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 白天手术极为顺利,两个师兄一惊,认识我在国内主过刀的。美中不足的是,老鼠出血不利,最后实验失败了,但是不是我的事情,我开心死了。 今日Edwin Jin 在实验室的最后一天,从五点钟越好下班去日本餐厅 Fuji Mountain Restaurant ,吃完饭 居然唱 Karaoke ,开了眼界,歌单 中日韩英四种文字,美国土生的 能唱hiphop,能唱传统老歌, 华人小美女,中国歌不会,美国传统老歌会,新加坡留学的女博士和美国留学多年的帅哥,能凑合美国歌,中国歌又老又一塌糊涂,俺这种国内karaoke玩乐十年的人一开口就让他们惊呆了! 原来不用他们听懂得! 然后照片、拥抱、击掌、挨脸蛋。。。。。西方一套礼仪??? 现在被送回家,赶紧睡觉! 有时间补到周记里。 一边换衣服一边口述今天遭遇,不会说的查词典。 impressive, gentle and soft, controversial Special strict rhyming, rhythmical and musical beauty
今天聊过的: 户外冬泳、海上游泳、台风来时游泳 韩国drama movie。。。。。 另外提到中国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不能公映,提到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 里的血腥场面被剪切了, 美国人不信、韩国人不信、东欧人不信、美国华人小美女也不信。 问我: 不公映怎么看呢? 你怎么知道呢? 不公映成本怎么收回呢?
@生活不是童话 2012-08-10 14:55:33 楼主我想问你在练听说写之前单词量有多少?应该很多吧? 我高中水平,目前单词量极少,应该从何入手? 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英语,因而错失了不少机会,现在努力学习中,能给些建议么? 我初步计划是月底报个夜校上课,一个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感觉一个人学英语必须有强大的毅力,你认为我的想法是不是很欠扁啊啊啊啊? 痛若中,救改变。 ----------------------------- 我考过所有非英语专业的考试,都没有背过单词表,大一大二背过两本很小很小的词典,然后依靠大量阅读和疯狂英语时的读句子记忆单词。 我看过的医学英语专业教材和文献加文学书摞起来比我自己要高。 所以我认为如果您就是要应付考试,阅读就够了,阅读分值占70%以上,阅读快,其他题型也做的快,至少读题干快,所以我所有英语考试都是提前半小时做完。 我不是英语专业,但现在渐渐发现英语对于外国人就是一个系统的专业,任何专业都需要极大的毅力才能有所收获。您会付出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也许生活中有远比英语重要的东西,我下的决心是放弃我前半生在本领域和中国所拥有的一切,一个人到美国闯荡。后果不顾了。如果可以再回头,也许我不会再学习英语了,所以应当想清楚再下决心为好。 用留学人员的一句话:这是一条不归路。建议看论坛 传说中的小兔子 ,这位老师有详细介绍。总之,祝您幸福!
@生活不是童话 2012-08-10 14:55:33 楼主我想问你在练听说写之前单词量有多少?应该很多吧? 我高中水平,目前单词量极少,应该从何入手? 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英语,因而错失了不少机会,现在努力学习中,能给些建议么? 我初步计划是月底报个夜校上课,一个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感觉一个人学英语必须有强大的毅力,你认为我的想法是不是很欠扁啊啊啊啊? 痛若中,救改变。 ----------------------------- 估计我的单词量应该在两万以上,只会多,不会少,我系统学习过很多拉丁根、古希腊根,这些是医学英语的源头,包括很多医学专业词汇,这些普通大学毕业的美国人(非医学类学生)也不知道。
@生活不是童话 2012-08-10 14:55:33 楼主我想问你在练听说写之前单词量有多少?应该很多吧? 我高中水平,目前单词量极少,应该从何入手? 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英语,因而错失了不少机会,现在努力学习中,能给些建议么? 我初步计划是月底报个夜校上课,一个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感觉一个人学英语必须有强大的毅力,你认为我的想法是不是很欠扁啊啊啊啊? 痛若中,救改变。 ----------------------------- 我曾和您同样痛苦,学英语最终带来的是性格和生活的全面改变,有获得的,也失去很多很多。。。。。。。。。。。
今日听ova 过600 tapehours, 幸福中。。。。。。。。被老板所迫,必须看厚厚一堆专业文献,全基础研究的,词汇和专业背景知识双重的缺陷啊。。。。。太痛苦了。 暂停英语交际活动。
睡觉前口语聊天一小时,先遇上个英语不三不四的姑娘,接着来了一个17岁的男孩,口语很棒,问了下雅思全7分上,这小子厉害。明年要到美国西雅图留学了。看来这孩子几年后英语不得了。
@倒在没靓女的城市 2012-08-12 23:58:13 。。。。回错地方了,sorry. ----------------------------- 老师:您老人家怎么在我自言自语的帖子里出现了? 祝好!
今日闲来无事,拿着IPAD看cntv和usatoday,不知不觉一个系列接着一个系列看了下去,觉得有了些乐趣,于是想能否每日睡觉前看看cctv、epoch、usatoday什么的当做催眠休闲杂志,看看三个月后是个什么效果。 一周看了几个专题,本周死盯着奥运、暴雨、台风、gukailai 往下看,每个专题看他五十篇新闻玩玩。有效输入?
星期天突发奇想来办公室加个班吧,谁知道还有个美国小子也这里,现在都夜里十点多了,他还在这里学习。。。。。。。。。 靠,哪里都有学习狂!还真是不分人种!谁说只有中国人能吃苦,我都不好意思先撤退,再坚持四十分钟!
@生活不是童话 2012-08-13 14:32:43 楼主我想问问你那个能记录 听力和读写时间的,是装的软件还是在网上注册什么的? 是个神马东东? ----------------------------- 那个软件叫idaily pro, 有免费版有收费版,都可以用,我用的收费版,是appstore 里的软件,iphone、ipod、ipad都可以用。应该是日本人的软件,非常好用,以前给作者写过信,他们很耐心积极的回复和改进软件。所以一直用到现在。 这玩意的好处是可以让耳机长在耳朵上,不必担心什么听力损失,也许有,谁知道,美国这里的人(尤其大学城里)每个人都耳机上塞个耳机,我是为了听英语,他们听音乐,就不知道听音乐干嘛这么带劲!
热烈庆祝voa 精听302篇!距离1000大关还好远!
听力小结: SP: 600小时过去了(中间很多时间听力杂七杂八的东西), SP共302篇, 从今日起早上起床听新的,上班路上骑车时多听几遍,休息是抽空没懂的听写一些。 回家路上跟读,进门复述一把。 无事挂耳朵时泛听以前的300篇。每周新货一个也不放过。 速度的换算公式: SP 90 w/min* 1.2=108 *1.3=117 *1.4=126 *1.5=135 (ST的门槛,所以复习不能低于这个速度) *1.6=144 *1.7=153 *1.8=162 *1.9=171 *2.0=180 ST: 今日开始要找短小题材近似或者连续的慢慢磨合了。看看要多久能拿下。
@shanzhaixilai 2012-08-16 11:00:37 要不要我再建议你怎么听,如何和我之前建议你的注意提高语法质量相结合? 听的时候,不管是啥,注意每一句的语法,关键要注意这四个东西: 时态,用词(合理性),词性,介词(使用及其对句子意思产生的影响)! listen carefully; pay attention -- 强化大脑对正确英语的“印象”。 什么叫有效输入(按漏屋的话讲)?就是进到你耳朵里的东西,要产生效果!这跟一进一........... ----------------------------- 时态,用词(合理性),词性,介词(使用及其对句子意思产生的影响)! 记住了!现在就是一门心思想听力的问题! 哈哈! 谢谢老师关注,谢谢您的宝贵经验,我知道你们在网上吵架,对我这样的学习者而言,其实是看几个塞外高人打架,看着热闹,而也收获不少! 再次感谢!
@gufenghanyun 2012-08-15 16:32:12 楼主的毅力实在让人敬佩,周围学英语的和楼主的那些差不多,谈论方法什么的或许会兴高采烈,真要学起来每一个能坚持住的,我怀疑外语这行成材率可能是最低的 ----------------------------- 我目前感觉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也是可以学成的。就目前而言,肯定不会像绝大多数大师们说的,很简单,人人都可以。 除非有一天,中国小学体育老师也在用英语教学。就没有问题了。
@shanzhaixilai 2012-08-17 21:28:30 老弟,再来一个建议?因为感到你确实是在辛勤耕耘! 你对意识这东西,敏感吧。不知你踢球不,足球首先讲究的就是个意识,对吧。 英语的提高速度和成度最终也取决于意识。感觉你还停留在国内固有的“学”上,而没过渡到身处美国的“用”上。建议你在意识上调整到“生活在英语里”。 这到底啥意思?就是把英语当你以前的中文用,干你需要干的,喜欢干的,用英语process everything! 比如,j..... ----------------------------- 谢谢老师,好几个人一再跟我说这个正常电视的问题,刚刚找人讨了天线架起来,后面有空看,老师您指导的正是我这几天所想的,最近打算除了见人说话,决定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决定自言自语描述自己正在做的所有的事情,计划用一个月的时候把自己一个月中所有在做的事情用英语说一遍。 其次我在心里包了好长时间要求自己师兄不要在跟我说中文的事情,决定明天见到他就提出,绝不能再拖了,反正他听力好得很,我要明天开始禁绝中文会话。 感谢您非常具体、非常珍贵的建议! 学——用!
@shanzhaixilai 2012-08-17 21:28:30 老弟,再来一个建议?因为感到你确实是在辛勤耕耘! 你对意识这东西,敏感吧。不知你踢球不,足球首先讲究的就是个意识,对吧。 英语的提高速度和成度最终也取决于意识。感觉你还停留在国内固有的“学”上,而没过渡到身处美国的“用”上。建议你在意识上调整到“生活在英语里”。 这到底啥意思?就是把英语当你以前的中文用,干你需要干的,喜欢干的,用英语process everything! 比如,j..... ----------------------------- 用英语process everything!___记住了,先这样干三个月再说!
在此打住,找到有用的同步软件,准备接下来几个月远离中文网页,隔绝数月,暂停更新。。。。。。 再会
给所有联系我要练习口语的女孩子: 最近有两个女网友找到我的qq,要求加为好友,从开始狂攻英语至今,只有两个人可以和我一直聊下去: 一位是英专出身,教师两年,翻译两年的一位女孩,比我小两岁,和我聊天一年左右,每周4-5次,现在她教学任务极为繁忙,今年开年后我筹备出国,也就没有聊天了。 一位是退休在家自学英语数年,在网上以教英语为生的英语老师,从去年到今年,我们还在聊天,因为他每天在线,我每一两周会到他的英语角玩一会,和他或者他的学生聊聊。 这二位自然是我一生的朋友,我们互相交流,他们甚至主动把自己的照片给我看,也视频过。另外还有几位个把月聊天一次的男同志,大家一直友好相处。 此外还有一位浙江绍兴嵊州的一位只有高中毕业的妈妈,坚持和我上面提到的那位男网友聊天一年,如今可以流畅的说一口简单、错误不少的口语,比起英语教育本科毕业的普通女孩好多了。我们也有时间就聊聊。 在此期间有无数在校、或者刚出校门、自称美女的大学生死缠着要聊英语,在被约定时间多次被放鸽子后,我在本帖内已经声明,没有毅力坚持的、爱放鸽子的、头脑一热想发誓拿下英语、自恃甚高的年轻女性朋友们,请您们离我远一些,越远越好,本人身边浪迹国外多年、跨专业的、各类肤色的可以会一两门外国语的女博士、女教授多了去,本着男女平等的原则,希望您们可以正视自己,并且尊重自己、也尊重我,请不要心头一热跑来加我qq。 过去一年来这类型的女生,包括两位对我很有好感的英专毕业的翻译,以前偶尔聊天,而在我到了美国后,有好几个再次联系我聊天,去年她们多么差劲,今年依旧多差劲,一点进步也没有,尤其职业女翻译,如果真的当时每天聊一小时、每周四次以上,肯定不会如此。 有趣的是:没有遇到任何这样的男同志,讲的来就讲,讲不来就不联系,没有放鸽子、没有发誓,本人没有任何性别歧视,这是实情。 现而今,我很忙,而且时差12小时,所以,最多可以每周联系一次就不错了,所以在我这里您绝对不会得到足够的练习学时,真要提高自己,最好再请一位口语老师,每周四次,每次一小时,我可以、也很乐意作为您每周一次的练习伙伴。 所以所有来找我的女性朋友,我们只是互不相识的人,互相没有权利与义务关系,而且您本人如果不能主动学习英语肯定是学不会的,请不要在我这里找乐子,如果您属于大学过不了六级的类型,也不用联系我,您的情商肯定有问题,如果您英语有一定功底,口语不好且坚持要找我聊天,那么,请您主动学习, 同时保证每周说英语四次,每次一小时,并且事前准备一小时、聊天后复习一小时,这是起码的常识;做得到这点如果两个月、三个月还不顺畅,那是不可能的。 最近两个女孩子加我,后面的话也写给她们:本人没有时间每天在手机上按汉字聊天,找我聊天的上来第一次就是上口语,我绝对不会跟你英语发短信交流,迫不得已,我直接像这样打汉字了。 所以要聊天请认真准备好器材: 电脑+耳麦+QQ或者skype; 或者iphone+qq、iphone+facetime、iphone+skype,如果不介意就直接视频,介意就语音聊天。 加我后三天不练习一次的,直接删除,请不要问我原因。 这段也放在我的qq 空间。 所有坚持要加我的,我会把这段文字直接发给您,想好再说。 谢谢,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
最后,留在我qq里的,都是我生活中的朋友,没有没有见过真人面目、听过真实声音的,也没有任何扭扭捏捏素不相识的网友,您若想做闲杂人等,我没有兴趣让您占据我的qq名单,还是删除。谢谢!
删除了要求加我qq的两个女孩,很失望。但是希望她们可以进步。 人生能够实现的梦想真的没有几个。 计划个人口述dictate 萧十一郎 天涯明月刀 三少爷的剑 越女剑 多情剑客无情剑 圣经(复述、提问、讨论、逐句研读) 金庸的书,我唯一喜爱的就是越女剑,可惜只看过英文版。古龙的书多是简短的对白推进故事情节,用他学习会话的语感。萧十一郎我没有看过,但是在美国看到了正规的英文版,拿下。 如果有一天,我遇上一个对武侠小说有兴趣的人,我可以给他讲讲小李飞刀的故事。。。。。。。。。。。。 必须高速完成1000小时听力 1000小时英语聊天
新室友两个: 昨天见到第一个,日本人 矮小、瘦弱、人很好,话少,爱笑,居然美国腔调很强,语言简单而地道。 昨日和他做晚饭,介绍厨房怎么用、垃圾如何扔。 今天一早拖着他去klark park 买菜,才知道他本科就来了美国,现在来读master。 八岁前在东京,八岁后随着父母多国生活,去古巴两年半,然后赞比亚,然后阿根廷。。。。。。然后美国michigan本科,回东京实习半年,再来美国upenn,所以在他身上看不出日本人的气质、听不到日本人的口音。。。。
下午被老基督徒约去喝咖啡,顺便听他传道。 晚上拖朋友一起再听他传道。。。。。。。。 十一点,女哥们要去跳舞,怕不安全,拖着一起。 昨夜UPENN 新生入校,女性哥们拖我去了活动中心,好多舞蹈协会,跳得好专业。恰恰、salsa、芭蕾。。。。。太职业化了,确实中国的大学很少有这样的场景,于是现学现卖搂着不同小姑娘跳舞,原来美女都在本科生里哦。 顺便很多同学提供给本国饮食,所以各国食品。。。。。。。。 玩累了混吃混喝拿文具、杂志、报纸。。。。。。最后再跳salsa。。。。。。。。 凌晨两点多回家,一路上全是帅哥辣妹、大腿、乳房亮闪闪,处处都在开party,最后看见两个高大帅哥搂着猛啃——把我震住了! 决定每周去跳一次舞,就是舞蹈课,口语进一步加强就和这些小姑娘胡扯。
昨天早上:拖日本小朋友去公园买菜,知其生世复杂,就是没有了日本人的味道,不禁想起第一位日本室友,比较一番。。。。。。。。 昨日一整天跟美国人做交际,说了一天,睡到今天中午,晚上的bbq确定缺席,来学习!结果现在发现还是有白人在干活!三天labor day 啊! 看来最勤奋的科学家原多是白人,中国人可能只是比较勤奋的一个群体。
晚上BBQ 有空估计还是要去,日本、韩国同学、两个脆生生的黑人小姑娘得认识一下。
听力:积累660,不知何日可达1000 hours 计划加大听力量,开始胡听乱听一些podcast+voa 如果达1000后感觉不错。计划狂听普通新闻和猛向白人女同事搭话。 最后目标:电视、电影、复杂交际
本月计划: 拿下驾照 搞定protocol 租车出去开几回,筹划几个出游 三月后英语说顺口(可以流畅表达复杂想法),然后买车,拖老外假日出游
@狄道浪子 2012-09-02 10:19:05 本人已经38岁了,自学了一年零两个月了,现在可以和老外进行一般的日常交流,朋友都说我进步挺大的,但是自己知道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至少我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的方法。一直有个想法,想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制定计划,互相监督实施,一起提高。有兴趣的话Q我494511037. ----------------------------- 祝您进步,年纪大的老哥们,有的破罐子破摔,想我二师兄,北京顶级医院副教授,来美国比我早,告诉我在美国一年学不了什么英语,于是整天惦记着周游美国几乎每周都要去不同的州旅游,就是不练英语,比我早到美国,老婆是优秀的英语教师,现在听见我说英语就很难过。。。脸色发青! 问题是现在我拒绝和他说汉语,到美国不是为了每天和他汉语角。 有的老哥们真正进步极快,因为这把年纪要想学东西,那是真正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了。 我qq上都是国内很熟的朋友,所以现在一般不加其他人,请原谅! 有机会聊聊。祝您进步!
@大雪无痕2012上海 2012-09-02 16:27:13 楼主的帖子一定要顶! ----------------------------- 加油!
昨天好多男生、女生用一块被单子裹着身子、穿个人字拖出去玩,冒充希腊人吧! 有个丫头我楼了一下,170cm以上,很瘦,被单子裹着,活脱脱和希腊雕像上的女人一样!太搞笑了! 看来所谓实境学习,得混进去,在逐步提高,最后弄几个朋友一起。唉在美国得个朋友还真是不容易!
我发现一个问题: 我现在希望可以屏蔽中文,只说英语,经常我说英语如果有错误,跟我熟悉的美国人会哈哈大笑,就像我儿子、外甥当初学语言的时候说错句子一样,他们可能是这样看我的。 谢谢他们,这种体验其实坚定了很多我的信心、增强了勇气,就像舞蹈课,学到的英语有限,但是跳一次舞可以搂过几十个不同颜色的小姑娘,会让我说英语的时候非常放松,就发挥很好。 可我七十多岁的小老头老板一出现我就很紧张,容易磕磕巴巴,这不是英语的问题。 往后要设法和老板多沟通才行!
昨日没有干正事,听了CRI的节目,感觉真好,一直听到今天凌晨4:00,才睡觉。 今日听了npr 和ova的访谈节目加广告。 真正的电视节目、广播太好听了,语速快,可以抓些语言点,题材丰富,口语化,制作的音频丰富多彩,简直太享受了。 问题是脱离了我的计时软件。不知道听了多久。 所以还是要完成软件量化计时的1000小时,那时口语和听力水平必然大大提高,可以彻底放心大胆的胡听海听了。。。。。。。。。
本周五:被人拖去一北京某大医院专家那聚会,席间那专家开始吹自己在北京如何牛逼,如何和其他专家用三百块一杯的白酒给领导敬酒,然后鄙视一下在场留学人员肯定出身平民等等。。。。然后告诫某两个年轻博士回国不会有好位置,因为领导们的孩子占了。。。。 丑态啊,幸亏他不会说英语,要不被洋人听到,笑话死了!真是晦气! 这老兄醉了后跟我搭话:我告诉他,我对中国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这辈子也不会去北京。 这兄弟挺不开心的。我想中国人里面正好就有这样的一批人,真是没有办法。就像洋人里总有希望和男人亲嘴的男人,只不过更恶心! 以后再有所谓大陆某有面子人物的什么聚会再也不去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 周六: 房东女儿的生日party,昨日的晦气一扫光,好多人,无数菜,无数生日蛋糕,房东老公给了女儿一两二手粉红摩托车做礼物,katie开心死了,最开心的是我遇上一个很友好的美国老人,四个新室友,日本、韩国、argentina的医生+作家。 狂侃天3小时,高速而密集。。。。。(当然比纯美国人慢) 作为老住户,我今天带着两个室友去了超市,远足啊,好累。上班路上晴空万里、蓝天白云,路好长,干口语! 现在发现我已具备和美国人party、喝酒、泡吧、远足的会话能力,可以一直不冷场没话找话,而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能和自己比较说得来的人而已,这决定于个人的经历、修养、品行和爱好,所以到了用英语寻找真正朋友的时候。 决定:每个周末定好计划:带着新室友去explore city,把自己知道的可以玩的地方都带他们一起去,他们也对这里好奇。 尤其那日本小哥们,很用功每周日都去自习,英语又极好,还能说spanish,太酷了。 自今日起彻底脱开中国人的圈子,自己组建一个国际圈子(中日韩南美、阿尔巴尼亚),同时锁定实验室里三个欧洲壮妞,每天和她们每人搭话三次以上。 度过接下来的三个月再说,激活口语。
今日累死了,和外国人说英语很多,整段听的时间少,今天下午睡会,然后听写连篇 voa special ,把这些天漏过的补齐。 第一遍彻底一字不漏的听写,写了四张白纸,很舒服,50min 左右,第二遍慢慢听,重点写写。 感受: 听写的确是一个很有用很有用的方法。如果照钟道奎的听写法,保留稿件,也的确是很好的学习法。 我要积累量,所以不能这样。但可以每周听写几次调剂下。 今日问一同实验室的老师,当年他咋学英语,他说听广播,用广播和超大耳机,第一年听不懂,第二年听懂50-60%,第三年都懂了。 新闻简单,语言规范,至于生活中美国人高速吹牛,很难懂,自己的女儿美国出生长大,她喜欢看个美剧(名字我忘了),女儿也没有办法每句都听懂! 听懂各层次美国人吹牛和可以对吹也不是一个概念,他办不到。 想来我要再次校正自己的目标:听了一年多了,赶快积累达1000hours;第二年攻克voa standard。 力争在美国的第二年解决新闻听力问题。 截止目前: 692 tapehours
@大将典韦 2012-09-13 13:55:02 其实,听voa standard不如听CNN,CNN Tv audio更不错,语速快一点,而且还有各种广告可以听,嘿嘿。 ----------------------------- 我这很多当地电台和电视,都很好,只是我有这个软件容易量化,所以就一直听下去了。 来美国这段时间,只看过三次电视,听voa的时间也只是起床、洗漱和上下班的时间,甚至有时有室友同路,就放弃电车、自行车一起走,边走边聊; 感觉最快的方法依然是 here and now的方法: 找美国人讨论工作 一起跳舞 一起做饭、吃饭、一起步行上班下班 一起hiking and canoeing,or play instruments 如此得来的语言有语境,所以很容易自己用出来。 我想听是一直要听下去了,但是最后还要练习到说和写。估计很久很久。
@大将典韦 2012-09-13 13:55:02 其实,听voa standard不如听CNN,CNN Tv audio更不错,语速快一点,而且还有各种广告可以听,嘿嘿。 ----------------------------- 原先我想把说的时间设法量化,后来发现,每次说的时间太久,比如最短如一起做饭、吃饭,个把小时去了,凡是有点活动的,事先要约定时间,然后一个个找人、等人,交通,吃饭、游玩、打牌等等,一起筹备一次活动要讨论、前后要收拾东西,期间交流信息的速度太快,无法量化,只能是有空就找老外,一起折腾,只要坐在一起或者站在一起自然就没话找话了。
@大将典韦 2012-09-13 13:55:02 其实,听voa standard不如听CNN,CNN Tv audio更不错,语速快一点,而且还有各种广告可以听,嘿嘿。 ----------------------------- 一开始,我还想像在国内一样,某些英语角那样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话题去练习口语,后来发现,只能先听很多很多,提高听力,多练复述,然后设法多约美国人玩就够了,原先的念头打消了。 听力确实排在首位,否则难以沟通,然而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的人中实实在在很多听力很棒,口语烂的难以想象的人。我同事中一个教授,他们组里的同事昨日和我聊天后,他来插嘴,最终我为教授的口语差感到震惊,他的同学们也为我从国内来几个月就可以和他们说一中午而吃惊。 即使今天再次碰面,教授依然再反复告诉我要怎么学英语,怎么听英语。 他那个时代,除了收音机没有其他工具可用。 费解!费解!
听说能力提高多了,于是,听懂的速度开始快,于是,很难去想以前那样快速积累纯粹的听力时间——指每日大段长时间听的时间越来越少,变成每日偶尔听一下了。 再者外国同学越来越熟悉,见面要招呼也是个问题,转到交谈上去了。交谈不算、出游不算、一起玩乐不算、一起看电视不算。。。 这样看来,原先计划的尽快完成1000小时听力这个计划可能越向后越难完成积累。那么完成1000小时的时候可能能力会提高很多很多。
十月是我来美国的第五个月,也将拿到驾照,估计届时生活中可以说到的语言,应该都有些顺口了,将全力减少和美国人一起喝酒吃饭打牌跳舞的事情,每周一次系统学习一种社交舞就够了,会跳舞,真是很方便认识人。 如果教堂活动太多,就不去了,因为随着语言水平提高,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沟通,这样要减少可以口讲的时间。 跟读voa 慢速英语依旧是我极度喜爱的方式,可能会坚持很久很久。听写依然是一个可以深入学习的好办法,依然要坚持很久很久。 遇到下半年重要的长假,约上外国同学驾车去其他的州走走,平时谈话力图简洁、省力,以完成学业、考试目标为第一要务。 也许一年后可以扔开每日有空就听耳机的做法,可以开始看电视、电影。 前天看了一个儿童卡通,居然没有字幕,大部分对白能懂,昨天和美国同学看了几个小时电视,居然也看下来了。很多不懂,也有很多能懂。美国同学老是认为我什么都不能听懂。 至今,依然在怀疑看美剧学英语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我想最高效、最有趣、最不乏味的应该还是和真正的活人不停的当面讲、不停的交际。讲到很流畅再回头看美剧居然很多东西能懂。 几个美国同学很喜欢听我说英语,因为有的时候我偶尔说的词汇会让他们哄堂大笑,这也是好事。如chill out,查了很多词典,无法找到他们解释的和男生一起chill out的意思。单纯依靠字典,依然难以学好语言。
现在回想,学好英语,还是要到英语国家,稍微放开一点点、不要那么羞涩,可以得到的语言练习机会太多太多了。。。。。。。。。随着实际推移,总是有新的室友需要你帮助,总是有很多寂寞的老外可以和你party,总是有很多很尴尬的问题需要长时间讨论,比如如何对付家里的老鼠——老外的主义太多太多也太多让人发笑的器械和主义。
今天洗漱、做饭、早餐后发现达到700 hrs. 按照目前进度,估计6个月后才能达到1000 hrs。 或者更慢!要保证每天泡在新闻中两小时,充分利用起床、洗漱、入厕、上下班的时间。 太慢太慢了。但是这中间的听说聊天、开会、讨论、party都不计入,偶尔看电视、动画片、声情并茂的广播节目不算,应该六个月以后进步很大很大才是。 希望达到1000hrs 新闻听力后可以超大量、高强度的跟读、复述训练,在美国的第二年力争转为电视、电影、地方广播为主要学习方法大范围扩大听力材料的范围。
今日的事情: 中午三个室友两个同事约好一起吃日本拉面,真好吃,一路上过去走走聊聊,然后学跳舞三小时。 回家睡觉,睡好家庭BBQ,认识一个新朋友,广州来的Matt,他是我认识的刚从中国来读研的英语说得最好的一个。 然后五十多岁的一位医生老大姐和她儿女、丈夫,小姑娘11岁,很可爱,刚从中国回来,给我试着介绍自己的妈妈时,忘记了中文中 医生这个词,结果我被用英语诱惑了下,中文彻底废了,于是扯了一晚上英语。 听力口语进步一点点了,迈入交际圈,忽然乐趣无穷了。
现在才体会到,这三个月,听力和口语已经进步很多了,可以和房东爱人交流了,于是,不存在老美感觉交流费劲的情况,所以我想所谓语言学习的 Matthew effect 应该在我身上应验了,应该出现加速度了。
I went to the Lehigh gorge state park to go hiking, then to the Red Buffalot Ranch to ride horse.At last to Chinatown to eat Malayzia food.Let's call it a day!
出去玩了两天,结果VOA special english 欠了两天,今日听写两小时,写出十张纸来。 看来听写确实是一条学习英语的捷径,逆向法的功能确实不可磨灭。 问题是sp 每次都有我听不出的细节,所以总是无法摆脱sp到st,现在决定就不听voa standard english了。 今日发现youtube上好多好多节目,单口相声、esl的有趣课程什么的,还有把youtube的视频下载、以及转换成MP3的软件,决定除了持续跟踪voa sp,就是没事听youtube作为补充, 直到完成sp积累的1000小时为止。 闲着没事,把走遍美国、今日美国、新世纪走遍美国、一口英语、疯狂英语 、podcast 什么的拿出来做听写玩玩。 听写、跟读、泛听作为目前主要的学习活动,今天听了大概8小时以上了,回家。
@shanzhaixilai 2012-09-27 07:01:47 不妨再次为楼主指出,你上面的言论还表明你还停留在“学”上!这和你没在美国有啥两样? 学和用如何区别?问你自己:如果不是为了“学”,我还会对它的内容感兴趣吗? 不妨建议你想这么个问题:在国内你走过一个报摊儿的时候,你是什么都看吗?如果你什么都看,就因为上面印有文字吗?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为什么你非要如此“盲目”对待英语? 提高英语的捷径就存在于和兴趣的相结合,不管在国内还是..... ----------------------------- 谢谢老哥提醒、关注: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最终的目的就是使用英语,关于这个问题,现在一是工作、开会用,这是被动,二是和室友每天说会儿,三是开始系统学social dance,四是接待新开学的外地室友,带着他们出去溜达。 目前的计划是: 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外国人朋友圈,外加一个舞蹈班的女孩子圈,打算,在接下来的聚会和假日尽可能远离中国人的圈子,和这伙人多聊聊。 以上的听都是路上、起床、洗漱、睡前的零碎时间完成的,做饭都得和室友共用厨房,是说英语的好机会,顺便学学他们某些做饭的方法。 我会仔仔细细再想想与兴趣结合的问题,谢谢! 今日又听坏一个iphone耳机(第二个原装货),老是自己暂停,没法用了,到时可以用在电脑上。 天气冷了,注意保健。 祝您在美国一切顺利、安好!
不会的,这个月事情多多,有空没空就是听英语,没有心思更新。 这个月狂听乱听,听力进步不少,开始追一部美剧,刚好一周一部细细消化,和一个小学时遇上的日本动画片美语版,最近也看了一部电影,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对白片段听、读、为自己讲述电影中的一切场景、情节、对白。 每天有种耳朵输入听不饱的感觉,很像多年前狂看简写本的感觉,每天只想不停地听不同的内容。这时,无意中得到空中英语三种节目共61.8 MP3,存在电脑里,计划接下来高速把这些无数的MP3授课、访谈、聊天节目消化一遍,看看三月后口语和听力的 变化如何。 一位老大姐再次告诉我,第一年一定要让英语每天不停地往耳朵里灌,其他不管! 老大姐讲叙往事,原来是清华某系主任女儿,家里上一辈都是清华、北大教授,沙孟海是她父亲好友。这里的华人故事真多! 鬼节来了,房东一家把家里布置的很夸张,下周节日准备叫几个中国同事一起来家里感受下美国文化,顺便吓吓社区里的小孩子们。
电台的voaspecial 开始吃不饱,在网上找到以前的听,有时找同话题的听,比如 halloween的,要过节了,thanksgiving的,还有不到一个月,mediterranean food的,今晚要去吃这个。。。。。。。。。。。。 同时开始迷恋于一种talkshow节目,女host 长得比较可爱,声音夸张,还有笑话在其中,语速不快。有时先看视频,然后下载下来,转MP3装手机里反复听。 idaily pro的新闻听力开始减小比例,每天听到更新的一条新闻一两遍懂了就算了,最多试着复述一下。有让自己印象深的就遇上朋友聊一下。 继续跟室友搞交际,加深感情,有时厨房、或者门口遇上聊一会天。 感觉对我最友好的是隔壁的日裔哥们,经常打电话,遇上就聊,电影、食物、飓风、核电站泄漏、古巴、非洲、赞比亚、michigan(这个哥们八岁就住到古巴,然后辗转这几个区域),同时高度关注计算机、机器人、新的电子产品、操作系统之类的,他主修计算机,现在设计机器手臂,我希望自己对他的经历的背景知识多一些,以便交流。。。。。。。。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把日本哥们的话题发掘出来,就已经有说不完的话题了。。。 教堂一个半月没有去了,老朋友Bill的儿子去世了,我们一时没有英语老师,亲爱的基督徒帮助中国人很多很多,愿上帝保佑他们一家! 今日偶尔听了一下standard english,感觉语速确实很慢,所以海量听、跟读、复述、讨论voa special english 是提高听力、口语的不二法门!加上海量听talkshow,听voa常速新闻确实没有什么。 现在,精听过,复述过、听写或者没有听写过的sp是393篇,所以我决定继续吃透接下来的voa慢速英语,慢慢达到精听500篇(对现在的我已经不用花很多时间就可以完成),并且以talkshow为核心大量听。。。。。。。。。。。听talkshow 就不能用idaily计时了,估计当我的dailypro计时达到1000小时时,自己实际听的应该在1200-1500hrs以上(包括聊天、电视、电影、youtube的视频、youtube的voa)。 接下来的NOV/DEC 计划听三个月的talkshow,每天没有事情就听,有事情也当背景音乐,不知何时可以听费这个iphone,这玩意太耐用了!
HURRICANE SANDY, 连上周NIH检查我们休息一天、一个周末、两天躲避飓风的假,我在屋子里关了5天,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听写VOA,听得烦了。 下午出门,小店买了一盒中国绿茶。 室友在练印度鼓,继续看英语。
@sturgeonn 377楼 好佩服楼主的毅力! itouch 是最好的工具吗?还是里面的有学习英文的功能啊? 来自UC浏览器 ----------------------------- ITOUCH只是我在中国的时候最喜欢的工具,现在在美国处处有wifi在线,而且常常外放,itouch声音嫌太小,直接用iphone了,itouch闲置了无用了。 应该说只要有个可以放声音的东西:磁带机、录音机、电视机、mp3、itouch、iphone随便什么,关键还是要一直一直一天一天的听下去。 我常常想自己是一个毅力其实不强的人,如果不是出国欲望太强,现在逼入绝境不得不学,可能也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就一辈子学不起来了。 在美国可以遇上很多二十多前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他们当时基础差、设备差、教程差,还是学起来了,问他们,当时唯一搞得到的只有广播,所以就只有用广播的经验,再晚点的用电视,就是看电视的经验。。。。。。。。 台湾人英语教育发达不少,因为他们有个美国老太叫彭蒙惠,空中英语,美国女人把她得一生献给了中国人,从蒋介石时代起。。。。。。。。。那个教学实实在在有esl教学的味道,比起我朝李阳哥哥(我的启蒙偶像)和新东方科学多了,有兴趣不妨认真学习一下,大量听、跟读、复述,在国内说一口流利简单的英语没有问题。
昨天考驾照失败,打击太大,主要的挫折来自老中教练,时候老是打击我,想想中国人的传统包括打击和训斥,下午睡一下午,晚上精力不集中,给家人打电话。没有听多少。 今天在中断学习voa standard大半年后,正式开始听写第一篇,计划完成一百篇,voa今天已经完成809小时的精听,special几乎没有多少理解障碍,几乎一遍可懂。接下的200小时听写时间给standard english和specialenglish共用,special听写现在很快很快,主要拿来修正常用词的发音。 这200学时的新闻听力结束后,就再也不计时了,准备胡乱听各类材料。以跟读、复述为主,偶尔听写为辅。 同时不计时的听杂七杂八的podcast、talkshow、voa广播、小说,同时跟一部美剧《evolution》 在马路边捡到一批美国流行书,外加自己买到古龙小说《THE ELEVENTH SON》萧十一郎,觉得不错,决定做复述训练。如果时间足够,希望将来可以复述余华和莫言的作品,从小在家里的杂志上就看过莫言的小说,不想他竟然拿了诺奖,还有英文本,古龙是我最喜欢的武侠作家,莫言是我喜欢的现代作家,有机会重读英文本。 这周休整一下,然后约补考,一定要干下驾照。
昨晚室友阿根廷作者要走,一起去了两个酒吧,很热闹,日本人、韩国人、我,我们在酒吧很shy,而这个阿根廷人没有文化障碍、尽管英语不好,依然很快和美国的几个女人打得火热,看来主要是文化的问题。 一杯啤酒后去了第二个酒吧,server两个,一黑一白,非常漂亮。12点多回家,阿根廷作家看了电影活着,很有感触,拖着我谈这个东西到很晚,然后仔细询问了中国这些年的各方面变化才休息。 今天从daylight saving time 转到standard time,时差改了。 听写voa时,发现听写standard news比special更省事,因为一条新闻很短很短,很快可以完成,不像specialenglish,是长长得故事。 看来如果有空,可以一天听写两段voa或者更多才合适。
教授出差,没事了,压力消失,今日,听写news 关于Burma的新闻几篇,同时听听其他杂的东西。
接下来准备在范听、口语学习之外,加上一些有针对性的新闻听力训练,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准备专题。 今日听力范围: 听写VOA 关于地震、飓风、海啸、昂山素季的报道,包括special和standard。先搜搜有几篇,无论哪种,一律听写、跟读、复述,找机会和室友讨论。
另外奥巴马竞选的专题,每天要听至少一个,力争本周听下来7个左右。 这样,自然灾害、竞选就有足够的语言资料了。
找到‘ 英语学习_一年考上欧盟口译司’, 仔细看了下。 这篇文章给我很多启发,我想自己在第一年里目标是: 得到不错的听力水平:彻底突破voa的瓶颈,随便听voa、或者npr。 一般般的口语水平:可以流畅完成所有基本表达、具备流利交流的基本功,有各个范围和内容的聊天资料储备,常用的基本表达可以自如用出来。复述古龙小说《萧十一郎》美国流行书籍《幼稚园学到的事》 以上就是我第一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想比这位干口译、同传的兄弟,我这个 标准低太多了,您的计划中我去掉了背诵,因为我实在背不住东西。只能通过复述或者造出一堆类似的句子来积累语感。 第二年,我希望可以较为容易的看电视节目,实时收听地方广播。有时电视节目尤其游记类的节目语言简单的多,多是口语化,句子简短得多。 可以在电视、地方广播中进一步吸收语言,可以从新闻中吸收信息。
每天汇报一下听过的新闻素材,口语talkshow内容太多就做泛泛而听不记录。
@gufenghanyun 388楼 这篇文章已经多处被证实是编造,包括作者的经历和所谓的考试,楼主千万不要上当受骗。经历都是假的,何况此经历留下的所谓经验 ----------------------------- 谢谢您提醒,这些文章对我来说都是看看玩得,实际学习之路只能自己结合自身的能力、周围环境调整后得到自己的方法。 今天仪器损坏,不能做实验,一早听新闻4小时左右,其中听写9-11:30. 国内的voa听写网站确实优秀,但每次听写材料控制在一分钟左右,大多很短,只是实际新闻的一部分,所以听着每次很不舒服,而常速新闻通常有1-3分钟不等,按3分钟算,一小时至少可以听20遍,足够做听写的了。 另外慢速英语篇幅更长,有的长达20分钟,不写完整的一偏,总是感觉很难过。 现在回想前面大半年的voa慢速听写之路,也许网站上说的每次听写一两分钟的内容最好,每天听写一个小时最好,而实际训练中,我往往忍不住花很长时间写满一摞白纸,如果有时间这样写下来,绝不会是一种阻碍,甚至我猜测,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三个月闭关,每天听写十个小时+跟读复述几小时也许进步更快,待将来有心、有条件的人用实践检验了。 将来如果遇上飓风、暴雪等自然灾害、被困在屋里无事可做,我就玩玩试试。 钟道奎先生关于听写法,忽视了进步后的乐趣,也忽视了可能会有人喜爱这种方法的可能,至少我现在喜爱这个方法。 另外的一点体会是,尽管有时太简单直白的句子自己根本不想写,写个首字母代替,但是现在依然觉得有时间的话,把一遍文章完完整整的写出来最好。 因为我发现听写整篇文章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了听力训练、词汇记忆,外加我们小学学习汉语的方法: 抄写、默写、听写,看上去是无用功,确实很好的一种把词汇深入记忆的方法。 幻想一下:如果每天给我八个小时以上听写时间就好了,一天至少可以完成10条新闻,一个月就是300条。但听写英语总是生活中的点缀,还得抓和人家说英语的机会,这个更珍贵,只能压缩听写时间了。 今日听写:diaoyu island、hurricane、The American Election, sing red and strike black of Bo, anti-corruption,COMMUNISM 这些是熟悉而喜爱的内容,不想voa上全都有。
@蚂蚁将军9981 382楼 今天从daylight saving time 转到standard time,时差改了。 --------spring forward, fall back.上次我听esl的一个文章中提到用这个方法来记忆,那是不是现在依据fall back调整1小时,比如11点调整为10点还是12点? ----------------------------- 向后调整一小时,如现在时daylight saving time 10AM, 调整到 standard time 9 AM
以前在国内学英语,身边除了想跟我学习的留学生,中国人里愣是没有一个肯和我练的。 在网上发帖找,前后十几人找我,愣是没有见到一个每周可以坚持一次并且坚持十次以上的,并且每个都一开信誓旦旦地说对英语苦大仇深、必将坚持到底云云。。。。。。 不是我想天天练听力,是除了大把听,实在无事可做,因为习惯、文化、种族等等原因大部分时间也还是一个呆着听,所以和外国人出去玩、一起活动、遇上的时间就很宝贵了。 中国吃喝玩乐多,学英语要把自己隔离关家里说,美国大家互相距离远着哩。感觉没有啥区别。 以前 靓女 说 学习英语最终靠得是兴趣,才能一直学下去,现在我对这句话体会太深了,这是推进一个人在无聊透顶、无事可做像别人听流行小曲、搓麻将、打牌一样拿学英语打发时间的原动力。 原来是不痛苦的,原来都是消磨时间的。 提出逆向法的那个哥们,在某三五年,除了听英语,他真的还有其他消磨时间的办法吗? 到一定阶段和一定的时间段,听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听下去。人无聊到了除了吃饭、听英语已经无其他事情可做的份上了。 现在的玩法是podcast几种、空中英语那三种、voa、npr、talkshow文件混起来听,免得烦。
@shen_hai 399楼 不是说许多欧美人会4国语言,6国语言吗?这是为什么啊? ----------------------------- 这个说法,我真的没有听说过,所以多写一点,可以探讨一下。 就我目前的了解:只有读神学院一直读到博士的人需要学习大概五至六种语言,因为圣经成书的过程决定的。 但是这几种语言掌握的深度却又是不同的。我一哥们神学院master过程中,谢顶已经很明显了,而一位神学master中的哥们事先有两个顶级商学院的MBA然后进得神学院,这读神学院想来也是很痛苦的事情。 跟他们一起,除了闲谈,祷告什么的会都说英语,有时会听听他们给人英语布道,很有意思。(小提示:宋庆龄的父亲是机遇偶然读完神学院的,有心可以看看) 美国很多学生学得是西班牙语,我的房东就是这样,他们家是地道的传统:美国白人,水平是可以流畅的阅读西班牙小说,可以和西班牙哥们用慢速不咋流畅的西班牙语磕磕巴巴交谈,而她老公、女儿、儿子都不能用西班牙语交流。 再说说在美国长大得中国孩子们,举几个学习很好的学生的例子: 我认识的周遭十多位华人的孩子,师兄的孩子汉语水平最高,因为小学五年级到美国的,汉语随便说。其他都是很小过来或者美国出生的,其中夏季认识的一位本科同学水平最高,父母家教严格,从小到中文学校补习,在家看垃圾电视剧,所以可以基本流畅表达,语言稍稍慢,复杂一点的成语要解释,汉字认识很少。 而在美国长大的上到大学的孩子,水平高点的会有语法错误,比如一些动词的用法:穿手套、穿帽子,穿戒指,因为他们分不清穿和戴,一些名字的用法:比如田径比赛听不懂,得用英语,谈游泳比赛又不懂,得转到英语,他们可是父母是中国人,家里说汉语的家庭。 最差的一个是我关系不错的一位老哥,老婆是上海人,所以家里说上海话,他英语听力好,口语不好(这哥们是一个典型的列子,来美国十六年了,口语一沓糊涂,听力还指导我),于是和女儿需用上海话加英语交流,女儿用英语回答。当时由于他经济条件有限,孩子没有送到汉语学校补习,孩子听不懂普通话,不认识汉字,只听得懂老上海的话。 他们有说带自己的女儿一起玩,我经常问他们会汉语吗?他们都很自信的点点头,然后听我说,然后长一点的句子和成语就开始困惑,出现诸如体育、爱好、稍稍专业点的词汇就需换成英语交谈。最有意思的一位老大姐(MD+PHD)嫁给一位白人科学家,有两个女儿,从小严格学习汉语、西班牙语,在家里缺少汉语环境,party中就让孩子和我坐着说汉语,于是我问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回答:我妈妈是。。。。。。。然后我补充:doctor,于是完了,全转回英语了。 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汉语的听力普遍比较好,而说的水平稍差,阅读多不行,写得水平基本没有。 学校的外语教学,多是选课,外语很多孩子选择西班牙语,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有时会选择父母的母语为外语,也是为了混个学分,就像一些大学里选学汉语的都是华人一样。 目前唯一遇上的一位可以说八国语言的美国人,是international office的一位教学主任,传说可以说八国语言,也真是吃这碗饭的,但是没有多得交流,这老太太听说我是大陆来的,就开始说普通话,句子短时我听得懂,句子长了,没有四声调,我就听不懂,于是,恳求老太太说英语。当时把一日本人给逗乐了,换句话,她得汉语水平比我的英语水平差太远了。 唯一见过可以说三种语言的非专业人士是我现在的日本室友:日本出生长到八岁、然后古巴生活多年、然后赞比亚和啥啥非洲国家我记不得, 一直在古巴和非洲的国际学校接受英语教育长大,同时学了西班牙语,而古巴说的西班牙语,所以他也有练习西班牙语的环境, 本科和master来到美国至今。 这个哥们除了瘦小外,举止、气质、言行没有一丝丝日本人的味道,流利的日语和英语,同时可以慢慢的和西班牙室友交谈。。 我自己不是语言学的专家,但是应该说,对于任何国家的人学习第二语言都是需要艰难付出的,有机会问问那些真正学习过多国语言的人。 接触外国人以后,我发现的是:对于他们用心学过一门外语的,听力往往好一点,而口语很差, 无论在中国留学六年的外国人,还是在美国学习外语的美国人都是这样。 不知道对于外业人士有没有什么解释呢?难道这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