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城中的高丽使馆将会如何?航生头探出舷窗,不安地张望着。
随着船行,航生心在发凉。前面岸上的高丽使馆,陷在一片火海之中。远远就能看到,一大群倭人正弯腰鱼贯进入院门半坍的使馆,馆内不时传来了厮斗的呐喊,早有一些倭人冲进去了。
这种高墙深院,非富即贵,是倭寇洗劫的重要目标。
“那十来个明军如何挡得住,李大人凶多吉少了…”道长皱着眉,对海胜摇摇头说。船上只有几支竹镐,尚不能自保,无法冲上去和这伙全副武装的倭人斗。
为了通过那座石桥的拱形桥洞,在海胜的指挥下,水手们放倒两支桅杆,横搁在船篷顶上。
就在这时,馆内一声巨响,使馆门框上炸起一大团黑烟,门边的倭寇被轰倒了几个,似乎馆内的佛朗机炮发射了。
门内滚滚的浓烟中,冲出几个人影来。
四五个朝鲜侍卫挥着刀,护着中间的李大人,拼死突了出来。李大人怀里抱着个人,似乎是真姬。院门外散开的倭人顿时围了上去。
院内的十几个倭寇也追了出来,那几个侍卫甚是顽强,围成一圈死斗。无奈人少力薄,在二十来个倭人围攻下,一个个被砍得摇摇晃晃,很快,倒地了四个。就剩下一个侍卫挡在李松溪和真姬前面。
这侍卫年纪不小了,横壮的身材浑身是血,拿着的那把刀抖索个不停,身上被砍了好多刀。他面前的倭人站直了身躯,拿了倭刀敲敲这侍卫的刀尖,在逗他进攻。
船上的人看得着急,却也隔着高高的河岸鞭长莫及。此时,道士船正穿过了石桥拱洞,海胜急得大叫:“李大人,李大人!冲过来!”
河道上的喊声吸引了倭寇的注意力,乘他们一分心,李松溪抱着真姬冲了过来,那侍卫也跟着冲出,倭人赶紧挥刀劈砍,李松溪和那侍卫背上被倭刀乱劈着,顿时踉跄了,却没倒下,硬挺着冲上石桥,从高高的桥上,纵身跳下。
李松溪抱着真姬落在道士船尾部的船篷上,从圆弧的篷顶滑落在船舷边上。那侍卫却没能落在船尾,“嘭!”掉在水里,海胜赶紧伸出竹镐,那人抱住了竹镐,被海胜拉到了船上。
慢一步跳下的几个倭人都跳入了水里,更多的倭人在河岸上紧紧追赶,叽里呱啦吼着停船。明州城的倭人内应也早就查探了高丽使馆,若是绑票了新任大使,可向朝鲜官府换半船银子,这群倭人眼见煮熟的鸭子飞走,岂肯罢休。
只是道士船驶在河道中间,离着岸两丈来远,几个心急的倭人当即从岸上跳了过来,都噗通落在了水里,又从水里窜上想攀船,被船上水手举了铁头竹镐一吓,只好潜入水中避闪,一时也跳不上船。
李松溪父女和那侍卫迅速被抬进舱内,放在了铺位上,父女都不省人事了。
她怎么了?会不会已经死了?看到真姬苍白的脸毫无知觉地仰着,航生暗暗心焦。
道长撕开了李大人背上的血衣,霍然露出几道又长又深的刀伤,不停汩汩冒出血水,实在骇人。心灯赶紧散上金创药,用条布包扎伤口止血。
前面又出现了一座拱桥,所幸的是,这群倭人前面是条断头路,隔着条丈把宽的小河道。急得这些倭人哇哇乱叫,引来了小河对面一伙倭人,这群倭人明白过来后赶紧奔向拱桥拦截。
“加快!”海胜大喊。
道士船上水手们拼命撑镐,期翼在倭人赶到之前通过桥拱。
船头驶过拱桥洞孔时,有个几乎全裸的倭人跑得最快,第一个冲到桥上,拿了把刀跳下。阿太眼疾手快,半空中,挥击竹篙猛抽在这倭人腰眼“噼!”,把他直接扫落水里。
这船头瞬间穿过桥洞,乘着桥洞中的阿太和其他水手挥不了竹镐,另一个赶到的倭人跳下了。
道长包扎好李大人,向后面的真姬转身,“轰”一声,铺位上的真姬前,突然立着一个浑身包裹铠甲的倭人,手中捏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倭刀,盔兜下是张厉鬼状的铁面罩,铁鼻下饰着两撇朱砂色假胡须,犹如这舱里突然冒出个鬼魅来。
他是穿透头上的船篷跳下的。
航生就坐在旁边的铺位上,头的高度正及倭人右手的刀柄,眼前这狭长的刀刃在暗处发出幽暗的冷光。
瞬间,这倭寇举刀朝道长捅去,他的动作滞重——刀柄上拖着一人。
航生紧抱着倭人捏刀的手腕,使他捅不过去。
如果这一刀捅来,在这狭窄的舱里,即使道长避开,也会将他身后的施先生捅个透心凉。
航生咬紧牙不松手,死死抱牢倭人手腕。这倭人脱不开航生,左手就去拔腰间短刀,道长一把抓住他左手,让他拔不出刀,又一脚踢中倭人膝盖弯,使得他向前一屈。
后面的施先生顺手从铺位上的小桌拿起砚台,一抡,砸在倭人铁盔上,砚台立刻在施先生手里迸裂成一把碎石,坚固的铁盔使得他并无大碍。随后,道长运劲一掌,“啪!”击在倭寇的铁面罩上,撞击力使倭寇的兜盔飞了去,虽然他戴了铁面罩,但这一记吃上了力,倭人一踉跄,双膝弯屈,跪在了地上。

施先生转身从小桌上又拿起把算盘,朝倭人头上剃光的那块头皮抡下,“啪啦…”砸烂边框,算珠四处迸射,这倭人身子一晃,前扑在船板上,砸昏了。
老刘和水根赶进舱来,航生还抱着倭人的手腕,伏着一动不动。道长从倭人手里抽出那刀,把航生拉了起来。几个赶紧用绳子将这昏迷的倭人绑了起来。
看到边上施先生气喘吁吁的,手里又捏了个瓷笔筒,跃跃欲试,心灯道长就对他说:“先生,文房四宝快用完了吧?行了。”
施先生瞪着昏迷的倭人,喘着气,吹着胡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城中的高丽使馆将会如何?航生头探出舷窗,不安地张望着。
随着船行,航生心在发凉。前面岸上的高丽使馆,陷在一片火海之中。远远就能看到,一大群倭人正弯腰鱼贯进入院门半坍的使馆,馆内不时传来了厮斗的呐喊,早有一些倭人冲进去了。
这种高墙深院,非富即贵,是倭寇洗劫的重要目标。
“那十来个明军如何挡得住,李大人凶多吉少了…”道长皱着眉,对海胜摇摇头说。船上只有几支竹镐,尚不能自保,无法冲上去和这伙全副武装的倭人斗。
为了通过那座石桥的拱形桥洞,在海胜的指挥下,水手们放倒两支桅杆,横搁在船篷顶上。
就在这时,馆内一声巨响,使馆门框上炸起一大团黑烟,门边的倭寇被轰倒了几个,似乎馆内的佛朗机炮发射了。
门内滚滚的浓烟中,冲出几个人影来。
四五个朝鲜侍卫挥着刀,护着中间的李大人,拼死突了出来。李大人怀里抱着个人,似乎是真姬。院门外散开的倭人顿时围了上去。
院内的十几个倭寇也追了出来,那几个侍卫甚是顽强,围成一圈死斗。无奈人少力薄,在二十来个倭人围攻下,一个个被砍得摇摇晃晃,很快,倒地了四个。就剩下一个侍卫挡在李松溪和真姬前面。
这侍卫年纪不小了,横壮的身材浑身是血,拿着的那把刀抖索个不停,身上被砍了好多刀。他面前的倭人站直了身躯,拿了倭刀敲敲这侍卫的刀尖,在逗他进攻。
船上的人看得着急,却也隔着高高的河岸鞭长莫及。此时,道士船正穿过了石桥拱洞,海胜急得大叫:“李大人,李大人!冲过来!”
河道上的喊声吸引了倭寇的注意力,乘他们一分心,李松溪抱着真姬冲了过来,那侍卫也跟着冲出,倭人赶紧挥刀劈砍,李松溪和那侍卫背上被倭刀乱劈着,顿时踉跄了,却没倒下,硬挺着冲上石桥,从高高的桥上,纵身跳下。
李松溪抱着真姬落在道士船尾部的船篷上,从圆弧的篷顶滑落在船舷边上。那侍卫却没能落在船尾,“嘭!”掉在水里,海胜赶紧伸出竹镐,那人抱住了竹镐,被海胜拉到了船上。
慢一步跳下的几个倭人都跳入了水里,更多的倭人在河岸上紧紧追赶,叽里呱啦吼着停船。明州城的倭人内应也早就查探了高丽使馆,若是绑票了新任大使,可向朝鲜官府换半船银子,这群倭人眼见煮熟的鸭子飞走,岂肯罢休。
只是道士船驶在河道中间,离着岸两丈来远,几个心急的倭人当即从岸上跳了过来,都噗通落在了水里,又从水里窜上想攀船,被船上水手举了铁头竹镐一吓,只好潜入水中避闪,一时也跳不上船。
李松溪父女和那侍卫迅速被抬进舱内,放在了铺位上,父女都不省人事了。
她怎么了?会不会已经死了?看到真姬苍白的脸毫无知觉地仰着,航生暗暗心焦。
道长撕开了李大人背上的血衣,霍然露出几道又长又深的刀伤,不停汩汩冒出血水,实在骇人。心灯赶紧散上金创药,用条布包扎伤口止血。
前面又出现了一座拱桥,所幸的是,这群倭人前面是条断头路,隔着条丈把宽的小河道。急得这些倭人哇哇乱叫,引来了小河对面一伙倭人,这群倭人明白过来后赶紧奔向拱桥拦截。
“加快!”海胜大喊。
道士船上水手们拼命撑镐,期翼在倭人赶到之前通过桥拱。
船头驶过拱桥洞孔时,有个几乎全裸的倭人跑得最快,第一个冲到桥上,拿了把刀跳下。阿太眼疾手快,半空中,挥击竹篙猛抽在这倭人腰眼“噼!”,把他直接扫落水里。
这船头瞬间穿过桥洞,乘着桥洞中的阿太和其他水手挥不了竹镐,另一个赶到的倭人跳下了。
道长包扎好李大人,向后面的真姬转身,“轰”一声,铺位上的真姬前,突然立着一个浑身包裹铠甲的倭人,手中捏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倭刀,盔兜下是张厉鬼状的铁面罩,铁鼻下饰着两撇朱砂色假胡须,犹如这舱里突然冒出个鬼魅来。
他是穿透头上的船篷跳下的。
航生就坐在旁边的铺位上,头的高度正及倭人右手的刀柄,眼前这狭长的刀刃在暗处发出幽暗的冷光。
瞬间,这倭寇举刀朝道长捅去,他的动作滞重——刀柄上拖着一人。
航生紧抱着倭人捏刀的手腕,使他捅不过去。
如果这一刀捅来,在这狭窄的舱里,即使道长避开,也会将他身后的施先生捅个透心凉。
航生咬紧牙不松手,死死抱牢倭人手腕。这倭人脱不开航生,左手就去拔腰间短刀,道长一把抓住他左手,让他拔不出刀,又一脚踢中倭人膝盖弯,使得他向前一屈。
后面的施先生顺手从铺位上的小桌拿起砚台,一抡,砸在倭人铁盔上,砚台立刻在施先生手里迸裂成一把碎石,坚固的铁盔使得他并无大碍。随后,道长运劲一掌,“啪!”击在倭寇的铁面罩上,撞击力使倭寇的兜盔飞了去,虽然他戴了铁面罩,但这一记吃上了力,倭人一踉跄,双膝弯屈,跪在了地上。

施先生转身从小桌上又拿起把算盘,朝倭人头上剃光的那块头皮抡下,“啪啦…”砸烂边框,算珠四处迸射,这倭人身子一晃,前扑在船板上,砸昏了。
老刘和水根赶进舱来,航生还抱着倭人的手腕,伏着一动不动。道长从倭人手里抽出那刀,把航生拉了起来。几个赶紧用绳子将这昏迷的倭人绑了起来。
看到边上施先生气喘吁吁的,手里又捏了个瓷笔筒,跃跃欲试,心灯道长就对他说:“先生,文房四宝快用完了吧?行了。”
施先生瞪着昏迷的倭人,喘着气,吹着胡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