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分享下《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里的“吸血式翻身法”。
《富爸爸穷爸爸》,被誉为一本能让负债者“反杀”资本的财富觉醒手册,全球销量超4000万册,《华尔街日报》也直呼,这本书带来的是财商教育界的革命。
而所谓“吸血式翻身法”,在书里的原表述叫OPM策略(Other People's Money,即“他人的钱”)。
OPM策略是书中的核心理念之一,指通过借用他人的资金购买资产,利用杠杆效应加速财富积累的方法。
其本质是“用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而非仅依赖个人储蓄或工资收入。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早年也曾深陷财务困境,在创业失败后无家可归,只能睡在一辆旧丰田车里。
后来,正是靠他自己总结的“OPM策略”,47岁时实现财务自由。
这本书在全球畅销后,国内外也有不少粉丝亲身实践。有人通过OPM策略,从负债50万到每月3万被动收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不少人因断章取义误用书中理论,只看到“技巧”却忽视书中的“风险提示”和“风险规避原则”,导致自己的财务状况反而雪上加霜。
毕竟,国内外的国情是有差异的,经济形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照搬理论,而是需要将理论“内化”之后,帮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最聪明的决策。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力求在较短的篇幅之内,既让大家快速吸收OPM策略的精髓,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风险规避原则”。希望能给逆袭路上的你,一些小小的启发和帮助。
01-穷人的死循环:你的负债,正在喂养富人
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尖锐指出:
“当你贷款买房时,银行在赚利息、开发商在赚利润、建材商在赚材料费——只有你,在用生命供养一堆砖头。”
“你省吃俭用还房贷的每一分钱,都成了富人的度假基金。”
罗伯特·清崎认为,想要逆袭的第一步,你首先得分得清:到底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以及,什么是“好负债”,什么是“坏负债”。
根据清崎定义:
资产:只有能帮助你把钱放进口袋、购买之后能不断产生现金流的东西,才能叫资产(如出租房、版权、合理投资前提下的优质股息股票);
负债:把钱从你口袋掏走的东西,都叫负债(如自住房、车贷、消费贷)。
清崎说:“富人利用负债购买资产,穷人用负债购买负债。”
他在书中反复强调:“负债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你用它购买什么。”
好负债:用于购买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坏负债:用于消费或购买贬值品(如自住房按揭贷款、车贷、信用卡透支)。
“吸血式还债法”的本质是:将坏负债转化为好负债,用资产收益覆盖债务成本,并创造剩余现金流。
02-吸血式还债法的四步路线图
阶段1:债务清算——区分“绞索”与“杠杆”
书中指出:“如果你的负债无法产生现金流,它就是绞索;如果能,它就是杠杆。”
1.列出所有负债:
2.优先消灭“绞索负债”:
·停用信用卡、关闭消费贷:避免新增坏负债;
·协商还款计划:对高息负债(如信用卡)进行减免谈判(书中建议:“告诉银行你只能破产,他们更愿意妥协”)。
书中案例:清崎年轻时因投资失败负债10万美元,他通过将自住房转为出租房(租金覆盖月供),并申请低息贷款扩大资产,最终3年还清债务。
阶段2:债务转化——将坏负债变为好负债
“富人的秘密,是将每一笔负债都转化为资产。”
如自住房转为出租房:
若自住房月供8000元,可出租后租金收入1万元,净赚2000元;
自己租住更便宜的房子(如月租5000元),省下3000元现金流。
用省下的现金流,购买能产生新现金流的资产:
“如果你必须负债,那就负债购买资产。资产会为你赚钱,而消费品只会吞噬你的钱。”
阶段3:杠杆扩张——用OPM(他人的钱)加速翻身
普通人逆袭的关键:从“工资思维”到“现金流思维”
清崎认为,工资越高,陷阱越深。
“升职加薪会让你更依赖工资,陷入‘消费升级-贷款更多-更不敢辞职’的恶性循环。”
书中案例:保安迈克从月薪3000美元涨到8000美元后,贷款买了别墅和游艇。失业后被迫拍卖资产,负债反增20万美元。
“富人从不害怕借钱,只要钱是用来购买资产。”
书中操作路径:
1.申请低息贷款购买资产:
利用抵押现有资产(如出租房)申请经营贷(利率4%-5%);
用贷款购入更多出租房或能产生现金流的生意。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开始杠了,还贷款去买出租房?这不是妥妥的找死吗?
这点我前面就已经强调,书中给到的很多建议,在目前的国情和经济形势下,要么已经不太适合本身就已经负债的普通人(比如去购买出租房),要么已经根本无法做到(去买年化收益8%-10%的基金等)。
但我们不能只关注“方法”,方法总是会随着时代变化失效的;
背后的原理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我们只是需要去找到,当下时代适合自己的资产。
哪怕你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资产去投资,那么投资自己,微成本的轻创业,依然是符合清崎所说的底层逻辑。
关于如何投资自己和微成本轻创业,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历史文章:《2025,尽量做一个人就能干的小生意》《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意,哪怕再小,也是自己的底牌和基本盘》
2.构建资产组合:
书中案例:清崎用银行贷款购买12套公寓,租金覆盖所有月供后,每月净赚1.2万美元,最终用这些现金流还清债务并积累财富。
构建资产组合,底层逻辑是分散风险,尽可能做足风险缓冲。
对于暂时还没有能力和资本去构建投资组合的普通人,我之前文章里提到过的“ABZ计划”实际上也是基于风险缓冲的“反脆弱”原则:
A计划:当前的主业,提供稳定现金流(提供基础)。
B计划:迭代升级的方向,可能是副业/新技能等(创造可能)。
Z计划:风险兜底方案,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维持基本生存(抵御黑天鹅)。
阶段4:系统反哺——让资产收益覆盖债务
书中逻辑:“当你的资产现金流足够稳定时,债务会自我偿还。”
操作路径:
1.资产现金流覆盖负债支出:
若总负债月供1.5万元,资产月现金流需≥2万元;超额部分再投资,形成复利循环。
2.彻底摆脱工资依赖:
当被动收入(租金、股息、企业分红)>生活开支时,实现财务自由。
“真正的财富自由,是你的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足以覆盖你的生活方式。”
03-零成本/微成本“轻创业”的4大策略
策略1:知识套利——把你的经验变成产品
“教育是最高回报的投资,但多数人只会消费知识,不会出售知识。”
思路参考:《从0打造价值百万的“个体生意”,就从这个周末开始》
策略2:流量套利——做资源的“连接器”
“富人永远在搭建网络,而非亲自劳动。”
典型的轻资产撮合有:
闲鱼无货源:利用闲鱼流量,倒卖其他平台低价产品或厂家货源。
社区团购:对接源头厂商,赚佣金差价;
线下活动:联合场地/讲师,抽成30%;
资源置换:用流量换股权(如代运营初创公司账号,占股10%)。
策略3:IP套利——把自己变成“资产”
“你最大的资产不是房子,而是你的个人品牌。”
清崎本人就是IP套利的典范——通过书籍、演讲、游戏建立财商教育帝国。
策略4:技术套利——用AI放大生产力
“富人用工具替代人力,用系统替代劳动。”
思路参考:《普通人如何用DeepSeek搭建自己的“躺赚系统”》
04-吸血式翻身的三大铁律
铁律1:只借“好负债”
负债成本<资产收益的50%;预留6个月应急资金。
铁律2:资产必须产生现金流
反例:贷款买自住房(月供纯支出);囤积滞销商品(无稳定买家)。
正例:出租房租金>月供;知识产品预售款覆盖开发成本。
铁律3:先验证再放大
05-清崎的警告:吸血式翻身的三大禁忌
1.混淆消费与投资
错误行为:贷款买豪车(负债)、贷款投资股票(高风险负债);
2.忽视现金流管理
“利润是幻觉,现金流才是氧气。”
“如果你的资产现金流无法覆盖负债成本,你将在经济衰退中破产。”
3.停止学习财商
“每月至少读一本财商书,否则你永远是资本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