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老师为我改博文
高致贤/集
按:我建博3年多来,自从与琴声优雅老师网上结识后,她对我的每篇博文都予以仔细审读,对文中的错别漏字,和遣词造句以及标点符号运用中的错误,均一一作了纠正。且不只审读一篇,篇篇皆然;也不止纠正一次,而是有错必纠。3年多来,我坚持天天更新,每天至少发一篇博文,迄已发表近2000篇,除个别转载作品之外,凡属我的作品,老师均逐篇审读,逐字逐句修改。这种工作十分艰苦,不但要认真细致,还须别具一双慧眼。琴老师标明我文中错在哪段哪行,我按图索骥,有时也要返复几次才能找到,琴老师是如何审读拙文就可想而知了!我不知琴老师是不是上语文课?可这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也难以做到,文字编辑和专职校对,对发表稿件也难以如斯,琴老师却这样做到了!
老师的这种“有错必纠”精神,令我感动不已。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在世风日下,唯钱是图的畸形氛围里,许多人做一点好事都很难的今天,琴老师在毫无功利的虚拟世界里,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帮我纠错,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琴老师如何为我纠错?金兰博友等早已表示佩服。这里随机抽几条于后,以供读友们鉴赏。
優雅琴聲:2009-09-19 10:29:59 [回复] [删除]
第三段第四行:间单炊具,简;第六段第二行,掉自己的己;倒数第四段第一行:报告文学于《今日山里人》刊。是刊出?倒数第二段第三行:在贵州省是佼佼者,也是更好;最后一段第一行:后朝梁子的集市贸易发展,“的”字放“发展”前面好;最后一句建议“写照”后面加个“吗”字.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昔日三间茅舍,而今第三集市
優雅琴聲:2009-09-18 12:42:49 [回复] [删除]
第四段第三行,需字后面掉字了;第七段第二行:就害怕,掉个是字;第八段第二行:最后一句看看。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高致贤回忆录第二十一章第7节:廿年前的爆炸悬案
優雅琴聲:2009-09-01 11:14:42 [回复] [删除]
第四段第二行:谩谈,可是漫谈?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己丑回乡避暑记43:补记赴凉都之六
優雅琴聲:2009-08-31 13:00:39 [回复] [删除]
第四段第二行:文艺表演权的演字漏掉了;本段末尾缺标点。
来自:“琴声部落“圈子
来源:高致贤回忆录第二十章第7节:老了才发挥文艺特长
感谢那盘便饭
——采访漫谈
高致贤
在外出采访吃招待饭局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某年,我受某政法机关之约去采写一个刑满出狱仍处于内控中的人。入狱前他是青年知识分子中的才俊,犯的是一种十分敏感之罪,判的是重刑。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教训使我深知:采写这种本身新闻敏感性就很强的对象,弄得好就顺利,否则就很难采访成功。
我首先侧面了解了采访对象的经历、个性及犯罪事实与改造态度之后,为了采访成功,我便约法三章:陪我前去采访的领导人不要露面,我以当地“关协”人员身份出现,接待单位的领导人和政工人员也不陪同。
到那控管单位交谈后,我把小包及钢笔、采访本等一应随身携带之物放下,两手空空,和平时晚饭后外出散步一样,由一名清洁工带我进去,几道门卫己接内部通知,一路绿灯放行,按规定由最后一道门岗和清洁工一起带我进入采访对象的住处,向他介绍我是当地关协的老人,来看看他。
门岗和清洁工退出后,我也没有急着采访,随便在屋里走走看看,漫不经心地问些生活琐事,但他还是十分警惕,问他几句不答一句,显得十分木讷,有时好像不会说话似的,我才发觉我们的安排出了破绽:关协不也是政府的外围组织?怎么会突然关心起他来了?于是与他讲起外出闯社会之艰辛……慢慢有了一些沟通,但仍处在几问一答的生硬语境中。
在尴尬与半尴尬中熬到了午饭时间,食堂送饭来了,一式两份,我与他各一份,饭菜完全一样,我便认真吃起来,这一吃便打消了他的疑虑:哪有记者与内控刑满人员一起吃饭的?我看出他的神情变化,也不急于问他什么,只顾认真吃饭,他几次启齿想谈点什么,我欲擒故纵,反而说趁饭菜热乎,快吃罢。这更使他放心了,他便主动向我倾诉起来,好话坏话任他说,有许多本是我不需要的内容,但取舍权在我。我反而佯装出不关心的样了,任他信马由僵,不时催他快吃饭,我越似“不想听”,他越是想讲,我暗中放慢吃饭速度,内心认真听讲,他已完全放松警惕,不再设防之后。我便故作随意插问,掏出我需要的东西。
后来,我插问一些关键问题,他也如实回答,而且发出相见恨晚之叹,这顿饭吃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事后的单位招待饭局中,领导向我道歉说:午饭是工作人员失误,只给您送盘便饭。我说:没有那盘饭我采访不成功,我很感谢那盘便饭!
关于闪小说的通信
高致贤
XX文友:你好!
来信问及关于闪小说的一些问题。对此我尚在学写之中,还未进入研究,只能谈点个人肤浅感受并介绍一些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近年来,闪小说这一体裁在国内登堂入室,很快吸引了众多读者目光,掀起了阵阵写读热潮,在出版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她为什么会很快引出一种读写新潮?朴素、马长山、樊发稼等倡导者及评论家发表了很好的论述。综合他们观点和相关信息告之如下:
一、关于汉语闪小说名称。闪小说之汉语名,缘起于:2007年1月,天涯社区发起的“超短小说征文”。征文中的论坛讨论,提出的体裁名称多达24种,经过众多作者、专家审慎甄选,最后决定采用“闪小说”这个名称。
“闪小说”之名,来自英文“flash fiction”。最早将“flash fiction”译成汉语“闪小说”的是云弓。Flash fiction源远流长,在西方,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写作者包括契诃夫、欧?亨利、卡夫卡等伟大作家。近年来,西方国家已经出版了多部闪小说作品集和评论集。
二、闪小说应运而生。朴素先生在《闪烁其词系列闪小说丛书》总序中说:当下社会,繁华浮躁。长篇大论,喋喋不休,让人厌倦。反倒是那些精短的文字,如天女散花,满园春色,建筑起一座晶莹剔透的微型城堡。闪小说横空出世,夺人眼目。
马长山先生在《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品文库》总序中介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清晨,睁开双眼,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令人目不暇接。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文学也发生了巨变:由于长篇累牍的文字乏人问津,于是精短文学大行其道。以小说而论,500个汉字左右一篇的闪小说近年来异军突起,它们不仅风靡全国,而且走出国门,影响到东南亚乃至全球汉语文坛。
三、关于闪小说之写作特点及创作势头。写闪小说不能说教,必须在精炼的文字里抖包袱,如匕首一般,具有杀伤力。长篇可以铺垫,慢慢酝酿。但闪小说必须一箭穿心。在方寸之间,呈现艺术的魅力。她以短取胜,仿佛唐诗里的五言绝句。它以500字左右的篇幅,挑战小说写作的极限。如果说小小说是诗,闪小说就是诗中的绝句。
有评论家如是说:“闪小说之妙,妙于巧思,妙于结尾的出其不意、出人意表,让人有‘原来如此’‘真没想到’的兴叹。”有读者如是称誉:“闪小说,指尖之舞,浓缩的是精华!”“闪小说是灵感的火花,是心灵的闪电。”“闪小说好比盆景与微雕。”“闪小说是印章艺术。”“闪小说是在小说中舞蹈的诗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更有报刊如是惊呼:“当下流行闪小说!”
我与闪小说之渊源。本人无能创作宏篇巨著,不时做点“豆腐干”佐以“麻辣烫”发表。1984年发表于《高原》第2期,后于当年第10期《山花》转载的《伯欢使牛》便是闪小说。只是当时尚无闪小说之名,故尔标的是小小说。自天涯社区“短文故乡”版上出现了闪小说之文体后,我便以闪小说之体裁发表。其中有的分别入选常规(非自费)出版的《中国迷你文学1000篇》、《闪烁其词系列闪小说丛书》、《打开的天空——当代中国闪小说百家卷》等闪小说集。今年初《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品文库》向全国征集书稿两辑计20本,现已由北京一家出版社慎审通过。我与湖南高宗金合作的《人生万象》卷忝列其中。
五、总观闪小说的前景,我以为正如批评家樊发稼预言:“闪小说这一小说‘新样式’创作的兴起,必将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现象载入史册”。有评论家指出,时下的闪小说虽未全是精品,但它们的潜力已经释放出来,假以时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草草初复,顺颂撰安!
高致贤敬复!
2011年4月10日晨于深圳伶仃洋畔
朋友给材我拟题
高致贤
博友留言问我怎么会有那么多议题?广交朋友、记下点滴素材。
比较而言,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素材,素材如面粉,议题是食物,有了素材选议题,就如有了面粉,馒头、包子、面条、饺子随你做一样简单。我的许多素材又是以前库存下来的。素材多靠友人提供,我交的朋友很多,经常打交道的大体分为:
一是直接采写对象。如芸豆大王刘义章,省劳动胡索文,全国劳模黄建务、李淑彬等等。他们本身就是新闻人物。可我开始接触这类朋友时,并不急于采访,而是交流思想,直到获得他们的信任之后,采访也就顺理成章,且能深入细致。我获省好新闻二等奖的《农民刘义章七个月为国家创汇41万美元》的消息就是在一次晨炼归来,途经该公司门外,顺便到他家喝杯茶,无意间看到他在算账获得的题材。因互相信任而深入交谈,翻阅其帐本的产物。
二是提供写作素材的对象。他们多是县机关和区、乡、村、组中分管或懂得宣传工作的人员。县里各个时期搞什么中心工作他们总是先知道。他们发现什么好人好事就给我捎口信、打电话,或亲自来约我去采写。县工商局的吕和云热爱宣传工作,随时向我提供全县工商户中的采访对象,并陪同我去采访。我获省好新闻三等奖的通讯:《昔日荒山变乡场,四方客户纷纷来》就是他提供的新闻素材。
三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他们不可能人人提供新闻线索,但他们代表着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根据他们的呼声写出的作品很有份量。1990年伏旱造成大方全县粮食大幅度减产,多数干部群众因之改变了该县流传的“天干三年吃饱饭”的观点,认识到生态遭破坏,抗旱能力弱的问题。几位朋友让我对此写篇文章。根据他们提供的题材,我写成《从“天干三年吃饱饭”到天旱一月就饿饭谈起》的新闻述评,播出效果很好,获省广播、电视系统好新闻一等奖。
分别获全国好新闻三等奖的《镇长玻板下的座前铭》、《开发乡土人才与发展农村经济》和优秀奖的《承包与主管》及几省区联奖的《挥舞银锄绘彩图》、《兴农科技哪里来?》和《路正长》等评论和长篇通讯,均在朋友提供素材的基础上深入采写所得。
有不少乡村朋进城总要来我家看看,吃吃喝喝很随便,如亲兄一般,他们为我送来许多写作素材。当时能写的就写,不能写的就存入我的资料库中,现在还可取出来写杂谈。
哪种传媒势最优?
高致贤
而今的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三大类媒体,如何评价此三类传媒之长短?这得从发表、使用和保存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发表上看。图书报刊受时间、空间和程序的限制,发表很慢也很难;广播电视也受时空和程序限制,发表也难。前述这两媒的一条信息从选材、采访、制作就有个较长的过程,它们均为官办,发稿得层层审批,层层设卡,层层都要显示自己的权力,一路绿灯的稿子不多,终审总编不签发,再好的稿子也枪毙。即使总编签发了,甚至排好版子上机始印了,一旦新华社有重要稿子急发,还得让路,立即下机拆版重排。这个过程,就注定它的信息发表快不了!而又因为它们都是垄断的,媒体单位由官方豢养着大批编辑记者,普通大众极少、甚而没有发表权。这就注定它们的信息面狭窄而运行速度缓慢。而互联网络呢,大众有发表权,从选材、采写到发表由作者一气呵成,不需层层审批。一条快讯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发表之快,使前两类传媒无法望其项背。
其二,从使用来看。前两类使用周期短。除特殊的专门保存单位外,报纸一周、刊物一月、图书一年已成旧货,普通人很难使用。再说,即使是设保存单位,也不可能将国内外的信息囊括其中,更谈不上大众使用了!电台电视信息呢,转瞬即逝,没有预知权和特殊手段的人民大众使用不了。而网络呢,不需大众保存,需要使用什么信息,网络多可提供;只需点击搜索即可获取!
其三,从收集保存上看。什么单位也不可能将国内外的图书报刊收集保存齐全,大众更不敢想象去保存一省之图书报刊,更不要说全国乃至全球的了!电台电视的信息,没有特殊手段的普通大众连收集都收集不了,遑论什么保存?而网络呢,无需收集保存,需要什么,上网搜搜索即可获取。
仅从上述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就可以说:而今信息流通方面,書不如報紙 , 報紙不如電視 , 電視不如網络。
然而,现在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图书报刊发表最好,电台电视播出次之,网络发表更次,甚而认为网络发表“不算发表”。真是这样吗?从使用交流上看,我们应该把这顺序颠倒过来。
热潮素材冷处理
高致贤
时下正值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报道北京奥运消息无疑是最大的热潮,但一般网民如何去写热潮?这得有些讲究。我的办法就是热潮素材冷处理。
为何热材不热处理?因为我们“热”不赢国家几大媒体。奥运会的安排他们先知道,且已多次报播,我们再写就成了马后炮,等于捡人残羹、拾人牙慧。运动进行中的突发新文,电视、广播现场就在第一时间播出了,各网络系统也在第一时间发表消息,那是他们的任务。我们再捡来重报,不就等于背柴入箐、醉后添杯、多此一举了吗?所以,不必去跟浪潮,跟的结果不会佳。
那么,普通网民与热潮新闻是不是就无缘了呢?当然不是,但得通过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自己的思想特色。如文辛之页用照片集反映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体操队从失金到夺得团体冠军的兴奋,就带有自己的思想特色了!
记得在农业尚处于人民公社化的时期,一些写新闻报道的,形成农业上的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四季歌”公式;工业上的年初报计划,年终报佳绩。由于工农业管理的模式化,新闻也如出一辙。有人将前一二年同期发表的底稿拿出来,将时间、数据换成当年的,投出去照常发表。
而写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的呢,每逢元旦颂新年,春节写喜庆,三八歌归女,五四颂青年,六一赞儿童,七一颂党恩,八一赞军威,十一庆祖国等,唱的多是“节日歌”。因为节日内容早已固定,作者不能写出自我个性,作品也就很难有变化,谁也不敢乱变化,因而,同节日的诗歌、散文,多系雷同化。现在也还有唱情人节之类的“新节日歌”的博文,雷同的也不少。
今天的网络文学发表比那时候自由多了,我们就不必去凑热闹。在热潮中对某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冷静思考,从中悟出某种道理、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的文章才能耐人寻味、给人启迪;也才能实现文艺的多元化,达到百花齐放的境界。
谁说诗文不值钱?
高致贤
在一次省文学研讨会上,有人说:“而今什么都可卖个好价,只有诗文不值钱!”
诚然,如果将诗文和鱼肉同时摆上街市,除某种特殊用户需要的某种特需文体也许可以卖些钱外,就总体而言,诗文是没有鱼肉好卖的。而今诗文的市场——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在买方,即用稿单位与读者。有的编辑部出版或发表普通作者的作品,还要作者买书号和付版面费,可见诗文之滥贱也!
然而,作者虽不能将诗文直接卖钱,可好的诗文对社会却是无价之宝。姑且不论诗文在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和艺术享受上的精神价值,仅以它给社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也是无可估量的!“杏花村”成为名酒,多亏杜牧老夫子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寒山寺的游客络绎不绝,也多冲着张继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来;洪洞县的知名度为何那么高,不就是因为京剧《苏三起解》中的一句唱词?孟姜女寻夫的民间文学,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等等等等,不也为多少原来一文不名的地方开辟起千古不衰的旅游、商贸源头吗?此类诗文使民众受益匪浅,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堪称利国利民。谁能算出它们值多少钱?足见好诗文是值钱的,而且值大钱。
不过,这种钱并非作者直接卖钱到手,而是转为国家、民族的一种社会财富。这便是文学所产生的价值效应。
谁说诗文不值钱?钱在国家民族间!
回复中之回复
高致贤
想不到我一篇小拙文,竟然惹得一个叫“精满自缢”先生恼羞成怒,开了个专栏来批判我贵州老高哩,我与精素昧平生,无仇无恨,不知哪里冒犯了他的尊严,竟对我一个72岁的老朽大动干戈,且不容他人提醒,可我到底有些什么错误呢?他没有摆出来,没有批判的活靶子,仅凭他老流氓之骂人和断章取义以及无中生有的几句空话,大家批判起来也实在没有针对性,他不在我的文章后回复批评,可能是为我留点面子,可这却忽悠了跟其批判者。看来是我写主旋律的文章得罪了他。为让他能对准我的错误批判,我现在这将我的这篇关于主旋律的文章附在后面,作为他批判的活靶子,以免他买空卖空。若还嫌不够,请到我[老高专栏]中去批判好吗?人老就只有当精先生定的“老流氓”了!欢迎批评,但请不要搞人身攻击好吗?谩骂和人身攻击不合法吧?版主们是知道的哩!
附文2篇于后:
〔讨论〕网文可不可发表主旋律文章?
高致贤
这个问题本身看来是不成问题的,可它却又成了我们网络生涯中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吗?
我在网上发表一些主旋律文章,有好心的网友提醒我:这类文章在网上没有什么人看;这我理解。可有的人却以揶揄口吻说:这样的文章放到《XXX报》上去发表好了。还有一种仇视主旋律作品的评论。回复者好像对现实社会有仇似的,谁要说现实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他们便极力谩骂、攻击。可这种人有个共同点:不发或极少发帖子,回复却很多。而回复除了脏话就是骂人,像泼妇、无赖一样,练就一套脏话、骂语,用以到处回复,好像网络就不能写阳光似的。评论我欢迎,但对现实只能说坏不能说好的这种思想倾向我不敢苟同。
网络也是当今一大媒体,网文也在反映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有好有坏——既有光明也有阴暗,故网文也应如实反映现实:既表现光明,也反映黑暗。如只反映阴暗而不反映光明,定然失之偏颇,那就会影响网络的声誉。人们曾一度对某些纸媒的相信度大打折扣,那就是因为那些纸媒一度报喜不报忧,且用假大空话欺骗愚弄读者。同理,如果今天我们的网络反过来只报忧而不报喜,且为了报忧而胡说八道,那也脱离了现实,终将被读者唾弃!
凡走极端皆为错,网文不能走极端。如果只准网文专门暴露阴暗,把个社会写得乌七八糟、一塌胡涂,一点好处都没有,眼前什么都不好,那么,这些回复评论的“网文高手”们怎么不用竹简写作而要玩电脑?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写愚昧无知的社会现实,写作者不也成了愚昧无知的矛盾商了吗?可那一些人不写帖子,只会骂人,足见其知识贫乏之至,可悲可怜又可鄙!如果他们能用那些骂人的时间和精力去学点知识,写点帖子,以理服人多好呀!
网络发文是相对自由的,各人接触的生活实际不同,体会感受各异,所写之内容不能要求一律。各人可以发表各人的观点,但应摆事实、讲道理,心平气和地来讨论,不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都得按“我”想的来写,否则你就错了!而那些批评网络发表主旋律文章之人,往往又不讲道理,提笔成脏,开口国骂,胡搅蛮缠,把个网络给污染了,实在不妥。
几十年的笔耕生涯,养成我写主旋律文章为主的写作习惯,可我并非只写主旋律,我写的批评性的杂文还占多数。如何报喜也报忧,我说不出一个比例,也无事例可比,我只能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
前述仅是个人之见,仅供网友参考,作为引玉之土砖,不对之处,请多批评。
文如其人,还是文如其情?
高致贤
“文如其人”似乎已成定论,我则不以为然。这并非冒昧先贤,真切感受如斯。
本人常有些文学作品见诸报刊,但没有发过本人照片。故有谱我歌词、改编我文的合作者和读我文者据我作品对我本人进行分析、想象,有的把我想成壮实小伙,有的将我想象成清瘦老头,有的把我想成坚强老妪而赞颂,有的将我想成娴慧淑女而函求,有的想象我狂放,有的认为我温柔……依据我的文章想象出我的多种形象。可当他们一旦与我见面之时,总是愕然一声:“哎呀,你原来是这个样子?”意即与他们想象中的我判若两人。为何出此差异?他们就是根据我的文章来想象我个“人”形象的。因为我的文章并非一种情调,故将我想象成各种不同的人形。如果真是“文如其人”的话,至少他们不会把我想象成女性。别人想象我如此,我想象别人依然。我对一些只读其文未见其人的作者也曾想象过其形象,有的作者的形象还在我脑海里定了型,可一旦与其见面,想象与实际往往大相径庭。连性别和年龄段都弄错了。为何出现如此差异?皆因以文章作为想象的依据。因而,我以为流传已久的“文如其人”不切。
那么,文如什么呢?我以为:文如其情。
情是人的心态反映,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人皆有之,各种情状都会表现出来,作家的情感表露成为文章。文章是作者感情流露的结果,不是作者形体印于纸上。有人把“文如其人”中的“人”视为作者的性格,这就与情接近了。故将作家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派。但事实又使此论不尽成立。就以读者熟知的李清照为例。她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一面,也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一面,你说她是豪放还是婉约?
依文论人说不清,依文论情较确切。当毛/泽/东等伟人从“神坛”上走下来之后,便可以看出他们既有英雄气壮,也有儿女情深。他们的各种情绪都会从作品中表露出来,故同一人的作品会有多种风格。这便是作者情感变化的记录。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客观环境是随时变幻着的,尤其是社会环境。作家处于环境变幻中的感情变化,发泄为文就有不同风格。读者便会从其文章中感受到其成文时的情感。因而,以文为据去分析作者当时的情感较为准确。反之又可以据情视文。故我以为:文如其情!
(发表于1995年10月20日《今日文坛》报总25期)
(写作体会之八) 文章怎样才能写深刻?
———兼答伊伊、小王等圈友
高致贤
按:有青年朋友出题:让我谈点写作经验。经验没有,教训颇多。鄙人在业余写作期间,曾写过一些教训文字,愿将它们陆续翻出来现丑,藉以向出题的朋友作个交待。
我评论伊伊、小王等的博文时让她把文章写深些,她留言问我怎样才能写深?这里一并作答。
伊伊、小王等博友:
关于怎样才能把文章写深刻的咨询已有不少时日了,一直没有认真回答,那是我也还被这个问题困扰着。以前不少关心我的编辑老师来信,几乎都指出我的文章还有点道理,但欠深刻,故不采用。但也没有向我指点如何写深刻的迷津。为此,我潜心查阅了一些资料,多是泛泛而谈,难得真谛。近读林淡秋先生之作,其中谈到这方面的问题较为具体;现将读书笔记摘抄发表,算个回复吧。林先生说:
“……鲁迅的作品所以那样深刻,我想,主要因为他有明澈的历史透视和深刻的现实体验,……他不但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而且同广大的人群一同生活,一同呼吸,一同忍受,一同反抗,一同斗争(这些‘一同’你们做到了吗?我未做到,故写不深——引者)。他因此非常熟悉周围的人物,非常熟悉故人和战友,彻底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了解他们的虚伪和真实,所以能够把握住他们的灵魂,能够剥去他们表面上的洁白,挖出藏在底下的污垢,而且还能挖出藏在那污垢底下的真正洁白来:这就叫作深刻。……”
上述的五个“一同”和两个“非常熟悉”及两个“了解”并两个“能够”,就是写深文章的真谛,也算林先生的“秘密”吧,够我们学的。
林先生还告诉我们:“精读一篇鲁迅的作品,比熟读几十本‘创作方法’一类的书籍有益得多。”可见,文章要写得深刻,除深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人、一切事,学习历史知识外,还得认认真真地读些写得深刻的经典作品。了解历史,对照现实,不要被那些干巴枯燥的“写作方法”约束自己。请注意,这里说不能读的有两个前提:一是“干巴枯燥”的;二是“不要约束自己”。至于那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写作经验总结,有血有肉的心得体会,也是对人有启发的,联系实际读一些,也使我们初学写作者少走弯路,未尝不可读。
我从林先生的作品中获益匪浅,故将学习心得写来,不知你们以为怎样?望予反馈!
老高
顺颂撰安!
我写我想不理他
高致贤
方欢迎您!2 ?; T& K' }+ c. y# q1 Y8 e. x说什么这样写不符合某些人的胃口,
那样写没有刺激性……
我想我写,我写我想,
谁老是让人牵着自己的鼻子写作?!
几十年的伏案生涯,
我曾作茧自缚:
动辄看别人眼色办事!
写旧社会只有一个苦字,
写新社会须道万般甜蜜;
浪费了多少纸笔才恍然大悟:
社会并非完全如斯!
那时衡量作品优劣的第一标准是政治,
离开政治就是臭的!
说那标准是政治?
其实就是某些领导者的口语!
退休后,取得一点自由,
上网来,才有自主发表的权利;
突然又来个兴趣、刺激新标准,
还反对写好人好事;
谁还想让我再低眉顺眼写作,
去他妈的!
告诉你———
我不再是紧跟什么写作的“童养媳”!
我怎样登上《人民日报》?
高致贤
网上搜索到“人民日报五十周年库”中收存了我发表于该报的《加强救济物资督查》(见附件1)一文,说明我已登入我国的最高新闻殿堂。作为一个基层通讯员,登人民日报这种殿堂谈何容易?1988年11月3日,人民日报社的章壮沂主任在中央党校内给我们讲课时介绍:人民日报每天的来稿用火车皮拖,不说用本报记者和中央特约的稿子,光是新华社的来稿都登不完,没法处理,只好订个用稿比例。通讯员的来稿采用千分之二(0.2%),而有资格当他们通讯员的,起码是省报记者。我听一位省报记者部主任讲过:有很多人当了一辈子的省报记者,没有一篇稿子上过《人民日报》。作为在县里工工作的业余通讯员之我辈,那望尘莫及的!
我呢,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初上稿《光明日报》后,紧接着于1980年上稿《人民日报.内参》(但那只供中央领导阅读而无样报的,收到稿费才知被采用了)。随之在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学报、中国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检察报等等中央级报刊上都有稿子公开见报了,可人民日报之门还未向我正式公开。
1986年3月6日《贵州日报》第三版头条发表我的《彝文翻译世家》(见附件2)。两天后《人民日报》原文发表,标点符号都来变一个。可署名者却是人民日报驻贵州记者潘帝都。当年潘未到过大方,便将我的作品剽窃而去。
5个月后的1986年8月12日,我发表于贵州日报头版眉条的《农民刘义章七个月创汇46万美元》,第二天《人民日报》便作了标题新闻报道,第五天《人民日报》又公开转载,落款均为原载《贵州日报》,没有我的名份。但我上稿人民日报的信心并未受到影响。直到我花甲之年的1997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终于公开发表了以我署名我的《加强救济物资发放督查》一文。写稿投稿50年之后,我才名正言顺地夸进了最高新闻殿堂的门槛!个中艰辛谁知道?
附件1:
本站搜索 站外搜索 google 百度 雅虎
人民日报五十周年库
加强救济物资发放督查
1997.07.21
加强救济物资发放督查
今春我和一位县领导同志下乡,见一农户已断炊数日,问副乡长,答曰:已决
定给其救济粮,花名册报到区里未批回来。到区里询问,说已批转粮管所,到粮管
所查询,说已批到某粮站,区秘书到粮站问,说已经过期。回过头来再问农户为何
不按时去领,答曰:开仓发粮只3天,有些农户尚不知道已发放;去领时,粮站又
说一张单子上好些户,必须全部到齐才发放,等领粮户把人约齐了,或粮站已下班
无人发放,或是过期不发了。县民政局的同志反映:某区的救济衣被发到某乡,竟
被放在保管室内过冬,惨遭鼠咬虫蛀霉烂。另外,在救济物资的发放过程中,有的
因“公”挪用,有的经办人员优亲厚友,致使特困户很少得到。
为此,呼吁各级领导加强对救济物资发放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把救济物资发
放到被救济人的手中,让特困户真正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
(贵州大方县 高致贤)
《人民日报》 〔19970721№I〕
主办: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花都区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 粤ICP务05082023
附件2 彝文翻译世家
高致贤
贵州省大方县东关乡彝族农民罗文笔家,三代人从事彝文翻译工作,迄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了,被人们誉为彝文翻译世家。
罗文笔(1866—1946),原是当地的汉文先生,一九一六年他参加耶稣教后,与一位彝文老先生将“赞美诗”译成彝文在彝族教徒中传唱,开创了贵州汉文彝译的历史。一九二九年,北平地质研究所的丁文江来到大方,发现有彝文,便追踪找到罗文笔,请他将七篇彝文译为汉文、拉丁文、彝文对照本,集为《爨文丛刻》一书,送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书成后,丁文江许罗文笔任县知事,罗谢绝,要求政府批准办一所彝民学校,传授彝文。
解放后,罗文笔的次子国义继承父志,钻研彝文。一九五五年,毕节地区成立彝文编译组,罗国义应聘当了该组编译,将珍贵的彝文书《西南彝志》译成汉文出版,和《爨文丛刻》一起收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民族学院兴办彝文班,于一九八一年聘请罗国义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他的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国家民委和学院领导的好评。去年,罗国义病休回乡后,又由他的侄子罗正仁应聘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一九八四年底,大方县成立彝文编译组,罗正仁的弟弟罗正光又被聘为该组的编译。
七十年来,罗文笔家祖孙三代从事彝文翻译,译出《爨文丛刻》、《西南彝志》等,共六七百万字的书籍,并向数以千计的学生传授了彝文,为彝文的推广、应用作出了贡献。
写于《毕节报》创刊十周年
高致贤
作为通讯员,谁不盼自己的家乡有张报纸?我盼这块新闻园地的心情,虽是十余年前的事了,但提起来还记忆犹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地(洲、市)级报纸纷纷复刊或创刊。继《贵阳晚报》之后,《黔南报》作为地区报纸率先创办起来。一次全省优秀通讯员表彰会上,《黔南报》主编走上主席台慷慨陈词,向全省与会者各送一个保温茶杯和一张报纸,并承诺赠阅《黔南报》一年,请大家为该报写稿。使之出人头地,风光了好一阵子。
当我接过那份厚礼时,心里总是酸酸的,沉沉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人家黔南州能办报,为何我们毕节地区不能办?论财力,当时我们并不比人家差多少,新闻人才更不差。可是,人家已经办了,我们何时才能办?
“心有灵犀一点通”,当时任地委宣传部宣传科长、主管新闻工作的刘衍奎君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徐本礼及我区的一些老通讯员也想到一起来了。于是,贵州日报社的招待所里,刘衍奎住的房间便成了我们地区与会者议论创办《毕节报》的场所,话题总是如何请求地委批准办报之事,连在外地工作的毕节人也卷入其中。当时贵州日报驻六盘水市记者站的曾瑜庆同乡就曾出过许多主意,想过许多办法。刘衍奎还借鉴了其它地州的经验,将编辑人选也考虑了一番:全区现有的优秀通讯员中,谁办哪个版,谁把那道关……大家都盼望毕节地区的这张报纸早日问世。
地委批准办报了!筹备工作立即上马。适逢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记者协会)和省新闻学会在贵阳召开成立大会。我和衍奎作为毕节地区代表出席。因为人少,我搭他们的车同赴贵阳。车内坐着刘衍奎、彭裕硕、韩秉明几位筹委会成员,我们一路讨论,到贵阳也住在一起。白天,我们开会;秉明学划版,裕硕购器材;晚上我们一起研究如何办报……
物换星移,转眼《毕节报》创刊十周年了,我也当了她10年的通讯员。她采用了我的一些拙稿,也评过一些佳作,连年评我为优秀通讯员,为我的作品提供了发表园地,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而今我已年近花甲,早该成为通讯员中的“调研员”了,但对这位盼中生、爱中长的她来说,深感相见时难别亦难,余愿当她的终身通讯员!
1995年于大方
采写新闻若淘金
——试说新闻与人才
高致贤
搞新闻可以造就人才,新闻采访能发现人才,新闻报道宣传人才。新闻发表提供了人才信息,为组织人事部门培养、使用人才起着积极的举荐作用。
这还需从一条“马路消息”说起。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彝文尚未进入普通课本。我友陈永德、李向东下乡采访途中等车时,看到一个小村姑在公路边读书。近前一看,那书上的字他们全不认识,询问方知是彝文课本、一位叫杨恩勋的老师在当地农村办了个彝文教学班。他们觉得这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便采写了一条消息发于《贵州日报》,引起地、县领导的重视,便对那位仅有初中汉文程度的杨恩勋加以培养,聘到县民委使用,使之不断提高,30多岁被破格录取到中央民族大学专科班,进而获硕士学位,留校从教任职,使这位被埋没多年的彝文人才脱颖而出。
县广播电台收到一条报道小学生王振健勇救落水同学而牺牲的消息,文字写得很简单,播出后立即引起县委高度重视,派人调查,整理材料上报,使王振健荣获省“舍己救人小英雄”称号并追认为烈士。农妇李淑彬广造杉林,农民刘义章经营芸豆出口创外汇的消息由我们报道出去后,引起省、地、县三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上报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李淑彬当选为省人民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刘义章当选为省劳模和省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全国工商联执委。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众所周知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著名英模的发现和出名,无不与新闻报道有关。足见新闻与人才的密切关系。
民众中的人才,有如沙滩里的金粒,只有挖淘才能发现。深入采访就是深层挖掘,促使金粒得以发光,让爱金者发现,得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一般使用人才的单位,领导不是不想用“真金”,而是无暇或无力去普查勘探淘金子,往往只能看到小视野内的现有人才,对大范围内深埋的人才难以发现。发现既难,遑论什么使用?一旦急需用人之际,便急不择人,只好在自己的视野内就地取材,不满意也将就了!他们未用真正的人才,也不完全是权力腐败。而长期生活在民众中,且以报道先进人物为己任的记者、通讯员,有如人才战线上的侦察兵。他们本身就是一粒金矿,最易与“金”相通,采访决定了他们的发掘功能。即使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那是一粒赤金,也已认为那不是一颗普通的沙砾了,那不同之点便是新闻价值,一旦报道出去,就会给淘金者一个可贵的信息。慧眼识金者,诚心用金人,一旦获此信息,便会按图索骏,加以深掘、冶炼、加工制作,铸成精品,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即使所报道的人才尚未成熟,一经组织发现,加以培养训练、提拔重用,人才就出来了。这便是新闻对人才发现、使用的促进功能。记者、通讯员虽然无权诀定使用人才,但能敏感地发掘出埋没之金,并让其通过传媒闪光,光之辐射便会吸引趋光眼球,为“用马人”和伯乐们传送出骏马信号,也不失为伯乐第二了!
除了那些先经组织发现、培养、使用成为新闻人物的人才外,多数生活在基层百姓中的人才苗子,多先由新闻报道出来,才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得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通讯员本身通过新闻采访、写作锻炼成才的也不少,本文不再赘述。只想说明:在新闻的种种作用中,提供人才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作用。
(写作体会之六) 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新闻线索
高致贤
按:有青年朋友出题:让我谈点写作经验。经验没有,教训颇多。鄙人在业余写作期间,曾写过一些教训文字,愿将它们陆续翻出来现丑,藉以向出题的朋友作个交待。
我从1958年开始写新闻,但真正能主动捕捉新闻线索,写成稿子发表,还是从1984年春天开始的。当时我还在县文化馆工作,一年就在省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新闻76篇(次),超过一个专职记者的年发表任务。一个业余作者,又在那么小的非新闻单位工作,为什么会有那么些新闻事实可写?随时留心身边的事,从中捕捉新闻线索。
8月的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家途中,偶然遇到家乡农民刘崇武,交谈得知他应邀到辽宁、天津去传授煤油灯孵鸡技术,抓到这一新闻线索,便邀他到我家中漫谈,获得了不少新闻题材后,我再向他挑明意图,核对数据,补充材料。写成《刘崇武应邀赴辽宁天津传授煤油灯孵鸡知识》一稿,很快被贵州电台和贵州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后来,我紧追他在外传技的行踪,与天津、北京的有关单位联系,取得材料,连续写了4篇新闻,均被省台省报等多家媒体采用。这一邂逅便成就了几篇新闻。当然,线索绝不等于事实,捕到线索还需深入采访,核实情况。一次,有位基层通讯员讲:上海电影制片厂到我县拍摄“百里杜鹃风光片”,还讲了人数、地点等新闻要素,我认为是一条好线索。但深入采访,完全是另一回事。倘按线索写稿,那就失实了。
新闻人物不断涌现,新闻事件随时发生,但我们不一定马上认识到它的新闻价值,必须加强学习中央政策原则。1983年,我县一职工留职停薪创办国医学堂。他离我家很近,筹备、开学、上课我都知道,且常去现场观看,但就未认识它的价值。一天,我看到万里副总理提倡兴办实行走读、不包分配大学的讲话,马上想到国医学堂,立即采访,写成《XXX创办不端铁饭碗的中医大学班》一稿,很快被中央《健康报》发表于头版头条,省电台、电视台口播。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西、福建、湖北、新疆等八省区的十几名学生涌向大方国医学堂求学。倘若不学中央精神,就抓不住这条重要线索。正是身在宝山中,不知宝山贵。仙人指迷津,顿感宝山魅!
离开方针指引,难以识别新闻事件。但是,光用上级指示去套事实,也会丢掉好新闻。中央政策是针对全国大局的,也要根据各地实际变化适时修改补充。这就需要新闻反映实情。1983年,我们当地出现一种“甲子年(1984年)要闹饥荒”的迷信思潮。我下乡采访时偶然听一老农说他就不相信明年会饿饭。问其何因?他列举了不少“甲子”不能决定年成好坏,政策对年成才有影响的例子后,说:“今年我家收的粮食够吃两三年,就是明年颗粒无收,也不会饿饭。”很有说服力。事后,我将他说话的内容写成《社员高致才列举事实说明:“甲子”好坏,难定丰欠;政策好坏,丰欠分明》的稿子,不久便在《贵州农民报》头版发出。
实践使我深感:留心生活,学习政策,了解社会思想动态,我们身边就有写不完的新闻。
(发表于1985年第4期《新闻传播》)
高致贤的闪小说初汇(陆续添加)
一,初汇絮语
我学习创作闪小说,得益于天涯社区“短文故乡”栏目的鼓励。以前我也写些小小说,微型小说之类的东西,但难找发表园地。后来发现短文故乡栏中推出的闪小说,就是以前叫的微型小说。于是,我便在这块园地里发表习作。在秋雨潇潇等版主的努力下,闪小说以“都市心情书系.闪烁其词系列”一套四本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5月正式出版,闪小说体裁名称首次在我国正式登场,其中《芸芸众生相》等两本收入了我的《我不死了!》等几篇拙作。
随后的《中国迷你文学1000篇》、《打开天空——中国闪小说百家》又收入了我的闪小说作品。接着,“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品文库”又出版了《高致贤、高棕津卷》;而后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2011年10月出版的“中国当代闪小说超值经典珍藏书系”一套10部中的《幽默篇》等3部中又选用了我的《鼓掌》等4篇拙作,上述出版均有短文故乡版主们的给力。
后来,我又因抄录我的《文革日记》、《高致贤家书》等一些史料,闪小说创作就停了下来。现在,史料基本抄录完毕,我又回头来创作闪小说。趁这调整心态之时间,我将此前发表过的和未发表的闪小说汇集一下,以便日后寻找。是有此絮絮叨叨。
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品文库——高致贤、高宗金卷序
《人生万象》
内容简介:
世界复杂而多变,形形色色,丰富而又多彩,它犹如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摇曳多姿。正是有了这色泽的斑斓与富足,才构成一个立体而丰盈的世界。《人间万象》正是这样一幅形色各异的众生图。这里既有对时弊无情辛辣的针砭,也有对崇高真挚热情的颂扬;既有开怀大笑,也有辛酸落泪;既有忍俊不禁,也有嗤之以鼻??????人间百态尽展其间。作者是两位“高人”,他们运用闪小说这一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流九教,让这些人物一一粉墨登场,构成了一副市井人物脸谱,可以说:人间百态相,尽在百字中。我们常说,文学即人学,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书中每个人物、每个故事,都离你我很近,人也许就在你的身边,事就发生在昨天,但又经过了作者的提炼,似是而非,还得请读者在咀嚼中去慢慢地体味!
(高棕津)
序
高致贤
本书得以出版是一种缘份,而且是多方结缘。结缘于写作之中,写作中碰到问题又以结缘来解决。
首先是在天涯社区“短文故乡”版上与闪小说结缘。闪小说这一文体引进之前,我也写过一些千字左右的小说。当时称之为超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形小说,一竿烟小说,一分钟小说等等,尚无闪小说之名。在“短文故乡”与之初遇,不光觉得她新鲜,更觉得她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需求对路,颇受欢迎,故也投入作者队伍之中。在首席版主冷月潇潇主编、湖南人民出版出版的“都市心情书系”四卷闪小说系列丛书中收入了我的几篇拙作,这便激发起我的创作热情,因而也带来创作中之两难。一难字数少,500字写人物还要有故事,不留神就写成杂文,不容半句废话,有情不能挥洒;二难缺米下锅,好不容易找个题材,三五百字就搞掂。如果说这些只是普遍困难的话,写此小书又遇到一些具体困难。
得知征书稿,冒昧报了名,盘存现有作品才30多篇,截稿在即,完稿困难,不敢马虎,赶快邀友出合集。幸得同宗网友高宗金支持,他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想五百年后再联袂,以此结新缘。宗金手快先脱稿,逼得老朽上梁山。
诚请亲友赠题材,加班加点拖初稿,拼命过了初稿关。可那每篇200字以内的导读又难住了我。何也?我想表达的思想已寓于作品之中,多在文尾表达出来,自己再点评,难以从作品中一下跳出来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评论。百思不解之中,从我收集的《博友精彩评论荟萃》系列中获得启示。我设作者为“贵州老高”,以高致贤的身份去评他的拙文;再学司马迁的“太史公曰”,才找到一点儿门路,写不好,也交差!
第二道难关勉强过了,写目录较为简单,可文章分类又成了难题。文学这玩意儿不像算术那样“3+2=5”个性鲜明。百篇作品包括的人生现象大于百种,宗金拟订了《人生万象》的书名,这百篇拙作中的人生虽达不到万象,但也一文非一人,一人非一象,有的象数还很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之中有他,我他之中有你,你他之中有我,汇成一种多棱镜,转动亦似万花筒,这象数就无法计算了。他们从我的脑海里溜出来,真不好把这些家伙儿分类,只好求人。找谁呢?所幸炼友中有位在大学里教中文的王老师。请她帮助,她便爽快答应,助我分类过第三关。
出这小书,处处遇困难,处处结新缘。出书的意义不小,结缘的意义更大。有缘网上得相遇,谨以此文谢诸君!是为序。
“两高”合著《暖流》
高致贤
收到北京寄来的样书《暖流》,此乃我与湖南高棕津合著。编者戏称我俩为“高人”!
该书封底写着:“《暖流》是一幅色彩各异的众生图,人生百态尽展其间。这里既有对时弊的辛辣针砭,也有对崇高的热情颂扬;既有开怀大笑,也有辛酸落泪;既有忍俊不禁,也有嗤之以鼻。作者是两位‘高人’,他们运用闪小说这一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教九流,让这些人物一一粉墨登场。这些人、这些事,都离我们很近,但经过作者的提炼,似是而非,更耐人寻味。”
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常规出版发行,我和棕津均姓高,编者将我俩称为“高人”,还因这套“当代中国闪小说名家作品集”中,这唯一同姓作者合著本。这“两高”合著也是一种缘份。记得我在天涯社区短文故乡看到征集书稿启事时,截稿时间在即,我个人单独完成一本书稿已来不及了,幸好有两人合著之允许。我便发了条征友合著信息。很快得到“独往独自行”网友的响应。他留言他也姓高。于是,我俩就约定各写100篇,我写序言他作后记,终于按时交稿,合著成功!
著编中,我俩随时网上交流,互相帮助,尽管我俩素昧平生,迄今尚未谋面,但因爱好相同,亦为同姓,我们合著得十分愉快!
说来也巧,我同时收到的另一本样书《打开的天空》,均为“风行天下闪小说,引领阅读新潮流”书系,单列为中国闪小说百家选本。主编程思良在该书前言中将它喻为“视觉的盛宴”。这一本中选有我的《车票》,也高棕津的《坚持》等两篇!再看我国首次出版的“都市心情书系.闪烁其词系列闪小说丛书”中,我与高棕津已“撞车”于其中早了!由是观之,我与棕津已是首次合著的“老熟人”了!
书信是一种凝聚的情感(修正稿)
——抄录复读3公斤书信心得
高致贤
2009年8月24日我从大方带回一档案袋信件;随后于11月6日又收到留守大方的孩子:高俊寄来许钧铨和董萍的信496克;昨天(2009.12.30.)又收到他邮来我收存于大方的家书,计重1,639克。这样,存在大方的信件就基本运到深圳来了。加之我在深圳收到的部分信件,我保存下来的信件大约五六斤,择录绝大部分写入我的回忆录中。
我的回忆录计49章加后记,共78万多字。从23章到49章均为我保存的信件抄录,这些章节中的27章至48章为我的家书,收存信件的98%以上是他人来信。为什么?因我写信从未留底,写完便寄,幸好致香兄和我的几个小孩留下我写的几封家书,还为农民通讯员陈思华保留了我写给他的几封信,否则,所录信件中就没有我写的了。
那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篇幅和精力来抄录他人来信?我以为书信是一种真情实感的凝固。抄阅过去的亲笔书信,真是“见字如面”,人各有体,每个人写的字绝不相同,即使写成鸡脚叉叉,也都沾着写信人的心情和体温,让我深感这是写信人心底最原始最朴实的感情流露;保留书信就是保留情感,重温书信就是重温历史情感,温故而知新,温信而知情,重读旧时信件顿感亲切万分:
明知父母亲早已去世,但我抄阅家书时,仿佛感到父母就在身边,远方的亲人亦在眼前,且全家人正在围炉叙旧、亲切交谈,或在讨论某些事情如何处理?抑或对某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千头万绪的家事场景,顿时浮现于眼前……
抄读情书,会将你青春之火点燃,回味甜言蜜语的初恋,咀嚼酸甜苦辣的生活,品味双方共同培育的果子。我想,如果谁将恋爱信保存下来,随时翻阅,便会加深夫妻情感;倘若你冒出分手念头之时,自我重新咀嚼一番恋爱信,也许会打消分手念头,甚而粘合好已经出现的情感裂缝。
抄阅同学的来信,不禁会想起打打闹闹的校园生活,或嘻嘻哈哈的追逐场景,抑或会想起某人在做课间操时的怪样,还会忆出某些恶作剧场景,会把古稀之人引回到学生时代……
抄阅战友的来信,定会将你的思绪引回到烽烟瀰漫的战场,或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一次次胜利的喜庆情景,自然也会想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兀地血肉横飞……
抄阅到读者求援信件之时,我仿佛看到一双双无助的眼光,期盼着援助之手,我或因为他们尽了一分绵薄之力获些许自慰,或因无力帮助他们而自我叹息,抑或因对那些该助能助但未助他们而感到深深内疚,甚至有种负罪感!我……
抄阅同志们的来信,或因同甘而欣喜若狂,或因共苦而相互勉励,或为伸冤而出谋划策,或为胜利而弹冠相庆,或加班劳累之信说些笑话来让绑紧的神经与筋骨松一松,仿佛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一封信的内容也许就写那么一两件事,或许就是闲聊一通。但书信宛若一种酵母,会让凝固的情感膨胀,或如一股激流,将多年的思想沉淀冲激起来,使你联想起写信人前后左右的许许多多的人物情景。
书信可以将写信人的好思想留于纸端、传之后世。《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均受到广泛好评。这不过是他们家教思想的部分留存,而绝不是他们家教思想的全部。可以肯定:除了他们写入信中的这些见解之外,他们平时对子女教育的口头言论还有许多,其中不乏比信中更加精辟和更加精彩的观点与言论,但因那是口语,无人记录下来,也就失传了!民间有许许多多精彩的家教言论,也因只是口头语言,故尔流传极少。
在伊妹儿处处吃香、手机短信飞扬跋扈的今天,抄阅以往的来信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反刍,从中获得营养,品出新的滋味。
人们常叹“光阴之易逝”,为“光阴一去永不回”而悲戚。我从抄阅过去的书信中感到:这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所致,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留住感情、挽回时间。不要说前之伟人留下“无为而治”、“载舟覆舟”、“先忧后乐”、“丹青留取”等许多思想结晶,就是今之普通老百姓记录下来的时事时情,一旦付诸文字进而出版,就会留下彼时彼地彼人的思想感情;或将那个时段的某一阶层人士的情感结晶凝聚起来,为后人找到情感和追回时间提供了依据。
莫叹情感之无形,书信可将它凝聚于纸上。此便是我抄阅以往书信的一点感悟。书信抄录已于2011年5月15日结束,千虑一得,先记录些许于斯,权作写回忆录一年多的小结。
2009-12-31于深圳初稿
2011年11月27日修改于深圳
网文怎样才能写好?
高致贤
XX:
你来信说:“你的网文很受读者欢迎。请问,究竟怎样才能将网文写好?”这真难为我了,一时难以答复。
不过,我可将一些实际写作过裎告诉你:进入网络写作后,我不是继续做文章,而是改为写信息。信息是文章之一种,写信息与做文章不尽相同。信息写作,重在写实。何谓信息?我以为它就是最能让人信服的消息!什么东西最能让人信服?事实!事实胜于雄辩,空虚文章无看点,说得天花乱坠,也难令人信服!
做文章不同写信息。文章,撇开现成定义来讲,就是运用文学语言拼凑成的篇章。谋篇布局要依章法。什么章法?古之起承转合规定;今之标题、开篇,过渡,衔接,正文,结尾之教条。按此“陈规新教”来写,文中难免许多废话。快节奏生活、工作、学习的人们,已无暇无心去悠然自得地品赏那些起承转合、堆砌词藻、无病呻吟的空洞文章了。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量。文字精简而信息量大的网文最受网上阅读者的欢迎!写信息不需转弯抹角耍花招,而要直言不讳说实话。故尔写信息不必讲究章法,我写我想,想到哪写到哪,不需起承转合,前呼后应,只要把事实说清楚就行。这可以省去按章作文的许多赘字,在同样多篇幅中,它比抒情文章多容纳许多信息。信息只有真假,没有对错。只要信息不假,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写信息没有规章可循!一句话,写网文重信息。
他(她)发出评论之后……
高致贤
我的博文《闹市中的野外生活者》发表之后,洋洋得意很快发表评论:
“看到那临时搭建起来的住所,才敢相信原来在闹市中心有一个被人们遗忘的人群,他们一直在这座城市过着最底层的生活,为了那白天58元,夜里70元,一天一夜128元的工资,默默的奉献着,其实这样的境况在我们内地已经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当这一幕被写成文章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心着实被震撼了。”
我回复他或她说:此类问题“因屡见不鲜,人们才熟视无睹”!
这本属一般回复,没讲出什么道理,可Linna却在随后的评论中说出了很好的计划:“我想,生活中越常见的场景越是被人们遗忘,所以我决定捕捉生活中的场景,把每一份精彩和感动都记载下来,命名为《每日精彩,每日感动》!”
我们不难从中看出Linna是个有心人。他或她的《每日精彩,每日感动》首先就感动了我。我受农民工的野外生活震撼而写出拙文,因而震撼了他或她,他或她被震撼后作出这样的行动计划,更震撼了我。如果他或她实施起这个计划,我相信必定会震撼更多人。为什么呢?
时下具有行政、司法、发言等权力的许多人,往往在“维稳”口号下忽略了弱势群体中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尽管中央领导强调群众生活无小事,但在各地各级具体实施中却又变了颜色变了味儿,把民间疾苦放一边!谁若将民生疾苦披露出来,还会被那些腐败分子、贪官汙吏、官僚主义者斥之为“动摇民心”,给你扣上“给大好形势抹黑”、“破坏稳定”等等政治帽子!弄不好还要被追查法律责任!因而,我在赞扬Linna的美好计划之时,又担心他或她能不能实施?设若他或她坚决实施了,又会不会遭到挫折?我钦佩他或她的思想,怀疑他或她的计划能不能落实勇气。一旦落实起来,他或她会不会遭到高压?他或她顶得住吗?如果他或她言而无信呢,那……是进而实施亦忧,退不实施亦忧,如何看待该网友?
不过,我告诉Linna一个事实:网友道安发了一篇《中国有个华西村,这里有户穷人家》的博文,图文并茂,引起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使那户穷人家很快获得政府扶持脱贫,并帮其致富。发帖者虽然受到不少压力,但却办了一件于国于民均有裨益之事,何乐不为!所以我很赞赏Linna的计划,希她或他坚决实施,付诸行动。等待她或他的,定是春华秋实!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
高致贤
致贤按:著名作家吴勇,正在创作以奢香夫人为主人公的长篇历史小说《大节千秋》,他边创作边与我对话,他的创作题材不断丰富,创作构思也随之更新,使我从中获得不少新,不敢个人独食,发与博友分享。对话不定时地不断进行中,为让博友们先睹为快,我用连载方式,随时发出,以飨读友!
一、关于吴勇:
吴勇与我同属牛,因为他比我小一轮,恰与新中国同年生,写作出道早,改革开放初期便和我们一起进写作学习班。日前,他刚出版长篇小说《天下夜郎》就寄给我,令我不禁想先简介一下这位出身“卑微”、奋发图强、硕果累累的贵州作家。
他的《水西悲歌》中标出版,而今他已出版了《柔远夫人》、《国之宝桢》、《天下夜郎》等4部长篇历史小说,同期出版的还有《苗山金凤凰》中篇小说和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诗集1部,计250万字。他的《乌蒙史诗系列》计划中,还有《大节千秋》、《水西烈姬》、《千古彝王》、《红星闪闪》。
《大节千秋》已写完第一章,拟于今年内完成;同时动笔的《红星闪闪》已写了8万多字。短短八九年时间内已有200多万的小说、诗集出版,对于一个14岁就自食其力、初中都无法读完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吴勇,字黔峻,贵州黔西人,少年时因家境坎坷失学,14岁便当了林场工人。20世纪80年代初叶我们一起在毕节进写作学习班时,他还是桂花林场工人,但已研究成功竹荪人工栽培技术和杉树革新培植法,后任织金竹荪研究所所长,调县文联任职,选为贵州省作协理事、毕节地区作协副主席,但他仍是业余写作;退休后返聘于文联,还管着个竹荪公司,仍是业余创作!
感动之中,我便与他有了网上交流——
(待续)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二
织金吴勇: 你好!你先帮我看这《大业千秋》第一章,提点意见。我将按照计划,一月写一章,今年完成。
贵州老高:
吴勇老弟,元旦假期间读了你的新作《大节千秋》第一章“苴穆大婚”初稿,感谢您送来如此美妙的文化大餐,读之深感书中彝族风味浓郁,很有生活味道,语言朴实,顺理成章,衔接自然,融民族风情与历史背景于一书,脱稿定成佳作!
诚然,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而今只写了第一章,才一万多字,说来似乎为时过早,但万事开头难,作为写水西彝族历史长篇小说的行家里手,相信这在你的水西系列中的重头戏将会成为传世之作!
这里有个小问题请你考虑。就是在百里杜鹃相亲那一段,直接用百里杜鹃这个地名是否有点急功近利、牵强附会了呢?百里杜鹃这个风景区名,知名度较高,国内外游人多知此名始于1980年代,与霭翠相亲相去五百多年。这样写是不是会让人觉得太虚了。
那怎样才能既宣传现实,又太违悖历史?我蠢想:是不是可以虚指为在无边无垠、满山开遍杜鹃花的乌蒙山麓举相亲礼。用括号或不用括号说明,那儿后来就成为享誉全球的百里杜鹃花区。井蛙之见,外行之言,仅供参考。
高致贤2012年元月4日于深圳!
织金吴勇:指教得是,谢了!
待续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三
织金吴勇:今天,我又再读了明朝与残元那段战史,整整十年,没有霭翠的睿智,水西难说不遭涂炭。因此我的小说中会有霭翠的重头戏!你可以发言,不会影响我的,但是莫说过头了呀!发来内容提要和全书章目给你参考:
长篇小说《大节千秋——顺德夫人奢香传》内容提要:
十四岁的扯勒公主奢香出嫁给水西苴穆霭翠,正逢明朝统一全中国的战争末期。以霭翠为首的乌蒙山区各彝部陆续归顺大明朝,引起盘踞在昆明的残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嫉恨。梁王对各彝部威胁利诱,挑拨离间,还派人刺杀霭翠,企图阻挡大明王朝进入云南。霭翠在反击元军入侵中重伤致残,往后部族中内外大事皆由夫人奢香办理。明朝贵州都指挥使马烨欲灭水西和其他彝部,将奢香裸身垯背,企图激反水西而举兵征剿。霭翠和奢香看穿其奸计,压制住部属反抗情绪。奢香在水东摄政刘淑贞的帮助下到南京告御状。朱元璋了解真情后,果断处决了马烨。奢香回乡后,主持修筑龙场九驿,发展生产,开办学堂,使水西经济得到了全面繁荣。在家庭内奢香百般照顾重病的丈夫霭翠,派儿子安的进入京城太学读书,尽到了贤妻良母责任。奢香在霭翠去世后摄政,又粉碎了何福、沐英等对水西的非难,维护了中央朝廷与地方部族的团结和稳定。奢香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朱元璋遣使祭之,追赠顺德夫人。《大节千秋》目录:
第一章 苴穆大婚
第二章 乌蒙风云
第三章 锄奸惩恶
第四章 初斗马烨
第五章 欲反未反
第六章 走诉京师
第七章 迢迢天路
第八章 耕云播雨
第九章 君臣同心
第十章 大节千秋
第一章还是初稿,还需要修改提高。估计每章在3—4万字之间。
贵州老高 :我想尽早将信息透露出去,以期满足读者之求知欲。为了鞭策、督促你,我还会“批评”你的。哈哈!
这里向你提供点史料:
明朝重臣高拱安抚贵州水西土司安国亨:史载:有人上奏“隆庆四年,贵州抚臣告土官安国亨叛,请进剿。高拱不轻信是言,经深入察查,知“国亨非叛,而巡抚者轻听谗言以幸功也”,便专派员前去安抚释嫌,避免了一场兵戎相加。”这与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中的马晔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高拱何许人也?高拱(1513~1578),祖籍山西洪洞,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这里略去几千字)这对你的写作也许有些用处。
织金吴勇:很有用,谢谢你!
(待续)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四
织金吴勇:早安!
贵州老高: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祝新的一年创作丰收,早日完成《大业千秋》之创作计划!
织金吴勇 :昨天出了长篇小说《天下夜郎》,发地址,寄给你。我的书你收到过哪些?缺的好给你一起寄
贵州老高 : 只收到过《水西悲歌》,一起寄来太好了,谢谢!
织金吴勇: 还有《水西悲歌》的续书《柔远夫人》以及《国之宝桢》(关于丁宝桢)、《苗山金凤凰》,明天给你寄
贵州老高 :好的!那是新年最厚之礼了!
织金吴勇 : 在我的《乌蒙史诗系列》计划中,还有《大节千秋》(奢香)、《水西烈姬》(奢节)、《千古彝王》(安邦彦)《红星闪闪》(红九军团)
贵州老高: 祝你早日完成!写水西彝族历史长篇小说之王,舍你其谁?
织金吴勇: 当前的计划是,《大节千秋》准备一月写一章,2012年底完成。现在已经写完第一章苴穆大婚。同时写《红星闪闪》,现在已经写了8万字
贵州老高 : 希望早日脱稿,注意劳逸结合。
织金吴勇 : 我的策略是,一鼓作气写出来,无论还有多少缺失,都出版出来,将来再修改。如果瞻前顾后,为所谓高标准所累,势必迟缓,对我们这些有了年纪的人来说就不利了。
贵州老高 : 对!
织金吴勇:报告你一个喜讯,《天下夜郎》出来后,引起地区领导注意,叫我改写为动画片剧本,有企业投资制作。我正在同中央电视台联系,文学剧本和动画制作都由他们去完成,我只提供内容。
(待续)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五
织金吴勇 :我在改写第一章。主要是加强对霭翠的刻画。下面发送可能你也不尽了解的背景给你:
霭翠继位,恰逢元明两朝交替时期。当时,乌蒙山区各彝部,包括水西、乌撒、乌蒙、芒部、郎岱、东川、扯勒等等,还在大元朝的管辖之内。而占据着四川和贵州部分地方的,还不是大明朝,而是明玉珍的大夏朝。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在全国反抗元朝的起义战争中逐渐发展壮大,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攻占了四川大部。明玉珍在众文武部属簇拥下称帝,国号大夏,都重庆,并且开始将势力往贵州渗透。而元朝贵州知州和驻军奉镇守在昆明的梁王巴匝喇瓦尔密的命令,全部撤回到云南曲靖,将贵州的防务交给了八番顺元宣慰使乍俄陇赞。陇赞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明玉珍的军队对抗,没有向元朝廷禀报,就将贵州八番顺元宣慰府从贵州城搬回了自己的领地,搬到了慕俄格城堡。于是,贵州城及北面的播州一带便成了元、夏、水西家三不管的真空地面。
元梁王巴匝喇瓦尔密为什么要将驻守在贵州的文武力量都撤到云南去呢?原来,他知道明玉珍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夺占云南。如果将自己的主力放在贵州抵抗,势必造成云南空虚,很容易就被明玉珍一个突袭而战败,而收缩到云南不仅是为了保存实力,更重要的是让乌蒙山区各个彝部暴露在明玉珍的面前,作为第一道防线。只要改善好与各彝部的关系,他相信明玉珍是很难通过乌蒙山彝区的。
而乍俄陇赞将八番顺元宣慰府从贵州城搬回到水西慕俄格城堡,也正是为了自身的安危。既然大元的知州和军队都撤走了,宣慰府就既无必要也无力量保护自己在贵州城的存在。在大元朝和大夏朝之间水西应该归顺谁的问题上,陇赞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明智的选择是谁也不得罪,保持中立,固守水西的每一寸土地,不要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一定不丢失自己的每一寸土地。而其他彝部一向来看水西的眼色行事,也都采取了守土为本的策略。
连绵不绝的千里乌蒙山,一时间成为了宁静的世界。
不幸的是,正值强壮有为年华的乍俄陇赞竟然在雪天驰烈中跌崖死去。继任的乍俄霭翠又将如何应对未来错综复杂的局面呢?
贵州老高:对,这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应是你的钻研所获,应该浓墨重彩书之问世!
织金吴勇:在大夏、大元和大明之间霭翠为了水西的安危,负责了整整十年!以他的精神,感动和教育了奢香
正在写,这第一章的标题改为“霭翠继位”,“苴穆大婚”放在第二章。
织金吴勇:后来,明玉珍的军队攻下了昆明,又被大理总管段某击败退回贵州,再往后,才是朱元璋灭掉明玉珍,虎视梁王。而陇赞和霭翠的中立何等明智!
因此,我给大方现在修的宣慰府一个可下台阶:贵州宣慰府就是苴穆霭翠继任初期大兴土木修建的——那时候水西有内部和平的环境和足够的资财做保证。
贵州老高:对你现在的水平来说,为炊已不成问题,找米更加重要,你在陈仓中找到新米,大餐必会上桌。
织金吴勇 :正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商业的要旨,也是小说的要旨。
贵州老高:很多老作家出不了佳作,不是江郎才尽,而是巧妇无米。他们写现实题材,又缺乏生活体验,写历史题材呢?又无老矿可挖,或有矿他们不去挖,无米下锅,饭由何来?
(待续)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六
织金吴勇:再查历史,当年霭翠继位时正值明玉珍的大夏国与梁王一场大战,明玉珍先胜占领昆明,后败退回四川,留下了贵州一片真空。双方都曾经竭力争取以水西为首的乌蒙山诸夷的加盟。整个过程中水西一直比较明智应对,结果只有普定土司跟着梁王跑,其他都没有卷入其中,足证陇赞和霭翠之能!
为了交代历史背景,第一章再改为“动乱西南”。
贵州老高 :这才是人无我有的具体化,不然,奢香夫人这位历史公众人物已被“写滥”了,很难跳出巢臼,常落于俗套之中。你能发现新的闪光点,这就是你成功之所在。支持你!
待续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七
织金吴勇:今天到毕节,原地委书记安金黎现任新建毕节市人大主任,他有要事召我。他说,《天下夜郎》有企业赞助,拟拍20集动画片,要我改写剧本。
织金吴勇:关于拍摄动画艺术片《天下夜郎》有关问题的汇报
安主任:
当接到你的电话安排我参加关于制作夜郎题材的动画艺术片的任务后,心里一直很兴奋。一是我经过几年的努力,刚刚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天下夜郎》,内容上已经有所准备。二是用动画片形式反映故事性强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题材拥有最大多数的观众,成人和儿童都会喜欢,如中日合拍的动画片《三国演义》、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中国动画片《大闹天宫》等。三是国家文化部门有大力支持动画片制作和播出的政策。四是动画片制作成本相对低得多。五是我们与中央电视台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有过接触,可以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有了领导的英明决策,真可以说水到渠成了。我相信在领导的主持下,这个项目一定会取得成功。
为此,我与中央电视台中视远图公司丛总和制片人刘建荣联系后,初步商量了以下意见:
1、由我方写出《天下夜郎》(暂名)的故事梗概,加上我的长篇小说,作为基本材料寄送给他们。
2、他们对我方的基本材料进行认真审读后,做出项目建议书,寄回我方考虑。
3、我方对项目建议书进行研究后,由领导和有关人员到北京中央电视台中视远图科技公司考察和对接,签订制作合同。
4、合同签订后,组成剧本组,开始进行创作。预计1个月完成文学剧本。
5、用3个月时间完成动画设计和制作。
6、初片送回我方后,组织审读,提出修改意见。由于是电脑制作,更换视频容易。
这样,从签订合同起,半年之内可完成以这部动画片的制作,并由中央电视台播出。走向国内外文化市场。起到宣传毕节地方文化的作用。
以上汇报当否,敬望领导指示。
织金县文联 吴勇
2012年1月6日
电话:133xxxxx668
贵州老高:好事,此去应是落实《天下夜郎》的改编问题,祝您马到成功!这正是争取夜郎命名的好机会。估计赞助企业会提出以此命名一种产品,可有条件的答应。
织金吴勇:具体怎么办?今天去了毕节才知道。
贵州老高:这又是一次飞跃,还是那句话:必定成功!
织金吴勇::好,走了!也!
贵州老高:一路顺风!期盼捷报!
待续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八
贵州老高:发表“对话”中关于吴勇(略)
织金吴勇:删除“加入中国作协”,因为还没有加入;删除水西彝族作家中的“彝族”,因为虽然母亲是彝族,但是身份证上不是。还有策略上也不提为好,望理解 。
贵州老高:好的,去毕节谈得怎样?还满意吧?
织金吴勇:没有遇见安金黎,他去贵阳开会了。与地区文联的领导商量了以后的工作方案,有杨春明负责与地区领导对接 。
织金吴勇:早安!
贵州老高::刚上来,有何新发现?
织金吴勇:没有。只是第一章从乌蒙洛尼白山全彝族九年一届的盛会开始,在共祖笃募的根基面前,面临大夏国与元梁王战争在即,彝人们以水西首领陇赞、霭翠为首如何应对取得共识。
织金吴勇:唯一不听大家招呼的普里部,后来跟着梁王受到了灭族之祸(真实历史如此)
贵州老高:这就是新发现呀!认识提高更好驾驭题材!
织金吴勇:在这一章里,开始了陇赞与霭翠的性格展示。普里部就是今日的安顺、普定、平坝一带,这一带已经很少彝族了,就是那次战争的结果
贵州老高: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便会既使人信服,又能提高思想境界,对吗?
织金吴勇:很对。
织金吴勇:真实其实在教会我们如何去“创造和完善”真实,这里头的取舍和张扬就是文学的技巧,一切都是为了写出“可能发生的事情”!
贵州老高:你对文学技术的理解很有新义!
贵州老高:安顺、镇宁、平坝、普定这些地名,就和大定一样的意思。还有镇远、威宁等等地名也一样。可否在地名上做点文章?
织金吴勇:不行,这些地名是吴三桂改土归流后的“新”名,不能用在元代。
贵州老高:我不知这些地名的时代,惭愧。你说得很对,赞同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九
贵州老高 :你在吗?
织金吴勇 :在,谢谢
贵州老高:有何新构思?
织金吴勇:不会天天新构思啊 ? 这几天又忙生意上的事情,已经丢掉了一个良机 。此前应该认真做一个奢香酒的,但是没有抓住,现在做的宝桢酒开始进入市场了 。
贵州老高 :对,这便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你搭起台子不唱戏,别人不就抢占了你的戏台?边搭台子边唱戏,有机结合最为佳!文人往往缺乏经济意识,台子常被奸商赚取。你在这一点上比古董文人强,双管齐下,这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
贵州老高 :早安!
织金吴勇:你好,家里的电脑坏了,现在才在办公室上网
写第一章“动荡西南”时,遇到了大夏国与残元的战争,其中普里彝部紧跟残元,遭到了亡国灭族,水西带领诸部既不靠元也不靠夏,最终归顺了大明。其间,水西苴穆陇赞救助过普里彝部苴穆糯东,也在糯东报恩而引导降元时拒绝。历史证明了水西的明智。有戏,如何精炼地写好正在费神
贵州老高 :难怪不见面,这就放心了。我唯恐有什么麻烦事儿哩!须知,你肩上有着很重的担子,任重道远,难找人换肩,甚至无人换肩的哟,市县领导应对你加以保护,让你安心而顺利完成水西史诗系列写作计划。必要时应配适合而又适当的助手,以保证完成计划。毕竟年岁不饶人呀!
织金吴勇:谢谢你的理解!
啊,第三届毕节市文艺评奖公示,我的《柔远夫人》有幸获得了二等奖
贵州老高:技术上的问题你解决,解脱缠身事务,还需组织出面。
获奖是名至实归。若需什么我力所能及的支援,告诉一声好吗
拼 文
高致贤
从而今的拼车,想到过去的拼衣,进而联想到时下的拼文。
拼车是车主有了多余座位,勿需赘述。拼衣,恐怕很多青少年都不理解,还得唠叨几句。计划经济时期,国人只能凭政府发给的布票买布。没有私人裁缝,缝纫社剪下些边头角料,称为碎布,可以论斤两卖出,不收布票。有的裁缝便可以买碎布回家,业余时将大小不等、花色各异的碎布拼制成小孩儿的花衣裤。因为布票不够用,我的小孩儿们多穿过这种拼衣。拼车拼衣怎么会突然联想到拼文?这是老了才有的感觉。
我到70岁后写征文比较顺手,绝非我的写作水平有了飞跃,而是将旧的零碎题材拿出来拼成新的。五六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我不知废弃了多少素材。不是这些素材不好,而是当时我的水平不会用,或用不上,抑或不识货而盲目丢掉。而今对照征文要求,认识到当年丢掉的某些边角废料尚可适用,于是,从“废料箱”中将它们抖落出来,择其适者而用之,东拼西凑成佳作。我近几年获奖的《一读六十年》等七八篇征文,几乎都是新瓶装旧酒二度发酵的佳酿。
不过,这“拼”也是需要有一定“资本”为前提。拼车必须有多余的车位,拼衣必须有多余的布料,拼文必须有多余的素材。这些“多余”绝非过剩,而是你一时用不上,突然找到适合的用处,适时用之,变废为宝。如果自己没有库存,拼车,要去盗位;拼衣,要去偷布;拼文,靠去剽窃,那就不光彩了!
谈到拼文之剽窃,可能不少人接受不了,可而今却成了“时髦”之举。大专生、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教授晋升的论文多数不能脱俗。网上公开卖论文者另当别论,就是自己写的,有一些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剽窃行为。之所以说一些,是因为有一些人搞网上“文摘”,东拼西凑,强扭成篇。如此之“拼”,与本文前述之拼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我主张拼文,旨在废料利用,利用自己库存的废料拼成新作品,绝非主张抄袭剽窃!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
织金吴勇 :早安!
贵州老高:刚上来
织金吴勇 :dui
贵州老高 :忙过年料?
织金吴勇:没有可以去备办,因为现在平时已将像过年了——我们这些艰难岁月过来的人都有体会,没有刻意去备办。
贵州老高:对,这就腾出时间来写作了。
织金吴勇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历史给元梁王把匝拉瓦尔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如果把握好这次机会,会建立起一个最有力反攻中原恢复元朝统治的基地。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又再一次为自己掘下了死亡的坟墓。
贵州老高:这应是新挖掘出来的新矿吧?
织金吴勇:其实,朱元璋有个很好的指导思想,绥靖外夷,一度采取对梁王和逃到蒙古的“北元”实行羁绊政策。所以为什么会有与梁王十多年的相安无事。
贵州老高:这《大业千秋》内容一定很丰富,也会成就你的创作大业!
织金吴勇 :北元继续存在了240多年,梁王其实也有可能如此的,主要是梁王自己自掘坟墓了
贵州老高 :南元为什么覆灭?这样发掘很重要。
织金吴勇 :梁王在黔中扶起了一个傀儡——普里彝部苴穆糯东,是水西陇赞霭翠的表弟,极力拉拢乌蒙山各部,水西带头坚持中立,度过难关,迎来了大明的进入。
南元屡次杀害明史,才导致仁至义尽的朱元璋最后下决心灭亡梁王。
贵州老高 :这些对我都是新知新识!老题材很难写新,你这种新发掘更能引起读者关注,赢得更多读者!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一
贵州老高:早安!
织金吴勇:zaoan !
贵州老高 :我晨炼刚回来。
织金吴勇 :给您发送了一个窗口抖动。请接收。
第一章 动荡西南
一
大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十二月二十六日。即彝族十月太阳历旧年后新年前特殊的“过年日”的第一天。在云南省乌蒙彝部的洛尼白,来自西南地区乌蒙山、哀牢山、红河谷、大、小凉山和十万大山的彝族人举行了九年一届的祭祖盛会。
晨曦初起,彩霞在东天映现,有如一床巨大羊毛毯的草甸上,已经聚集了来自各方的数万彝人。他们身穿各个支系的节日盛装,形形色色,异彩纷呈,全都将目光投向草甸西端的一座小山。小山上有一座不是很大的房子,石头砌墙石板盖顶,霞光中显得分外的耀眼突出。房子前面的下方有一片平台。不知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的十多个手执各种法器的毕摩,在平台前的一排长号吹了一阵后,他们全都半念半唱起来。——草甸上的万众彝人谁也听不到他们在唱的声音,却都知道他们是在唱一首数千年传下来的祭歌。不少人就都跟着唱了起来,竟形成了一片响彻云天的歌声:
哎产希幕遮,哺生希堵左,
天产哎崇高,地生哺宏伟。
喜产洗武吐,替产替默那,
鲁产鲁突木,朵产朵替额。
木产密卧考,觉产特卧洪。
喜产特卧期,写产特卧奢,
写兴于地后,勒能兴而治,
密能始产人,有血又有肉,
有生命会动,有头脑会想,
天与地之间,始有希幕遮。
…………
什么是彝族太阳历特殊的“过年日”?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部伟大精湛的天文历法。它不像黄河流域的先民创造的夏历那样以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彝族十月太阳历把一年等分为五季十个月,每个季度两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合计360天,余下的5天为过年日。它精确的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逢四年加一天那年的过年日就有了六天……
彝人们为什么要聚集在这里举行九年一届的祭祖盛会呢?
乌蒙彝部的洛尼白山是古代全中国彝人心中的圣地。数千年前,人类始祖道孟尼后的360代孙名叫笃慕的,……
今年的祭祖盛会会有什么不同于往届的地方?
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不同于往届的地方。但是实际上有一个情况一般人都不会知道……首领们都聚集到了小山后面的一栋土掌房里,济济一堂。他们来自以下各部:
乌蒙 水西 芒部 郎岱 普里 乌撒 东川 曲靖 凉山、扯勒 红河 隆林 石柱 宜宾 石林 楚雄
以上共十六部,都是六祖的子孙。
……
贵州老高:我正在拜读。
贵州老高 :感谢老弟给我当第一个读者之享受,但也先读为忙,花了几小时才读完你重新安排的第一章《动荡西南》,如此开“章”会更好展开来描写。读这一章的感觉似乎只有12个字:“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近2万字的文章中,只漏掉一个“者”字。写法不用我置喙,我只能在瑜中觅瑕——
有个地名想说一下:书中第7页“直奔螺丝塘”句中的“螺丝塘”是现在人们的习惯叫法。其实它的古名叫罗氏塘,我送你那部《大定县志》上写的就是罗氏塘。是否根据蜀汉建兴三年济火受封罗甸国君长,罗甸国也称罗氏鬼国,在那建慕俄格金殿而名罗氏塘?我未考证。但你若写为罗氏塘的话,书中会多一丝儿历史信息。
还有第5页上那个“披盔亮甲”的方言是不是改为“丢盔撂甲”或“披盔撂甲”会好些呢?仅供参考!
织金吴勇 :指教得是,谢了!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二
织金吴勇:谢谢你的宣传!
贵州老高 :这是我应尽的义务!
织金吴勇 :刚才才有读到你发到了《毕节试验区论坛》,再谢了!
贵州老高 :我发得宽,搜狐、凤凰、新浪、中华、央视、百度、网易、天涯、榕树下、华声等十多个大网均发了。
织金吴勇:啊,都得去看看
贵州老高:你写上标题网上一搜就出来了、白鹭中文网对此评价很好!
贵州老高 :早安
贵州老高: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六
织金吴勇:……
织金吴勇:辛苦了,谢谢 !
改完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大都发你看过的,现在全文发给你。主要改动在第一章的后半部分。让你辛苦再读了,日后面谢!
对方已选择使用离线文件发送“奢香传(修正稿)线文件传输取消。
成功接收离线文件
奢香传1。打开文件 打开所在文件夹
贵州老高:文件已收,谢谢提供,学习后再向你汇报心得!
织金吴勇 :正文内容略……
补充在霭翠与奢香洞房花烛夜的一段:按照汉家人说的,人生三件值得高兴的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此时此刻的霭翠却另有所想,而且想得更宽,因为他不是一般的百姓,他是一部之长,他不能不想水西作为乌蒙山最大部族的一切事情!
水西并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突然产生,早在蜀汉建兴三年(225),彝族默部先祖慕齐齐的后裔济火就进入了今黔西北地区,通过对众多大小部落的征伐和兼并,最后建立起一个不断强大的部族。先时不叫水西,叫阿哲,那是部族发展中的一代强君的名字,后人就以其为部族名了。水西的称谓则始于元代,蒙语发音为“亦奚不薛”,翻译为汉语则是“水西”之意,指的就是乌江,其中的白猫河、鸭池河、六广河、黄沙渡等依次相连的河段,指的就是水西句子中的水。水之西即水西,是彝族阿哲家;水之东下段为水东,是汉族宋氏家,上段则多为苗、布依等族的寨落,被金竹土司统治。济火是霭翠心目中最值得效仿的英雄,古书上记载他深目长身,面黧齿白。他讲究信义,擅长打仗,深得大家拥戴。当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南征之际,济火不像孟获那样与其为敌,而是主动纳献军粮、伐山通道、为王师排忧解难,协助诸葛亮收服孟获,维护了一方的稳定与安宁。济火的贡献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被封为罗殿国王,朝廷令其世长其土,一个有所作为的家族就这样崛起。济火的榜样为后世历代苴穆效仿,才会有水西从诞生至元末千余年的长治久安。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足以见一个明智的家族持久不绝的生命力。突然继位的霭翠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肩上的担子感觉太沉重,也太需要有一个聪明的乃叶给予他最宝贵的支持。奢香能够是这样一个女人吗?
虽然霭翠在杜鹃花山上认识过这个年纪很轻的表妹,白天慕俄格城堡外亲迎奢香时又再次见到了身着盛装的奢香,他一直对这个表妹秀外慧中的形象和心性而欣喜,但是,毕竟是从今夜起就要开始与这个年纪比自己小了很多的女人生活一辈子了,未来的岁月里,女人能不能真正地当好他的乃叶呢?
霭翠决定在挑开盖头之前与奢香先交流一下。当然,刚才想到的话题太沉重,今夜只能先谈一下次要的。
备用参考资料:
顾成参加朱元璋的起义队伍之后,由于作战勇敢,还当了朱元璋的护卫亲兵,执掌华盖——皇帝出行用来遮阳和显示威仪的大伞。朱元璋攻取镇江的时候,顾成还是十户长,不幸被元兵俘虏;但是在元兵要杀他的时候,他居然挣脱绳子,夺过大刀与元兵拼命,又跑回自己的队伍。顾成历经大小数十战,每战必立战功,很快被提拔为坚城卫指挥佥事。据《明史》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征讨云南,顾成奉调随军,充当先锋,第一仗就拿下了入滇咽喉要地普定(今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傅友德率军继续前行,顾成则留守普定,安营扎寨。蛮夷数万来攻,顾成出栅栏,亲手杀“百数十人”,蛮夷败走。余下士兵犹在南城,顾成斩杀所有的俘虏而放掉一个人,并告诉这个人说:“晚上二鼓,我就率领士卒杀你们去!”晚上二鼓时分,顾成所率军队吹角连营,鼓噪而进,蛮夷士兵都逃散了。顾成军队获得了大量的器甲。顾成也因此而晋升指挥使。贵州普定的蛮夷都被平定。从此与贵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被任命为贵州都指挥使,封镇远侯,镇守贵州。先后十余年颇享威名。
读《大节千秋》第一章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三
织金吴勇 :早安
贵州老高:忙吗?
织金吴勇 :给女儿的干爹家拜年
贵州老高:适当休息一下也好!
织金吴勇:是的。我在干亲家家继续写《大节千秋》,他们打麻将,互不干扰
贵州老高:对,道不同,难相为谋,各取所需,互不干扰,我亦此态度!否则还有什么时间写作?
织金吴勇 :开始第三章 风云突变
贵州老高 :这与电视连续剧的遭遇是巧合?
织金吴勇 :朱元璋屡次遣使招降梁王,使臣屡次被杀,十年的仁至义尽之后,朱元璋派付友德率大军征云南,梁王出奇兵入侵水西,欲抄明军后路,霭翠举兵抵抗,与明军击败元军,但是霭翠不幸重伤,贻害于日后漫漫岁月……
织金吴勇 :这是第三章的内容
贵州老高:好,不打扰你,有事再谈!
织金吴勇:穿青女友(聊斋新编)
这是昨晚做的一个梦,比真实还真实的一个梦。
应该是文革时期,我已经快三十岁,不是很年轻了,还孑然一身,似谈非谈地谈过几个对象,都因家庭成分不好,先后告吹了。
好像是在大方县。怎么去大方和为什么去大方都记不清了。我住在一家很低劣的旅店里,突然梦游起来——因为从小就患有梦游症。我赤身裸体地沿着往毕节方向的公路走,怎么走出大方城路上的人们怎么看我一概不知,那时候还是沙子路,连续的弯路。我无意识地走呀走,突然不梦游了。而人一清醒,就对自己的赤身裸体无地自容了。时间又是中午,躲无处躲,停下来也不是个办法,回大方城里更不敢,满街的人会将我视为疯人呀!真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前面来了个年轻的女子,穿着青花布衣裳,肩挂一个打猪草的小花箩。我只看到她投来诧异的一眼,就本能地车背过来,抱膝蹲在地上。正自羞惭不已的时候,突然觉得了一个软绵绵热呵呵的人体从背后抱住了我,甚至还有泪水润湿到了我的背上。我想这一定是那位青花布衣裳的女子了,她为什么会这样呢?正自狐疑时,她将我扳过身子来,仍然没有说话,却泪流满面,啊!是我曾经到一个亲戚家办事吃酒时认识的女友张雨。我们在那里有过情投意合的开始,有过不多而阳光的通信,我才记起,来大方的目的就是找她,不过是昨天到她写信的地址去时,才知那是上年她读书时租住房舍的地址,房主也不知她家在哪里。我已经遗憾过了,想不到此时此地此情会遇上她。祸耶?福耶?
张雨放下竹箩,解身上的青布围腰给我围住了下身,带我到了他的家。路上她对我咋呼不要对她的父亲讲我的名字,因为我给她的信不慎让她父亲读过,当大队支部书记的父亲就明确讲过不允许我这个黑五类子弟进他家的门。我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但是也只能按照她教给的做。到了她家,她对父母说我是她的同学,出生在贫农成分的家庭。来大方找她的途中被抢了,抢人的剥尽了我的衣裳是怕我将钱藏在什么地方。他们家好心地给我换了她父亲的衣裳,总算意外地摆脱了窘境。
然后我同她又去打猪草,回来剁猪草,煮猪食,说些天南地北的话。我见她们家的神龛上供有一个小陶坛,外面还套着竹箩,她说是她们青族供的祖宗神,什么来历他不清楚,因为文革时期不允许信神信鬼的,而她父亲虽然是支部书记,也仍然供着,可见信仰和习惯是很难说清的东西。
然后我们俩又去爬寨子后面的小山。在小山上看了一下风景,她对我说,二天她嫁到我家的话她也要在我们家供坛神,让我们家的娃儿也都是青族,我说你真的到我家的话,连你供起来我都干。她说那也可能的,连我都有一天会有人供的。她说因为她相信我不会永远黑锅背到底,总有一天会做出大事情。那话说的我好得意万分啊!
正说得高兴,她父亲突然出现了,带着两个基干民兵,说查清了我是狗崽子,要抓起来推下岩去砸死。张雨嚎啕大哭,说要死她同我一起去死,可是她父亲逮住她不准她动,叫基干民兵将我推下了岩,哎呀!痛倒不觉得,却醒了过来,满身的冷汗!
推窗,春寒料峭,张雨音容宛在,久久难忘……
贵州老高:好个美梦。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在构思《大业千秋》里霭翠与奢香的爱情故事、书中的细节,当你进入角色之中便化为梦境,这在日后将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你的作品中。你信不信?我信。不信我俩打个赌……
读《大节千秋》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四
织金吴勇 :读了伯欢使牛,真好!可见这些年来你都保持着一种乐观而慎密的思维,难得,难得!早安!
贵州老高:我写点小儿科,一种生活总结罢了。也不可能像你那样出大作了!可我能先读你的大作也就足矣!
织金吴勇 :我正写到第三章的三三 奢香生产了,在嫁到水西已经两年之后的一个春晨。 当内室里的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叫的时候,一直焦急地守候在外室的霭翠马上喜笑颜开了。一个服侍生产的女人最先伸出头来报告:“启禀苴穆,是个公子!” 霭翠越更欣喜得接连跳跃了几下。而也同他一直守候的太夫人也合不拢嘴地笑了一阵,才又吩咐鸣炮。贵州老高:早安
织金吴勇 :你每天都这么早吗?
贵州老高 :习惯了
织金吴勇 :好习惯!
贵州老高:早晨网速也快些
织金吴勇:对,读了你的苦蒜,联想得好!我在写一篇应征的穿越小说《追求西施》。本来是不应该停下手中的长篇小说,但是,这个题材突然袭来,竟难以摆脱,只得被迫写下去了。
发第一节给你
织金吴勇 : 追求西施(穿越小说)
一
我,苏芯,世界百强巨富之子,刚从医科大学毕业,拒绝了家里人要我继续读研考博的提议,要去享受最美好的青春生活。我有个想法,想找三千年前的西施做我的爱人。这不是异想天开,现代科学技术无所不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我所居住的城市就有个“穿越时空有限责任公司”,它可以将任何人送到任何一个年代任何一个地方去,并且给你提供改变历史和现状的条件,只要你付出足够的金钱。当然对我们家来说,金钱不是问题,将整个穿越公司买下来都不是问题。我对穿越公司提出了要求,将我送到西施的家乡,在西施被越王勾践选送给吴王夫差之前。目的是改变西施后来的遭遇,将她带到21世纪的当代,成为未来我们家巨富王国的女主人。
我进了穿越列车,车窗外立刻一团漆黑,我知道是进了时空隧道。顷刻之间车门开了,我来到了柳暗花明的浣纱溪。
有四个年轻女人在溪边浣纱,我说:“各位大姐,借光问一下,你们当中谁是西施姑娘?”
她们都不约而同地瞟我一眼,又都弯下腰去浣纱。其中一个说:“西施自然是我们中的一个,你自己确定。”
我怎么确定呢?一样的便装素衣,一样的云髻高挽,一样的玉肌花容。不过我有足够的鉴别力,在她们的举手投足间我发现了差异,终于移步到那个穿淡蓝衣裳的姑娘身边,施礼道:“西施姑娘,小生这厢有礼了。”
她说:“看公子这身奇装异服,从哪里来?”
“从三千年后的黔中来。”
“三千年后?……就为了找西施?”
“是,我对西施姑娘仰慕已极,有千言万语要讲。”
“那就讲呀。”
“到你家再讲。”我拱手对其他人作揖,“各位大姐请原谅啊!”
几个浣纱女都说去吧西施我们替你浣完纱。
西施家在村子的西头,低矮的茅屋,小院倒还收拾得整洁,绿篱上的牵牛花正开得热烈。树荫下安了副纺车,西施给我安座,端茶,才坐到纺车前纺纱。整个过程中我都一直在欣赏她。她应该在十七八岁之间,身段一眼就看出符合黄金配律。青春少女优美的曲线天然而不夸饰,她的皮肤不是养尊处优那样的苍白,而是经常运动养成的那种白里晕红。两眼波光潋滟,微隆的鼻梁和宁静的嘴唇,构成了温婉柔顺的仪态。楚楚动人而又引人生怜。数千年以来的人们都说不出西施究竟是如何个美好,现在才知道,西施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样子。我由衷地奉承:“西施你真漂亮。”
西施没有像现代女人那样假客气,而是说:“在我们浣纱村,哪个女人都是漂亮的。公子到底想给我说什么?”
我想起了春秋时代的人还没有受到后来孔孟之道的污染,应该同当代的人一样不封建,便道:“亲爱的西施,我真的来自三千年以后的黔中,按照一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光可以倒流,发生过的事情可以改变,而我,苏芯,是世界百强巨富之子。强到什么程度?富可敌国!我家的财富比你们越国所有的财富都多得多。所以,我花了一笔钱,乘时空列车来到了这里。目的就是找到了你,改变你后来的命运,将你带回到我们的现代,做我们家的女主人。”
西施说:“公子说的太不能让我相信了。再说你说你是个富可敌国的贵公子,怎么会瞧得起我这个浣纱女子呢?”
我说:“西施你不知道,在你以后的三千年中,人们将你和汉朝的王昭君、三国的貂蝉和唐朝的杨玉环列为四大美人,而且你位居榜首。事实上现在见到你我更相信,你的确可列榜首。特别是在浣纱的时候,一举手一投足都展示出你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韵味。你的确是古今第一大美人,我爱你,不是为了拥有你,而是为了让你去到三千年后的岁月,让天下人见识到你的名不虚传,让你不知道的照相、摄像等数字记录技术,为人类留下你的美丽你的精彩你的光荣。也让你享受到百倍千倍优越于王宫富贵的生活,享受到我,苏芯,一个无与伦比的贵公子对你的至爱。西施,休怪我第一次见面就对你如此表白,在爱情火焰熊熊燃烧的时候,任何语言都是可以理解可以容许的。”
看得出我的语言已经对她产生了撞击,脸上更深了红晕,微微地低下了头。我冲动了,几乎想将她搂在怀里,但是我还是没有行动,不仅因为是第一次见面,还因为应有的尊重。
西施终于抬头直视了我的眼睛,说:“也许公子说的是真的。但是我不敢听从公子的,因为……因为,我已经有了爱人。”
我说:“我知道,你说的是范蠡。”
“你怎么知道,公子?”
我想对她说我当然知道——后来,当已经是越国大夫的范蠡将她献给了吴王夫差,才将被俘了的越王勾践换回国来,又才有了越王卧薪尝胆复仇灭吴的历史。——但是我没有说,我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西施后来的这段经历,让这个古今第一美人获得人类对她最大的尊重。现在我只能说:“我来浣纱村就听说了范蠡。西施,我绝对不勉强你,只是希望你不要委屈自己。你太需要让我告诉你什么是女人的自尊和自爱了,那需要与你一段时间的相处。那么,就让我在你们家住下来吧,你就对你的父母说,一个贵公子在城里住腻了,想在浣纱村住一段,住房租金加倍奉上。”
西施说:“可以,由于我们浣纱村的美丽,早有城里人常来常往,你住下来,只要给租金,我父母都会欢迎的。”
于是我就在浣纱村西施家住下了。
贵州老高:“古材今写”是你的强项,科幻作品亦是你走进文学殿堂的敲门砖。灵感来了就写是对的,否则过后便会忘记,抑或失去写作冲动,白白浪费了题材太可惜!“一业为主,多
种经营”也适合于写作!
织金吴勇 :很是,谢谢你的鼓励!
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评论选1
高致贤/集
拙作《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构想》(详见附件1)及其补充通知发出后,得到网友们的热情关注,尤其是大方县内县外的网友们热切关心,请让我在此对关心此书采编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摘录部分评论分期发表供朋友们分享,敬请大家继续关心支持,提出更多更好的批评建议,促使该书出版落到实处,使之不致夭折!
附评论于后:
大方民声社区的2008zhangyuedon先生评论:
《神州大地大方人》的编撰是一件大事,关系着现代大方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这件事一旦成功,将会成为激励大方人勇于拼搏、前赴后继的精神食粮,并将成为大方人心中永远不灭燃烧的精神榜样!此事应该纳入大方政府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由民间某个单位或个人来组织和实施,如果缺乏应有的工作管理机制,我个人认为事实的结果可能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鉴于这件事的特殊性,还须审慎为好。
上海—宋彧澄(50483366) 2012-3-5 23:10:37支持,但需谨慎。出一本书容易,出一本精典的书不容易。首先就大方人来讲,有没有精神?是个什么样的精神?这个要先明确,搞清楚。就像温州人一样,抱团是他们的创业精神,而这个,是大方人乃至贵州人最缺的,所以要谈大方人在外创业的艰辛,那故事是有的,但那是个体的精神,我们需要这本书体现的是大方的精神,有时候个人的精神和群体的精神又是没有什么牵连的。因为个体的精神更多的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而群体才是发展,才是创新。所以我不主张过于狭隘的去出一本书,要出,就要来个大讨论,搞清楚我们要张扬的是什么?一本为个体树碑立传的书不出比出更符合我们的实际。
深圳-高致贤(1540686647) 5:27:48有些道理,但需知,集体存在于个体之中,没有个体为基础,哪来的群体精神?人民公社集体几十年的结果如何?值得深思!
大上宋或澄 2012-3-6 8:29:10高老,我的意思出书本来是应该的,但是要先有一个阶段的提炼,不能硬性成书,变成歌功颂德的印刷品。我认为,这个书名,更像做期刊的性质,倒是有一想法,何不将这本书改成做期刊,每个季度一期,先建立起一个阵地,然后再慢慢挖掘有价值的素材,那个时候再来出一本有关大方的书,可能会更顺理成章,更具价值。
贵州老高 10:11:40改革开放30多年,有的人已闯荡20多年了,其中有成功经验,有失败教训,不管成功与失败,将史实记录下来,对后之创业者均有借鉴作用!
此书重在收集史料,有了材料,再建多么辉煌的高楼大厦都有基础了!我以为先出洋推销丝绸之人、先闯关东之人、先闯南洋之人,包括现代的红军长征,很多个体当时都是为了生存而闯,成功之后,理论界才为他们总结出xx思想,xx主义,xx路线。
出刊办报谈何容易!县里的《大方报》、《大方》文艺花了多少人财物力?现在外面闯荡者谁来做期刊?这事杨登君恐怕更有发言权!离开现实去高谈阔论,往往误了实事。
现在县里表态出钱印书,我们先把大方人在改革开放先期闯天下的史迹收集起来,不算什么书,就算一本史料实录吧,也是很有历史价值的。功过是非且不论,后人可据史实去评说!
我是现实主义者,能干的事,干起来再说,不然,清谈是易误事的。对此,我写过生孩与取名的拙论,附后供批评:
生孩子与取名
高致贤
A君与B女士恋爱了,进入准备结婚阶段,便先准备给未来的孩子取名,入洞房之后,更把取名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取名得先对生育结果进行设想:只生一个,是男还是女?生双胞胎呢?龙凤胎还是双龙双凤?得预取6个名字。且要适合两种性别。既美丽又不俗,取名字的学问多着哩!好在A、B均有大学文凭,一个攻文,一个读理,均爱咬文嚼字,乐此不疲。
正值蜜月,学理科的算数字,学文科的查阅字词点,然后采用优选法,筛选出名字再推敲。看法迥异,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议而不决,各找理论依据,各请权威人士参谋,弄得不可开交,饭不思,茶不饮,冥思苦想,观点分岐,心里不快,一晃七八年过去,因为名字未取好,所以就不敢生小孩。
四顾与他们同时结婚的,有的孩子已上小学,生了小孩再取的名字也不差,唯有AB夫妇还纠缠在预取芳名的争执中。
后来,他俩留职停薪创办经济实体。叫个什么公司为好?他俩又在争论不休……
C君说:老同学,先办起来再说,不要先把全部精力花在取个名上了!倘若孩子生不成,美名再好也白取。
大上宋或澄 10:28:28
有一定道理,不过我的意思并非是取名的问题,也不是出不出这本书的问题,而是要明确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如果后者解决了,怎么出都可以。
贵州老高 10:41:27出书的目的和意义张县长没有深讲,我以为旨在把大方人(我以为还应包括在本县内创业的大方人)在改革开放中创业的酸甜苦辣史实记录下来,至于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留待他人或后人去评说!
大深熊谦逊分享:好想法,大力支持!我们近二十年的打拼有些感触,有一天也写出来。谢谢高老!来自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构想
大上宋或澄 10:55:13我认为,如果要留下这些酸甜苦辣,对于这本书来讲,未免太过于单薄了。虽然有政府出资,但是正因为如此,这本书的价值才更重要,如果这本书所起的作用只是一种记录,那我真的觉得这本书没有出的必要。对于大方人来讲,出一本书至多也就兴奋几天,谈不上后续影响,或者说后续影响很小,如何借出书在县民中掀起一个大讨论,促进县民,尤其是年轻县民思想意识的积极改变,我认为更有意义。
贵州老高 11:53:20我们没有出一本书就能把全县人民动员起来如何如何而留芳千古的那种能量,连“毛选”也未达此目的。我以为只要把“小人物”们的“平凡事”记录在案,作为史料供后人参考也就足矣!
大上宋或澄 11:56:46呵呵,那就当我高谈阔论了,有不是之处,高老谅解。此事今后不再提及。吃饭了先。
贵州老高 12:03:25
讨论于办事有好处,提出看法才是关心家乡的表现!游子无非尽点力,县里大事岂是我辈能代办的啊!
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评论选2
高致贤/集
拙作《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构想》及其补充通知(详见附件2)发出后,得到网友们的热情关注,尤其是大方县内县外的网友们热切关心,请让我在此对关心此书采编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摘录部分评论分期发表供朋友们分享,敬请大家继续关心支持,提出更多更好的批评建议,促使该书出版落到实处,使之不致夭折!
附评论于后:
九龙居士 发表于 2012-2-27 13:36:29 | 支持高老!神州大地的大方人们,在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将你们在外创业拼搏的一路经历尽情描绘吧
飘飘雨 发表于 2012-2-27 14:36:01|倘若,每一个远离故土的男孩都是一株无根的草;那么,每一个身处异乡的女孩就是一朵飘零的花!我们用青春和血汗繁荣了别人的城市,却荒芜了自己的家园!
一段珍贵的记录再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时代的故事呈现出一份如花的生命,这是一代人的历史,应该留存于一代人的心中。
另色鬼 高老,本人提一个建议:再现真实。真实的东西很好,如果带有个人的色彩,带有主观的意愿,那就不是好东西了。再强调 一遍,“再现真实”。
其实,我们只要老老实实地再现一个人成长的历程,创业之经过,走过的路程就是很好的东西了。
云山道人 发表于 2012-3-5 23:55:53 支持,但需谨慎。出一本书容易,出一本精典的书不容易。首先就大方人来讲,有没有精神?是个什么样的精神?这个要先明确,搞清楚。就像温州人一样,抱团是他们的创业精神,而这个,是大方人乃至贵州人最缺的,所以要谈大方人在外创业的艰辛,那故事是有的,但那是个体的精神,我们需要这本书体现的是大方的精神,有时候个人的精神和群体的精神又是没有什么牵连的。因为个体的精神更多的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而群体才是发展,才是创新。所以我不主张过于狭隘的去出一本书,要出,就要来个大讨论,搞清楚我们要张扬的是什么?一本为个体树碑立传的书不出比出更符合我们的实际。
贵州老高:请注意,这本书绝非为某个领导人树碑立传,而是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艰苦创业的芸芸众生相树碑立传!留下他们各自的创业精神,让后之创业者借鉴!
附件2
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补充通知
高致贤
《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构想》昨天发出后,各地大方老乡纷纷表示支持,有的已着手准备写稿,并提供好建议。为此,在《构想》的基础上对一些具体要求,作补充通知于后:
一采写对象。神州大地的大方人。即大方人在大方县境以外(包括在本省)的创业成功人士。
二、文章为纪实文学,个人创业小传。可用速写、特写、通讯、报告文学等来表述,突出写人。可以自己写,也可请人写。
三、每篇3000-5000字为宜,事迹突出、材料丰富的最长不超过1万字。内容必须真实,反对弄虚作假!
四、作者均署名,自己写的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别人采写的第三人称,或做访谈。
五、书为自费(县里出钱)出版,文章没有稿费,出版后赠书作纪念!
六、自己不能写又无人帮写者,与我们联系找人写。
这是为家乡增光,为祖国添彩,向民汇报,为己留史的好事,希望大方在外的各路创业英雄积极参加!
主要内容,请看“构想”,未尽事宜,临时商量!
联系人:高致贤,博名:贵州老高,住址:深圳市宝安区38区中南花园4栋A2-503,邮编:518101;手机:13530271765;邮箱:gaozx2004@yahoo.com.cn;QQ:1540686647。博客地址: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u/1246925130
2012年2月28日于深圳
附件1
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构想
高致贤
2月22日下午,我县赴沿海招商引资代表团与深圳的大方人部分代表座谈时,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瀚时在会上指示设立大方县驻深圳办事处的同时,安排我采编大方人在外地的创业精神,交县里出版《神州大地大方人》一书。我当场接受任务。张县长表示派人协助我,以示领导之决心。如何实现领导意图?这就需要闯世界的游子们共同来完成。如何完成呢?
一是欢迎创业者自己写稿,写好后送我统编;需要帮助写的,与我联系,我们安排采写。
二是重大题材我们安排采写。希望配合完成写作任务。这其中要取消某些顾虑,如写自己去出书,怕被人说夜郎自大呀!唱高调啊!或怕“财露白”而惹麻烦等种种顾虑!
对此,我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成过去,王婆敢夸瓜好、夜郎自立当自大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应与时俱进!理直气壮地总结创业精神,这是对改革开放的赞美与肯定!
至于如何将文章表达得准确?请相信:我是经过“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的虚报浮夸、三年大饿饭、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大运动锤打过来的,一向痛恨胡言乱语、胡篇乱造。我们写创业者是写其创业史,写创业史又重在写其创业精神,写精神为主,至于所创财富多少则作为背景而已!绝不泄露商业机密。财富是创业的标志,物质财富仅为其中之一,相比之下,精神财富更重要。作为写历史,重在写精神!
具体做法:办事处未建立之前,先从QQ或博客上与我联系,一旦确定后,便要被采写单位或个人提供交通工具到主人公创业的主要现场观察采访背景材料,找创作灵感,大约半天到一天时间。写作中如有需要,随时补充资料,成稿后,交本人或单位核实才发稿!
老乡们:历史上有闯丝绸之路、闯关东、闯南洋等华人先辈为我们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而今我们又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得以从乌蒙山区到沿海发达地区创业,宛若当年闯丝绸之路、闯关东、闯南洋之先辈们那样寻求一种生存发展之路径。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军之中,通过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你们一路走来,历经千锤百炼,闯过虎穴龙滩,留下深深的足迹,一个脚印一支歌。改革开放30年过去,为了迎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挑战,你们这些可歌可泣的创业经历,已到应该总结一下的时候了。不管是成功之经验,还是失败之教训,写将出来于人于己于社会均有启发作用。同时,县里出钱为大家树碑立传,也为你们的企业做免费广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此,让我们齐心协力完成县党政代表团交给我们的任务,将你们的创业经历与成就写来出书,留作历史。为此——
请大方在外地闯世界的老乡们,把自己的创业经历: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写出来晒一晒,藉以启发后之来者。在深圳创业的可以随时见面,在深圳以外创业的老乡,通过网络把资料传给我,共同完成。
联系人:高致贤,博名:贵州老高,住址:深圳市宝安区38区中南花园4栋A2-503,邮编:518101;手机:13530271765;邮箱:gaozx2004@yahoo.com.cn;QQ:1540686647。博客地址: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u/1246925130
2012年2月27日于深圳
读《大节千秋》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五
织金吴勇 :谢谢!贵州老高 :有新内容吗?织金吴勇 :我在写穿越小说《亲近西施》,牵涉到一个问题:西施的美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吗?可能对我这篇习作有帮助。谢谢!可以谈谈你的看法吗?贵州老高 :这问题还真难倒我了!我未见过西施,更未对她零距离观察。难道你见过她并与她促膝谈过心?哈哈哈,都没有!那些写西施的人也和我们差不多吧?他们可凭自己的审美要求想象着写西施,写来让我们也认为西施就是他们笔下的那样子,其实不尽然。你若落在前人的巢臼里,你必然超越不了他们。于是,我的答案出来了:西施的美就在你心中!你可从今穿越到古去见她,为何不可让西施穿越返今来生活?你就按今天读者的审美需求来写西施之美,让她旧貌新颜有何不可?不过基础不能变,画妆是可以的。尤其要注意她内心美之描写!但也不要把西施写成奢香、柔远了。不过,她们可以是姊妹吧?门外胡诌,仅供参考。
织金吴勇 :你说的很是,这正是我在苦苦思索的问题。西施的美就在你心中!你可从今穿越到古去见她,为何不可让西施穿越返今来生活?你就按今天读者的审美需求来写西施之美,让她旧貌新颜有何不可?
织金吴勇 :但是,至今我这部穿越小说的主题都还没有很明晰,你也给我出出主意。书中有了属于我的创作:“我”是医科大学毕业的。用现代医药拯救了全越国的生命(扑灭了一场瘟疫),将我的地位提高到了顶端……我已经为这部书做了也许过高的定位,将会请人翻译成英文(中英文对照),精美插图,让其走入大学,作为学生文学和英文学习的读物。我想应该达到一定的效果。即使不很理想,也要尝试!已经同贵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张教授达成合作的协议贵州老高 :定这个主题?我提不出意见。不过你碰到这种情况时,建议你先把它搁一搁,作个冷处理,换去写写奢香,说不准哪一天你会在写奢香时突然发现写西施的明晰主题。你既然与张教授达成合作协议,不妨听听他的意见。不过,除了你谁也不是写这部书的吴勇,听取多方意见,最终由你定音,不要弄成花园中选花,反而缺少主心骨了!织金吴勇 :这两天都是在写奢香贵州老高 :好。织金吴勇 :已经100页8万字了
转发毕节试验区网站刊登《神州大地大方人》征稿启事
高致贤
转发按语:毕节试验区网站为我们在贵网站头版免费刊登《神州大地大方人》征稿启事。而这个启事又是由贵站站长及相关站管将我们《关于采编〈神州大地大方人〉书稿的构想》和补充通知以及部分建议综合整理而成的。足见家乡网站对游子关怀之情!为感谢毕节试验区网站的关怀,现将该启事转载于后,敬请相关人士关注。让我们共同完成大方县党政代表团交办的任务,以报答家乡各级领导及父老乡亲们对游子们的关怀!谢谢大家!
附:《神州大地大方人》征稿启事
一采写对象。神州大地的大方人。即大方人在大方县内外的创业成功人士。? ?? ?? ?? ?? ? 二、文章为纪实文学,个人创业小传。可用速写、特写、通讯、报告文学等来表述,突出写创业精神。可以自己写,也可请人写。? ?? ?? ?? ?? ? 三、每篇3000-5000字为宜,事迹突出、材料丰富的最长不超过1万字。内容必须真实,反对弄虚作假!? ?? ?? ?? ?? ? 四、作者均署名,自己写的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别人采写的用第三人称,或做访谈。? ?? ?? ?? ?? ? 五、书为自费(大方县出钱)出版,文章没有稿费,出版后赠书作纪念。? ?? ?? ?? ?? ? 六、自己不能写又无人帮写者,与我们联系找人写。? ?? ?? ?? ?? ? 这是为家乡增光,为祖国添彩,向民汇报,为己留史的好事,希望大方在外的各路创业英雄积极参加!? ?? ?? ?? ?? ?? ?联系人:高致贤,博名:贵州老高,住址:深圳市宝安区38区中南花园4栋A2-503,邮编:518101;手机:13530271765;邮箱:gaozx2004@yahoo.com.cn;QQ:1540686647。
月仿简介
高致贤
朋友,你识月仿吗?说来你莫笑,我与月仿素昧平生,从未谋面,可我为什么能介绍她呢?生活中未见过面,网上已成知交。我76岁生日前夕,她制生日帖赠我。标题就叫(我爱家乡)《大方,高老美丽的家乡》。图文并茂,篇幅大,图文多,大容量的新浪博客也5个篇幅才发完。一张生日帖,连发5篇博文,浓墨重彩介绍我家——贵州大方县。从她的网名看我以为她是大方人。何也?月者,曰之谐音;仿字拆开,方人——大方之人。更主要的是她对大方县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土特产品、风土人情的了解和介绍,令被外人誉为“大方通”和“宣传大使”的我也深感汗颜。那么,月仿何许人也?她给我的资料显示:
月仿,名李青,女,60后,出生于川北小镇通江县。父为地方剧种知名演员兼团长,国家三级职称,惜已去世。母为国营职工,年年先进,现退休。 幼时多承古训,品性纯良典雅,家教森严,谨行讷言。 甚喜阅读,无分古今中外文艺哲史、音律画技,爱好广泛,健谈善辩。 游历不多,曾小住蓉城、渝州,南下深圳,西去新疆,现居乌鲁木齐。 先后从事职业:国营职工、餐厅服务员、酒楼迎宾、国企PMC及业务主管、广告人、超市非食品采购主管、个体经营、建筑业领班、美甲师。 2006年涉猎网络,迅速圈内蹿红。 以夜猫和快刀出诗、以及知识面广闻名,教习对联及诗词入门弟子无数,遍及南北。 2006年冬“可可托海论坛”任职文学总版主,后退出。入“新疆青柠檬论坛”诗歌版主,一月后上任文学总版主,任期3年,中断网一年余,2011年初任管理员,后退出。 2007年5月16日,创建QQ群《听雨轩》,迄今系列群13个,涉猎主题多面。QQ号7个,共计加入QQ群80余,且稳定,拥有可观的文学粉丝团。 2008年入“天涯论坛”,一年后上任原创文学版主。 2009年夏停网,加入亚心网、新疆天山网,建立天山文集。 2010年入“中国青年文学网”任职中青礼仪官,后升任首席执行官,现辞职。 2011年11月17日,创建白鹭中文网。 自2006年起,除主打经营的“青柠檬论坛”,同期间入“可可托海论坛”、“驿路情缘论坛”、“知音论坛”、“天涯论坛”、“浏阳论坛”、“深圳论坛”、“天山论坛”、“奎屯论坛”、“通江论坛”、“卫东论坛”、“红袖论坛”、“陌上香坊中文网”、 “原创力量文学联盟”、“文学客论坛”、“文豪文学网”、“风雅网”、“北美女人网站”等等,建立新浪博客、51博客、新浪微博,以及腾讯微博。所有论坛网站注册名字为“月仿”,唯独“浏阳论坛”因丢失密码,重新注册为“弯弯”。百度贴吧-青年文学原创俱乐部注册名:花如罗绮月如银。 在所有网站论坛以及QQ群,发布大量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杂文,赠送网友网名藏头诗歌不计其数。长篇都市言情《出轨》签约并上架“陌上香坊中文网”,已完成16万字,预计字数25万字,2012年春季杀青。未完小说言情类《边走边爱》、《铜雀春深》,灵异类《倾城一叶》等,之后尚有多部不同类型的中长篇小说,进入创作期。现代诗集《清月浅香》、散文集《北二路上的思考》均在创作收集和整理中。已完成《水晶之恋散文系列35篇》,系为青柠檬论坛35位会员所作,篇篇图文乐并举。创作整理网站建设有关文章万余字:《网站论坛的经营理念和策略》、《论坛会员守则》、《论坛版主守则》、《版主操作细则》、《论坛会员群群规》等等。 2010年华夏网“梁祝杯”爱情诗文全球征集活动,凭诗歌《心碎的流连---外一首》获佳作奖。 尽管作品众多,但从不投稿纸媒。发布在浏阳论坛的现代诗歌“河渡”意外被选为稿件,刊登在《浏阳日报》2011年1月17日A12文学版。
附:月仿相
一字之“斟”看吴勇用字之严谨
高致贤
当代著名作家吴勇正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大业千秋》。因我与他是多年知交,故他在创作中常将创作思路、进展情况告诉我,还将一些章节的初稿传来让我先睹为快,一饱眼福。这便与我有了陆续对话。
我们交道多年,互为知己,推心置腹,对话不讲客套。他对我说 :“你转发(我们的对话)时,其中错字烦你改一下,我到办公室去了,再见!”于是有了“一字之‘斟’”!
……
贵州老高 :当你进入角色之后,各种场景就会随之而来,那生动形象,自然而成。这不是冥思苦索可以得到的!
织金吴勇 :当年挖空心思也想不出的东西今天几乎是垂手可得,这也许就是有所进步了吧。 贵州老高 :这就是在写作中学写作!纠错:“唾手可得”!不是“垂手可得”!我改了?唾液之唾,吐口水在手心中的时间便得到了,形容不费力! 织金吴勇 :是错了,我以为垂下手来就得到了。不好意思。 贵州老高 :推心置腹,不讲客气! 织金吴勇 :但是,我刚查了一下,垂手可得也可以用。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那个姿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不过,似乎在这里还是“唾手可得”更准确些。 贵州老高 :唾手可得是民间语言吧,或许从古语演变而来成了成语也未可知。该吃饭了,明晨见!织金吴勇 :明晨见! 贵州老高 :“对!我知你一向治学严谨,这种求是精神才是你的风格!也应如此!”
我俩对话中,关于字词句的讨论远远不只这一例,但仅从这一例中就足以看出他用字、遣词、造句之严谨作风!上述之“垂手可得”只不过是QQ聊天中不经意间写下的一词而已,并非出在他的小说稿中。即兴聊天中的别字、错词、病句多如牛毛,一般人均认为微不足道,或不屑一顾,因而不置可否!可是,吴勇则不然。当我吹毛求疵地对此提出异议后,他认真而坦诚地作了答复,甚而引经据典,说明出处。这就难能可贵了!
而今正版书籍中的错别字率已大大超过国家出版标准之规定了!何况这仅仅是草稿?更何况这个字又只是出现在聊天中?而且他知错即改,我不得不对他的严谨创作精神折服,老老实实地向他学习、致敬了!
读《大节千秋》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六
织金吴勇 :家里的电脑上不了线,回复迟了。贵州老高 :不要紧织金吴勇 :你提供的关于顾成的资料对我是雪中送炭,我正写到他。贵州卫都指挥使他是正使,马烨是副使。贵州老高 :我有的就向你尽量提供!织金吴勇 :在对待水西的问题上,他持和好的态度,马烨持镇压的态度。啊,第三章完成了。第四章开始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贵州老高 :好,这就有读头了!织金吴勇 :主要讲述元军副帅脱脱率兵奇袭贵州卫城,经过水西,霭翠领兵劫杀,大量消灭元军之中,霭翠重伤,留下了以后常长期的不便行动,给奢香让出了实质执政的空间。霭翠晒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与敌军副帅单打独斗,以武功制敌,自己受了伤,却创造了良机,终于突围,从此留下后遗症,半瘫了 贵州老高:这就顺理成章,不会感到霭翠突死,奢香袭职那样突然了!好多读者期盼早日读到你的《大业千秋》。 织金吴勇 :谢谢大家的厚望,我一定要在今年内完成这部作品。两个月已经写了三章,九万字,按照这个进度,争取十月份前拉完全书,用两个月润色修改,明年1月份送出版社
贵州老高 :这计划是实在的,相信能完成,但还是要保证质量,不能为赶时间而草率,要作写传世之作的思想准备!织金吴勇 :首先是加速度拉出来,有了基础,再认真打磨啊。贵州老高:这让奢香早出道有了依据!这打算好!织金吴勇 :明天我就要到北京、山东考察了。织金成立了丁宝桢电视连续剧领导小组,开始了这个剧的征程。我们要到中央电视台对接,去国家文史馆再查一下资料,到山东考察更多的地方。贵州老高 :好,三管齐下,但要科学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加强营养!织金吴勇 :另有两个组,分别到四川、湖南和贵阳。我带了电脑,继续写《大节千秋》和《亲近西施》。贵州老高:边考察边起草,听你沿途传佳音!织金吴勇 :营养已经过剩了 !贵州老高 :那就注意锻炼!织金吴勇 :好的,谢谢提醒贵州老高 :祝你一路顺风!坚持联系!织金吴勇:作准备,一会车来接,下午两点的飞机贵州老高 :我该晨炼了!88织金吴勇 :引这一段:闲暇无事,大明贵州卫都指挥使顾成和副使马烨对弈象棋。两人都是高手,却有气度宽狭之分。顾成已年过不惑,凡事宽容,在行棋方面尤其如此。棋风谦和,处处避让,总以自固为本。你这资料就要用上了。贵州老高 :这样一来就有戏了,作品的故事出来了,可读性就大大增强了。这便是创作之功力所在。
读《大节千秋》初稿后与吴勇对话(连载)之十七
织金吴勇 :早安!贵州老高:你好!到什么地方了?进展如何?织金吴勇 :在济南,材料没有什么,倒是好好旅游了一番,抓紧写了大节千秋。贵州老高 :好!……
织金吴勇:第四章有个情节,出乎我自己的意料,霭翠阻击元军受伤后,奢香不忍心他守在家里养伤,而是用滑竿带他去油杉河游玩。贵州老高 :太妙了/织金吴勇 :霭翠平时爱养兰花,有养兰的休养,他知道油杉河有兰花,叫抬他的亲兵们上崖去找,亲兵们找来的兰花都不满他的意。结果还是奢香不意间发现了一株极品,后来取名“奢香,兰”流传至今。奢香兰,真希望大方的兰人们又这么一个极品!
织金吴勇 :第四章的标题:空谷幽兰贵州老高 :神之灵感,天然而至!此乃奢香在天之灵助你也!织金吴勇 :是,奢香在天之灵助我也!贵州老高 :大方养兰之风极盛,前不久一株兰花竞价数万元!贵州老高 :县人大主任彝族高兴全就是兰花爱好者!织金吴勇:知道。今天去泰山,然后去曲阜。贵州老高:中央电视台有人与你们同行吗?织金吴勇:没有。
贵州老高 :你们一行几人?织金吴勇:五人贵州老高 :气候变化大,我感冒一周未痊愈。你在外面要当心呀!身边带点备用药!途中有何佳音,我待分享!织金吴勇 :这里天气好,温度零下3度至6度,晴。最理想的是一周内写了4万字,这在家里是不可能的!贵州老高:毕竟年逾花甲,适应就好!行万里路,写一部书,颠覆了古人观念!织金吴勇 :正写到——织金吴勇 :朝霞满天的时候,奢香和阿洛在一群年轻的男女亲兵的簇拥下上路了。由滑竿抬着的霭翠和抱着陇弟的拜弄送她到了城东五里的大海坝。 霭翠的滑竿搁到了海子边。他要亲兵扶他站了起来。尽管还佝偻着腰杆,但是他毕竟站立了起来,靠到了奢香的身边。 奢香扶着丈夫,不由自主地留下了眼泪,哽咽道:“夫君,我好舍不得离开你啊!我去后再也不能亲自侍奉你了。为妻不尽妻道,太对不起你了夫君……” 霭翠:“别这么讲。真正对不起你的是霭翠,让你去到了那个虎狼之地,你一个小女子怎么撑得住啊……” 夫妻俩共相掩泣一会,高山海坝里清清的海水倒映了他们的身影。这是一个难舍难分的定格,这是一次义薄云天的分离。贵州老高:好!织金吴勇 :这是按照朝廷命令,奢香代替霭翠去贵州城行宣慰使职,霭翠留守慕俄格时的分离贵州老高:暂时分手,留下悬念,写下一章!织金吴勇 :不时暂时,而是几年的分别,奢香一直在贵阳的贵州宣慰府,霭翠再慕俄格养病,陇弟由霭翠的次妻拜弄(奢香嫁来水西前的妻子,按照贯例降为次妻)抚养,拜弄得次女阿洛随奢香去了贵阳,奢香面对顾成和马烨有好几年呢!贵州老高 :也有一段曲折斗争了!织金吴勇 :奢香任重而道远啊贵州老高 :题材丰富,故事曲折,将会有许多精彩场景,这就有你写的了!织金吴勇 :本来就应该曲折而动人的故事,一向来被简单化和程式化了贵州老高 :原来那样写奢香是政治化作用,你让奢香跳出樊篱,还她的性格本来面目,好!
织金吴勇 :啊,走了!再见
我应约于明天接受身影在线访谈群访谈
高致贤
各位亲友:下午好!
我应身影在线访谈群之约,定于明天(4月4日,星期三)晚上8点到10点,即(20:00—22:00)接受在线访谈。访谈中心为身影人物,榜样力量。
身影在线访谈群(QQ:108634701)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在线访谈栏目。
我是初次作为嘉宾受访,可能会出笑话,希望有时间、有兴趣的宗亲、乡亲、朋友们,到时候来为我壮胆、看我笑话、为我捧场! 特此致谢!
【友情提示】请入群的网友根据“嘉宾-姓名”(嘉宾-高致贤)的格式修改群名片。再次感谢。——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组
主持-郭美红(364236412) 17:11:15
【友情提示】请将你的简历发给主持人,由主持人审核规范后在群内发布。该群为身影榜样人物在访谈群,系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在线文字访谈节目。是发现榜样和推介榜样的高级群。个人不能擅自在群里发布个人简历。希望各网友予以配合。再次感谢。——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组
2012.4.3.下午于深圳
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之一)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博主按:
编导管理(2677802904) 12:22:09 发布公告:
第36期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高致贤访谈录稿件已经上传群共享,请各网友下载浏览。谢谢。
-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组
嘉宾-江楠(568306965) 12:59:40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06 第36期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已转载
主持人: 王万兵
嘉 宾: 高致贤
时 间: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晚上20.00-22.00
地 点:身影在线访谈群(QQ:108634701)
【本期身影人物介绍】
贵州老高,本名高致贤,作家。渤海郡,江西籍,贵州人,1937年生,1958年工作,先后从事过教育、宣传、青年、文化、新闻、党政秘书等工作。1987年晋升记者,之后相继加入中国作协贵州分会;贵州省杂文学会、记者协会、写作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任贵州省杂文学会理事,毕节地区作协常务理事。退休前为主持大方县文联工作的常务副主席。迄今已有600多万字的作品在国内国外发表。有诗文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等50多种合集并获省和全国奖。个人传略辑入《世界名人录》等65种人物辞典。被多家报刊、丛书聘为特约编辑、记者、作家或专栏作家,退休后旅居深圳。
王万兵:身影人物,榜样力量。这里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王万兵,欢迎您, 高致贤先生。
高致贤:您好!主持人,身影在线访谈群和转载本次访谈的所有网络媒体、网友们:大家好!
今天是壬辰年清明节,请让我首先在这里向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致以悼念!
王万兵: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你的回忆录的?你能说说这部回忆录,对你的人生是总结,还是你另一个自己的开始?
高致贤:自2008年12月2日我发出《回忆录连载预告和征求意见稿》之后,便开始写作,并边写边在我的博客和一些网站上发表,收到网友们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优雅琴声老师对我的每篇博文进行校改,纠正了不少白字、错词和病句,请让我在这里对关心我回忆录的读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应该说,二者兼而有之。庸庸碌碌过了几十年,从1956年正式成为学生开始,到我政治上摔了一大跤的1980年之前,我都是个奴隶主义者,自己没有多少主见,有好的主见也不敢坚持,自己的行为完全是按照绝对听老师教导行动、按领导的指挥棒转。
职场中的一大跤终于把我摔醒了,开始了坚持自己的主见,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反而赢得一些主动,取得一些自由与自主;退休之后才有了更多自主,但也并未完全自由与自主。我将这些经历赤裸裸地写入回忆录中,包括我的婚恋变故,我的职场摔跟头等“家丑”均毫不保留地写出来,并发于网上,将其“外扬”,这便是对我前段人生的总结。
我觉得,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上,遭到了各种色彩的污染,失去了我的本来面目。通过反刍的唾液,回忆的苦水,将那些表面的斑斓洗去,把我的真身交还社会!让人们看到我的真实面目,还有什么“私”值得“隐”呢?我便竹筒倒豆子,全盘托出来,留个真实的我给读者足矣。这就不枉我回忆此生这一回了!
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之一)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王万兵:高致贤先生,你是什么动力,让你开“高致贤的博客圈”,而圈里文化人有几百之众。你推动了草根文学的发展。你认同吗。
高致贤:是这样,2006年9月中旬,有博友说我的博客可以升级建博客圈了,我觉得建起圈子可以多一些交流对象,学习的对象更多,更能消除晚年空巢孤寂、充实我的精神生活。于是我便申请建了个“高致贤的博客圈”,有博友说我个人没有什么名气,这圈名就没有什么影响力,建议改为“不服老”之类有特色的圈名。这是一番好意,但我一直主张网络实名制,可因我的博客只用实姓而未用实名,建圈子我就坚持用实名来兑现自己的观点了;为尊重博友提议,我又建了个较有特色的“老有所乐”博客圈。我无力打理大圈,开始发出几次入圈邀请之后,我便不再主动邀人加入我的圈子了,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顺其自然,可圈子成员还是发展到500多名。多一个圈子,就多一个发表园地,草根作者有了自己的发表园地,打破了以往纸媒发表的官僚化、神祕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发的文学帖子多,入我圈子的多为文朋诗友,这无疑就推动了草根文学的迅速发展!
我在建圈子中还有个小笑话:由于多年行政工作习惯,申请建圈手续完成后,我就坐等批文。一等几日不见回音,我却在网上搜到“高致贤的博客圈”。可我建圈提交的昵称忘了,登陆不上,多试几次还被网管警告:你不是圈主,请不要捣乱,自己睡老婆成了强奸案,真令我哭笑皆非!后来是“实话实说”博主帮助我打开圈子。
建博客圈的同时,我又加入了100个博客圈,我的博坛活动范围就更宽了,阅读博友文章,发表评论和为友留言,审批圈友,推荐博文,大有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精神生活十分充实,我又找到了一个生活乐园,家人又因之平添了许多乐趣。外孙放学回家就说“我要坐在外公的大腿上”看我的博客。我便带着他到博友家串门子,省得他到处乱跑。平时已无多少话可说了的老伴,觉得网络天地真热闹,也常傍着我细听博友的倾诉,享受博友的欢乐,与博友共赴悲欢……。她看到那些牛干、马费、羊场子;姬鸣、苟道、猪头肉之类的博客名时,常常笑得合不拢嘴;当她看到“好沙发哟”之类的评论,问我那是什么意思?我说不知所云,她更莫名其妙,便会发出一句“鬼话”的口头评论,老伴也不感到寂寞了,而且任我与异性博友交往她也不吃醋,还常常催我“上网会客啦”!
老伴住到另一个孩子家,我仍在留守处与博友们玩。外孙乐乐放学了,便带他入博去看山乡美景、国外风情,两公孙博来博去,乐个没完。不时还要上论坛去与博友们理论理论。在这男女均爱、老少咸宜的博坛上,真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许多圈主家中的客人,远比孟尝君家里养的多得多。建了博客,走进网络世界,交朋结友任我,一点不觉孤单,偶尔外出时间长了些,回家便要先看有无最新评论和留言,我与博客仿佛有种初恋感。
王万兵:.老高在退休前,主持过大方县文联工作,那时的文学是官方主导的文学,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那种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吗。我们好多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那种文学表达方式。你作为文联领导,把那段往事,跟我们网友分享一下。谢谢。
高致贤:大方县文联成立于1990年代初,那时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已贯彻十来年了,文学创作的政治环境比以前宽松多了,但仍然执行着徒有虚名的“双百”方针,具体评价作品的标准还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学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写人性和写“中间人物”的作品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不再要求一定要写阶级斗争了,但作品的中心思想还不能脱离政治!文学仍然像一个不幸的少女,遭到政治强奸。
之所以说当时的创作环境比以前宽松了许多,指的是这时期的作者可以自由投稿,编辑部可以自行决定发表,不再像改革开放之前那样,作者创作的文稿投到编辑部,编辑部认为可用的稿子,还必须经过作者所在地的党委政审合格后才能发表;地方党委不同意,编辑部认为再好的稿子也只能枪毙!我于1966年初调县委宣传部作专职通讯干事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报刊社交来政审的稿子进行初审,提出意见之后,再交县委分管领导终审,才将政审结果回复编辑部。这工作是不与作者见面的。许多稿子被政审枪毙了,作者还在盼着发表哩!这不同意发表还算好一点。如果政审中发现稿子有问题,还要通有关单位审查作者,弄不好,作者便会“羊肉吃不成,反惹一身骚”还不知为什么哩!
我本身在审查别人的稿子,我投出去的稿子,编辑部认为可用,也还要返回来让县委分管的领导人审查。哪能像现在这样发表自由?
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之二)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博主按:
编导管理(2677802904) 12:22:09 发布公告:
第36期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高致贤访谈录稿件已经上传群共享,请各网友下载浏览。谢谢。
-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组
嘉宾-江楠(568306965) 12:59:40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06 第36期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已转载
王万兵:上世纪.80年代,国家人才十分短缺,那时有内招和顶替人才用人机制,换成今天的市场经济用人观,你认为那种弊端对社会和国家,有多大的坏处,你可以跟广大网友分享一下吗。
高致贤:内招现在也还有,顶替制是人事制度改革后才遂步取消的。内招和顶替均是“父传子,家天下”的封建世袭制的实施,是“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打地洞”的注释。内招条件由内招单位自订,顶替是不讲身体、能力等基本条件的。父母掌权时将子女内招到本系统或本单位培养,退休时,可由内招的子女来接班,内招不完的子女就顶替工作,又成为该单位接班人的后备力量,或曰第二梯队,那个挂着公有制的单位便成为“私家公司”,员工没有提升之望,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且当官的为保住其“家单位”的领导权,还会对有危及其领导职位的能人加以打击限制。严重地压抑着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而且到了内招顶替人满为患的1970年代初期,农民读书、当兵都实行“社来社去”,农民就完全被排斥在国家编制人员之外。一旦内招、顶替进入国家编制的人,就端上铁饭碗,吃起大锅饭,没有竞争机制,养成大批懒汉,国民经济怎能发展?那不但对国家有害,从某种角度说来,内招和顶替之人也是受害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们有了那种优越感之后,学习不学习,工作都是稳靠的,故也失去上进动力,不学无术,一旦进入人事改革,实行公平竞争,他们就会被淘汰。那种用人机制的弊端就不言而了!
假如我们将用人比喻为取水的话,内招顶替只是从几口小井中取水,市场经济竞争上岗用人体制则是以海洋为水源。仅从人才开源这一点来讲,两种用人机制的优劣已不言而喻了!
王万兵: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你作为国家干部,你是如何体会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精神的,那可是划时代的讲话。那种政治背景,可以跟我们广大网友分享一下吗。这也是你人生经历长篇小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高致贤:这得从当时我们对深圳的看法说起:1980年代初中期,我们得到的深圳印象很不好,或曰很坏!坏印象多是从社会传言和参观团成员口中得到的。身处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乌蒙山区的我,工作于县委机关,虽未达到赴深圳参观的官阶,无缘与深圳谋面,但普通的信息工作岗位也使我算个当地的“消息灵通人士”。可我得到深圳的情况多属小道消息。来自省报的某笔友悄悄告诉我:政治形势变化很快,深圳那边已在“跑步进入资本主义了”!首批组团参观深圳的一位老干部,报告会上说了些空套话后,暗中与几个知交老友谈及深圳观感时流着泪说,“完了!完了!奋斗几十年要打倒的资本主义又复辟了”!一位县委副书记看到深圳桥下的露宿者说,贫富悬殊已拉开。公安局长说,他是县委常委,坐的车还不如深圳一个村支书坐的好!
退休后我先到汕头呆了一段时间,听汕头人常以其潮汕文化的悠久来鄙视深圳……。于是,文化沙漠呀!尔虞我诈呀!认钱不认人呀!社会秩序乱糟糟呀!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曰:深圳特区搞糟啦!
由于这些小道消息的作祟,开始听党内传达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时,不少内地干部,尤其是老干部想不通,认为这样搞下去,资本主义真要在我国全面复辟了!于是有人说小平同志已经退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了,为何还要全国传达他的讲话?实质是不赞成他的讲话,不想再深入改革开放了。还传言中央几大报刊抵制发表他的讲话。
后来,小平同志的讲话作为中央红头文件正式下发,层层传达,人们虽然不敢公开非议了,但内心并不很服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退休旅居深圳度晚年后,参加深圳市的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耳濡目染。我和许多外地来深圳养老的离退休人员一样亲身享受到改革开放办特区的伟大成果,认识到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我们绝不可能到深圳来养老,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不可能这样提高,至少不会提高这么快!这才领会到小平南巡讲话的伟大意。实践令我不得不对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南巡讲话心服口服,心悦诚服!
王万兵:农民工在上世纪90年代南下打工,那时你差不多退休了,你关注过他们没有?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是他们这批人制造了深圳速度。你想对他们说说么?
高致贤:我是农民的儿子,当农民到20岁才读书跳出“农门”,我的工作时间98%为农村;我写新闻报也有98%以上属于农村;我于1980年代初发文呼吁《请多树立农民主人公形象》,不要总把农民作为达官贵人的陪衬;最近我先后发表了《闹市中的野外作业者》,歌颂农民工对现代化城市建设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轻视农民就是忘祖》,追溯黄帝神农氏是中国的第一代农民,炎帝、蚩尤均为黄帝的后裔,不承认自己是农民后裔的,除非他不是中国人。农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应感到身为农民而自豪,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农民而自卑!农民之所以一度受到一些忘祖之辈的歧视,那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人为地划出一个“非农业人口”的特权阶层所致,农民是受害者,责任完全不在农民自身,我们为何要低人一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神速发展,农民工功不可没。我们姑且不论农民在中国历史上“载舟覆舟”的力量,就现实而言,没有农民工之参与,当年最具时代特色的“深圳速度”能够形成吗?
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之二)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主持人问我想对农民工说点什么?我没有资格对他们咿哩哇啦发议论,更无权对他们指手划脚,我只有老老实实地恭恭敬敬地向奋斗在建设第一线上的农民工们学习!最近我才发表的《苦蒜精神》论,就是我向农民工学习的些许心得。摘发附后,权作为我的汇报补充材料。
附: 苦 蒜 精 神 论
高致贤
今(2012)年元旦,“大方人在深圳”的群友们在凤凰山麓举办迎新联欢活动。
群友们要我讲几句,我便讲了野苦蒜从大方到深圳落户的经历。
从大方带些苦蒜颗到深圳种于花盆中,置于阳台上,很快生很发芽,苗叶茂盛。来自内地山区,扎根海滨深圳的苦蒜,经过烈日直射“烤炼”,个中艰辛,人类怎能体验?这与内地来深圳打拼的农民工立足深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故我将它献给我的农民工兄弟们分享。
苦蒜与菜市上销售的大蒜、洋葱等几乎同形同味,它的味道并不苦,可人们为什么叫它苦蒜?这“苦”,是形容它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之辛苦。我们家乡人称它为野苦蒜,这就更具体了。它是野生的,风霜雪凌无遮挡,无人栽培与施肥,松土除草更无望,一切均靠自力更生,毫无外援,常被人们采扯去做下饭菜。这种生活难道不苦?贫瘠的生长环境,养成它们高度的生长适应性,熬出极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环境中,任随风吹雨打日晒,不管雪压霜欺冰冻,只要挨着点儿泥土,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籽繁衍后代,用自身的辛辣防御食草动物啮食,但也不忘为人类献出馨香。将它和豆豉辣子水蘸大豆花,菜豆腐,连渣捞,其味无穷!
吃苦蒜本是一种享受,但当天我还送给老乡们另一种含义:请大家不要怕吃“苦”!桌上唐勇等一批创业人士立即响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姑且称之为“苦蒜精神”吧。这种精神便是一种成功精神!温州人被一些人称为“犹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温州人的赞美!他们在与艰苦的外部环境斗争中锻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聪明人,一个个颇具商贸头脑,炒房团从国内炒到国外,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一批批富商!
从这里,我还联想到历史上的“闯关东”。而今东北人那高大的块头,那硬板的身躯,那爽直的性格,不也是一代代人吃尽前扑后继闯关东之苦、用生命换来的成功吗?
咱贵州人乘国家改革开放之大好时机,以“苦蒜精神”闯深圳,闯江浙,闯东南沿海,时下还在创业的第一代人中,已经闯出了一批富翁富太富哥姐,只要坚持一代二代地闯下去,何愁咱贫穷帽子不摘?刘伯温的“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中“赛”的内涵,恐怕就不止于自然物质资源了!
农民工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可敬可佩的!与此相反的另一种人的“吃苦”则是可卑可鄙又可恨的!他们吃的“苦”,就是吃农民工们的血汗钱,利用手中的权势钱势欺压劳苦大众!不过这也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帮铸咱们的苦蒜精神!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我们去年中秋节贵州老乡们登凤凰山时即兴吟成的顺口溜:
深圳有座凤凰山,空待凤凰千万年;
苗岭凤凰今日至,鹏梦黔月同日圆!
王万兵:关于自费出版书籍之事,你是如何看待的。是不是所有文学作品,都可以走自费出版这条路?
高致贤:对此,我在拙文《作者反“哺”出版人》中谈了一些看法:而今的出版界,出版者为了赚钱,常规出版之外,又弄出什么自费出版等。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产物,未尝不可?问题在于自费出版不讲文章质量,就看出钱多少。于是,有钱便可自费出书,作者自出自买,出版者毫无风险干赚钱,糟糠之作便有机可乘。
作品写得好,可因作者无权无势,无钱又无名,你就出版不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出名就滥竽充数自费出书,为出大名就多出钱找大出版社出书。越写不出作品的越想出书;越写不出好作品的越想出大书;有钱写不出作品的花钱买人写稿来出书。根本不会写作会赚钱的,也可买人捉刀来出书,遂使劣质书充斥市场;潜心做学问者不会富,好书难得出版。长此以往,滥出版将会毁坏出版市场!
文学作品完全商品化了,它要走向市场,出版社又要自创收入,自费出版已成必然趋势,属于消遣性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走自费出版之路,可文学史、文艺基础理论之类的历史性的、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则不能全靠自费出版,国家对此则应有出版补贴。
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之三)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博主按:
编导管理(2677802904) 12:22:09 发布公告:
第36期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高致贤访谈录稿件已经上传群共享,请各网友下载浏览。谢谢。
-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组
嘉宾-江楠(568306965) 12:59:40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06 第36期身影在线访谈:贵州人的文学脊梁,贵州人到底有多贵?
——访75岁高龄的贵州籍作家高致贤先生 已转载
王万兵:高老开新浪博客,为贵州网络宣传打开了一个窗口,为贵州和贵州人树立了形象,也为我们青年人树立了榜样。你能谈谈你开新浪博客以来,主流媒体关注的那些往事,你可以分享一下吗?谢谢。
高致贤:我建博客的初衷,本是为了消除空巢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光,可因我不玩游戏不下棋,一古脑儿写东西。写什么呢?我在家乡生活、学习、工作了几十年,虽然退休后暂时离开贵州,但我最熟悉的还是贵州,离开家乡之后更思念家乡,只要动笔,乡情乡景便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深处流向笔端。
这我并非刻意而为,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我分别为央视、中华、搜狐、百度、新浪、天涯、华声、凤凰、贵州社区、中黔网等20来个大小网站注册会员,应邀加入三十多个QQ群。建博五年多,发表博文3400多篇,影响较大,好评也多,几万人关注了我的博客,好友成千,粉丝上万,我的博客具有一定影响力。我宣传贵州是从真情自然流露到有意为之,除了博客上的不断介绍家乡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外,还在天涯社区贵州版、贵阳版开了《我的贵州情结》等专栏,通过网络常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反映民情,提出建议,为家乡建设尽点微薄之力!得到家乡领导和博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好评。遵义市绥阳县委宣传部的卜宗学部长读了我反映家民情的博文后,说他评论道:“颇受您为民请命的精神所感动,感动之余,口占一首,聊表敬意-----
白发赤子心,拳拳故乡情.
去家三千里, 十指连着心.
痌瘝常在抱, 疾苦感同身.
拼却古稀年, 为民去请命.
省知识产权处的成丹处长说我把博客办成一个宣传贵州的窗口;
团省委的蔡顺华教授说我是贵州与省外地的桥梁。
北京的杂学专家、陕西的天涯倦客等等博友说我是贵州的宣传大使、代言人。
国外的余先生常读我写贵州风土人情的博文,与我成为好友。他看到美国《星岛日报》转载我的《还是大方酸菜美》博文后,从美国把报纸寄给我。
我写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建在大方的历史,在台湾和美国有关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出生于大方羊场坝的华侨程长龙先从美国给我寄来《航空救国》一书及其它珍贵史料,填补了我县《县志》和《党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省内的《晚晴》、《贵阳晚报》,《黔中早报》、《毕节日报》,省外的《老同志之友》、《互联网天地》《当代老年》等纸媒也报道了我的博客。
王万兵:.最近,贵州籍作家QQ群在老高的指导下,由贵州籍作家王警之创建,如今群里有近200人,你最初的想法是什么,如今,面对贵州文学,这个网络平台,如何推动贵州文学?
高致贤:这说不上指导。这贵州籍作家交流建起来之后,我应邀入群,且被群主提升为管理员,我无力为群友服务,十分惭愧!
多谢王警之、粟多美来到我家中介绍了他们建群的宗旨与一些活动的计划,对我很有启迪,在如何为推动贵州文学发展贡献帛薄之力上,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首先感谢他们对我的尊重,而后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我们这个群纯系草根组织,没有官僚机构,不写官样文章,充分发挥群友们各自的写作才能,让草根文学在这里有个发表园地。
贵州籍作家分布于国内外,群星闪烁于全球,我们通过群友交流,将贵州籍作家分别于各地拥有的各种可利用资源整合起来供群友分享,从而促进贵州文学创作的发展!很多事情我说不好。不过,群主王警之对此已有很好的意见,我想将他的意见介绍给大家。
王警之: 2012-1-31 23:32:21
高老,我看到您的留言,非常重视,所以写下以下言语! 晚辈献丑了。
续前
……
对于'贵州籍作家交流群”等事务,谢谢高老的肯定。历史以来,我们家贵州人都是团结的,都是大肚的,都不是孬种。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团结一帮人共同做一些具具体体的事业,能影响贵州历史,中国历史,人类历史的事业。刘伯温有云“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好一个“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妙哉,快哉! 现在的贵州人很团结,晚辈很开心。我想“夜郎自大于世界,突出特色要发展;大学挂钩名牌校,人才开发定首要。”21世纪的头三十年,贵州人将会有所作为,这是历史的大趋势。当前,能以最快速度来团结一帮贵州有识之士,只是网络能做到。“贵州籍作家交流群”就这样在诸位先生呵护的条件下出生的。
其实,我只是申请了一个号而已,现在还没有为家乡做什么,惭愧!这个群的主要贡献还是高老(作家高致贤)、粟多美先生、阿琪阿钰等老乡的贡献。我是没有什么贡献的。《南方作家》主编阿琪阿钰的贡献很大,他常常和各位老乡交流。当然,汪常也辛苦了!各位老乡辛苦了!谢谢各位老乡的支持!我想,现在群里的135个贵州老乡,在历史的长河里,浩浩荡荡地走着,向全世界发出贵州在21世纪崛起的声音。 开群以来,得到了郭老思、王万兵、南欧、颜若水等135个老乡的支持,我很开心,照这样发展下去,贵州是有作为的。20年后贵州是可以和广东一线省份叫板的,我们要敢于去挑战,去寂寞、去奋斗。
关于开群以来遇到的问题,晚辈是这样想的:
一:现在 有西篱、牧之等资深作家加入,实际上是“回家”,因为这个群叫“贵州籍作家交流群”。既然是贵州籍的,那贵州籍的人士,包括常常居住在贵州,和对贵州做重大贡献的人士都可以进来,也可以出去,然后再进来,来去自由;进入这个群的门槛是,大家公认的文学写手(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大家公认的是:1 )作家协会的、如西篱、牧之等资深作家。2) 80后 90后 的文学苗子,未来100年是可以代表贵州的文学界征战的。目前“回家”来的135个文学写手都是合格的。
二:关于 “作家”或者“诗人”戴帽子的事情现在出现了争议。好,很好,非常好!没有争议的事情是没有价值的。卫功力、王剑平先生退出去以后,我就感觉到有必要改进本群交流一些条例。1)凡进来的文学写手,我们的管理员都可以给来者戴一个帽子"作家”或者”诗人“评论家”等帽子。这是尊重,因为我们不是官方的组织,也就是说,一种祝福,直接了当的说是恭维. 2 )进来者认为,他可以不要“诗人”或者“作家”等帽子,可以,高兴就好,反正该群就是用来文学分享的。那也可以这样:地方+常用名。常用名为:百度能搜的笔名,这本群从新用笔名也行。例:1 诗人-西篱 2 九洞天-汪常、九洞天-王警之。我想我们贵州是夜郎自大之州——夜郎自己强大之省,能包容这样的事情的。贵州人是有大度之心的。
三 关于群名字问题。“贵州籍文朋诗友交流群”也好,“贵州籍作家交流群“也罢,它只是个名字而已。其实用”贵州籍作家交流群”有这样的好处,百度好收,有实力贵州的写手可以随时加入,而不用记住群号;还有就是顺口,好听。我们是这样欢迎他们的,如 胡树彬的作品在浙江是代表着贵州文学,我都关注他(她)几年了。没有人不会喜欢他(她)的作品,我只喜欢看好作品,有中国作家协会的帽子没有还作品,我不喜欢。 我想我喜欢的是好作品的人作者,而不是喜欢好作协的作品。 一句话,我只喜欢好作品的作者。胡树彬,我喜欢。这是我个人意见而已。不过我会求同存异的。随便说一句:前几天和一个叫王骏升的老乡聊天,他说,大方文联前任主席高致贤的杂志,很好。
四:关于有人进有人去问题。欢迎存在,这个来去自由,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留得住他的心留步住他在人世间。勉强不得。 我们要建立一个“QQ群交流的香港制度”。就是爱写作的贵州老乡,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了可以走,走了可以来。这个贵州老乡的权利。所以,我,王警之,是欢迎 王剑平、卫功立等资深诗人的,我个人会常常到 王剑平新浪博客、卫功立新浪博客学习、交流、论道。我虽然没有蔡元培、胡适等民国那些大师的容忍自由的风范。但是,晚辈尊敬他们,崇拜他们,原意学习他们,如果我崇拜别人的话。遗憾,鄙人知识浅薄,人间阅历短浅,还没有崇拜那些伟大的政治家的想法。
五:关于群里交流问题。本人此生以“爱国、爱家”为信仰,建立该群的目的是 “文明交流 、团结贵州人、建设家乡。”故此,诸位老乡请深思。我想,我们交流的言论应该是和谐的,毕竟我们是贵人之州的;我们交流的内容应该是关于写作的,毕竟这个群叫“贵州籍作家交流群”;我们应该分享梦想的,毕竟我们都是有想法的人。如果有言论不当者,言者自己负责。
最后, 网络问题,大家不要想到就是天堂,想说什么说什么,说出格的话是要付出代价的,看来有的人不太了解真正的“文化大革命”的厉害和残酷。用大腿说话都行,只要不攻击执政党,这是我想对诸君说的。这些年, 关于网络监管问题,网友认为自己可以无法无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实,他不知道,每一台电脑都是被公安部“看好”的,就像一家人分一块土地一样, 你可以自由耕种,一旦你的土地有点风吹草动,警察就会到,网络上讨论过分出格的话亦然。
谢谢高老的肯定,谢谢在此的135老乡,以后我们会有500号的团队。那时候,贵人之州真的有贵人。
王万兵:贵州有多贵,问问贵州的山和水。贵州有多贵,问问贵州文化人。老作家高致贤,只是贵州人有多贵的文化使者众多之一,不过,作家高致贤先生,他撑起了贵州人文学发展路上的脊梁作用,也再度彰显贵州人的贵州精神,并且把这一贵州精神提到又一个高度。我们衷心祝福作家高致贤先生,龙年创作丰收,合家欢乐。同时,也祝老作家高致贤先生,身体健康,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家。我是主持王万兵,下期再见。
忠孝在此得两全
——高占祥接见华夏高氏文化发展论坛代表追记
高致贤
首届华夏高氏文化发展论坛暨《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颁谱仪式于4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宗亲听说国家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占祥宗亲要接见会议代表,都非常高兴!
我们知道,占祥宗亲是中国大陆第一位世界桂冠诗人(唯季羡林先生同时获此称号)。他多年担任文化界领导,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他主张文艺评论应以“浇花”为主;文艺领导提倡“微调”方法,被称为“浇花论”和“微调论”。他是为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国际著名专家!能当面聆听他对咱高姓文化研究之见解,是一种幸福,但他毕竟是77岁高龄的宗长了;而且正在医院疗养,大家又怕影响他的休息。再说,医院对于高干和国际知名人士的护理也有严格规定。为国为民尽忠几十年的他,想接见研究高氏文化的宗亲代表也是对咱高姓祖宗尽尽孝!然而忠孝难以两全,二者在此怎能达到统一和谐?
经占祥宗长及其家属同意,宗亲代表与他们一道和医院沟通,占祥宗长于3月31日在病房接见了德源、驰凯、剑锋等宗亲代表,大家非常高兴!
在忠孝得以两全之中,占祥宗长精神振奋,口头指示,亲笔题书了“和合力 胜金玉”,为论坛指明方向,同时又写了3页信笺的具体意见(见图),在明确指导思想的同时,也为“首届华夏高氏文化发展论坛”留下了他的珍贵墨宝!
4月1日,德源会长在论坛开幕式上传达了占祥宗长的题词和相关意见,并转达占祥宗长向宗亲代表们问好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有德宗长同步播放占祥宗长接见的实况录像,宗亲们看到占祥宗长精神矍铄、奋笔疾书之场景,一个个欣喜若狂,对咱高氏文化发展论坛前景十分乐观!
在宗族文化研究中,难免产生不同观点,这是很正常的。但将研究成果变为某种工程(如修大通谱之类)加以实施中,有时就不利于统一操作。本次会议也谈及类似问题,因有占祥宗长的题词作为指导思想,使这次会议开成了和衷共济的大会。这“和合力,胜金玉”已成为我们论坛的指导方针,这将会让广大高氏宗亲团结起来,为国为民为宗族的文化发展而奋斗!
高致贤2012.4.8.日追记于深圳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