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被吼后不说话?知道真相后,我再也不敢吼孩子了!


哈喽,我是小芳。
最近有很多妈妈后台私信我: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该怎么办?”
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整个“被吼”的过程,你可能再也不会吼孩子了。

1. 被吼后,孩子的大脑变化
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马丁·泰彻研究发现:
语言暴力会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
如果长期被吼骂,孩子大脑的“杏仁核”会被反复刺激。
长时间的激素冲刷会导致大脑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使孩子出现反应过激、心理失衡等问题。

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会将情绪调成静音状态。
他们的大脑以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对外界刺激继续封闭,不再做出响应,从而影响孩子前额叶皮质受到损害。
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执行功能:控制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等。
前额叶受损,通俗来说就是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受损。

2. 被吼后,孩子的心理变化
李玫瑾教授曾说:
“父母发火时,孩子的那种害怕,就像是被几只老虎逼到了墙角。”
很多妈妈都会在咨询时问我:
“小芳老师,为什么我越吼他,越想推开他,他却越要拼命地抱住我?”

因为无论我们怎样吼骂孩子,他们都不会停止爱我们。
被吼后的孩子,心理上会发生很多变化:
他们会看父母的脸色,听父母的语气,来做事,时不时担心父母不爱自己。
他们会开始讨厌自己,在自己做不到的时候,生自己的气。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产生“超限效应”,孩子会有逆反心理,故意跟父母唱反调,或者主动关闭跟父母沟通的“机会”。
3. 被吼后,孩子的行为变化
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总会表现得很讨厌我,很喜欢凶我,骂我,威胁我的时候,他们会开始用不同的方式“索要爱”:
第一阶段:寻求父母的关注。
通过明知故犯,调皮捣蛋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
第二阶段:索要权利。
经常“不要,我就不听!”挂在嘴边,跟父母争权,不愿跟父母配合。

第三阶段:报复。
用故意让父母难堪,被指责等方式报复父母。
第四阶段:自暴自弃。
不愿做出任何改变,主动关闭任何跟父母沟通的“机会”。
4. 被吼后,孩子的语言变化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经常被吼骂后,孩子的语言模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会学着父母的方式跟其他人沟通,常常用责备型语言模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
“我都说了···你还···”
“都是你···才会···”
“每回都这样···你活该···”

也会用很多夸张的程度副词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
“我再也不会···”
“我绝对不可能···”
这样的孩子很难与其他人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经常词不达意,无法跟他人进行非暴力沟通。

5. 被吼后,孩子的性格变化
性格暴躁
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遇到事情也只会用“吼”来处理。遇事情不冷静,心浮气躁。

没有安全感
孩子经常被吼,亲子关系不稳定,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经常多想,多疑,怕输,怕挑战。
胆小懦弱没有主见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忽略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变得胆小懦弱。

做事畏首畏尾
被吼骂的孩子做事会第一时间看别人的脸色,而非思考如何把这件事做好,容易犹犹豫豫,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自卑
经常被吼骂的孩子特别容易讨厌自己。
很难信任自己的能量,长期封闭自己、压抑情绪、不敢表达,还有可能形成讨好型人格。

冷漠
经常被吼叫的孩子会变得冷漠。因为他从未被认真对待过,自然不知道如何好好对待别人。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