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在恶劣的贸易大环境下,谈谈我们这些从业者的小环境

    哈哈,洋插队兄,我们这里的温州老乡可多着呢。其中最多的就是瑞安的了,主要从事汽车配件,首饰,包包等行业。我认识一个温州市区来的,3年前在温州从事地产中介的买卖。后来受到亲戚的怂恿,来巴西,刚来就做了4个高柜的包包,可由于操作不谨慎,全给海关没收了,损失了6,7百万人民币。可那小子有钱,像没事一样,还继续干,一年的时间又给赚回来了。现在景气差了,又在抱怨了,说要回老家,在老家才有做老板的感觉,在国外太累了云云。可我估计那小子也就是说说而已,他知道在国内做生意也是要刺刀见红的,哈哈。
@洋插队队员 2012-04-03 03:04:46
  感觉上面我们卖的这些时装,包包啊,饰品太阳眼镜之类的产品属于流行产品,在经济好供应正常的时候生意还算好做,大家或多或少地赚点钱,其中一些人能干点的,时机点把握的好的更是可以发大财。我周围很多人,都在最近的10多年在各个国家的批发市场上大有斩获,完成了很好地原始积累。
  但经过前面十来年地良性发展,大批新人杀入这个供应链,供应量以一定比例的每年增长,而市场没有增长的这么快,风险自然地在慢慢的聚.....
  -----------------------------
  同感。在这种传统行业,现在在国外完全是买方市场,供应商早已变成了弱势群体。洗牌的过程很痛苦,但逃不过。看来我真应该找个副业做做了。
  是福清帮和大圈仔,哈哈。现在他们已经转行做生意了,不再打打杀杀了,不过那生意是垄断的生意,别人是不能涉足滴。
  这里对华人来说主要的问题是治安,都是些从贫民窟出来的巴西小贼,喜欢盯住东方人,他们认为东方人有钱,特别是中国人都喜欢随身携带现金。说起生活的话,肯定是美国,澳大利亚更适合居住,不过留在这里赚钱还是不错滴。
  是的,昨天在一个聚会上碰到一个女孩子,她老爸在巴西做电子产品贸易,据说做的蛮好的,已经做了浙江省的海外政协委员。女孩子个人对巴西不太喜欢,好像说是缺乏生活氛围,她已经在美国留完学开始工作了,让我们给她介绍对象,呵呵。我们还约好让她明年带我们去巴西过狂欢节。
  ======================================================================
  可是姓黄?如果是,那真的是老前辈了,属于在海外白手起家的华人行尊级别。
  @fqtan 2012-04-03 04:35:27
  我的合作厂家都是在狮岭这边的,记得前两年回进货的时候,狮岭的大街小巷全是绣花厂,24小时都在嗡嗡开工,听说绣花包在南美那边好像卖疯掉一样,呵呵,PETER应该深有感受吧,现在在狮岭的绣花厂已经倒闭差不多了,时尚产品就是这样,流行是一时的,而经典是永恒的。
  -----------------------------
  你好,绣花包是在2010年,我们这边市场的主打款式,现在已经没人做了。10年下半年和11年上半年是铁拉链PU皮小包,不过现在也已经被淘汰了。这个行业的流行趋势变化很快的,如果你做女式包包的话,最重要的就是紧盯住流行趋向。虽然风险较大,但利润也高。
  @fqtan 2012-04-03 04:19:47
  PETER兄,还有洋插队大哥,很高兴认识你们,现在是南非时间晚上十点多,呵呵,应该是跟PETER的城市一样,以治安差而闻名全世界的,我在约翰内斯堡。这边的自然环境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社会环境,我在这边差不多四年,给黑人拿枪抢劫两回!钱财身外物,给他们吧,希望可以在他们同胞身上多赚100倍回来,呵呵
  -----------------------------
  我十几年里被抢过一回。看来你们那里治安更差一点。
  被抢的时候千万不要反抗,国外抢匪都是持枪抢劫的,一反抗翘的更快,这和国内很不同,国内还是“英雄”多。
  作者:洋插队队员 回复日期:2012-04-03 05:00:20  回复

  @petersaopaulo 2012-04-03 04:16:40 
  是的,昨天在一个聚会上碰到一个女孩子,她老爸在巴西做电子产品贸易,据说做的蛮好的,已经做了浙江省的海外政协委员。女孩子个人对巴西不太喜欢,好像说是缺乏生活氛围,她已经在美国留完学开始工作了,让我们...
  -----------------------
  正是,呵呵,很巧吧
  =====================================================================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就听闻过他的大名了。他是20多年的老华侨了,做过温州同乡会会长,华人协会会长。身价应该是以亿(美金)计算的了,不过听闻他平时不太讲究,有朋友去过他家,看见他在吃稀饭和酱菜。
  像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出国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的,纯粹的白手起家类型的企业家,是我们这里进口行业的标杆啊。
  作者:子龙3 回复日期:2012-04-03 08:34:16 
  这就是我的原意。
  外贸生意我没有涉足过,看过很多国内工厂是替国外加工的---比如雅戈尔,替国外生产了不少品牌的产品。我不知道peter兄弟是不是也是这样子?若是,这说明前几年因为生意好做,没有未雨绸缪。如果那时候就把品牌树立起来的话,你已经和同行树立了一个壁垒。一般情况下,品牌商品的销售还是比较稳定的。这就是流动好的。当然,贸易型企业在经济下行时期也不适合大投资搞品牌建设之类的。
  =====================================================================
  我是给国内工厂下单,让他们贴我自己的牌子的。牌子已经注册了3年,也就在自己的客人当中混个眼熟,在终端消费者当中,是没什么人认识的。要把品牌做到让终端消费者认识,没个几千万美金的宣传投入,那么连个水花都起不了 。我是没有这个实力滴。只能慢慢来了。
  
  作者:jcff2011 回复日期:2012-04-03 13:38:48  回复

  @hongqiaoren2008 2012-04-03 13:20:39
  是呀,都说投资环境不好,政策不对,那为什么路上的豪车一天比一天多?别墅一座比一座大?奢侈品一天比一天缺货?求包养的女纸一天比一天年轻?在美国的年轻人为了找不到工作而上街油形的同时,我们的80后为了买不到一台没啥实用价值的爱疯手机而相互打的头破血流,你能说我们没有内需吗?还是想一想自己输在哪里,这才是硬道理
  -----------------------------
  嗯,说的极是!我觉得无论做什么,运气是第一位的。一个人,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能力大小,如果运气不好,是很难做出一番成绩的!就像在股市里,股市再低迷,也总有人会发财一样!
  =====================================================================
  我觉得生意人老是谈运气是有点不靠谱的,虽然谁都想要运气,可那个东西比起人来,是属于4条腿的,跑的肯定比我们快,所以如果你会有运气,那也是它来追你,轮到你追它的时候,再怎么赶也是赶不上的。商人还是务实一点,脚踏实地的比较好。
  @涵涵君梓 2012-04-03 15:40:54
  PETER兄好!从《一个进出口贸易商的挣扎》跟到了这里,感觉您说的比较实在。我们主要从事拉杆箱的生产和出口业务,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感觉市场萎缩得非常厉害。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无法跟上政府所谓主流的意愿,产业几乎无法升级,在这个行业自打品牌没有十年八年的积累,没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几乎无法完成。相信目前的这种困境是绝大多数公司所需要面对的。目前能做的,只能是拼和熬,拼命开发产品和客户,争.....
  -----------------------------
  那个礼品展览会是这里每年都举行的一个固定展会,一年两次,相对其他展会来说,规模是比较大的,而且在那个展会现场,从前几年开始,就专门划分了一块地方给中国厂家。如果你参加下半年的话,会比上半年的更有效果。
  拉杆箱我是经常做的,但我们做的都是散装,一套12个装,运到这里再请人装好,这样就省掉费用了。向国内下单的时间和背包差不多,都是9月份左右,10月或11月份装船。
  作者:人生已老天难老 回复日期:2012-04-03 19:11:51  回复

  @petersaopaulo 2012-04-01 20:50:18
  作者:无聊来看看8
  “我们这儿”zf在靠收铸币税维持国家机器,“我们这儿”政府其实可以把所有的税都取消,印刷机多开几天,什么都有了。
  =====================================================================
  所以现在在国内有些资产的话,用储蓄的形式来保值,是下下策了。
  -----------------------------
  Peter兄,个人觉得在看不清楚经济形势的情况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用储蓄的形式来保值应该是上上策了!
  =====================================================================
  如果害怕其他的投资渠道,而且年纪又大了,比如退休人士,我想储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在M2扩大,通胀年年都大于银行利息的情况下,储蓄资产缩水是无可避免的。前几年通过购买房产保值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今年房产明显也是在下行通道上。
  关于投资保值增值这点,子龙兄肯定比我行。
  @一弯明月天如水 2012-04-03 23:09:48
  对了,台湾也被日本占领了50年,呵呵,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
  新加坡是典型的大政府小市场,整个国家充当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物流中转,提供商业服务的城市国家典范。他们不是靠工业立国的,而且国家太小,只要经济因素中有一两样有利条件,就把整个国家带向富裕了。
  香港就更不用说了,他就是以前封闭的中国大陆走向世界,和世界去接触大陆的一个窗口和桥梁,它本身在这种至关重要的交流中,受益太多,作为一个城市,它的迅速发展是很正常的。
  说台湾,就要说到蒋经国先生,他对台湾的贡献居功至伟。他任内完成的“台湾十大建设”为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而且在他的时代发展起来的代工业,在80年代,台湾制造是取代了日本的廉价制造,成功打入了西方市场的。
  中国太大了,人口世界第一,虽然现在是世界工厂,也高速发展了30年,但国家规模和人口规模,以及制度导致的不公分配机制,冲淡了新增总体财富转移到每个国民身上的有利因素。如果换成是泰国,越南那样的中等规模国家,估计也早富裕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