
朱阿婆的丈夫见到她不仅带回了一大袋菜,还抱着一个黑乎乎的孩子,震惊之余连忙询问原因。
两人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从篮子里抱出,发现旁边有张纸条写着:“2000年8月1日出生。”显然,这个孩子在出生仅7天后就被狠心遗弃了。
“有些人渴望孩子而不可得,有些人却轻易抛弃自己的骨肉”。朱阿婆抱着孩子,愤怒地说道。
看着孩子晒得黝黑的皮肤因长时间暴晒而起满了痱子,朱阿婆赶紧拿出药膏和毛巾为孩子清理。
朱阿婆的丈夫担忧孩子是否患病,提议报警将孩子送往警察局。
正当二人犹豫不决时,儿子儿媳回家了。他们看到家中突然多出个孩子,也感到惊喜。了解情况后,儿媳紧紧抱着孩子舍不得松手。
孩子身上的黑色起初让他们误以为是污垢,但多次洗涤后依然如故。于是他们决定将孩子带去医院检查。
医生告诉他们,这个孩子是中非混血儿,肤色正常且身体健康无恙。听到这个消息朱阿婆才放下心来。
03
正好儿媳婚后一直未能生育,这成了全家人的心病。而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不仅拯救了一条生命,还可能改善儿子和儿媳的关系。
朱阿婆为孩子取名朱军龙,因为捡到他时正值2000年龙年且出生日是8月1日建军节。
同时她希望这个中非混血儿,能像龙一样从非洲飞到中国,并在中国过上美好的生活。
朱军龙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温馨与欢乐,每个人都围着他转。
尽管邻居们对这个孩子的身世议论纷纷,但朱阿婆对这些流言蜚语不以为意。她坚信这是一条生命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任不管。
即使面对诸多非议朱阿婆从未后悔过当初的决定。
然而几个月后,儿媳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这让全家人陷入了纠结。
他们担心再有一个孩子会无法兼顾两个。经过商议他们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并为他取名朱军虎。
因此朱军龙不仅有了父母和爷爷奶奶还多了一个弟弟。朱阿婆的家里突然增添了两个孩子,整个家庭因此热闹非凡充满了儿孙满堂的喜悦。
但随着朱军龙的成长,关于他是被捡来的事情逐渐传开。
当地政府也找到了朱阿婆,告知她不符合收养朱军龙的规定。此时朱军龙已经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而上幼儿园必须拥有户口。
工作人员告诉朱阿婆,如果违法收养这个孩子将面临10万元的罚款。当时朱阿婆家连1万元都拿不出,10万元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由于朱家人不符合收养法中的无子女条件,因此无法按照正常程序办理收养手续。
这意味着朱军龙无法办理户口成为了真正的“黑户”。没有户口就意味着他无法上学。
面对这样的困境一家人,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朱军龙送往福利院。
然而在福利院门口朱军龙跑过来紧紧抱住朱阿婆哭喊道:“奶奶,我们回家!”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朱阿婆的心,她又将朱军龙带回了家。
之后,朱阿婆开始了长达14年的为朱军龙落户之路。
她每天早早出门奔波于各个办事处咨询,并查阅大量资料。绞尽脑汁想让朱军龙能在中国在朱家拥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终于朱阿婆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民政部门传来了好消息:只要确认朱军龙确实是一名弃婴且确实由朱阿婆一家长期抚养,他就符合事实抚养的相关条例可以办理户口。
然而任何事情的进展都不会一帆风顺。这一等就是漫长的两年。
2006年,正当朱军龙应当入学之际,却因户口问题而受阻。幸运的是,政府部门特批,使他得以在浦东新区御桥小学接受教育。
朱阿婆原以为孩子上学的问题得以解决,能松一口气,却不料接连的小困扰又起。
由于肤色与众不同,朱军龙在校园中总是引人注目。同学们常常好奇地询问:“你怎么这么黑呢?”
04
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孤立中,朱军龙开始变得叛逆,时而与同学发生冲突,时而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
朱阿婆频繁地被老师召唤到学校。老师反映,朱军龙上课时分心,总是望着窗外,甚至有时会逃课,藏匿于草丛、树上或墙缝中。
每次听完老师的反馈,朱阿婆内心都充满了忧虑。毕竟,朱军龙并非她的亲孙子,她在教育上总是格外小心翼翼。
若管教过严,怕人议论“果然不是自家的,不心疼”;若放任自流,又怕人说“果然不是自家的,一点都不管”。
更重要的是,她担心朱军龙若教育不当,未来可能走上歧途。
为此,朱阿婆费尽心思,无时无刻不在向朱军龙灌输学习的意义,无论是用餐还是睡前。
她发现朱军龙内心敏感,会因同学嫌弃他手黑而不愿与他握手等小事而受伤。
朱阿婆针对这些情况多次进行心理疏导。
可以说,她对朱军龙的关心甚至超过了对亲生孙辈,因为她深知,一旦承担起这份责任,就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对朱军龙负责到底。
最让朱军龙反感的一句话是:“你既然是外国人,怎么英语还这么差?”
他无奈至极,除了肤色,他觉得自己与中国人无异。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他就像个晒黑的中国人。
在朱阿婆的耐心教导下,朱军龙逐渐变得听话,能够坦然面对同学的调侃,性格也日渐开朗。
2007年,他参加了“中外家庭才艺比拼”,以一首《春晓》的诗朗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荣誉证书,朱阿婆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军龙在朱阿婆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他比同龄人都高,体格健壮,饭量惊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发懂事,不仅自觉完成作业,还主动帮助朱阿婆做家务,周末更会带着两位老人外出游玩。
他曾对朱阿婆说:“奶奶,放心,我会照顾你的!”
2014年5月14日,朱家迎来了一个喜讯:经过朱阿婆14年的努力,朱军龙终于获得了户口本,正式成为了一名上海人!
朱阿婆之所以如此执着地为朱军龙落户,是因为她一直在为这个胜似亲孙的孩子考虑。
她认为,户口是朱军龙未来安稳生活的保障。
朱阿婆的善良令人动容。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并不富裕的老奶奶是如何坚持将一个无亲无故的混血男孩抚养长大的。
她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为他的户口问题奔波,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2018年6月,朱军龙迎来了高考。看着这个自己抚养了18年的孩子长大成人,朱阿婆心中感慨万千。
她回忆起朱军龙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如今1米8的大个子,感叹着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05
录取通知书下来时,朱军龙被上海建桥学院录取。
这所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离家很近。他选择这所学校,或许也是考虑到爷爷奶奶年迈,方便照顾他们。
朱军龙上大学的学费昂贵,除了老两口的退休金外,家里再无其他经济来源供他上学。
每当朱阿婆为此发愁时,朱军龙总是安慰她:“奶奶,你放心,我会自己赚钱供自己上学的!”
由于朱阿婆与自己的子女因房产问题产生矛盾,最终只能由朱军龙来照顾两位老人。三人一直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
朱阿婆在上海生活多年,算是老上海了。政府拆迁时,她分得了6套拆迁房。
这笔巨大的财富自然由她来决定如何分配。在给儿女分配完房产后,还剩下两套。
尽管朱军龙是捡来的孩子,但朱阿婆早已将他视为亲孙子,于是也给他分配了一套房子。最后一套则留给了自己和丈夫养老。
据网友爆料,朱阿婆的子女对此表示不满。
他们认为这些年来在朱军龙身上已经花费了太多金钱,而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套房子的价值不言而喻。
朱军龙听后决定接爷爷奶奶与自己同住,他认为:“小时候你们抚养我长大,现在我就为你们养老!”
于是三人又回到了朱军龙小时候的生活状态,只是现在换成了朱军龙照顾爷爷奶奶。
如今79岁的朱阿婆依然和朱军龙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而朱军龙毕业后也成为了众多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之一,每天为生活奔波,因为他要兑现自己的承诺:让朱阿婆过上好日子!
虽然朱军龙和朱阿婆之间存在代沟,有时候朱阿婆会唠叨些,朱军龙也会有些不耐烦,但他们的关系从未因此僵化。
朱阿婆总是担心朱军龙在外受委屈,所以总是多叮嘱几句;而朱军龙为了更好地与朱阿婆相处,会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手机、如何拍照。
06
这么多年过去了,朱军龙从未想过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只想和奶奶一起生活。
其实在后来的采访中朱阿婆提到,她曾经见过朱军龙的亲生母亲。那是在刚把朱军龙抱回家的时候,一个女子突然哭着冲了出来。
她说自己是一家餐厅的服务员,但不小心未婚先孕,又不敢告诉家人,也无法抚养孩子长大。
她哭着说完这些话后连手机号都没留就匆匆离开了。
朱阿婆的一个善举拯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并承担起了抚养照顾他的责任。
23年来朱军龙的表现也没有让朱阿婆失望。希望朱军龙能够如朱阿婆所愿在中国快乐地生活下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