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五十年写作感受之杂谈”系列连载

    第609号话题
精神未“死”,继续求“活”!
   高致贤
  一个行将古稀之人,健康就算有幸了,还谈什么收获与希望?但认真想想,嗨,你别说,还真有点儿收获与希望哩:那就是深圳商报延长了我的“写作生命”。
  退休客居深圳,我“满天飞”的记者生涯就此宣告结束。亲友们说我忙碌了大半辈子,也该辍笔安享晚年了。孰料2003年夏天,我找到了一个“托精所”——寄托我精神空虚之处所。找到了《谈话空间》,写作于寂寞的“空巢”之内,“谈话”于“空间”外的读者之中。
  2004年一开始,我就不嫁二“夫”:专向深圳商报投稿。其间,除2、3月赴北京打工和8、9月回贵州探家期间未能投稿外,其余时间,我都一期不漏地向“你说我说”投稿。该专栏成了我了解社会热点的资源库、预防老年痴呆的理疗仪。为其写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天不写就深感无聊,甚而痛苦。12月6日清晨,我定时去宝安区医院打吊针,途中拿到报纸,看到596号话题不到1小时就要截稿了!于是,急忙拉着老伴跑回家,将头天带病赶写的“谈话”初稿修改后发送出去。虽然耽误了打吊针的一些时间,但次日打吊针时,读到头天发送出去的 “谈话”,精神为之一振,药效也突然神奇了!继而,我又找到“读者大会”和“每周一品”,坚持每周投稿。这样,或整篇发表,或“三言两语”摘登。一年来,我在 “谈话空间”、“读者大会”和“每周一品”这3个专版(栏)上,林林总总发表了拙作87篇,说明我的精神还没有“死”,高致贤还“存在”。
  为了适应每天一次“谈话”的快节奏需要,今年我学会使用电脑写作,无纸写稿、电邮发送、节约纸张、保护林木、不污环境。这在深圳算不得什么,但在我家乡同龄人中竟然开了先河,成了与时俱进的代表。因写作之需,我每月至少读一部中外文学名著。读写结合、边学(电脑)边写。这写、学、读便是我2004年的具体收获。
  政治舞台上“演”过了,经济舞台上没有我的戏,垂垂老矣的我,其它希望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唯有写作不能丢。写什么呢?树老枝多,人老话多, 2005年就一如继往地投入“谈话空间”“谈话”;参加“读者大会”“谈心”;“每周”与文娱界的朋友们“一品”文化得失。仍然“爱情专一”,不“嫁”二“夫”!再生“小子”,获的三五稿酬,聊补价高之医。这便是我——一个厌恶虚报“展望”者的希望!
  
  
  第519号话题
  宽容一点又何妨
  高致贤
   自买了电视机以来,好几年没到影院看电影了,偶尔去看一次,真有点“回归大自然”的感受。看了《十面埋伏》,觉得还好看,票钱花得值。
   常言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鄙人属后者,不敢对该片全面评论,只谈点滴感受:小妹之死,反映出生命的奇迹。生命这个怪物,谁也没把它研究透,你说不该死时,一不留神就死了;你说该死了呢?她偏偏不死。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了等亲人见最后一面,硬撑着延喘两三天;报载,某煤矿坍塌,十余名被埋在井下的矿工,没有半点食物,竟能坚持半月之久,终于获救。希望,会支撑出生命的奇迹。小妹中了飞刀,眼看就要死去,但她为了等待小金的到来,为报一刀之仇,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爱的希望,仇恨入心。
   希望与责任常给人以动力,退休之后,这种感觉更清晰了:有的人退休后,认为责任没有了,希望也没有了,不动脑子不动手,很快衰老死亡;相反,许多退休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奉献余热的,结果热情不减,再度焕发青春活力。小妹的久久未死,令我联想起生活现实:人需有希望、理想和责任感。当然,这仅仅是我的观感,不足为道。以前看电影,重在思想教育,政治标准第一;而今看电影,多为艺术享受,好看就行。说实在的,我现在看电影,只看画面美不美,人物活不活,事件有趣没趣,未作深入思考,不去求全责备。《十面埋伏》的不足之处,就是故事性不强,好在有那些美画面、活人物来弥补了,故也觉得好看。如果专门挑它的毛病,也可以挑出不少,鸡蛋里尚可挑出骨头来,何况一部电影?不属反动、淫秽,大体上过得去,票房价值可观就行,对尝试变革中的影片,不妨宽容一点,不必求全责备。
   名导也不可能片片名作,张艺谋也是人,他当然应该力争超越自己,谁不想有新的突破?然而,从蚕蛹变成蚕蛾,破茧飞升,谈何容易?也就不必对他苛求了。
  
  
  
  第710号话题“影响我的书”
  鲁迅“教”我爱杂文
   高致贤
   正值我渴求知识的而立之年,单位被造反派夺权了。我处于既无权工作,又未失去自由,可不能离开单位的空档之中,便趁机抓紧时间读书。当时,很多文学书籍都不准读了,可毛泽东的书必须读,鲁迅的书提倡读,我每天读一篇(长文读一节)“毛选”上的文章,并写出心得体会或笔记之后,就一头扎进鲁迅作品中去细嚼慢咽。如此3年多,到重新获得工作权利之时,我已通读完《毛选》四卷和我能找到的鲁迅文章。读“毛选”做笔记,读鲁迅写心得,虽有的属于临时应付,有些作品也未完全读懂,但对我的杂文写作影响却很深远。文革结束后,我的杂文处女很快上了省报,并一发而不可收。到退休时,已有400余万字的拙作在全国28个省(市、区)的报刊图书电台刊播,其中多半是杂文,被《杂文报》、《杂文》(后改为《语丝》)聘为特约作者,出席了1985年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国首次杂文研讨会;随之加入省作协并被选为贵州省杂文学会理事。
   退休来到深圳,我的拙笔也未退休。尽管我的前脚已迈过古稀门槛,仍不时有些“小豆干”见诸报端。参加第五届深圳读书月的“阅读与成长”征文,我的《一读六十年》还拿了个一等奖。一个只是断断续续地进过7年学校的我,能有此作为,不能不说与那3年多痛苦的潜心研读“鲁文”和“毛选”有关。而今提读“毛选”,似不尽合时宜,但毛泽东的文采和鲁迅的一样,对我影响都很深,令我受益匪浅,这是我亲身的深刻体会。
  
  鲁迅先生“教”我爱杂文
   高致贤
   正值我渴求知识的而立之年,单位被造反派夺权了。我处于既无权工作,又未失去自由,可又不能离开单位的空档之中,便趁机抓紧时间读书。当时,很多文学书籍都不准读了,可毛泽东的书必须读,鲁迅的书提倡读,我每天读一篇(长文读一节)“毛选”上的文章,并写出心得体会或笔记之后,就一头扎进鲁迅作品中去细嚼慢咽。如此3年多,到重新获得工作权利之时,我已通读完《毛选》四卷和我能找到的鲁迅文章。读“毛选”做笔记,读鲁迅写心得,虽有的属于临时应付,有些作品也未完全读懂,但对我的杂文写作影响却很深远。文革结束后,我的杂文处女很快上了省报,并一发而不可收。到退休时,已有400余万字的拙作在全国28个省(市、区)的百余家报刊图书电台刊播,其中多半是杂文,被《杂文报》、《杂文》(后改为《语丝》)聘为特约作者,出席了1985年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国首次杂文研讨会;随之加入贵州省作协和贵州省杂文学会,并被选为贵州省杂文学会理事,以杂文形式为老百姓鼓与呼,代表读者呼声,读者来信的见报、内参材料的下发,分别为用电户和企事业单位退回被电霸、公安巧立名目并已强制交纳的“预收电费”和“治安保证金”百余万元;以至于我无权的办公室和不仅简陋而且破漏的住宅成了一些受屈百姓的“信访处”,故被当地一些干部、群众称为“大方的鲁迅”。尽管这是过誉,但说明鲁迅先生给我的胆识派上了用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尽管我写杂文吃了不少哑巴亏,官也升不上,财更发不了,但有群众信任,我心地坦然,无怨无悔!
   退休来到深圳,我的拙笔也未退休。尽管我的前脚已迈过古稀门槛,仍不时有些“小豆干”见诸报端。参加第五届深圳读书月的“阅读与成长”征文,我的《一读六十年》还拿了个一等奖。一个只是断断续续地进过7年学校的我,能有此作为,不能不说与那3年多痛苦的潜心研读“鲁文”和“毛选”有关。而今提读“毛选”,似不尽合时宜,但毛泽东的文采和鲁迅的一样,对我影响都很深,令我受益匪浅,这是我亲身的深刻体会。
  
  第704号话题
  葡萄未必都是酸的
   朝 霞
   国人尚未拿过诺贝尔奖,原因颇多,外因固然不少,内因更为复杂,不能因为尚未拿到诺贝尔奖就产生鄙视,甚至于仇视诺贝尔奖的逆反心理。尽管文艺多元化的格局使诺贝尔奖走下神圣的高台,但它在世界各国文人心目中仍然享有崇高的威望,诺奖情结仍是国人的精神追求,获诺贝尔奖仍是受到世人尊重和羡慕的。
   人是应该有精神追求的,没有精神追求的人与白痴何异?国人的诺奖情结,正表现出奋发图强的国人精神特征,世界人口最多而人又最聪明的中国人而今还没有拿过诺贝尔奖,脸上也不光彩。知耻近乎勇,强强相遇勇者胜,诺奖情结就是求胜心理的反映,就像我们要争取多拿奥运会的金一样,有何“盲目”和“不必要”呢?只有吃不着葡萄说其酸的狐狸抑或自大的夜郎才有这种畸形心理。我羡慕诺奖获得者,我也很想拿个诺贝尔奖,尽管这种希望十分渺茫,但我的诺奖情结不变。诺奖应是甜葡萄,希望更多的国人拿到诺贝尔奖!
  
  话题715号
  让诗回到它本来的地位
   深 茂
   为何有人会感到“如今的诗界一片荒芜”?是他们用诗歌与某些新兴文体比,抑或是与诗歌兴盛时期比较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诗歌在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唐诗处于文学界的老大地位,尽管到明清时期诗歌的地位已经大为削弱,但“五.四”新文化又掀起了新诗热潮,诗歌成为人们进入读、写文艺作品的第一道门槛,人们热爱诗歌,所以,到了文艺生活多元化的今天,诗歌不可能再占文艺界的老大地位了,故有人就感到惊诧。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诗歌,严格地说来就是诗,不过是百花园中的一种,它只应占到全园花卉的N分之一,唐诗占着压倒多种花卉的优势,那是一种畸形文艺氛围。而今,人类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业的打夯歌、船夫的拉纤号子不再是青年工人的必唱了!精神生活多元化、文艺享受多元化已成现实,诗也应从其曾经垄断的地位上走下来,成为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一种,这是很正常的事,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反映,诗歌改变形式,但不会消亡。
  
  第496号话题
  非隐私日记可以共享
   高致贤
   日记内容并非全是隐私的,有些日记是可以共享。
   我从1959年开始写日记,并从1963年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以来,坚持每日必记,连生病住院当天不能写,以后也要追记,迄今不辍,已有几百万字了。大体可以分为工作的、生活的、学习的、交住的、思想的、咸情的,其间,有记仇的、记情的、记成绩的、记错误的、记欢乐的、记忧伤的,还有工作或学习计划以及创作记录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统分为隐私的和非隐私的两大类。这应属于正常日记。但也不是所有日记全是真诚反映,日记也有造假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常以日记定罪,故不敢在日记中记录对“文革”不满的真实思想,我便记读毛泽东著作的笔记,把自己的真实思想借寓于他的文句中,藉以对付造反派。改革开放后,隐私权受到应有的保护,可以记下自己的真实思想了,但有时还是做些游山玩水、观花赏景、打拳舞剑玩扇子等场景与活动的客观记录,还有些工作经验、学习方法等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真实记述。这类日记,既不属于自己或他人的隐私,也不危害社会,有的还可以给他人以启迪或愉悦,难道不能与人共享?
   我以为,日记并不全是隐私的,已公诸并流传于世的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家和军事家等的日记,不是对社会、对人民都起到积极作用吗?故尔,我认为:不系个人隐私的真实的积极的日记是可以上网与人共享的。之所以加个“真实的”限制词,是要防止某些人为了包装自己、推销自己而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胡编乱造的所谓“日记”来捉弄网友,提醒网站注意,对假日记不能网开一面。
  
  
  
  散文形式口语化的诗歌还算诗歌吗?
   高致贤
   诗歌大踏步地走向散文形式口语化来,有人惊呼:这还算诗歌吗?!
   散文形式口语化的诗歌到底算不算诗歌?很不好回答。不过,也可哲学地、历史地来看一看:什么事物都是发展变着的,诗歌形式也不例外,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五四”新文化的发展脉络,正说明这一道理。大唐的律诗、绝句,不光字数排列整齐,还要求对仗押韵,宋词变为长短句,元曲字数不受严格限制,这就自由得多了;到明清小说就更不受字数格律的限制了,可诗歌还是必须讲究平仄押韵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新诗,就不再受字数、格律和押韵的限制了,诗人可以尽情发挥,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表现。诗歌是情感的表露,男女之间的爱慕已从暗送秋波到当众狂吻了,诗歌就不可能再“兮”呀“兮”的隐晦曲折了。
   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方式多元了,诗歌必须适应现实生活需要,散文形式口语化便成了诗歌的走向,我们不必为此担忧,慢慢就会习惯的!不过,大体押韵还是诗歌应有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所以,我以为,散文形式口语化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
  
  话题714号
  烧身结尾不新鲜
   关 仲
   新版《京华烟云》电视剧,以姚思安将鬼子、汉奸引入酒窖深处,而后点燃酒精,与敌人同归于尽结束。这种表现手法,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已落俗套。这种情节本身没有什么不好,问题在于,仿造、重复,就令人产生庸俗之感了。戏剧的“焚身结尾”法始于何时我不知道,但在我记忆中最深的是“凤凰涅槃”和上个世纪的“在烈火中永生”类多是这种结尾。因为是陈宝国饰演的姚思安走向烈火,不禁令人联想起由他主演的《大宅门》中刘佩琦饰演的白颖宇的“最后辉煌”。如果因之模仿,那就有作茧自缚之嫌,故尔我认为这个结尾太庸俗了!为何说这个结尾庸俗?民语云:第一个将女人比喻为花的是天才,第二如此比喻的是奴才,第三个再用就是蠢才了!
   焚烧中还有个技术性的错误,地窖中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在未引燃其它燃料时,酒精的火焰应是浅蓝色的,而该剧中的酒精一开始就燃起红红的烈火,这就有违科学。从全剧来看,这虽然也属瑕不掩瑜,但起码也是缺乏常识。焚身结尾,对老版本也没有什么突破,应是该剧的一大败笔!
  
  第595号话题
  跟踪监督?吹捧的变招、骗人的把戏!
   高致贤
   作为县(市)电视台的记者,不紧跟“一把手”就休想吃新闻饭,我曾多次向本县电视台长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的新闻就是“日记领导”,除书记、县长的行踪外就没有多少新闻了!他只是苦笑。县视有6个记者已经不少了,但有时专跟县领导也忙不过来。不知荥阳市有多少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也不知该电视台有多少记者。按最低估计,假如该市有20个乡镇和街道办(可能不比这更多),那么,市、乡(镇、街)两级的党、政“一把手”就有42个,若算上人大、政协、纪委等五大班子的“一把手”,副职不算,也近百人了,有那么多记者去跟踪吗?那么多记者跟踪全天,又有那么多运力吗?每个“一把手”一天的行踪至少要1分钟的文字画面来“广告”吧,那至少也要播放到20:12分,超过此数呢?还要不要本市的其他新闻?要不要转播央视、省视的节目?业类人士知道,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除非那是专职跟踪“一把手”的特设电视台,可能吗?
   但人家又为何能“创造”出这种“先进经验”?斗胆说一句:这不过是一种吹捧的变招。集中时间给每个“一把手”摄下七八十来分钟的表演镜头,就足向群众“广而告之”几天,其余时间领导干什么根本不管了。这样,如果“一把手”当中有人利用拍摄“广告”之后去干腐败事儿,能向群众“广而告知”吗?非但不能广告,他们还可运用“广告”镜头来证明他们“清白”哩!,那真为他们隐了“私”哩!还监督什么?这不过变着法儿吹捧“一把手”,还以此来欺骗老百姓!
  
  
  第715号话题
  我爱音韵意境哲理语言俱佳的诗歌
   乌蒙顽人
   从襁褓中听母亲哄我睡觉的儿歌,父亲在烟灯盘子边教念的《千字文》,放牧打柴时学唱的山歌,私塾先生教的《三字经》,到中学老师讲解的《诗经》和唐宋诗词,我是由诗歌哺育成长的,而今骨子里还深爱着诗歌,可我爱的是那种音韵铿锵、意境深远、语言精练、哲理深刻的诗歌,而不是那些胡编乱造的“白话”、“黄话”、“黑话”让人不知所云的所谓诗歌。认真想起来,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各种诗歌里,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有多少?我喜欢读诵诗歌,也公开发表过一些诗歌,但我记忆中保留完整的只有十多首绝句,能记全的律诗更少,记得最多的是诗词中的名句。我自己发表的新诗,有的还入选《贵州新文学大系.诗歌集》,但因它太散,连我自己都背不全了。这种过眼云烟的诗歌,我想爱也爱不起来。
   诗歌之所以离我们越来越远,是因为它离自身的音韵、意境、哲理、语言应有的要求越来越远,变为分行散文。读它,不如读语言生动的散文、说理深遂的论文、议论风生的杂文,在文化生活多元化的冲击下,新诗前景不容乐观。
  
  第669号话题
  我的“天命”毕业证书
   致 贤
   50岁我才领到中师毕业证书,它是我至今拥有的唯一文凭。
   我在旧社会读过两学多私塾,无所谓毕业证书。1956年以同等学力考取毕节师范学校初师部,因“反右”扩大了许多教师,我们便于初二上提前分配去填补教师的空缺,也没发毕业证书。“三年困难时期”过后,1961年我被保送回母校脱教进修中师。3年毕业,文教局认为我们不是国家计划招生,不给毕业证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教育行政部门承认了我们这批“脱产进修”生的学历,可20余年,时过境迁,学校已无法一一通知学生了。且这时有的学生已向马克思报到去了,多数人已过“不惑”之年,毕业证书于我们已无多大意义,也很少有人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可补领毕业证书。
   1987年,我申请晋升记者职务,才大老远的跑回母校去写张学历证明,谁料早已可领正式毕业证书了。办证老师填好后,因母校已升为师专了,便让我拿到当时的毕师去卡钢印。未细看,我便匆匆忙忙赶到毕节师范学校。办公室主任一看,惊诧道:“你怎么五十岁才毕业!”他一提醒,我也感到惊奇。好在校长——我的学生闻声赶来,指明发证日期及其后面的“补发”二字。我才恍然大悟。50而知天命,当时我就称之为《天命毕业证书》,此乃天之命也——莫奈何!
   这是迄今为止我具有的唯一的学历证明书,也不可能再有正规的毕业证书了,于是,我把它珍藏起来。每当看到它,我就不禁想起旧社会求学之艰难,想起反右扩大化之危害,想起“三面红旗”造成“三年困难”饿死那么多人,想起1961——1963年间国民经济恢复很快,想起大革文化命的血雨腥风,想拨乱反正后的实事求是。一张小小的简易毕业证书,在我心中印着许许多多难以磨灭的往事。它是多么珍贵的纪念品啊!
  
  
  第664号话题
  我越执著她越爱我
   乌蒙顽人
  我平生没有什么长处,惟有一股执著劲,读书写作到痴迷。干到退休,还睡上世纪50年代机关配给的老木床,衣柜也还是父母遗留下来的,1996年才用上孩子买的彩电。可是,见了好书我就买,搬家时,最重的物品就是书。光靠稿费买书肯定不够,微薄的工资里还要支出一部分购书费。老婆陪我节衣缩食,有时总不免埋怨几句,可她听到哪里有好书,就会及时向我通报。她亲自出马打造的第一套家具,就是两大壁书橱。当亲戚朋友们参观我的书房,称之为“县里第二(县图书馆为第一)图书馆”时,她就会心花怒放,充满了一种成就感。家里实在没有存放书的地方了,几经挑选,除将一些送人之外,最后一次卖出300多斤“废旧书”时,她反而舍不得卖给收废纸的了。自己上街设书摊,不是为了多卖钱,而见有爱书的穷学生她就送。
  我读书的产品——作品出来了,她就非常高兴。每当获得一次作品奖,她便会做点好吃的,让我邀本城的三五文友聚一聚、乐一乐、贺一贺。朋友们说我不管家,她太辛苦了!此时,她会说:“这我苦得很高兴!”有时她还会补充一句:“他爱书,我爱他,我不喜欢不学无术的懒鬼!”她将我的痴迷当成她支持的成就,我越“痴迷”,她越爱我。
  
  
  话题705号之四
  切忌大空理,须讲小实例
   叶 苏
   我的孩子们已经老大成人了,巴老的书他们也读得不少,还有没有向他们介绍巴老的必要?回答是肯定的。但如果只像他们空空洞洞也讲些光荣、伟大、高尚的“大道理”,他们便会说“烦不烦呀”!造成逆反心理。昨日孩子们下班回家,自然提起巴老辞世的消息,他们的反响并不很热烈。于是,我向他们讲起了巴老生前的几桩“小事”:他一生只娶萧珊为妻,萧珊死后他在卧室内与萧珊的骨灰相伴33年多,从无桃闻;他杭州疗养,向灾区捐献出一笔浙江全省个人捐献最多的钱,署名 “一位老先生”,仅捐给希望工程的款就达45.5万元之多;他身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可以享受国家级领导人的生活待遇,可他每次到杭州疗养的车旅食宿费用全是自己掏腰包,从不愿麻烦别人、从不坐公务车;读者买他的书在途中请他签名后,他回到家中还把自己的其它书签补寄赠……
   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这些平凡琐事反映出巴老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孩子们在些许怀疑的眼光中听得津津有味,让他们知道巴是个足踏实地的伟人。
  
  话题704号
  希望诺奖早出“许海峰”
   建 民
   我是文学创作的门外汉,但我十分热爱阅读文学作品,每到年度诺贝尔奖即将公布之前,我就巴不得看到有位中国籍的作家拿到诺奖,就像在许海峰之前巴不得有个中国人拿到奥运会金牌一样,那毕竟是一种民族的骄傲啊!诺奖之于文学,有如篮球之于NBA,它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准,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这是无庸置疑的。已有一些华人拿过诺贝尔奖,可惜拿奖时并非中国户籍,使人感到遗憾。没有获过诺奖的民族是不够完美的,中国人口之多、头脑之聪明,迄今没有获过诺贝尔奖,有些不可思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坚信定会有中国人像荣国团、许海峰们在体育上夺金那样拿到诺贝尔奖的,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谁说诺奖过时、获诺奖不必要?我以为,借人家的平台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让我们的民族在世人心目中更加完美有何不好?
  
  第654号话题
  墙内开花墙外香,好奇尝鲜换口味
   高致贤
  “走,看韩国古装美女(戏)去?”“韩国还不是黄种人?”“走吧,人家(演的)是几百年前的美女,换换口味嘛,女人(老婆)是人家的好呀!”这两位观众的对话满含着一种心理:求变、好奇、喜尝鲜。再好的戏剧,经常看都会产生审美疲劳,心生厌倦。本不怎么好的东西,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又有久别如新婚之感。尤其是国产的东西吃厌了,就想对洋货尝尝鲜。故尔,洋货初到,常常热销,原因就在国人的好奇思想、尝鲜习惯。韩剧《大长今》之所以在我国的收视率较高,原因之一就是尝鲜、换口味的思想作用,和我国的“傩戏”“地戏”在国外吸引观众一样,人们多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此其一。
  其二呢?韩国的现代剧和古装剧,都具有感情细腻、情节动人的特点,尤其是女性的情感更浓。近年来我国播映的一些韩剧在观众中留下了较好的印象,这也为《大长今》今日之火爆奠下了很好的观众基础。将它和内地古装宫廷戏中的宫娥彩女相比,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将它的语言、文字、编剧、导演、拍摄等标识换成中国的,我还会误认为是内地的古装宫廷女人戏哩!但它为什么会这样火呢?“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外同然。我国一些在国外火爆的影视剧也都得益于这种观众心理。《大长今》的火爆并非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观众崇外好奇心使然。
  
  
  长线话题25
  学会电脑写作,得以继续投稿
   高致贤
  回首2004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电脑写作。电脑写作在深圳中青年文化人中简直微不足道,但在我家乡同龄人中,竟然由我开了先河,成了与时俱进的代表。
  退休客居深圳,本来我的业余写作生涯已告结束,年近古稀,也不想再学什么电脑写作了!但因写作的积习难改,我仍不时向一些报纸投稿,可因只用钢笔写稿、信封邮寄,跟不上发稿频率,多如石沉大海,严重挫伤了我的写作积极性;到某单位干义务宣传,写好文件还得求人打印;受聘到北京打工,还被一个只会用电脑不能写文章的人愚弄。一气之下,自学起电脑写作来。在女儿的业余辅导下,一星期就能用电脑写作了。我用电脑写作、电邮发送的第一篇稿子——《学学一水多用》被深圳商报谈话空间采用,激发起我重新写作的热情,边学电脑边写作,坚持继续写稿。这样,一年来,我就在深圳商报的“谈话空间”、“读者大会”和“每周一品”这3个专版(栏)上,或整篇发表,或“三言两语”摘登。林林总总发表了拙作87篇。为了写作充电,我每月至少读一部中外文学名著,又获得了写作的“副产品”。学会用电脑、认真读名著,这便是我2004年的具体收获。
  政治舞台上“演”过了,经济舞台上没有我的戏,垂垂老矣的我,其它希望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了,唯独希望2005年还能得到编辑老师们的关心,一如继往地为“谈话空间”、“读者大会”和“每周一品”等专栏写稿,弥补精神空虚,证明我还存在;获得些许稿酬,聊补价高之医。也不枉我“老来出家”学电脑了。
  
  
  话题711号
  尊重观众的选择权
   信 民
   收视率反映观众的需求和选择,在不断增多的各级各地的电视频道之中,各个台、各个频道无不强调自己节目的重要。可重不重要,观众有自己的选择权。重不重视收视率是尊不尊重观众选择权的问题。怎能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十恶”已属“不赦”了,“万恶”便是千个“不赦”,这是何等轻视乃至仇视观众选择权了!
   不难设想,一个没有观众,或曰收视率很低的电视节目,任主持如何高谈阔论,也无非是自吹自擂而已,有何观众基础?如果说“收视率(高)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收视率低就应为“万善之本”了!这类群众没有选择余地的“万善”局面,我们并不陌生:公社化时期,吃喝全进公共食堂,供销社取代了商品市场,学习统一为中央的 “两报一刊”,电台也别无分“店”,全国一种声音。然而,“善境”不长,这种万马齐喑的局面被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潮流很快摧毁,出现了真正百花齐放的春天。想不到而今又出来个“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说,真有点令人不寒而栗。不要认为观众要求的都是“低级趣味”,把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问题都归罪于观众的“愚昧无知”。这有点像把市场问题推给顾客、交通问题推给乘客一样的可笑了!崔永元们还是尊重观众的选择权吧,“三个钱算张八字——只有先生说的”时代毕竟已成过去!
  
  
  第598号话题
   是阅读方式改进,不是读书人减少
  高致贤
   为参加深圳读书月的知识竞赛,去年,我花了20多天,翻阅自己的藏书,跑了市、区书城和不少图书馆及书摊、书店,浏览、查阅了近两百本(部)书,才把题目答完。今年呢,我女儿在网上查寻,几小时就搞掂。我凭印象寻找,一个答案有如大海捞针;她能直接搜索所需内容,故尔一针见血。她阅读的书本不到我读的10%,我费时间是她的百余倍。如果抽样调查,肯定是我读的书比她多得很多,但直接应用的效果呢,肯定是她比我的好得多。显然是现在的阅读方式改进了,阅读速度提高了。这种改进是阅读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想一下,当印刷书籍出现之后,阅读竹简的人肯定减少; “洋版书”问世后,读线装书的人也会减少;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死啃大部头的人当然会减少,但这并不能说不抱书本的人就没有阅读,只是阅读的方式变化了!生活快节奏的当代城市人,打开网络就可读到当天全国各地的主要报纸,谁还想读几天后才送到的外地报纸的旧闻?更不会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老夫子那样,摇头晃脑地唱读:“子曰,诗云”,“悠悠南山”了!
   不过,从中反映出一个问题:追求陶冶情操、艺术享受的浪漫性的阅读少了,现蒸热卖、急功近利的实用型的阅读多了,可这也正是时代发展的特色,阅读进步的表现,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读书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网上可以读书,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死啃书本?匆匆远行者,总不会放弃现成的飞机不坐而去坐牛车吧!
   是读书习惯改变了,读书的人并未减少。
  
  
  Q言Q语
   《国脉》反映国情
   高致贤
   电视连续剧《国脉》表现的时间正是我知事并参与建设的年代,我越看越想看,终于一集不落地看完,它的生活质感大厚重了,剧中人物就像和家人,亲友,同事一起回忆过去,亲人失散的恶劣环境,夫妻异地为战,无暇照顾小孩,视蛮干为勇敢等等,我们都亲历过,至少是听过或见过,故尔感到十分亲近,一点不觉生疏。剧中人物将我的记忆引入那个年代,让我辗转反侧。他们一个个活跃在我的脑海里,我们曾经有过的那种激情并非全都过时了,科学创业也不是不要一点儿激情的,希望多看到一些引人思考、催人奋进的影视剧。
  
  從劉德華“提攜”寧浩說起
   高致賢
   電影《瘋狂的石頭》的票房正在大陸瘋狂地一路飆升,成爲少投入多産出的典型,讓青年導演甯浩一“影”成名,然而沒有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計劃扶持,寧浩能有如此成就?至少是不可能現在就有這樣的成就。之前,劉德華就扶持過香港的陳果、林子聰,臺灣的李芸嬋等青導。這不禁令我想起名家提攜後生的一些故事。
   由近至遠來看,冰心在89歲高齡時,寫了篇《無士則如何》的文章發表於1988年第4期《散文世界》上,加上“無士不興”以完善“無農不穩”等觀念,後被選入《中國雜文大觀》第4卷,文之重要不言而喻。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則標明是江西的陳水根、黑龍江的楊俊宇、四川的餘人等3位“小人物”寫給冰老的信,她只在前後加了點“編者按”似的話。可就因有了冰老這幾句話,這些“小人物”的觀念就得以載入文學“史冊”。若無冰老“轉手”,3封普通信件莫說入選《中國雜文大觀》,就是《散文世界》也不可能發表,足見伯樂之重要性。我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投稿的,開初寫稿質量之低,是今天的一些編輯不屑一看的。可我卻常獲編輯寫信指導,有的甚至當面調教,使我這個只進過幾年學校的人有了一些文字見諸報刊,雖然在那“突出政治”的年代,只能獲得精神鼓勵,但那種思想提攜是無價的!
   再沿歷史上溯,蔡元培等不少前輩,常以發現、培養、提攜人才爲己任,沒有他們提攜,梁漱溟、沈從文之輩低學歷者未必能成才,至少不可能那麽年輕就成才。
   我絕非外因決定論者,但我更相信一個人的成才,或成才快慢,與有沒有人善於發現和樂於提攜是大不一樣的。而今市場經濟了,成功仍少不了名家提攜。如果我們的名家都能像蔡元培、冰心等前輩和當代明星劉德華那樣關心、培養、提攜後生,在全民文化普遍提高的今天,恐怕韓愈老先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觀念也要改寫了!
  
  
  
   网络表无底线,语言文字失规范
   高致贤
   网络文章问世,发表获得了充分自由,这是一种进步,本人也建了博客,积压许久的陈谷子、烂芝麻都可全盘托出来发表,好不痛快!可却因之失去了钻劲,凭添了懒性。何也?因为发表没有底线,别字、错词、病句无所谓,胡说八道照样贴出,完全彻底“自由了”,随心所发,谁还愿去吃那种认真读书、钻研写作之苦?违反“语法”照样发表,这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一种很大的蔑视,写作不需语法,国家语言文字使用法也被抛弃!语言文字从不规范到规范是一种进步,从较规范又打乱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
   我初学写稿时,向报刊投稿200多篇都没有一篇被采用,我还埋怨编辑“压制新人”哩!后来获得一些编辑来信指导,又参加宣传、出版部门举办的写作培训,才弄明白:能发表的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要错别字,不要乱用词,句子要通顺,中心要明确,叙述要清晰,思想要有逻辑性,遣词造句要符合语法,篇章结构要脉络清楚,论要言之成理,情要有感而发,新闻要有新意,导向要正确,伦理要遵守。写作也是有“法”可依的,这个法就是国家“语言文字使用法”,依法作文,大概就算是发表作品的一种底线吧!后来,我按这些要求写稿,才有一些“小豆干”变为铅字,对照以前未被采用的稿子,方觉那些稿子尚未达到发表底线的要求。这底线中当然还有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本文不拟赘述。
   各国有其法律,各民族有其道德规范,各种语言文字也有它的法规,依法才能正确交流思想,才能表达正确思想,汉语就有严格的语法。诫然,语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而作些相对的修改、提高,不断完善。但须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不管语法怎样修改,语文也不能不依这个法则。随意发表文章,对青少年的语文学习难起促进作用,全民族的整体作文素质难以提高。所以,我以为,网络发表文章也应有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要合法——合乎语言文字使用法。
  
  
  写给编辑部
   画怎能与人比?
   老 贤
   8月4日C1,《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接受本报专访》头像说明中,引用陈传席的话“吴昌硕的画比一般画家要好得多……。齐白石的画就比他高”。这段话中,两处用画与人比较,一是“吴昌硕的画比一般画家要好得多”;二是“齐白石的画比他(指吴昌硕——引者注)高”。吴昌硕的“画”怎么会比“一般画家”好?齐白石的“画”又怎么会比吴昌硕高?通观全文,陈传席想说的意思是:吴昌硕的画比一般画家的画要好得多;齐白石的画的格调就比吴昌硕的画的格调高。因他省略了不该省略的“画”和“画风”这两个主要比较对像,便成了人与画比,这就犯了“不可比”的错误。在当面交流的语境中,这种省略也可理解,一旦付诸文字,就应符合语法逻辑,尤其是出自“著名评论家”之口的评论语言,就应更具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词语。如果是为了忠实于原始录音,记者也该在其中加上括号说明。否则,名家信口开河,再加媒体渲染,便会谬种流传。
  
  “温故”之“新”
   高致贤
   央视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的“原生态唱法”好评如潮,令人耳目一新,这是温故而知新的“新”。“原生态唱法”,实指我国各民族的传统唱法。这些经过历史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唱法,在民间经久不衰,古曰“风”,今称民歌。那么,为什么有的专家听了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讶?因为有人曾想以“超现代”的流行取代“土里土气的民歌”来加快声乐发展的进程。谁料“流行”得如海滩上跑步,一点儿足迹影子都没有,民歌却在各族民众的深爱中。
   原生态唱法就是一座音乐富矿,从中可以掘出许多宝藏,但却一度被某些人捧来的“洋灰”所湮没,好在金子是湮没不了的。本次将“原生态唱法”纳入青年歌手大奖赛,反璞归真,此乃有识之举,也是亡羊补牢。但这也绝非说原生态唱法就已代表声乐的顶峰了,旨是说我们不应该轻视民族民间音乐、把她打入“另册”,她是音乐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玉需琢、金需炼,原生态也需继续发展、不断提高;只是提高不能脱离基础、改变她已形成的演唱形式,更不要因为本次大奖赛上取得成功而把她吹成“唯有我国的原生态唱法是最好”。温故知新莫忘“故”,但温故也是为了出“新”,创新才能发展,原生态唱法亦然。
  
  经典歌词岂容乱改?
   高致贤
   7月10日贵报C7版登出《为了维尼,深圳宝贝激烈PK》消息的第一个小标题下的第3段第4行中引的歌词:“水面倒映着绿树白帆”是错误的。歌词原句是“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电影插曲,已成为全国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歌曲之一,且已成为经典了。歌词中的“海”是实指北京的北海,“白塔”实指景山上的白塔,怎么能够乱改?如果是记者之误,只引两句就错了一句,说明处理经典太随意了。如果是演唱者故意这样改的话,我看应取消其复赛资格,正式比赛非戏说,谁给其乱改的权利?
  
  请问Q姐:捧子是谁?他在6月3日文化Q吧的发言为何将我的稿子(附后)上的原话照搬上去?思想撞车也不至于撞到一字不差吧?望能答复我一下好吗?
   “西游”出国门,“中文”走世界
   高 致 贤
   日版《西游记》的火爆,说明中文名著正大踏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不正是中文飞速跻身国际文化交流之林的一种表现吗?姑且不论孙中山的“世界大同”观,仅就戏剧文化“出口”,我国也早有《赵氏孤儿》的西行。经典既已出口,人物入乡随俗,形象有所改变也不足为怪了。如我国“进口”的观世音,经典记载,他原是西方一位伟丈夫,来我国后,因他“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心肠太好,体现一种母爱,人们认为应该是个女性。于是,到南北朝时,因北齐王高湛的一个梦,这位王子就逐渐变成妙庄王的三公主,先被改了性。后又为避其名字中的“世”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便改名观音,又被改了名;而今,我国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都是伟男子。《法华经》、《华严经》等经典均有记载。不管观音是男是女,怎样改名变性,他都向我们传播了西方佛学。日版《西游记》给唐僧变性,也许就是人们认为他的心肠太好了!观音也好,唐僧也好,都已属于一种文化现象,是男是女已经不很重要了!至于孙悟空之类的文学形象,本来就是作者拼凑树造而成的,现在给人的印象,不过是先入为主而已,并非真人真事。连我们当代英雄杨子荣这等真实人物在文艺作品中都可改写,何况孙悟空等文学形象?
   世界文化交流大势所趋,一个民族的地方文化能被洲际,抑或世界接纳,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正在飙升。在这种潮流下,如果我们还固步自封,就有违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了!国外剧目改编一下我们的经典,说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迅速扩大,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妄自尊大。有话好好说,有理好好讲,输导也是应该的,但别用脏话骂人,粗俗不是中国人的风格!
  
  闲不出文化来
   高致贤
   退休前,我总觉得有写不完的东西,越忙越觉得该写的东西很多,可惜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写。心想退休后好好地写些东西。谁料退休后闲下来,反而写不出东西来了,说确切点是没有素材可写了。如果文艺作品也算是文化产品的话,文化就是忙出来的。作家、艺术家要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才能创作出佳作,自己的生活不够还得去体验。生活、体验、写作都是苦差事,说创作(创造)是“自找苦吃”恰如其分。没有创作何来文化?重大政治犯被单独关押,闲则闲矣,你就闲不出文化来;不光闲不出新文化,连原有的文化老本也让他给闲掉,闲成不知春夏秋冬的白痴。我坚信“劳动创造文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爱纠错也常读错
   高致贤
   家乡老百姓普遍把“厕所”叫为“茅厕(si)”,以前我也这样叫。读书后我就读成“茅厕(ce)”,还向人家解释为“厕(ce)所”的“厕(ce)”。其实,人家读“茅厕(si)”是对的,我读“茅厕(ce)”就读错了,一些影视剧中的主演也将“茅厕(si)”读成“茅厕(ce)”。另外,还将“畜生(chu.sheng)”错读成(xu.sheng)等,百姓读对了,书生常读错。那些用谐音“改造”来成语做广告的,误导就更多了。
  
  写给编辑部
   这天“聊”的前提不清楚
   高致贤
   7月19日贵报C6版上的《天天聊》,看似“聊”得热热闹闹,实则不能服人。为什么呢?前提背景不明。
   Q女郎只给出一个针对学龄儿童的全日制私塾,并没有说这私塾里上的什么课。Q友们就将这私塾定为只教古书来讨论,未免太主观了吧!私塾就是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简言之就是私立学校,官场叫民办学校。古代私塾确实只教古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私立(民办)学校也就未必全教古书。本人解放前上过三年私塾,可在私塾里读的是官校使用的课本,今天的私立学校就更不可能全教古书了!深圳现有那么民办(私立)学校,难道都教古书?私塾亦称私校,在国家提倡多种形式办学的今天,私校与公校仅是投资渠道和直接管理部门有所区别,教学内容早已统一了。它的学校归类和教学内容堪称旧瓶装新酒:即用私塾的“旧瓶”来装科学的“新酒”,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也犯不着为之绕舌。
   如果上海那所全日制私塾真是全教古书,那么,Q女也应将背景交待清楚,否则,大前提错了,对其讨论的意见就不可能对。这“聊天”已多为支言碎论,缺乏较为完整的概念,如果再弄个含糊不清的前提,就更让读者堕入五里雾中了!因Q女没有说明那所私塾上的什么课,本文也是按一般知识来发言的,不对之处,望于指正,愿“天天聊”越“聊”越好。
  
  齐达内乱用“顶针”
  高致贤
   汉语文学修饰手法中有种叫“顶针”,不少外国人也想学,可因读音不准,或理解偏差,给用错了的也有,法国球星齐达内就在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决赛中用错一回,使之“一失头成千古恨”!背张红牌下场。他怎么会用错?
   本届世界杯决赛中,意大利球星马特拉齐与他同场对抗,这马特拉齐的名字正好同他的名字形成顶针,可能是他将“针”读成“真”,加之外国语法与汉语语法的颠倒,本想玩“顶针”的他,临近终场时,就来了次“真顶”,一头将马特拉齐顶倒在绿茵坪上,因而被裁判出示红牌罚下场,不光彩地结束他的足坛生涯。
   外国人如何学中文我们管不了,但中国人一定要将汉语学好,否则,就会像齐达内“出洋相”那样闹出笑话来。
  
  “文学冷落”与“委员选举”
   高致贤
   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怎么会扯到一起来做文章题目?我在文联工作,友人相见之时,总有一番而今文学冷落之唏嘘:文学已走入穷途末路了,尤其是严肃文学和小说创作。依据是:“现在没有一部像50年代的《青春之歌》、《林海雪源》、《红岩》等那样影响大的作品了!更没有一部小说像那时候的小说那样吃香了!”我说:“这恰恰证明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友人惊问:为什么!
   我说:回想一下不就明白了?70年代以前的文学生活何其枯燥啊!本来,能够供给人们享受的文学作品就不多,一次“反右”、一次“文革”下来,可以阅读的小说就凤毛麟角了!人们的文学(化)享受被人为地禁锢在一个十分狭窄的小范围内。几亿人只能读到几部小说,除此就没有多少文化享受了!那时小说的影响,有如委员选举中只有少数候选人而又实行等额选举一样,把众多代表(读者)的选票集中到几个等额选举的候选人的名下。选票集中,票数就多了!所以说它们的影响大。至于小说“吃香”问题,就像“三年饿饭时期”吃碗蒸红薯也比现在吃山珍海味香得多一样,那就是民间说的“饿来香”,文学上的饥不择食。因而,我们不能以当时当地封闭式的小说影响力大小来衡量改革开放后的文学作品,以此作出严肃文学尤其是小说衰落的结论,那是很不公道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电视、歌楼、舞厅、卡拉OK、电子游戏、镭射录相、网吧以及众多文艺报刊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一下把人们的欣赏天地拓宽了许许多多。而优秀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一出版,很快就被改编成戏剧、电影搬上舞台、荧屏、银幕,图文声相并茂,享受轻轻松松,加之生活快节奏,谁还想去死啃大部头小说原著?故尔显得小说的影响不大。再说,文艺生活中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已从严肃文学的一花独放拓展为各种文艺的多元并立,每种文艺又有多道走向。小说本身的表现形式也大为发展,这就把严肃文学中小说这位原来的等额“候选人”一下拉到大差额候选人中去竞选,它必定不可能获得以前那么多选票了。若再从横向上比较一下,严肃文学、小说的读者人数虽然比以前少了,可读者的文化层次却提高了,欣赏水平也相应提高了,对作品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严肃文学不是衰落而是发展了、提高了。
   如果说,严肃文学、小说在差额选举中的席位随着选票的减少而减少的话,那么,这种减少恰恰是淘汰了那些等额选举中不合格的候选人。这正是严肃文学的更新、进步。
   (发表于1994年4月1日《今日文坛》报)
  题宏词暴 杂文之忌
   —— 我学写杂文的一点教训
   高致贤
   我学写点杂文(姑且称之为杂文吧),并非科班出身,亦非原有爱好,更无写作特长。只缘“文革”中看到好人挨整而不平,后又整到自己的头上更不平。但对整人之风又无力去硬斗,更无权去改变它,唯有捱整之后,夜静无人在侧时,让胸中闷气流于笔端,写成日记,属于不平则鸣,但又怕日记本被搜去作为“变天帐”清算,故又不敢大鸣。
   粉碎“四人帮”后,我学写点文学稿投给报刊,心中之气常自然流露于笔端。我不会写古体诗,但在某文稿后自然顺口溜出八句:“坚冰突破三年余,航道渐通春激。是非本应实践定,黑白岂容权势欺。先烈敢与凶顽斗,后辈何惧风雨袭?党内民主定实现,吾愿为之献微躯!”引起了一些编辑的注意。于是,几位热心编辑来信指教,说我可以写点讽刺性的作品,我就写了起来。但什么叫讽刺?我弄不清楚。心想:讽刺就是骂呗!反正是发泄闷气。基于这种认识,我便命些大题目——像人民报的社论题一样,写一通粗暴之语,主题不深,过甚其辞,将讽刺变为谩骂,行文浅陋。为什么会如此?细想起来,中“文革”之毒不浅。“文革”期间写大字报——也被称为大不平则“大鸣”。帽子越大越“有理”,骂得越凶越“革命”。我也写过不少以大帽子扣人,以粗俗鄙话骂人的大字报。于是,潜移默化,毒入脑海。当时自己忿恨的东西,形文的风格,不经意间便从自己之笔尖流到纸上。这样写杂文,命题大,主题浅,语言粗,不幽默,偶成一篇,多数失败。
   再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对照检查,找到自己写作失败的原因:在于题目大,用语粗。如《努力建设现代化》之题下,用标语口号来充正文等。这样的东西怎能发表?鲁迅先生在《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一文中指出:“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去了文艺上的价值。”这说明杂文应以小见大,语言幽默。它属于文学作品,是须有艺术价值的,绝不能等于大字报。杂文被喻为“投枪”、“匕首”,不叫石头、木棒。就因为它是工艺产品。“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泼妇骂街更不能成为杂文。如果谩骂都可以成为杂文的话,那它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粗鲁的骂人,连几岁的小孩儿都会,还要什么作家动笔?
   (发表于1985年4月9日《杂文报》)
  文如其人,还是文如其情?
   高致贤
   “文如其人”似乎已成定论,我则不以为然。这并非冒昧先贤,真切感受如斯。
   本人常有些文学作品见诸报刊,但没有发过本人照片。故有谱我歌词、改编我文的合作者和读我文者据我作品对我本人进行分析、想象,有的把我想成壮实小伙,有的将我想象成清瘦老头,有的把我想成坚强老妪而赞颂,有的将我想成娴慧淑女而函求,有的想象我狂放,有的认为我温柔……依据我的文章想象出我的多种形象。可当他们一旦与我见面之时,总是愕然一声:“哎呀,你原来是这个样子?”意即与他们想象中的我判若两人。为何出此差异?他们就是根据我的文章来想象我个“人”形象的。因为我的文章并非一种情调,故将我想象成各种不同的人形。如果真是“文如其人”的话,至少他们不会把我想象成女性。别人想象我如此,我想象别人依然。我对一些只读其文未见其人的作者也曾想象过其形象,有的作者的形象还在我脑海里定了型,可一旦与其见面,想象与实际往往大相径庭。连性别和年龄段都弄错了。为何出现如此差异?皆因以文章作为想象的依据。因而,我以为流传已久的“文如其人”不切。
   那么,文如什么呢?我以为:文如其情。
   情是人的心态反映,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人皆有之,各种情状都会表现出来,作家的情感表露成为文章。文章是作者感情流露的结果,不是作者形体印于纸上。有人把“文如其人”中的“人”视为作者的性格,这就与情接近了。故将作家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派。但事实又使此论不尽成立。就以读者熟知的李清照为例。她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一面,也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一面,你说她是豪放还是婉约?
   依文论人说不清,依文论情较确切。当毛/泽/东等伟人从“神坛”上走下来之后,便可以看出他们既有英雄气壮,也有儿女情深。他们的各种情绪都会从作品中表露出来,故同一人的作品会有多种风格。这便是作者情感变化的记录。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客观环境是随时变幻着的,尤其是社会环境。作家处于环境变幻中的感情变化,发泄为文就有不同风格。读者便会从其文章中感受到其成文时的情感。因而,以文为据去分析作者当时的情感较为准确。反之又可以据情视文。故我以为:文如其情!
  
   (发表于1995年10月20日《今日文坛》报总25期)
  多读别人作品 拓宽自己思路
   高致贤
   读与写的关系,不少写作者都懂得,不拟赘述。可多读谁的作品却是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一般作者拿到样报刊后,总是先读自己的作品,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看看编辑的修改艺术。此乃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然而,不少作者读过自己的作品之后,就忙于伏案再出精品,无暇再读别人的作品,这便会使自己的思路日趋狭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风格无所变化,作品发表越来越少。发表之心越来越切,越只顾写稿,越无暇读书,终成作茧自缚。原因是什么呢?只读自己的作品,缺乏应有的借鉴,难以博采众长,势必固守自短,写作风格、手法等就没有什么突破,老是停留在某个水平上。报刊用稿的质量要求高了,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还埋怨编辑不知自己的努力,也会自感江郎才尽。
   我就经过这样的历程,而且现在也难予突破;尽管自已也在左冲右突,因茧已作厚,突破太难了!往之不谏,来者可追,希望青年朋友们不要像我。当拿到样报刊之时,先看自己作品,同时还应看看别人的作品,尤其是不要忽视读别人的佳作,看看人家是怎样写的,如果自己来写又会怎样写呢?自我检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写作再忙也要看报读书,读书是写作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广读博采,方有借鉴。万一时间太紧,宁可把读自己作品的时间挤出来读他人之佳作,这才有助于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贫困也是一种特殊的财富
  
  
      2007年01月24日    深圳特区报
  
   本期“学周刊”B4版推出有关“大学贫困生”的青春调查和校园故事,而与此呼应,近期“我也曾经历贫困、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的征文也吸引了大量读者来稿。今天的征文专题,我们撷取了其中几篇。
   那是一本"炼钢"的书
   高致贤
   1958年的8月25日,我到瓢儿井中心小学报到,次日便领到半个月的工资——9元。现在的人们把第一次收入称为第一桶金,我这9元工资只不过是瓢儿井中的清水一勺,那便是我有生以来首次独立获得的现金收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如何支配这9元钱呢?钱少想法多,习惯依赖父母的我,只身在外,一时难作出决断。
   校长看出我的犹豫,问我的工资打算怎么安排,我说还没有想好。他便建议我买本书。我问买本什么书呢?他斩钉截铁说:“买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学校也要建小高炉参加大炼钢铁运动,老师不学点炼钢技术,怎么保证‘钢铁元帅’升帐!”校长是反右斗争后刚转业来加强学校领导的人,他的话对我这个提前毕业来弥补反右后教师缺口的初师生,宛若“圣旨”。于是,交了当月4天1.2元钱的伙食费后,先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买下,才去买点牙膏牙刷等洗漱必需品。这本书就成了我自有收入买下的属于自己所有的第一笔“准不动产”了!
   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发觉校长根本就没有看过该书的内容。我只好将错就错,认真读下去。谁料歪打正着,我反复读了几遍,深受保尔革命精神的鼓舞,还克服了一些工作中的困难,受到校长表扬。后来,又因为我爱看书,而且看些文学书藉,我又从“红色青年”变为灰色的“小知识分子”。真是“成也‘钢铁’,败也‘钢铁’”,令人啼笑皆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当年因读书挨批,但保尔·柯察金那“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名言一直鼓舞着我努力学习和写作,且爱书如命。直到退休时,也没有置过一件好家具,但藏下几千册好书,自己的作品也收入几十本合集中,因之获得的一点微薄的稿酬聊补家中之炊。更有用的是:在我潜心读写的熏陶下,孩子们也笔耕起来,拿到稿费来孝敬我。我到古稀之年还可玩玩博客来消除老年孤寂!尽管我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文革中失去了,但我坚持几十年的专心读书、刻苦写作,将当年错买的“钢铁”变成真“金”,当年我花一元多钱买的书,而今已成了我终生受用的一桶金!
  
  给我的散章落户小记
  首次集中发表五个散章连载文集
  高致贤
   截至今天(2011年10月14日)中午,我边收集边发表的五个散章连载文集基本告一段落。也就是说,我在天涯社区分别给《高致贤散文随笔集》622篇、《高致贤杂文集》653篇、《高致贤的文字游戏及闲言粹语系列》502篇、《高致贤记游“四风”系列》149篇和《“五十年写作感受杂谈”系列》百余篇等散兵游俑上了个集体暂住“户口”,将原来的一些“黑人黑户”纳入其中,以后需用时也有个联系处。
   各个集子中的一些篇什,也有相互交错的,各集篇数相加总数为2000多篇,这肯定大于实有总篇数,故不能说一共收集了2000多篇,只能说一共收了2000多篇(次)。此为初选,也选得很粗,优质篇什也不少。它是我多年写作的一个小结,如果从各集中精选一个20万字左右的专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仅是初步收集的一部分,并非我已发表作品的全部。以后我还拟将诗歌集再整一下,也为小说,尤其是闪小说办个暂住集体户口。新闻作品就由它们散去了。诚然,介于文学与新闻的新闻特写、速写和报告文学,若有时间也可收集一些儿入户,但都尚未录入文档,重录太费时间,亦无精力,也想放弃算了!但放弃了形式也不会忘记内容!
   回头看看以前写的东西真有趣:凡奉命而作之,尽管当时领导者认为很好,而今却已过时了;真正有感而发之作,尽管当时自己也觉得不怎么样,现在却感到它还有生命力!奉命之作,随着发命者之命短而短命;真正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作品,因生活不会过时它也不过时。这里指的是文艺作品,不是官样文章。文艺创作不应逞时髦,赶浪潮。时髦容易过,浪潮随时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才是好作品!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在书店显眼处看到鄢烈山先生最近主编的一本《白纸黑字》书。它的封面就是直书“白纸黑字”四个大字。大字旁配合的那一行“留得下来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翻阅目录,它收入了我的《文革日记》和易中天的《那时我们唱红歌》、陈祖芬的《1984年的中国》等十来位名家作品,均为以事说话。事实摆在那里,令人不得不信,勿须多费唇舌,它便会留在读者心中。纵观我国文学史,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文化大革命的“批儒焚书”,古往今来产生过多少文字作品和消失过多少作品文字,但毕竟还是留下了不少文字作品,而且尚在流传着。统观能留下来的作品,无不以事实为依托,即使那些短短几字的名言警句,无不是以事实作底垫的。
   我收集这些东西,姑且称之为东西吧,能有千分之一的留下来就万幸了!
  从“并是肤浅”看,发现漏字难
  
  有话想说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4月11日B2版所载的《豆包不粘要散花》一文中,第6个自然段第11、12行里有句“这笑料其实并是肤浅的,也不是无意义的”话,随便看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其中不过多了个“并”字,但仔细领会前后文呢,不是多个“并”而是少个“不”,其中的“并是肤浅”应为“并不是肤浅”.如果去掉“并”字,意思完全相反.由此看来,在纠正“错、别、漏”字之中,发现漏字比较困难.为什么呢?有的字漏掉了,句子也是通的,可是意思恰好相反.如将“某某是反革命的”这句话中的“反”字漏掉,就变成“某某是革命的”.两句皆通,性质却变了!若不统观全文,就不容易发现漏字,更不敢补上那个漏掉的“反”字了!有的字漏了,问题虽然没有这样严重,但也似是而非,令人费解.就如深圳商报4月11的B4版第2自然段第3行中的“现在城市化建设可谓新月异”句,猛一看,不知这“新月异”是哪来的新词,新月怎么个异法?再联系前后文看,原来这“新月异”应是“日新月异”,其中漏了一个“日”字.这就告诉我们:浏览报刊是不易发现错别漏字的,仔细阅读才能加入贵报的“纠错三人组”,参与纠错,对提高自己运用文字的水平和能力都很有好处.在纠正别人的错误中提高自己.这便是我积极参与贵报纠错工作的动因.
  
  
  报人善调动,读者人气旺
  ——读深圳商报有感
  
   读者 高致贤
   从“深圳改革创新大讨论”的读者主动亲自参与(不是被动接受采访)的程度看出,深圳商报读者参与的积极性最高。以前不明其因,读《上周五本报编委会成员开通热线专门听取读者意见 两小时与40多位读者直接交流》(4月18日深圳商报C7版)的报道,便明白了个中道理。
   读者是报刊“上帝”的道理好懂,落实不容易。这一点商报做得很妙:开起“读者大会”;任“你说我说”;文娱节目请你“每周一品”;“家居时尚”让你发言;购房、求职中的困惑与经验请讲;让读者参与“谈股论经”;“周末论坛”也可发话;从“深圳人说深圳事”到“深圳事大家说”……,都有许多读者参加。
   报社让诸多读者发言,改“一面之词”的单向灌输为“七嘴八舌”的多元交流,读者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你说我说”说得全国有了名气,中央电视台还不时转播贵报的读者发言,这又极大地激发起读者的积极性。记者与读者互动,报社共订户双赢;商报在读者群口中称为“我们的”了,开门办报、读者办报、民主办报的思想就变成现实。这就是深圳商报编委会卓识远见收到的效果。
  
  读《赤血丹心写忠诚》想到的
  ——商报重视写人,体现人文精神
  ——读报有感
  
   读者 高致贤
   读了《赤血丹心写忠诚》(见11月27日深圳商报),不禁心潮澎湃!81岁高龄的郭春园老中医,为国家创办了3个中医院、带伤工作若干年不说,他将自己睡的床随时无偿让给贫困病人睡,说服院长把拟定100元的特诊专家挂号费降为20元,将13种祖传秘方无偿献给国家等等“小事”,无不闪耀着高尚的医德之光。联想到《这个公交司机好样的》里那位开车10多年,擒贼30多次,人称“捉贼专业户”的罗师傅。再联想到4篇连续报道的小学生郭梦瑜以及“我们心中的英雄——保安队长张德民”等人物通讯时,觉得深圳商报对平凡岗位上的英雄人物的报道很重视,佩服。
   不知为何,近些年来的英雄人物通讯,要么,被抢救落水者要先讨价,歹徒在公交车上强奸无人管等恶讯冲淡;要么,被大款、明星的事件通讯所淹没。故尔,读到普通人的英雄事迹报道后,我不禁眼前一亮,连声称赞“好新闻!”
   如果说“文学就是人学”的话,那么,“新闻就是人闻”。我曾读(听)过若干若干新闻,但能在脑海中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人物通讯,雷锋、焦裕禄等名字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标志,中央各大媒体正在宣扬的牛玉儒等给人的教育很深。作为一家以商业报道为主的深圳商报,能从“见物不见人”的短项中发挥出“事在人为”的特长,写出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鞭策,给人以希望的人物通讯,强化了报纸的引导、激励作用,体现出贵报的人文思想,难能可贵。希望发扬光大,为造就一种“好人香、坏人臭”的舆论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哪来的番禹?
  用词感情要准确!
  
  高致贤
  读报有感
  
   深圳商报的6月20日A5版《按摩小姐踢破惊天骗局》一文有两误:一是地名错,二是遣词欠妥。
   首先是,第二个小标题“‘彩票偏执狂’的高峰体验”下的第10个自然段中,“在广州番禹,3天销售1.1亿元”句中的“番禹”是否“番禺”之误?笔者所知,广州行政区划中只有番禺,没有番禹,故认为“番禹”应为“番禺”。这里虽然仅错一个字,但很关键,此字一错,就错了一个城市名。试想,如果将美国错为英国、2004年错为2001年、江青错为姜青,虽然也只错一个字,但许多内容都错了,有的甚至改变了性质。人名、地名、时间上错一个字,常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其次是,第四个小标题下第2段中的遣词造句的情感色彩不对劲儿。
   文中说:“彩世塔作弊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张世鹏想出的‘二次入围法’。”这里边的“成功”与“归功”都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妥。须知,词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对不同性质的描写对象,应采用不同性质的词语:褒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一般行为采用中性词;或褒或贬或中性,都在表述中体现出来。彩世塔行骗应受批判,他们的作弊手段越“巧妙”,危害就越大,不能用褒义词语来描述。所以,文中的“成功”应改为“得逞”、“归功”应改为“归罪”。这样,将句子改为“彩世塔作弊得逞,首先应归罪于张世鹏炮制出的‘二次入围法’。”这才较为准确一些。
   整篇文章是写得很好的,虽然有此瑕疵,毕竟瑕不掩瑜。提此两点,以期引起注意,使文章更加完美。
  
  
  
  散文“不分行”怎么读?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7月8日C3版上《“每一个优秀的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位诗人”》一文,第6段开头就说:“众所周知,诗歌是分行的,散文是不分行的”。一看就把我搞蒙了。散文不是图画,怎能不分行呢?我们知道,凡是文字作品,不管你用中文、外文写作都得分行,否则就读不通。再细看,这里的“行”指的是诗行的“行”,即是短行。不过,作者阉割了别人的名句,本想标新立异,掐头去尾,篡改一通,结果弄得不伦不类、非驴非马,害得我等读者颇费猜疑。
   那么,正确的写法是什么呢?记得有人说过:“诗歌是分行的散文,散文是不分行的诗歌。”这是用来说明诗歌与散文的关系的。该文作者将“诗歌”和“散文”这两个关键词去掉,就改变了名句的原意,令人不解了!作者不应乱改别人的名句。
  
  
  “朝五晚九”是谁定的上下班时间?
  (上下班时间不能乱改)
  挑眉挑眼
  
  读者 高 茂
  
   深圳商报8月5日C4《“相亲现代版”》一文第2段第2、3行中写道,“生活太峻急了,朝五晚九的白领青年根本没有时间恋爱”。时下,“朝九晚五”己成了白领上班时间的一个常用语了。该文却提出个“朝五晚九”来说明白领青年的忙碌。这“朝五晚九”如果不是写错的话,也太夸张了。早上5点钟上班,晚上9点钟才下班,中间休息1小时,一天也要工作16个小时,是违反劳动法规的。国家机关上下班时间不是谁都可以改动的,写文章不要乱提口号。尽管这种口号式的句子不能用逻辑推论其对错,但凭经验,我认为这“朝五晚九”是作者写错的,应该改正。
  
  
  “前”不能代“后”
  纠错三人组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11月25日C1版上《黄霑生平简介》第5行 “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中的“先前”应为“先后”,第10行中“为誉为‘经典中的经典’”里的“为誉为”应为“被誉为”。同日同版上《15位本土画家关山月美术馆献艺》中第2段最后一行的“提名获奖”应为“获提名奖”。看来字都没有错,又不是病句,就是表达有误,只能说是用词不当了。
  
  
  
  “他们都是”什么?
  挑眉指眼
  
  读者 高明霞
  
   深圳商报8月8日C1版上《跳出来和跳进去》一文的结尾只有“他们都是”4字就没有正文,甚至标点符号都没有了,有头无尾,让读者去猜?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或二度创作的余地太大了吧!这显然是排版时将文后的结语漏掉。而“这两个想跳出去和跳进来的人终于找到了”的“共通点”是什么呢?正是全文的落脚点和作者所要说明的问题,可恰好被漏掉,令人费解!排版也是不能马虎的。
  
  
  “太……一些”搭配不当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1月7日深圳商报C5版“回音壁”上有篇《感谢这样的细心照顾》的文章。文中写道:“这并不是做家长的娇惯孩子,实在是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太复杂了一些”。其中的“太”和“一些”都是形容复杂程度的,可在形容的程度上“太”为深,“一些”为浅,或者“太”为重,“一些”为轻。把“太”和“一些”连在“复杂了”的两头,令人费解。这复杂程度是深是浅,是轻是重,两头都给说了,读来不知要领。估计作者想说的是“太复杂了”,但又怕给有关部门领导的脸上“抹黑”,故加了个光明尾巴——一些。给别人以面子,给自己留后路,致使句子摸棱两可。不过,也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但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还是把心里话说出来:要么就是“太复杂了”,要么就是“复杂了些”。说确切点。
  
  
  《中国城》中用词失当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3月24日深圳商报C3版刊登的张清的“多伦多记事”《中国城》一文,写得具体、实在,市场信息量大。可有两处词语搭配不当,很觉别扭。
   一是第3个自然段中交代了该中国城的方位、长度后,写道:“这个中国城的位置和规模,不仅在多伦多最大,即使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全北美地区都独一无二。”句中的“位置”只能用“中心”、“偏僻”,“好”或“不好”等来修饰,不能用“最大”来说明。“最大”只能说明规模。此句应改为“这个中国城的位置紧 靠市中心,规模也很大,它的规模不仅在多伦多最大,即使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全北美地区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5个自然段中,记述了许多中国菜后,来个“全部国内进口”,这“国内进口”也搭配不当。一般国内物资外卖叫出口,从外国购入叫进口。文中怎么会出现“国内进口”,这与作者身份有关。他是中国人,但身在国外写见闻,没把位置弄准。以中国人身份写了“国内”,又以在国外写了“进口”。该句应改为“全部由我国进口”,或“全是我国出口的”。
   行文至此,本该结束,但还想说几句题外话。根据该文作者张清的身份,是否编辑不便修改他的稿子?我以为编辑改稿也应对文不对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修改也是对名家负责。
  
  
  古诗不是今人语
  挑眉指眼
  
  读者 高明霞
  
   作文、讲话引用古今诗词、名言警句是正常现象,但必须说明出处或是某人说的。如果将古诗写成今人说的话,那不是侵权也是无知,可有记者却犯了这样的错误。7月27日深圳商报C2版上《每年近亿人次从这里通过》一文,第一个小标题下第5段的第1至3行中写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曾经在二线建设办公室工作过的黄萍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由衷地说出了这样的话。”这“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不是黄萍说的话,而是宋朝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的名句。把它写成黄萍的话就错了。看来,记者很欣赏这两句话,但却不想想这像今人的口语吗?不懂也得问问嘛,怎能“王冠黄戴”?诚然,我们不能要求记者记住许多古诗名句,但从被采访的今人口中说出这样的佳句时,若能问一问是其自创还是引用?那就不会闹出这种笑话来了!这句话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曾在二线建设办公室工作过的黄萍回忆起当年的工作时,由衷地用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来说明当时的情景”。
  
  此用“装卸”理不通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贵报元月6日A7版《440箱烟花爆竹昨被销毁》一文中,“将烟花爆竹从4辆卡车上装卸下来”的句中,“装卸”一词使用不当。装与卸如开与关一样,本是矛盾双方的动词,联在一起,又成了一个名词。如装卸电器开关。但具体使用这种相反相成的名词是有区别的。开电灯就用开,关电灯就用关,不能用开关电灯。装卸也一样,同是一扇门,装上去,卸下来,不能用装卸上去,或装卸下来。所以,“将烟花爆竹从4辆卡车上装卸下来”的“装卸”就用错了。只能用装上去,或卸下来。通观该文内容,文中的“装卸下来”应该用“卸下来”。多用了一个“装”字,就造成文理不通。
  
  
  
  典故不能乱改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写文章用典故,常会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典故不能乱改。可深圳商报8月4日C3版上《虞美人》一文,第5段第5、6行中有“因为与那沉鱼、闭花等‘四美’相比,虞姬既没能选美入围”之句。其中的“沉鱼、闭花”,显然是作者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两个成语演变而来的。如果说“沉鱼”只是不全的话,“闭花”则属乱改了!是哪一“美”闭的花?怎么个闭法?典出何处?读者无法知道,恐怕作者也说不清。成语、典故不能改,改动一字,变成“非典”,便会贻害无穷。
  
  
  这个“不可”不可少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5月29日C6版上《站在背景上说城道市》的第一个小标题下,倒数第7至9行中有句“如果上帝不是出其不意地取走我的性命,我便非把这部长篇写完。”的话.按字面理解,作者不死,便不把这部长篇写完,潜台词便是死了才把这部长篇写完。这与作者原意完全相反,原因是句尾少了个“不可”,作者破坏了“非把……不可”的常用句式。这是一种将“非”与“不”这两个否定词连起来,使之成为否定之否定,终成肯定句式,且加强了肯定语气。一旦将后一个否定词去掉,就形成了否定句。
  
  
  对成语不能”做气”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3月27日深圳商报B4《我的先生王蒙》倒数第6个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一股做气”就将成语“一鼓作气”改了两个字,即是将”鼓”,改为“股”将“作”改为“做”,这就不是成语了!“一鼓作气”个成语出自<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着起来,两通鼓,勇气就衰了,三通鼓,勇气就完了.缩而为成语.
   成语是我国的特色语言,语随典出,语必有典,形成固有的文字,如莫名其妙中的“名”,一古脑儿中的“古”,名落孙山中的“孙”等等,独具一格,不能乱改.一旦改变,就失去了原意,不算成浯了.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知其原意,用其原字,不能随意改变其字,改后“语”就不“成”了!有读者建议体育记者买本成语词典好好学学,我看,该学成语词典的远不止于体育记者,还应包括我等许多文字工作者,你说是吗?
  
  多字少字乱用词,一篇短文几种错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4月13日深圳商报C8版上的《老师,我想见你》一文,文章不长,错漏较多.开头的第2、3行中,就有“心却又地跳了起来”,接下来的两行里,又有“每次一拿起电活就我的心就乱了”.前个引句中的“又地跳了起来”不通,其中不是多了个“地”就是少了个“猛”, 统观前后文,应是少了个“猛”;第2个引句中的“就我的心就乱了”,前面那个“就”显然是多的,其间还少了个逗号.应改为“每次一拿起电话,我的心就乱了.”才通.
   仅隔前述第2个引句5行,的地方,又有作者心里 “流出的只是平静如水”,这流出的“水”用“平静如”来修饰,真看不懂.应改为“流出的好像平静的水”,或为“流出的只是死水一样的平静”,才好理解.还有第16个自然段中的“你总是那么处事不惊”中的“处事不惊”也不符合实际.平常事处理起来有什么可惊呢?只有事情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处理起来才能看出惊与不惊,故“处事不惊”应为“处变不惊”.
   这篇文章情感充沛,可惜遣词造句尚欠细致.
  
  观众乐坏了潘长江?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4月12日C1版上《潘长江亮绝技德德玛展歌喉》的消息中,第3个小标题《潘长江露了一手真功夫》下的第1、2行里有个“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一上台就给观众乐坏了”的句子.初看顿生疑窦:观众怎么会乐坏了潘长江?可仔细一看,不是观众乐坏了潘长江,而是潘长江乐坏了观众.为何出现这种误解?句子中的“给”字有“被”的意思,如果将它改为“使”,或将句子改为“……潘长江一上台就给观众以极丈的快乐”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抓住一个字儿做文章,难免吹毛求疵之嫌,可我并非如此.我只想从中谈点感受:用好动词比较难.动词用好了,文句生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美誉千古;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故事动人.写新闻虽然不可能也没时间去像唐代卢延让那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但我们却应该学习那种精神,尽量将字词用准确,莫让读者产生歧义、反复琢磨而浪费了阅读时间.这也是对读者负责的一种表示.
  
  冠题太大便失真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3月18日深圳商报C4版《贵州发现明代古驿道》一文,因冠了“贵州”就失真了。题中的“发现”显然是“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明代驿道”。曾为贵州省文物工作员的我,早就在清代成书的《大定府志》中看到了贵州明代“龙场九驿”的记载。得知明代著名理学大师王守仁(王阳明)被贬谪任贵州龙场“驿丞”,即是任龙场驿站的“站长”。当年他居住的阳明洞,现已作为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普查文物,《贵州日报》、《西南信息报》等各种地方性或全国性的报刊也有报道过贵州明代驿道。本人还有《沟通中原的古驿道》一文,收入《奢香故里》一书,1999年9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已是记述贵州明代古驿道较晚的文字,怎么现在才发现贵州有明代古驿道?!
  
  
  何必免强整出错字来造生词?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3月3日C3版上《朋友》一文的最后一行中“咶噪”一词中的“咶噪”应为“聒噪”。聒噪,《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均为“声音杂乱;吵闹”。而“咶”字呢,我不认识,在商务印书馆1992年重排本《新华字典》和1983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常用电脑字库中均未查到。只在1988年修订版的《新华词典》的附录(一)“生僻字”中查到:“音huai(坏)”唯一组词是“[咭咶]唠叨”,没有“咶噪”一词。最后在电脑字库“中文(简体)—全拼”中找到这个字。从文章中看出作者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拼凑而成的。
   我想,何必费心劳力地把个生僻字找出来害读者?如果用得正确,读者查字典学到一个词也好,而是用生僻字生造出一个不正确的词来,就属害人。害人累己,何苦!现代文章,还是不用或尽量少用生僻字为好,更不要乱造谁也不懂的词。
  
  
  历史年代岂能乱改?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3月15日深圳商报A5版《南头古城老宅改作餐厅》中,第3个小标题下的“明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句中的“城”字多余。“明洪武二十七年”或曰“明(朝或代)洪武二十七年”。“明”指的是明朝,“洪武”为朱元璋执政的年号,其中加上个“城”字,就不符合历史朝代的常规写法,也无法解释,所以它的错误就绝不仅是平常的多一个字那么简单了!
  
  例证牵强附会 弄得文不符题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3月29日深圳商报C8版《慎 用简称》,题选得好,可因例证牵强附会,弄得内容不符题义。
   “深圳市机关工委”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深圳市机关工作委员会”的 残缺简称。此题例本身就不慎,再用它去批评 “深圳市关工委”简称的不慎,就例与愿违,以错批对。“关工委”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简称,常见使用,并不费解。该文把“深圳市关工委”理解为“深圳市机关工委”实在牵强。“深圳市机关工委”既不是全称,也不是简称,而是一种民间口语的缺称。全称应为“中国共产党深圳市机关工作委员会”,书面简称只能简为“中共深圳市机关工委”
   简称,多是将全称中几个名词的头个字连起来,可有的名词不能简,如“中共深圳市委”中的“深圳”;有的可全简,如“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的“下一代”。但不能将前个名词的后一个字与后一个名词的前一个字相连。如“中国共产党”,只能简为“中共”,而不能简为“国共”一样。
  
  
  两度“谋杀”吓煞人
  
  挑眉挑眼
  读者 致贤
   深圳商报6月19日A9版头条新闻《“蝙蝠侠”飞赴上海老摩根现场谈情》的第一个小标题下第2段中写道,菲林“是一位优雅的黑美人,摇曳生姿地站在弗里曼身边,双手绕过他的脖颈,亲密无间的架势谋杀了不少记者”。读到这里,我顿感毛骨悚然,她怎能以一个“架势”就“谋杀了不少记者”?惊魂未定,这个“谋杀镜头”又在配发她俩的大幅照片说明上出现了:“弗里曼的妻子优雅地站在弗里曼身后,亲密无间的架势谋杀了不少记者的菲林”。
   一次再次的“谋杀”,看得出记者对“谋杀”的酷爱。在汉语辞典中,“谋杀”一词除了计划杀害外,未有其它解释。本人才疏学浅,不知“谋杀”有何新义。新闻中的“谋杀”却是歌颂性的。在新词迭出的今天,是不是记者超前发现了“谋杀”的前卫意义?即使那样,也该加个注解抑或引号,以免产生歧义。否则,那真谋杀了“谋杀”的本义。如果不是那样,是不是用错了“忙煞”?此系瞎猜,还望赐教。
  
  能用脚“跺”椒待客人?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9月21日C2版上《李敖跪在小学老师面前》一文中的《人民大会堂吃八道大菜》的小标题下第2段第3行中的“跺椒鲑鱼”中的“跺椒”应为“剁椒”,即是用刀剁辣椒来佐的鲑鱼,不是用脚跺椒作佐料。这仅是近来贵报不少错字中的一个。因为“读者大会”停“开”了,失去读者的监督,错词别字病句又粉墨登场,看去十分碍眼。本己无法监督了,但克强老师又说还可以继续写批评稿,冒昧写来,还望“读者大会”再“开”,并建议“文化万象”专版公开投稿电子邮箱,采用点“外稿”,能多一些“象”更好。
  
  “水猫子”不是“水摸子”?
  
  挑眉挑眼
  
  读者 晓 语
  
   6月14日深圳商报C3版上的《三水》一文第1段第8、9行中有句“人称水摸子”。这是人们对能长时间在水下捉鱼的三水的比喻。但人们称的“水猫子”是常在水里捕鱼为生的水獭,俗称獭猫。绝不是说能长时间在水下摸鱼就叫“水摸子”。
   该文第4段第7、8行中的“巡提民工”应为“巡堤民工”。
   另外,该文写三水在无任何设备辅助也能在水下活动那么多时间也太夸张了,令人难以置信。
  
  
  一人同时任同职的机关为何相异?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4月19日A13版上《南海6亿元骗贷案一审宣判》消息中,孙伯宽原来任局长的单位不一样:导语第9、10行中是“南海区财政局原局长孙伯宽……判处无期徒刑”;可正文《两任财政局长被拉下水》的小标题下,又写的是“原南海市财政局局长……孙伯宽”。这个财政局是指他被逮捕时的单位,而不是写他任职的经历,所以应该是同一单位。但消息中写的前面是“南海区财政局”,后面为“南海市财政局”,到底是区财政局还是市财政局?前后不符,令人费解。
  通过分析,可能南海建制曾为市,佛山建市后南海又改设区。孙伯宽任职于南海建制改设阶段,记者未能准确地将这一建制改设表达出来。但我这也仅是分析、估计,不能为准。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那就应该写成“南海区(原南海市)原财政局长孙伯宽”就不致混乱了。可一般读者谁为这事去查南海的历史沿革?只不过对记者留下一个“乱写”的印象而已。这对报纸不利,希望以后尽量将文字表述得准确些,不让读者费猜疑,不要给人以笑柄。
  
  
   “ 頫”错为“频”,有辱启功大师
  挑眉挑眼
   读者 晓 语
   深圳商报7月6日C3版上《启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一文第二个小标题 “学术与艺术的气质互补”下的第3段中,引用了启功的一段话 “……我幼年时学祖父和上辈成亲王的,后来又学赵孟频、董其昌、米芾,再……”。其中的“赵孟频”应为“赵孟頫”。别看这只是一字之差,它却是一种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其一,“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是元初的大书画家,不容篡改;其二,此错出在引用启功大师的话中,有辱启功;其三,该文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书法所副所长王岳川所著,权威之作,谁敢说错?但它确实是错了(也可能是录入员录错的),如果不加以更正,将会以讹传讹,遗害不浅。
  
  这个“不可”不可少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5月29日C6版上《站在背景上说城道市》的第一个小标题下,倒数第7至9行中有句“如果上帝不是出其不意地取走我的性命,我便非把这部长篇写完。”的话.按字面理解,作者不死,便不把这部长篇写完,潜台词便是死了才把这部长篇写完。这与作者原意完全相反,原因是句尾少了个“不可”,作者破坏了“非把……不可”的这个已成句式。这是一个将“非”与“不”两个否定词连起来,使之成为否定之否定,终成肯定的句式,且加强了肯定语气。一旦将后一个否定词去掉,就形成了否定句。与肯定句相悖。
   时下这个句式被破坏的较为常见,绝非仅有上例,很多大报大刊,乃至经典书籍中都时有出现,如去年7月1日 《中国青年报》第3版载《老村长再“上岗”》一文中,有“他站出来挨门挨户说服教育,使十几个家庭放弃了非要生个男孩的旧观念”。句中,非(不)要生个男孩成了旧观念,那么,定要生个男孩成了“新观念”?足见它正与作者的原意相反。可见,现成句式是不宜乱改的,希望引起注意。
  
  蒸发 “袅袅”,读来没头没脑
  
  挑眉挑眼
  
  读者 致贤
  
   深圳商报5月30日C4版上《五月五日》是一篇历史性、知识性都较强的文章,很有咀嚼味。可惜第二个小标题《屈原的苦闷》下,引用《离骚》中《湘夫人》的句子里,在“目眇眇兮愁予”和“洞庭兮木叶下”之间,突然出现了一句“兮秋风”(见第6段第4、5行),与上下文联接不上来,读来也觉得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查阅原文,原来是作者漏引了半句。原文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别看只漏“袅袅”二字,古文中的这两字就是半句话,现在的读者,极少能记住的,更无法推断出来。古诗文句引用得好,会使文章增色,引漏了,就给读者设障,还歪曲了古人之意。引用古诗文,须认真核对,千万不要信手拈来。
  
  这个“市”怎么说?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9月21日A6版上《深圳事大家说》的栏目文章后面,编者用黑体字加底色套了个启示:“欢迎市民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件、短信等方式参与‘深圳市大家说’栏目。”这到底是将“深圳事”误写为“深圳市”了呢?还是又开辟了一个“深圳市大家说”的新栏目?似乎都说得过去,大家来说深圳市嘛,有何不可!但多方分析,应该是将“事”错写为“市”。小栏目、署名、落款等填空补白的“小处”,常成校对遗忘的角落,希望以后校对注意。
  
  “笫”常被错为“第”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3月12日B03版上《爱书人的心灵传奇——读〈书痴的爱情事件〉》一文,第一个小标题下的第3段第19行中的“床第之间”里的“床第”应为“床笫”。本文到此便可结束,但因“笫”字经常被错写(读)为“第”字,并且出现在大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对白的口语和字幕中,也将“床笫之欢”错念(写)为“床第之欢”,故想多说几句。 笫,音zi,(书)竹篾编的席。例:床笫(见《新华词典》)。第,音di,表示次序等,除病床编号外,与床搭配不了。所以只能组成“床笫”,不能组成“床第”。
  
  这个学生会“分身”?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4月30日A5版上《爱心建筑和谐校园》一文,第4个小标题下的第4段中有这样一段话:“2001年招收的一个初中毕业生,入学五年制少年本科英语实验班。入学时,只是500分左右的中考成绩,到今年,这些学生除1/3出国留学读本科外,其他学生只要再考完二门专业课,就可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学校“招收的一个初中毕业生”到今年,怎么就成了“这些学生”?“一个”变成“一些”没有只言片语交待。认真分析,可能是记者的概念不清楚、表述不准确。
   统观文章前后,可能记者想表达的是“2001年,学院开了个五年制的少年本科英语实验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就读。这些初中生入学时的中考成绩只是500分左右;到今年,该班学生除1/3出国留学读本科外,其他的只要再考完二门专业课,就可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这其中还有个常识性的错误,至少是绝对化的提法,那就是“其他学生只要再考完二门专业课,就可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学士必须是本科毕业生,但本科毕业生就不一定能获得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必须是本科毕业生中的成绩优异者才能获得。本科毕业生和学士学位不能划等号。因为文中有这些叙述失当之处,就影响了全篇报道的可信度。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表达不准确也会失真。所以,作者下笔前必须把概念弄清,写已经实现了的新闻事实,不能“预支”结果。该报道中“其他学生只要再考完二门专业课,就可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就属“预支”,要写也只能写成“可能”、“预计”之类。记者不是“神算”,尚未实现的事实说绝对了,就令人难以置信。
  
  这是哪一个“04年”?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11月25日C1版上《深圳油画学会04年展昨日开幕15位本土画家关山月美术馆献艺》消息的标题和正文中,都有“04年”的提法,这不符合新闻纪年的要求:国家有关单位对新闻中的公元年分必须全写,不能随意简化,如1998年不能简写成98年。上述的“04年”显然是2004年的简写,这不符合要求。为什么呢?如果都简化了,每个世纪都有个“04年”,你这个“04年”到底是哪个世纪的“04年”呢?
   也许有人会说,报头上有“2004年”,标题上又有“昨日开幕”,这不明明就是2004年吗?是的,今天的读者一见便知,不会误解。但报纸不是只给今人看的,它还要存入历史档案,作为历史依据,给后人阅读、查证。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那么,后人为何会怀疑这个04年不一定是2004年呢?今天的报纸不是也可以作“X画展今日开幕”的报道吗?这“X”就不一定是当年,它可以是唐朝,也可以是宋代。千年前的文物今天发现也是新闻。不要认为记者、编辑理解的,读者都能理解,更不要以为今人能理解的,后人也能理解。新闻用语必须准确。要求公元年分要全写是有一定道理的。
  
  
  “前”不能代“后”
  纠错三人组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11月25日C1版上《黄霑生平简介》第5行 “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中的“先前”应为“先后”,第10行中“为誉为‘经典中的经典’”里的“为誉为”应为“被誉为”。同日同版上《15位本土画家关山月美术馆献艺》中第2段最后一行的“提名获奖”应为“获提名奖”。看来字都没有错,又不是病句,就是表达有误,只能说是用词不当了。
  
  
  好一个生动的新闻细节
  ——读深圳商报有感
  
   读者 高致贤
   读《出租屋“黑报社”昨被查封》(见12月9日深圳商报A4版),觉得“‘总编’声称要举报其他‘黑报刊’”这个细节抓得很好:
  “总编”徐某忽然态度大变,他激动地表示,不能仅仅查处他这一家报纸,他还知道很多其他非法出版物的情况。随后,他冲进卧室,一下子搬出几大摞报纸杂志,并声称:“我要全部举报,我被逮住了,他们也别想逃!”
   首先看看这忽然、一下子、几大摞、激动、冲进、搬出等词的运用,一种白描手法,就将一个“黑报总编”的形象活脱脱地搬上报纸,读来生动活泼,完全是一个文学上的细节描写,深圳商报上类似这种新闻与文学联姻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只要读读深圳商报各版上的头条消息,你就会感到“干巴巴的消息,读来枯燥无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深圳商报好读呢?除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等条件外,行文上的细节描写也算一个成功之举。
   由此看来,细节描写绝非文学作品的专利,新闻照样使用它。深圳商报在消息写作中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细节描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真不失为提高媒体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希望编辑记者们进一步努力吧,让枯燥乏味的消息从你们的笔底消失,造就一个生动活泼的新闻氛围。
  
  化整为零大报道,适合普通读者需要
  ——读深圳商报《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有感
   读者 高致贤
   读到《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见5月29日深圳商报A1、2版),真有“贴近群众”之感。“政府工作报告”这种重大新闻,多数是被原原本本地搬上报纸。那样,看似很严肃,实是偷懒。那种既省力又无风险的原文照登,普通读者很少全读,会上听过的不想再读;除了组织上硬性安排全文传达外,一般人对这种大报告是各取所需。因为全登,许多读者不知自己所需的内容在哪里,瞄一眼就不看了。所以,全文照登的“政府工作报告”,读者并不多。
   “摘登”,记者需要先花一番精力来分析研究“报告”内容,“挤”去不适合新闻报道的“水分”,摘取读者所需的具体内容,全用事实说话。还要选准关键词,拟好小标题。这也担着摘不准或标题错之类的风险,但读者容易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读起来方便了,因而读者也多了,宣传面也就增大了,收到应有宣传效果。于政府于百姓都有利,体现出为普通读者着想的负责精神,记者的心血没有白费。编辑这样的报道,既要精神境界高,也要概括能力强、文字功底厚。
   近月来,深圳商报的几次重大会议的报道,体现出采、编者的负责精神和业务精通,勇于创新。可喜可贺,希望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让我们读到更多具有实在内容的会议报道!
  
  建议成立一支编外“记者”队伍
  
  高致贤
  为报社出招
   媒体竞争 已成定局,办报须算成本。减少开支,提高质量,扩大读者面,增加订户数。这都是报人必须考虑的事情!如何能够这样?方法颇多,但抓好一支编外“记者”队伍,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所谓编外记者,就是业余作者和通讯员。深圳的社会文化层次高,新闻爱好者人数众,其中,不少人的写作水平并不亚于在编记者。报社可从自由来稿中发现这方面的人才。采用他们的稿件,成本比专职记者的低得多,而且他们自己就是读者,为投稿,他们就得订报。这些人都是社会活动家,各自身边都拥有一大批朋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文章见报,友人竞相传阅,一旦他们的稿件被采用多了,又会吸引了他们的朋友来投稿和订报,像滚雪球似的增加阅读、投稿和订报人。达到降低成本,扩大读者,增加订户的目的,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那么,如何建立这支队伍?原《南山日报》的办法可供借鉴。该报公开向社会聘请若干名兼职的评论员、专栏作者和特约记者。这些人才不占编制、不发工资,只需发张聘书和兼职证就行,不受名额限制,符合条件的均于报名参加,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兼职人员越多,稿件的选择余地越大,文章的质量愈高,报纸的影响力就愈大。
   那么,有了这支比较固定的队伍,是否就不用专职记者了?绝对不是。这只是专职记者的“外围组织”,利于报社“精兵简编”,专职记者多作机动队伍应急,抓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和计划内的事实报道。面上消息、意外新闻就由编外记者们就近完成了。鄙人曾经尝试过这种办法,也应聘为一些媒体的兼职记者,觉得这对媒体降低成本、扩大读者、吸引订户均有好处。冒昧写上这些,以尽一位读者之责,见笑了!
  
  
  建议设个《字词医院》或《校正所》专栏
  ——读者支招
  
   读者 阿 贤
   深圳商报的版面较多,差错在所难免,光凭“读者大会”版的“纠错三人组”每周纠正三五个错字词,一是远远不能适应纠错需要,二是该版的负担也大重了。而且有的该及时纠正的错误,放到一周之后才纠正,已无现实意义了。为了及时纠正错误,让“读者大会”腾出版面来发表“挑眉指眼”、“读者评报”之类带有一定分析性的文章,达到普及(纠错字词)和提高(分析作品成败)两不误。我建议在贵报某个版上开辟一个《字词医院》专栏,不定期发表纠错文稿。有稿源就天天发,没有就不发。如果说只纠正字词还略单调的话,也可设成《校正所》之类,像《本报更正》那样,及时纠正人名地名时间数据和字词等诸方面出现的错误,利于提高贵报质量。
  
  美中不足,恰恰缺了重要的
  
  高致贤
  
   7月27日深圳商报A7版上《小区葡萄架爬满薇甘菊》的消息,抓住了一个被人们忽视了而又不该忽视的问题。足见记者甘跃飞、孙中海等,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及事业心。可惜报道中缺少了一种重要内容。什么内容?薇甘菊的危害性。
   记者写道,采访中,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薇甘菊的危害性,的确如此。我不知道薇甘菊的危害性,我问了周围的十多个成年人,都说不知道。但读过报纸后,大家也都想知道:这种“植物杀手”是杀什么的?是杀人呢,还是什么东西都能杀?怎么杀法?记者只给了读者一个谜面,尚未把谜底亮出来,让读者去猜。但广大读者猜不到,这就使这篇报道显得逊色,也使该报道的价值小了许多,真令人遗憾。如果记者能以“温馨提示”或“相关链接”等文字将薇甘菊的危害性同时登出来,给社会新闻加进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它的新闻价值,那就是一篇较完美的报道了。
  
  
  请给作者一块蛋糕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每星期四举办的“读者座谈会”很有特色,但每周刊出与会者的意见,都是单向性的:读者往报社灌,看不出编辑的意见,故尔,我建议分给作者和通讯员一块蛋糕。具体说来,就是每月或每季安排一次“读者座谈会”,主要由作者和通讯员参加,使他们一则可以直接听取相关编辑对他们各自来稿的析评,使其能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还可开展笔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编辑指点迷津,笔友传经送宝,使之不再像盲人摸象,或做井底之蛙,抑或夜郎自大,迅速提高写作水平,能有针对性地写稿。来稿质量提高了,报纸的质量也就提高了,达到双赢,何乐不为?
  
  
  也管他人“瓦上霜”如何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的“读者大会”专版上,设有“纠错三人组”、“挑眉指眼”等自我批评的专栏,体现出贵报为了祖国文字和语言的纯洁以及本报质量的提高,不惜自我揭短,自我露丑的高风亮节。然而,为了尽量消除祖国文字、语言的弊端,“各人自扫门前雪”还不够,还需要“管他人瓦上霜”:即是在“纠错”、“挑指”专栏中涉及一些别家报刊的内容。既揭自己之短,也挑他人之痛。这样做当然有些难度:一是得罪他人,二是不便找原文核对。但要做到了,又会赢得更多读者:如学校师生和其他文字工作者想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其它报刊的“采编校”人员也会留心,有没有读者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一来,贵报会吸引更多普通读者和报业同行的眼球,提高贵报声望。打造一个名牌。光挑自己错误的专栏,许多报刊都有,倘在自我挑错的同时,也帮别人纠错的话,那就棋高一着,利大于弊,何乐不为?
  
  
  
  一篇短文内,病句又错名
  读者有话说
  读者 高致贤
  
   以往纠错中,不够重视纠正病句,今天我举个句子来简析:7月23日深圳商报A6版的《万里行踏出绿色长征路 普通人谱写环保大乐章》一文第一个小标题下第3段第4、5行中有句话:他们“亲身加入到环保事业当中来。”人只能从事或曰干某种事业,不能加入事业。加入事业就成了事业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干事业就是“干人”了。干人怎么行?所以,我认为这是个病句。它正确写法应该是:他们“亲身加入到环保队伍(或大军)中来”。他们是加入队伍中来搞环保,而不是加入环保事业中来让人搞的。
   另外,这一段第17行中的“流动车库”应为“流动书库”。是车装着书在流动,而不是车库在流动。
  
  
  《阅读的时候》错处多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阅读的时候》(见深圳商报4月17日C6版)一文第1个小标题下的第1、2、3行中的“神秘的烟雾……在呼吸里迂徐了”的“迂徐”应为“纡徐”或“迂缓”;第2自然段中“你踟躇不前”里的“踟躇”.应为“踟蹰”或“踯躅”;第4个小标题下的第2段中“文学是语言的蕴籍”,其中的“蕴籍”也该为“蕴藉”;第5个小标题下的第6段里有“当我们像水草样飘在河中间时”之句,其中的“飘在河中间”应为“漂在河中间”.第6个小标题下的第4段中“我们是仅语言的载体”一句不通.按语法讲,此句的意思是:我们是载体.是什么的载体?“仅语言的”,可这“仅语言”是种什么语言?原因是句子中的“是”与“仅”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们仅是语言的载体”才对.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作者谈着“语言在虚拟语言”之中,把不少语言“虚拟”得十分难解,如“踟躇”可能就是将“踟蹰”与“踌躇”加以“虚拟”而成的新词吧?可那是乱拼凑,值不得提倡.如果这样来“创新”,那将是汉语的灾难.
  
  
  商报重视写人,凸现人文精神
  ——读深圳商报有感
  
   读者 高致贤
   很少读到《这个公交司机好样的》(见10月31日深圳商报A3版)这种人物通讯了!一位开车10多年,擒贼30多次,人称“捉贼专业户”的罗师傅(报上没有他的名字)。这在今天是难得的啊!见义勇为的传统思想,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这种英雄为社会治安做出了伟大奉献,受到人民的尊敬。
   然而,近些年来,这种人物通讯却被那种抢救落水者要先讨价,歹徒在公交车上强奸无人管,英雄在闹市中心与歹徒搏斗被杀害,居然让歹徒大摇大摆地走掉等等恶讯淹没,人们只好哀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了!故尔,读到罗师傅英雄事迹的报道后,我不禁眼前一亮,连声称赞“好人啊,好新闻!”李素丽在公交车上正面服务得好值得称道,罗师傅在正面服务中注重打击邪恶更为可贵。罗师傅10年擒贼30多次。这10多年正是人们哀叹“世风日下,见义不为”的时期,以前的媒体没有报道过是一种遗憾。罗师傅这样的英模为何被埋没?被见物不见人的事件新闻冲淡了!
   可喜的是,我们还可随时在深圳商报上读到如“罗师傅抓贼”、“郭谨瑜孝母”和“我们心中的英雄——保安队长张德民”等一篇篇赞扬英雄的通讯。这些通讯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鞭策,给人以希望,加强了报纸对读者的鞭策、鼓舞、激励作用。一家以商业报道为主的报纸,克服了见物不见人的弱点,发表了事在人为的通讯,正是报人的人文思想体现,希望继续发扬光大,为造就一种“好人香、坏人臭”的社会氛围作更大的贡献。
  
  写给编辑部
   挑 错 2
   9月2日A15,《大山的思念》一文第3段第5行中“耗时10来个小时”中的“10来个”应为“十来个”,“小时”二字重复,应删去,或改为“需要十来小时 ”。第10段第2-3行中“大量的瑶族分布生活在偏远封闭的深山老林”中的“生活”二字应调到句尾,或将“分布”改为“分散”。
   A14,《丛飞获特别奖》第2段第10-11行“是从全省申报参评的867个作品评选出来”的句尾需加个“的”,或将“是”字删去。《“OCT国际艺术工作室交流计计划”昨启动》第2段第7行“在驻工作和交流的时间为2至3个月”中“驻”的后面应加“地”。
  
   进门“疏道”,减少“胡闹”
   高明合
   哈哈!文化部降低音像制品经营门槛了!我们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去看看门道啦!我们都有音像制品的专长和爱好,就因少那几万元的注册资本或几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被关在门外看热闹。久看不能进门就胡闹——躲在野外地下干,你抓住了,你就打击;我蒙住了,我就黑吃。被堵在门外的人太多,你能打击得了多少?法不责众嘛,再逼鼠的猫也有睡着的时间呀。现在文化政策的进一步门开放,降低门槛,敞开大门,我们可以进去学门道。这下可好哇,入门学习了门道——管理办法,同行互相监督,公平竞争。文化、公安不必再一次二次的专题严打,我们也不敢在门内胡闹了!
   我国音像制品业将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也可放心大胆的从中依法赚钱了,你说是不是件大好事?好事呀,好事!
  
  
   写给编辑部2题
   高致贤
   一、《万象》专栏能不能公布投稿电邮?因未公布投稿电邮,不少作者被挡在“栏”外,进入的作者基本就是那么几个,有的每天供稿一篇,且系业余写作,时间一久便有“米不够,水来凑”的作品应付,读来乏味;而写稿人就那些,编辑又缺选稿余地,会感捉襟见肘,故该专栏曾不止一次出现过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在同一版面上原封未动地“再刊登”的尴尬。如果将小圈子开放成广场一角,前述现象便可避免。
   二、《天天找茬》对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促进严肃写作均有帮助,是我必读的栏目之一。可不知读者所“荐”的文章是原作呢,还是经过“改编”抑或自编来故意设“错”自纠呢?如是前者,就应写明出处,若是后者,则应标明根据什么改编,抑或取消“荐”字,以尊重作者。
   爱之愈深,责之愈切。为了《广场》之兴旺发达,冒昧写上这些,敬望编辑老师不吝赐教!
  
   热情服务与“下贱坯子”
   高致贤
   有人在上海一个饭店叫饭菜时受到冷遇,还听服务员说“我不是服侍人的下贱坯子”。从深圳到北京,就会感到北京的商业服务热情比深圳的略逊一筹。究其原因,有的人还把商业服务视为低贱行为,甚至有把热情的商业服务斥为“下贱坯子的服侍人”。此类语言若出自市侩泼妇之口,那倒无所谓,而它出自服务人员之口中,且以“不服侍顾客”来表示自己的“清高”,就值得深思了!
   某些常以古老文化自居的人,往往不注意商业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市场经济更不理解。我到北京和“潮汕地区”都看到一些人以传统文化自居,并以此傲视商业文化,尤其是市场文化。分析其因,是他们被古老文化遮住了双眼,动辄是“我们有古老的文化,深圳有吗?无非是多有几个臭钱”!就像改革开放前我们鄙视美国一样,只因“传统”遮了眼,竟然还有把热情的商业服务视为“服侍人的下贱坯子”。他们将我“不想给你做饭吃”视为“清高”。这便是一些人错将传统文化束缚自我的表现。如果我们也这样来看文化,那就不叫现代人了!商贸行务中,除了个别非法、缺德的“黄色服务”外,正常的热情服务是人们都要的,也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
   深圳也有几千年的文物古迹存在,但他们并不以之为骄傲,要求大量接收新思想、新文化,市委市政府还一再强求文化立市、不断创新。旧文化体现历史,新文化表现进步。曾一度鄙视深圳这片“文化沙漠”的人们,而今再来领略到新文化给深圳带来的新气象、新发展,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年的封闭了!
   文化没有高下之分,但却有新旧之别。新文化带来新思想,新思想促进新变化、新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文换旧文”。这才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上海某些服务人员自视的“清高”,绝不是社会前进的产物,我们应学会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潮流,不应固守某种“古文化”!
  
  
  “标语”怎“抗”
  
  纠错三人组
  读者 阿 贤
  
   7月1日深圳商报C4版《兔子的论文》一文中,第7段第3行里“学生会不会抗着标语出门”中的“抗着”应为“扛着”。
  “拨地”怎能“而起”
  纠错三人组
  读者叶 苏
   7月21日深圳商报C2版《20年前的“国门第一馆”》一文中,第二个小标题下第1段第3行里“特别是四根拨地而起的立柱”中的“拨地而起”应为“拔地而起”。
   7月13日深圳商报C3版《周国平哲学的终结》一文中,第三段第四行中“正所谓各有擅场”中的“擅场”应为“擅长”。此为7.13.写的合发于此
  
  “拨地”怎能“而起”
  纠错三人组
  读者叶 苏
   7月21日深圳商报C2版《20年前的“国门第一馆”》一文中,第二个小标题下第1段第3行里“特别是四根拨地而起的立柱”中的“拨地而起”应为“拔地而起”。
   7月13日深圳商报C3版《周国平哲学的终结》一文中,第三段第四行中“正所谓各有擅场”中的“擅场”应为“擅长”。此为7.13.写的合发于此
  
  “蓬勃”应为“磅礴”
  
  纠错三人行
  
  读者 高致贤
  
   4月30日深圳商报C1版《郎朗,你还会来深圳吗?》一文中,第2个自然段第11行中“到了第三乐章,当气势蓬勃的华彩乐句出现时”中的 “气势蓬勃”应为“气势磅礴”或“朝气蓬勃”。第3个自然段中的“大约有三四百人,多数是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她们大概是从学校请假出来的”中的“她们”应为“他们”.原句中的“她们”包括“三四百人”,难道全属女性?即使作者主观上是指学生(句子未表达准确),也不可能全是女生呀!“她们”专指女性,“他们”却可泛代男女,指代男女的“他们”,就不须写成“他(她)们”了。
   4月30日C6版《四城市单身女性调查》的第17自然段中第3行“我并会比别人低多少分”中的“我并会”应为“我不会”或“我并不会”
   末发送。
  
  
  “他们3人”指的是谁?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11月1日A1版上《肖邦钢琴比赛中国选拔赛总决赛深圳选手成绩优异10岁女学生技艺惊四座》的消息中,有几处不当:
   一是人物指代含糊。倒数第3、2行中“他们3人都获得赴日本参赛的资格”中的“他们3人”指的是哪3人?这句结语之前,记者写下获协奏曲A组一、二、三名的潘林子、刘嘉楠、余天鹏;B组第三名的葛晓哲。初中组第二名和公开组第三名的董菲菲;小学一、二年级组第四名的冀宇森和三、四年级组第四名的邓皓于等7人。接着就是“他们3人……”。文中交代:本次选拔赛共选出32名选手赴日本参赛。而上述7人都可能被选,其中,协奏曲B组的第一、二名缺空,获得第三名的葛晓哲被选的可能性不小;初中组第二名的董菲菲当选的可能性就更大,该组第一名空缺。故“他们3人”指谁呢?如是获得A组一、二、三名的那3个,这代词就应放在他们3人的名字后边,或在后面再次点明。如果不是,就应写出名字来。
   二是缺了新闻要素。读完全文,看不出这次选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缺了“新闻五要素”中的“地点”这一重要因素,不符新闻写作要求。应在导语第一句的“总决赛”与“落下帷幕”之间加上“在XXX”的地名。
   再说,文章结构的逻辑性也欠严密。正文开头一句,即“第六届亚洲……东京举行。”可放在倒数第3行“……第四名”和“他们3人”之间;将正文第二句,即“本次选拔……参赛”放到导语中“落下帷幕,”之后。这样主题就更集中一些,逻辑性也更强一些。
  
  
  “他们3人”指的是谁?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11月1日A1版上《肖邦钢琴比赛中国选拔赛总决赛深圳选手成绩优异10岁女学生技艺惊四座》的消息中,有几处不当:
   一是人物指代含糊。倒数第3、2行中“他们3人都获得赴日本参赛的资格”中的“他们3人”指的是哪3人?这句结语之前,记者写下获协奏曲A组一、二、三名的潘林子、刘嘉楠、余天鹏;B组第三名的葛晓哲。初中组第二名和公开组第三名的董菲菲;小学一、二年级组第四名的冀宇森和三、四年级组第四名的邓皓于等7人。接着就是“他们3人……”。文中交代:本次选拔赛共选出32名选手赴日本参赛。而上述7人都可能被选,其中,协奏曲B组的第一、二名缺空,获得第三名的葛晓哲被选的可能性不小;初中组第二名的董菲菲当选的可能性就更大,该组第一名空缺。故“他们3人”指谁呢?如是获得A组一、二、三名的那3个,这代词就应放在他们3人的名字后边,或在后面再次点明。如果不是,就应写出名字来。
   二是缺了新闻要素。读完全文,看不出这次选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缺了“新闻五要素”中的“地点”这一重要因素,不符新闻写作要求。应在导语第一句的“总决赛”与“落下帷幕”之间加上“在XXX”的地名。
   再说,文章结构的逻辑性也欠严密。正文开头一句,即“第六届亚洲……东京举行。”可放在倒数第3行“……第四名”和“他们3人”之间;将正文第二句,即“本次选拔……参赛”放到导语中“落下帷幕,”之后。这样主题就更集中一些,逻辑性也更强一些。
  
  
  “他们3人”指的是谁?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11月1日A1版上《肖邦钢琴比赛中国选拔赛总决赛深圳选手成绩优异10岁女学生技艺惊四座》的消息中,有几处不当:
   一是人物指代含糊。倒数第3、2行中“他们3人都获得赴日本参赛的资格”中的“他们3人”指的是哪3人?这句结语之前,记者写下获协奏曲A组一、二、三名的潘林子、刘嘉楠、余天鹏;B组第三名的葛晓哲。初中组第二名和公开组第三名的董菲菲;小学一、二年级组第四名的冀宇森和三、四年级组第四名的邓皓于等7人。接着就是“他们3人……”。文中交代:本次选拔赛共选出32名选手赴日本参赛。而上述7人都可能被选,其中,协奏曲B组的第一、二名缺空,获得第三名的葛晓哲被选的可能性不小;初中组第二名的董菲菲当选的可能性就更大,该组第一名空缺。故“他们3人”指谁呢?如是获得A组一、二、三名的那3个,这代词就应放在他们3人的名字后边,或在后面再次点明。如果不是,就应写出名字来。
   二是缺了新闻要素。读完全文,看不出这次选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缺了“新闻五要素”中的“地点”这一重要因素,不符新闻写作要求。应在导语第一句的“总决赛”与“落下帷幕”之间加上“在XXX”的地名。
   再说,文章结构的逻辑性也欠严密。正文开头一句,即“第六届亚洲……东京举行。”可放在倒数第3行“……第四名”和“他们3人”之间;将正文第二句,即“本次选拔……参赛”放到导语中“落下帷幕,”之后。这样主题就更集中一些,逻辑性也更强一些。
  
  
  此“非”应补上“不可”才合本意
  
  
   晶报2月19日A6版上《警方锁定三名打人疑凶》一文《相关新闻》第1段第2、3行中的“但一早就遇上一群非要交钱进场的求职者”句,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全文表达的是:本是免费招聘专场,可有求职者一定要交钱进场。故尔“非要交钱进场的求职者”应为“非要交钱进场不可的求职者”才合本意。非者,不也。求职者“非要交钱进场”就是不要交钱进场,正合“免费专场”的要求,正好与本文的中心意思相反,故该句非在“非……”的后面加上“不可”不可!可是,这种“非……不可”的句式中的“不可”被去掉的句子,几乎成了时下报刊图书的通用句了。如“他站出来挨门挨户说服教育,使十几个家庭放弃了非要生个男孩的旧观念。”(2003年7月1日《中国青年报》第3版《老村长再“上岗”》)。将“非要生个男孩”作为旧观念来批判,不对!“非要”即“不要”,这恰恰与老村长的本意相反。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非”与“不可”搭配,形成“非这样或那样不可”这样否定之否定更加肯定的句子,将“不可”去掉,就变成了“不这样”或“不那样”的否定句了。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可又竟然如此“通用”,我真想不通。冒昧写来,望能求教于大方。
  
  建议开个“外地人说深圳”专栏
  
  高致贤
  为报社出招
   从“深圳人说深圳事”的“窝里说”,到“深圳事大家说”,显然开放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仍“只说事而不说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商报还需再提高开放度,让深圳人更广泛地听取“市”外人的声音。如何操作?我建议贵报在“深圳事大家说”的基础上,再辟一个既说事,也说人的“外地人说深圳”的专栏。
   外地对深圳的传言很多,虽然也有赞扬的,但因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习惯,加之人们不了解深圳的实情,故传言中总是批评多。而许多批评又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但并非恶意攻击。可那些认为“深圳搞糟了”的人们,一旦来到深圳,事实就会澄清他们的糊涂观念,纠正他们的错误看法。而这些人的评价,又最能为他们本地人和外地相同认识者接受,后续宣传的效果很好。
   那么,每天都有那么多媒体正面宣传,难道还不如这个专栏?当然不是,只是不少人有种心理:不大相信当局者的自述,却很相信旁观者的评说。再说,深圳人对深圳的发展变化看多了,缺乏横向比较,便产生熟视无睹的“麻木感”,漏掉一些好新闻。外地来人呢?与深圳有所比较,产生新鲜感,说出深圳人没有说的看法。笔者所知,早在3年前,就有外来人对深圳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和网络管理等问题提出过批评建议,但因没有园地发表,常常流于口头,投稿出去亦如石沉大海,未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丢掉一笔资讯,实在可惜。
   虽然外地人对深圳人和事的看法有好有坏,但发表出来供各级决策者参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很有价值,何乐而不为?
  
  
  建议开个“外地人说深圳”专栏
  
  高致贤
  为报社出招
   从“深圳人说深圳事”的“窝里说”,到“深圳事大家说”,显然开放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仍“只说事而不说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商报还需再提高开放度,让深圳人更广泛地听取“市”外人的声音。如何操作?我建议贵报在“深圳事大家说”的基础上,再辟一个既说事,也说人的“外地人说深圳”的专栏。
   外地对深圳的传言很多,虽然也有赞扬的,但因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习惯,加之人们不了解深圳的实情,故传言中总是批评多。而许多批评又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但并非恶意攻击。可那些认为“深圳搞糟了”的人们,一旦来到深圳,事实就会澄清他们的糊涂观念,纠正他们的错误看法。而这些人的评价,又最能为他们本地人和外地相同认识者接受,后续宣传的效果很好。
   那么,每天都有那么多媒体正面宣传,难道还不如这个专栏?当然不是,只是不少人有种心理:不大相信当局者的自述,却很相信旁观者的评说。再说,深圳人对深圳的发展变化看多了,缺乏横向比较,便产生熟视无睹的“麻木感”,漏掉一些好新闻。外地来人呢?与深圳有所比较,产生新鲜感,说出深圳人没有说的看法。笔者所知,早在3年前,就有外来人对深圳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和网络管理等问题提出过批评建议,但因没有园地发表,常常流于口头,投稿出去亦如石沉大海,未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丢掉一笔资讯,实在可惜。
   虽然外地人对深圳人和事的看法有好有坏,但发表出来供各级决策者参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很有价值,何乐而不为?
  
  
  短短3行字,内存3问题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1月9日《深圳商报》C2版刊载的《丁力简介》,文中第19行—21行内就有3个问题。
   1、使用数字不规范。新闻出版部门有规定:报刊使用数目字,除那种“五月端午”,“三四个字”之类句式中的数目字用中文字外,一般均用阿拉伯数字。故(丁力在)“《耐火材料》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八次获奖”中的“五十余篇,八次获奖”,应改用“50余篇,8次获奖”才规范。
   2、表达不准确。如(丁力)“2001年12月发表处女作”句给人的印象是2001年12月丁力才发表第一个作品,可紧接这个句子的前面,就有他“1981年在《有色金属》发表第一篇论文”和“199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第一部专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的记述。故该文中所写丁力的“处女作”发表时间有误。《现代汉语词典》(2000年商务印书馆修订本)对“处女作”的解释是:“作者的第一个作品”。“作品”前没有体裁限定,丁力早已发表(出版)的那些学术论著就是他的作品。可见丁力发表处女作的时间至迟是在1981年,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简介”作者想表达的是2001年12月丁力发表小说处女作,或长篇小说处女作。如果说是文学处女作的 话还不知他在之前发表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没有。该“简介”未在“处女作”前加词限定,故不准确,也可说是错误。
   3、词语搭配欠通畅。“2002年9月开始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句很勉强不通畅,习惯称为从事 某种工作或事业,若改为“从事”搭配的是“创作”,即“从事创作”。 从事什么创作呢?从事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有专业和业余两种,丁力从事的是专业文学创作,故在“文学”前加“专业”限定就更明确了。我以为前引之句若改为“2001年12月发表小说(或文学)处女作,2002年9月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就更为准确和通畅了。
  
  记者被喻为“前期公安”
  
  读者反映
   高致贤
   闲聊中,一位刚拿到深圳商报的读者说:依我看啊,(深圳商报的)这些记者堪称前期公安!问其何以作比?他笑笑:这个你都不懂?公安是干什么的?侦察案件嘛。记者能侦察什么案件?远的不说啦,就讲眼前的几件“案子”吧。哪几件?你们看吧——
   昨天(6月22日深圳商报)头版二条登的《……记者“贴身”采访——揭秘深圳地下赌球》,那去“贴身”的记者不像电影《渡江侦察记》里的侦察员?他们刚写出“侦察报告”,公安部队就跟上。你们看,他指着今天商报的A5版,《举报赌球属实奖励3万元》。就这个?当然不只有这个啊!
   前几天登了小上军在深圳流浪的事,那才叫感人哩!无亲无故的一个街头流浪儿,记者偏偏会发现他有新闻价值,那个新闻敏感性啦,那种爱民心啊,啧啧!陪着个流浪儿“滚”了十多天,终于在他身上发现了好人和问题,还亲自追到湛江去,又是与湛江日报社联动,又是找公安机关配合,还像三国时候的刘备请诸葛亮一样,三顾小上军养父的“茅庐”,终于让小上的养父说出小上军是他花7000元买来的,并追根发现了拐卖小上军的嫌疑犯,报告了当地派出所。你看,这像不像“侦察大兵的排头兵”?围听者无不点头称是。
   可他意犹未尽,他提高声音、扳起指头如数家珍:还有黑保安、黑豆腐、黑窝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非法砍伐林木等等案件,很多都由记者先 “捅”了出来,引起政府、公安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问题得到解决。像不像公安侦察员?!
   听众中有人问:你干过新闻工作?他答,不瞒你说,以前干过,但那时候我们只是报人家破案的成绩,未能提供破案依据,真有点 “摘桃子”的味道,哪像人家这些记者,当先锋,打头阵,不怕威胁。此时有人笑说,照你的说法,以后记者不把公安侦察员的饭碗给端了?他笑说,哪会呢,只不过记者的“立案”、“侦察”都要比公安容易得多;其实,记者同公安的目标是一致的,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玲玲何时回到深圳?
  挑眉指眼
  
  读者 晓 语
  
   深圳商报4月18日A4版上《妈妈,我从传销窝点逃出来了》是一篇重量级的跟踪报道,可惜“3月14日,玲玲就回到深圳”的时间是错的。为何说这个时间是错的呢?
   让我们回首看看吧:4月9日深圳商报A9版(该报4月18日提示中错为A5版)《南山女孩疑被传销团伙控制》中说的是:3月17日接到陌生男人的电话,3月19日才分两次把5200元钱寄出,对方表示收到了。4月18日的跟踪报道第(3)小标题下玲玲说她自己3月29日(我怀疑这是19日)正式交钱了,4月1日“老姐”、“林娃”的“辞职”才引起她们的警觉,“两天之后”,即4月3日才在广州知道受骗了,还在一直寻找逃离的机会,怎么“3月14日,玲玲就回到深圳”了呢?而且又是跟踪报道的“昨天”(4月17日)才回到家。她回到深圳后一个多月才回家,干嘛去啦?同一事件的两篇报道,时间如此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时间问题又还不能推断,按一般推理估计“3月14日”是“4月14日”之错。但仅是估计,不能为准。准确时间只有当事人知道。希望编记们对时间、地点、物名、人名等不能推断的名词要在采访时核对准确、记录清楚,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情深深,意浓浓
  
  ——喜读深圳商报的“情感画廊”
   高致贤
  深圳商报的“情感画廊”越办越好了。文章以情感人,衷肠越诉越真,爱恋越谈越浓。
  谈情说爱,是“情感画廊”的特定任务,在情绪浮躁,感情不专的当今,记者能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并发掘出很多鲜活的感人故事,编排出生动的版面,读来感人肺腑。《走遍深圳万家店也要找到你》(10月14日),记述了卫民追求小静姑娘的故事。卫民的执着精神,着实令人钦佩,且那情感的健康,与那些“爱你没商量”或“爱得死去活来”的轻浮者有着天渊之别。10月8日那篇《当年的我为何那么幼稚》的忏悔,读来催人泪下,洁儿无意伤害男友,是想以另一种方式来表示更深的爱,谁料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带来意外的恶果,这本不该她负全责,但她却深深地自责了15年,这该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啊!
  上述两例,仅是“情感画廊”内许许多多生动故事中的一毛。但这些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如果有心的文艺家们能以此为素材,加以充实提高描写出来,搬上舞台荧屏,也不会比嫦娥后羿、牛郎织女、梁祝等等爱情故事逊色。诚然,我们并不主张爱情专一到“活守寡”的地步,但能用饱含热情的文笔,以一篇篇生动的抒情诗似的记实散文,将现实生活中这一代年轻人悲欢离合的感情纠葛描述得那么淋漓尽致、生动感人,这不能不说是该专栏的一大特色。
  该专版除每期必有的一篇重头散文外,“公开的情书”情深意笃。“片语传情”话短情长。插图与文字有机结合,不但图文并茂,而且融为一体,整个版面也显得更加生动,读来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闲谈报料
  致“读者大会版”编辑
  
  编辑同志:
   读过《有多少“新闻”是白跑》(见本报11月15日C8版),深感热线记者的负责与艰辛,钦佩之余,觉得“报料工作”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故在此提个“奖惩分明,预防慌报”的建议:。
   首先肯定,绝大多数报料人都是关心贵报的,是在为办好贵报尽力。贵报给他们以100元至300元,乃至万元的重奖,对及时获得重大新闻线索很有作用。但因奖励多,若不辅以适当处罚,惟恐出现谎报,让记者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白跑上,使一些该采写的重大新闻未得采写,白白丢掉了好新闻,实在可惜。
  造成记者白跑的原因较多。一是误报。如将烧垃圾报为山火的。但因隔着防护林看不清就报了,心急如焚报动态,误报情有可原;二是不准确。如报北环大道上有盗窃团伙的,就可能是将偶尔出现说成“每天晚上”;三是滥报。如校园门口小店卖刀的。也可能确有其事,但经报料人或其他人发现后指出其危害性,店主己经改了,还作料报。四是虚报。就如北环大道盗油团伙的 “料”,也可能报料人并未亲自看到,就将道听途说的“马路消息”作为“事实”报了。一般说来,上述四种报料者都是好心,前三种情有可原,第四种就不对了。应该通过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原则,必须坚持“眼见为实”的报料要求,尤其是像盗窃团伙之类的静态新闻。
   除了上述四种情况外,还可能出现恶作剧。出于好奇心,某些青少年看到有人领了几百元的“报料奖”,不妨编报“新闻”试试?更不能排除个别人的蓄意假报,造成混乱。为什么呢?因“报料”破了不少案件,“得罪”了一些坏人。有的曾向记者写恐吓信。正义当然不怕恐吓,但我们还是要预防他们以报料方式来捉弄记者,制造混乱。如何防制呢?在落实报料人身分的基础上,问清是否眼见的。对报料不实者进行调查,属恶作剧的,批评教育;对故意制造混乱的在报上点名批评,并报有关单位处理。以确保报料工作的正常进行。
  
  建议增标打字校对名
  
  
  
  
   贵报“三人纠错组”纠正一些 错漏别字,这是贵报编者高姿态,严自律以及 对读者的负责与信任,难能可贵。但我以为给错误最后把关的应是校对。按出报程序,作者错的编辑改,编辑错的打字改,打字错的校对改。打字可以发现作者和编辑的错误。校对对作、编、打中的错都可改。但以前似乎没给打字、校对的修改权,现在我以为应把纠错权利给他们。记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老社长退休后作文批评而今出版物的错别字太多,自己愿意去干校对。校对水平高低与报刊错漏多少有关。责校应具副主编的文学水平。为确保报纸质量,希望贵报标出打字,校对之名,给以纠错权利,至少须加标“责校”之名,将责权利结合起来。
  不知是习惯还是规定,报刊以前不标编辑名,现在时兴标名了,不少报刊也只标主编、责编、或加个美编之名,贵报也一样,可《深圳法制报》已增标了“责校”之名,这可加强校对的责任感。读者也不会把错误都归于作者和编辑了。为此,建议贵报在报上增标“责校”和打字之名,把错误降低到最小限度,乃至杜绝。当“纠错组”无错可纠之时,报纸的质量就更高了。
  
  琴老师为我改博文
  高致贤/集
   按:我建博3年多来,自从与琴声优雅老师网上结识后,她对我的每篇博文都予以仔细审读,对文中的错别漏字,和遣词造句以及标点符号运用中的错误,均一一作了纠正。且不只审读一篇,篇篇皆然;也不止纠正一次,而是有错必纠。3年多来,我坚持天天更新,每天至少发一篇博文,迄已发表近2000篇,除个别转载作品之外,凡属我的作品,老师均逐篇审读,逐字逐句修改。这种工作十分艰苦,不但要认真细致,还须别具一双慧眼。琴老师标明我文中错在哪段哪行,我按图索骥,有时也要返复几次才能找到,琴老师是如何审读拙文就可想而知了!我不知琴老师是不是上语文课?可这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也难以做到,文字编辑和专职校对,对发表稿件也难以如斯,琴老师却这样做到了!
   老师的这种“有错必纠”精神,令我感动不已。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在世风日下,唯钱是图的畸形氛围里,许多人做一点好事都很难的今天,琴老师在毫无功利的虚拟世界里,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帮我纠错,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琴老师如何为我纠错?金兰博友等早已表示佩服。这里随机抽几条于后,以供读友们鉴赏。
  優雅琴聲:2009-09-19 10:29:59 [回复] [删除]
  第三段第四行:间单炊具,简;第六段第二行,掉自己的己;倒数第四段第一行:报告文学于《今日山里人》刊。是刊出?倒数第二段第三行:在贵州省是佼佼者,也是更好;最后一段第一行:后朝梁子的集市贸易发展,“的”字放“发展”前面好;最后一句建议“写照”后面加个“吗”字.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昔日三间茅舍,而今第三集市
  優雅琴聲:2009-09-18 12:42:49 [回复] [删除]
  第四段第三行,需字后面掉字了;第七段第二行:就害怕,掉个是字;第八段第二行:最后一句看看。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高致贤回忆录第二十一章第7节:廿年前的爆炸悬案
  優雅琴聲:2009-09-01 11:14:42 [回复] [删除]
  第四段第二行:谩谈,可是漫谈?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己丑回乡避暑记43:补记赴凉都之六
  優雅琴聲:2009-08-31 13:00:39 [回复] [删除]
  第四段第二行:文艺表演权的演字漏掉了;本段末尾缺标点。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高致贤回忆录第二十章第7节:老了才发挥文艺特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