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较弱,主要是春节前资金面偏紧张造成的,按照每年的惯例,节后资金回流,都会有一个不错的红包行情,现在正是提前布局的关键。如果你还不知道方向,强烈XX大家关注老林。
他是圈内绝对的XX,擅长基本面趋势投资,这种方式容错率高,特别适合不能随时盯盘的朋友。即便在1月较差的行情下,他依然抓住了几支算力趋势大牛,而且交易全都是公众号实时公布,均有据可查,轻松抄作业。
多的不说了,说一千不如看两天!以上为广告,精彩内容请移步正文。
精彩正文:
汽车座椅虽然说不能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倾向,但一定会影响到。汽车座椅可以是一把普通的座椅,但绝不能是不舒适的座椅。
每个新势力多多少少有着自己的顽疾,蔚来似乎在座椅上多次频发问题。
早年投诉事件回顾
早在2021年,多名车主在车质网投诉蔚来多款车型的前排座椅设计不合理,导致腰椎受损。
从投诉内容看蔚来旗下的多款车型被指座椅设计缺陷,涵盖蔚来ES8、ES6和EC6三款车型,2018款至2020款均有涉及,共计35宗投诉案例,其中ES6这款车型的投诉量最多。
当年从蔚来车主的反映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点:
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主驾座椅坐垫前翘后低呈22度角,且无法继续进行调节;
头枕前凸严重,颈背完全悬空,腰部缺少支撑,导致坐姿的受力承重点只能靠严重下陷的尾椎来承担,身体紧缩,腰部和颈部异常痛苦。
坐垫后部内收严重导致坐垫太窄,大腿外侧受压迫血流不畅,且座椅离地高度高于其他任何座椅无法下沉,膝盖没有收放空间,小腿只能垂直地面,左脚无法放到休息踏板。
蔚来车主们为此还组建一个1000多人的维权群,很快惊动了李斌亲自入群沟通交流,后续虽然有提供方案,但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近期投诉事件
原以为经过这次座椅危机公关事件后,蔚来会吸取教训,加码座椅产品的优化研发。但最近有用户在社群中吐槽蔚来ET7(2022款首发版)的座椅存在鼓包、褶皱、塌陷的问题,通过查询车质网,发现从这三年期间有同样的投诉。
这对于一辆50万级的行政轿车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减分项。乘坐舒适度是行政级轿车的本质要求。
从图片来看,座椅的边缘有非常明显的褶皱,而且不止一种类型的褶皱,让整个座椅的观感和触感大打折扣。此外,座椅皮质的鼓包也比较明显,可以用手感受到皮质和海绵间的缝隙感。
座椅皮质一定程度鼓起(源于网络)
同时还有ET7车主在社群上反映,车辆后排座椅的坐垫比较短,导致大腿没有合适的承托点,大腿一部分“悬空”,导致后排乘坐舒适度比较一般。
本次座椅缺陷原因分析
第一个缺陷问题——汽车座椅皮质出现鼓包和褶皱,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作工艺:目前主流用三种工艺都有可能导致相关问题。
①粘合工艺:这种工艺简单、成本最低,但使用的粘合剂在高温环境下可能散发异味,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粘合剂的效果可能减弱,导致皮层之间出现分离和鼓包。
②缝合技术:缝合技术无法让皮层之间紧密粘合,时间久了也会出现鼓包。
③高温热熔技术:虽然这种工艺能够有效消除异味并增强皮层粘合,但如果操作不当或材料选择不当,仍有可能出现褶皱和鼓包问题。
(2)座椅面套结构设计,包括缝线种类和布局、复合层的类型及固定方式,都会对真皮面套的褶皱和鼓包问题产生影响。例如,锁边方式和胶水连接方式是两种常见的面套固定方式,它们对褶皱问题的影响不同。
(3)使用和维护,长时间的使用和不当的维护也会导致座椅皮质出现鼓包和褶皱。例如,座椅受到长时间的压迫或暴露在极端温度下,都可能影响皮质的弹性和耐久性。
(4)产品质量问题,有些车型的座椅可能存在品控问题,导致座椅在短时间内出现鼓包和塌陷等现象。
第二个缺陷问题——汽车座椅出现塌陷,老实说是目前投诉界的重灾区,无论是日系品牌,还是国产品牌,无论是头部座椅厂商,还是国产自主座椅厂商,均有多起类似投诉事件。从主要原因来说:
(1)不停地降本所致,供应商被价格战逼到了悬崖边缘。跳过的环节、省下的材料、标准卡下限,这样出来的座椅产品遇到非常规条件(比如乘客体重较大、车子暴晒时间较久)非常容易出现品质问题,海绵变形、骨架变形或支撑装置变形都有可能造成座椅塌陷。
(2)座椅舒适系统(通风、加热、按摩等)的加装。随着座椅舒适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加,其内部结构和机械部件也变得更加复杂。虽然这些复杂的设计旨在提升舒适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故障率。一旦某个部件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座椅的稳定性,增加塌陷的风险。特别是目前中低端车型都在卷配置,由于使用了质量较差的材料和简单的机械结构,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座椅塌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