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火的是微信营销,谁要是不知道微信营销,就显得有些落伍了。今天一个老板和我说,他要建一个微商城,组成异业联盟,微信在线下单。我问他你有微信吗,他说有,我说你加我吧。加上之后看了看,他开通微信只有三天。
就是这么个人刚刚接触微信的人,可能连微信的功能也不是很掌握,在此大谈微信营销,不知道是不是赶时髦。
上周还应企业之邀,到他们那里参加了一微营销的讲座,到会的老板不少,大约有五六十人,大家都对微营销很感兴趣。但是企业开通了公众号就算微营销了吗?建一个网站就算进入互联网时代了吗?微信只是一个工具,不是说有了这个工具就一定能做好,就像电视媒体也是一个传播工具一样,花钱打上广告就一定能行了吗?企业还有很多内功需要修炼。
互联网时代有两大革命性的东西,对传统商业带来了致命的冲击。第一是信息高度发达,价格高度透明。原来在信息不透明的时候,不要说把南方的货运到北方能赚钱,就是把城南的货送到城北也能赚钱,因为信息技术落后,消费者对价格不掌握。传统的贸易,赚了就是搬运货物的钱,把商品从城南送到城北,虽然商品没有任何增值,但是还能赚到钱,这个差价就是信息不透明的钱。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所有商品价格高度透明,一个商品上网上一搜,什么都知道了。第二是人们社交方式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人们沟通不需要面对面,上网,用手机,这对传统的门店形成了致命的打击。原来门店靠的是客流量,现在人们出行少了,客流量少了,纷纷转成互联网的流量和点击量,如何把这些上网的客流量抓住,成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
@道法自然OOO1 4410楼 2014-03-28 09:54:24
义不掌财、慈不带兵;
处在你的位置,还须多为自家银行考虑;
退一步讲,即便你用恻隐之心放了贷款,那家企业如果不从自身管理等方面入手谋求生存,关门也不过明天还是后天的区别;
-----------------------------
@羊坚强 4413楼 2014-03-28 12:08:14
是的,我首先肯定要忠于自已的职责,不然会对不起单位和同事,今天一上班已明确表明了自已的意见。这次事情前前后后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挺过来了。
-----------------------------
今年的状态就是纠结,焦虑,工作压力空前大。做,全是摇摇欲坠的企业,不做,还有指标考核,进退维谷
@黑背 4407楼 2014-03-28 09:39:31
看来看去,楼上的案例都是互保的问题,我闹不明白,怎么内地和江浙这么喜欢搞互保?这边实业情况也不好,也是没钱,全世界都没钱。但是即便跑路,也是自个完蛋,不会牵连到别人。
-----------------------------
@南宫追梦 4427楼 2014-03-29 10:26:32
企业互保
从企业角度,是杠杆最大化的做法,获得最大的流动性。
从银行角度,是放水4W亿时候,经济已经不好还必须贷出去,降低系统风险的做法。
-----------------------------
互保一般不在一个银行,在甲银行A给B担保,在乙银行B给A担保; 在一家银行,主要是A给B担保,B给C担保,C又给A担保。担保圈错缩复杂,交叉在一起。
互保就像性滥交,随便两个人就发生性关系,大家玩得都很嗨。但是只要一个得了病,很快就会传染,一个传一个,即使抵抗力强也不行。担保最多的,往往就是传染源,什么都上,什么人都担保,不小心就染上病了。
往往互保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一开始大家都很开放,随便担保,也很安全,好长时间没有发病,于是放松了警惕,随便两个人就可以发生关系。可以时间长了,终于出事了,而且传染性很强,很难控制。
工行董事长:成于商业 败于仕途
华尔街日报 中国新闻 2013-2-19
姜建清已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CN:601398-0.93%)打造成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国有银行。
其资产位居世界之冠,采用了最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并且是第一家获批收购美国零售银行网络的中资银行。
《华尔街日报》就此事向工商银行提出了采访申请。在给《华尔街日报》的回复中,工商银行说:“我行不同意文章所表述的观点,也不接受这类问题的采访。”中共中央组织部也谢绝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要求。
从姜建清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中国国有银行领导人要平衡商业股东和党内领导的要求,难度何其之大。在很多西方企业,增加利润是获得晋升的康庄大道,但在中国,却是由党内官员对企业高管做人事决策,而这些党内官员又有其政治目的。
曾任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GS-0.60%)并帮助工行上市的胡祖六(Fred Hu)说,党内人事制度不是以绩效和能力为基础,而是基于忠诚和关系。
今年3月召开全国人大会议时,预计中国新的领导班子将决定央行行长、商务部部长和财政部部长等高级经济岗位的人选。
党内官员和国际金融机构一度认为,由于掌管工行取得的成功,姜建清大有希望出任上述要职之一。据一位参与人事事务和另几位参与监管事务的官员说,他已经不在候选之列。他们说,一般来讲,要获得担任部长级岗位的资格,候选人必须是205位中央委员之一。姜建清没有进入这个级别,仍然是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的“替补委员”。
在工商银行内部,姜建清是出了名的铁腕老板。他会设定严苛的目标,然后得到出色的业绩。工商银行的数位高管和一些员工说,姜建清在仕途方面晋升不力,影响了工行的士气。有些高管质疑他以利润为中心的战略,还有高管担心他目前的政治地位可能会限制他们自己的晋升机会。
姜建清一直在努力化解外界的担忧。去年11月14日中共18大闭幕后,姜建清以工商银行党委书记的身份在该行北京总部召开了有数百名员工参加的会议。据该行出席了该会议的几位高管表示,开会的目的是学习18大精神,这是中国国企在中共党代会结束后的惯常做法。
姜建清今年60岁。据知情人士叙述,在会上,姜董事长谈及了他没晋级中央委员会一事,他强调,因为年龄的问题,领导层保留他的候补委员身份实际上是破例了,也证明了领导层对姜董事长“专家型人才”的肯定。姜董事长并要求员工不要再议论此事,专心工作。
中共18大于去年11月召开,那时姜建清59岁。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td.CN:601288-0.97%)前行长尚福林在2011年59岁时被任命为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人,目前被视作中国央行行长职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人之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董事长楼继伟去年11月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当时他已61岁。
据银行高管和那位参与人事事务的中共官员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姜建清在退休前是一直留在工商银行,还是会调至一个不那么风光的岗位,如负责中国社保基金的运作。姜建清曾公开说,他认为自己是个银行家。
中国四大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充当着跳板角色,其高管从这里登上中央更高层的职位。姜建清的前任、工商银行前行长刘廷焕后来任中国央行副行长。中国央行现任行长周小川曾任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CN:601939-0.82%)行长。周小川现已到了65岁的退休年龄,而中国领导层还在讨论他应何时下台以及谁将取而代之的问题。
那位参与人事工作的中共官员表示,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Ltd.CN:601988-1.30%)董事长肖钢现已成为央行行长或另一个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的有力竞争者。肖钢去年11月当选中央委员。中国银行是去年前九个月四大银行里盈利最弱的银行,但却是2009年中共下令加大放贷力度时四大银行中表现最积极的。那位中共官员说,肖钢抓住了机会。
中国银行的高管拒绝置评。
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中国企业的高管一律由中共官员任命。中国工商银行已经上市,但政府控制着其70%的股份。中共每隔几年会把大多数高级官员轮换到不同的政府和企业岗位,这让他们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自己的政治关系网。
在这一点上,姜建清是个例外。他的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
姜建清在中国文革的狂热时期步入成年。1970年,17岁的姜建清下乡务农,后来成为一名煤矿工人。九年后他回到上海。1986年,姜建清进入中国工商银行担任点钞员,并凭借努力升至最高职位,2000年他接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职务。当时,中国工商银行在外界眼中是一个坏账累累的臃肿官僚机构。
在姜建清的带领下,工行裁员大约16万人,把坏账率降低到全部资产的5%以下,并提振了银行利润。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实施了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IPO交易。
前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ank Paulson)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银行家。在高盛集团帮助中国工商银行上市时,鲍尔森是高盛负责人。鲍尔森说,与一些国有企业的高管不同,他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领袖,而不是一名政府官员。
甚至连姜建清在中国工商银行的一些同事也说,他对自己职位中的政治成分毫不在意。几名中国工商银行的官员说,在负责大规模裁员时,姜建清可以求助于黄菊。黄菊当时是中国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成员,2003至2007年担任主管金融和银行业的国务院副总理。
这些人士说,2007年黄菊去世之后,姜建清没有寻找下一位庇护人。中国工商银行的一名官员说,他相信在银行做好本职工作足以推动其事业的发展。这些人士说,这意味着在决定中国工商银行之外的岗位人选时,中共内部将不会有人支持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在商业领域成绩斐然。这家银行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目的是分析信贷风险,管理该行分布广泛的业务。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内拥有17,000家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一直是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大型银行。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获得美联储(Federal Reserve)批准,成为第一家收购外资银行在美零售分支机构的中资银行。
参与人事工作的中共官员说,一些中国官员不想让这家银行到海外开展业务,尤其是在美国的楼市泡沫破裂之后。姜建清2010年接受《亚洲银行家》(Asian Banker)杂志采访时说:中国的一些人认为我们应该留在中国,只发展国内业务。他说,这意味着中国工商银行将会失去客户,逐渐变成一家地区性银行。
2008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时,中国商品的海外需求骤降。中国领导人寻求刺激国内需求。2008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公开要求金融行业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
中国工商银行的官员说,姜建清担心,如果经济增长放缓,增加放贷将会冲击该行的利润。这家银行在2009年的年度财报中说,在增加信贷的同时,该行特别对贷款的审批采取了严格控制,并对新增贷款进行全面审核,以及时纠正错误,消除潜在风险。
从2008年第四季度直到2010年第二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与它那些规模最大的竞争对手相比,贷款发放量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数据提供商数库(ChinaScope)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段时间内中国工商银行的新增贷款数额平均每季度比上年同期高20%,而中国银行则高33%,中国建设银行高24%。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的另一家中国农业银行没有全面披露这段时间内的季度贷款数据。而在该行公布了季度贷款数据的2009年第四季度,其新增贷款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3%,中国银行这一季度新增贷款较上年同期的增幅为50%,中国建设银行为27%,中国工商银行为25%。
中国工商银行的规模比上述其他三家银行要大得多,它2009年平均每季度新发放贷款为人民币2,868亿元(合455亿美元)。从数库提供的数据看,这低于中国银行的数额,后者2009年平均每季度新发放的贷款为人民币4,019亿元,但高于中国建设银行的数额,后者2009年平均每季度新发放的贷款为人民币2,523亿元。
一些分析人士预测说,中国银行业在上述这段时间内发放的许多贷款都有可能变成坏账。英国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201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中国可能有人民币8万亿至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和铁路建设贷款最终将不得不被冲销,而这些债务大部分都是在2008至2010年期间举借的。中国官员一直都说,坏账问题是“可控的”。
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的分析师廖强说,由于中国工商银行在2009年避免了新增贷款的过度增长,未来几年里与同行相比,它的信贷损失可能会低些。
但据一位从事人事工作的共产党官员说,商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转化为共产党领导人的赞扬。他说,对于姜建清的管理方式和策略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高级官员对姜建清将在国内赚取的利润投放到海外市场的策略持怀疑态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前负责中国事务的官员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姜建清给自己制造了一批敌人,特别是在那些想从中国工商银行获得贷款以建造住房、地铁、机场和其他基础设施的省级官员中。目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任中国研究学者的普拉萨德说,当政府要求中国银行业大举发放贷款时,姜建清是最不愿这样做的人士之一。
姜建清2009年3月接受商业杂志《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采访时说:政府最近要提振国内需求的决定为银行业提供了巨大机会,但中国工商银行是一家商业银行,我们必须从商业角度看待这些机会。他说:由于坏账问题,2000年前后中国银行业从技术上说处于破产状态,中国银行机构以往经历的高风险局面是我们这一次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在中共18大于去年11月召开前那几个月的政治角力期内,中国共产党的精英人士确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国第二号人物李克强都成为政治局常委,他们未来10年预计将分别以国家主席和总理的身份治理中国。
姜建清的政治地位从他最近当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时的情况就能看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的排名是根据他们当选时的得票多少来确定的。在171名中央候补委员中,姜建清排名倒数31。
再来看肖*。在经营上,肖可谓毫无业绩,中行上市十年,股价几乎一分钱没涨;原来四大行的地位是“工农中建”,其实建行早就超过了中行。中行引以为耀的国际结算业务,早己被工行超过;中行自豪的海外机构,工行和建行也开始布局。
在政治上,肖是个好干部,党指哪儿打哪,中央让放贷款,他放得最多;上央说收缩房贷,他停得最快;中央说整治地方融资平台,他领会最深。党的干部,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干部。据传18大后准备让肖任央行行长,只不过领导之间的力量博弈,周得以连任。
中国的银行家,大部分是政治家,所以姜建清被称为“真正的银行家”。马蔚华卸任后,对姜建清推崇有加,在多次讲话中,以姜建清作为标杆。
@Fgl981981 4444楼 2014-03-29 21:56:20
楼主认为中国哪个银行制度最完善,哪个银行潜力最大,能说说民生,浦发,兴业这三家银行的优缺点吗?如果让你投资一家银行股票,你会选哪个?
-----------------------------
如果说潜力大,就要看今后金融的发展方向,各家银行的判断是否契合。
民生的战略最清晰,事业部实行投行化运作,分支行主要攻零售,零售又以小微和小区为发力点,这两项业务都是国内其他银行刚来得及想还没来得及干的。但是先行者总是要交些学费的。
浦发的公司业务做得最好,但对利率市场化准备不足,拼规模,不注重效益。今年浦发提出向零售方向转型,但具体还没有看到有什么举措。
兴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同业业务做得最好,公司业务又以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为主,这是其他行不敢做的。
今后,各家银行应该都会形成特色定位,一家银行有一家银行优势业务,更加专业化。
@few203 4470楼 2014-03-31 11:05:21
追踪楼主的帖子,感觉到实体经济越来越差,产能严重过剩,成本增加,资金紧缺,汇率上升,经济繁荣的条件一个个都在消失,对后面几年的经济形式不报太大的希望,泡沫已经持续了很久,可能这两年是转折点,下一步可能是逐步是衰退,危机,还是要作好危机到来的准备。
-----------------------------
既不能太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待当前的经济形式。我不主张崩溃论,发贴的目的不是来唱衰的,主要是从微观层面总结银行和企业的教训。路再难,也要走下去。但总的思路来说,这两年,少持有资产、多保留现金、减少负债、保持流动性,还是不错的选择。
@fortunate007 4461楼 2014-03-30 22:28:07
您好,今天终于全部看完楼主的帖子,真是受益良多啊!楼主的分析很深入,人才啊!我想请问当初温是四万亿,可是这一届是42万亿说要投入到城镇化建设,如果这样还会钱荒吗?会不会出现上一个十年呢?
-----------------------------
钱荒应该是两个层面的,一个是银行间的,一个是实体内的。去年的钱荒,应该是银行间的,是同业拆借利率走高,但银行对企业的信贷规模,并没有明显的紧张,只是银行间的流动不畅;今年各家银行加强了流动性管理,银行间的钱荒有所缓解,同业拆借利率和贴现利率有所降低,但是实体经济内的钱荒问题更加严重了,有的大企业周转不灵,三角债问题日益突出。
@fireda1 4477楼 2014-03-31 19:54:07
楼主,请问银行的风控部门怎么样?我要怎么样跟领导交流才能更有利于我由客户经理转到风控?
-----------------------------
风险部门出干部,评审经理干不了几年都能提拔。各家银行的文化不一样,但是要干风控,必须深得领导信任。
@Fgl981981 4483楼 2014-03-31 22:42:15
楼主,银行股现在股价只有净资产的0.8倍了,国家正在搞金融大发展,对国企也允许民企入股,我觉得问题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至少国企是有一定的资产抵押的,虽然银行短期面临压力,而在金融大发展时代,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机遇明显大于危机,或许股价会随着业绩的下降而上升,毕竟现在的估值是亏损企业的估值,你认为呢?
-----------------------------
银行股破净只是刚刚开始,漫漫长夜刚刚到来。金融企业同样需要转型。银行股都是大盘股,哪一天银行股都起来了,股市就复苏了。
@黄金战争
-------------------------
@qwvc120 4480楼 2014-03-31 20:30:17
37亿老干妈三不政策拒绝资本,机构多次吃闭门羹
“你们有都教授,我们有老干妈。”
《来自星星的你》热度还未退却时,中国“ 女神 ”——“老干妈”逆袭,正式打入韩国市场,在当地各大homeplus一瓶售价3800韩元,约合人民币21元。
这是一瓶不可小觑的辣椒酱。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能见到老干妈的身影。
美国奢侈品闪购电商Gilt更将老干妈誉之为“全球最顶......
-----------------------------
@zhirulan 4481楼 2014-03-31 21:00:34
这样的企业就是干事实的企业!不搞投机,一步一个脚印!
如果大部分企业都这样踏实,中国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
-----------------------------
老干妈的确值得钦佩,但在金融企业眼里,他是一个异类。
还记得货币战争的阴谋论吗?通过策动欧洲国家发动战争,罗斯柴尔德家族趁机发放贷款,以国库税收作为质押,大发国难财,也乘机控制了中央银行。
现在的企业乱投资、上项目、搞多元化,银行才有钱可赚,但能不能收回来就不敢说了。
金融的本质,很难说清楚。
@华发丛生 4490楼 2014-04-01 14:45:27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最近一亲戚向我借款(部分)买一二手房,首付30%,同时要我夫妻二人做其银行贷款的担保人,说是如担保人为已婚,必须是夫妻二人共同担保,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工资收入的银行流水等,请问有无风险?恳请解答!另,本人一直认为一般购房贷款为住房抵押贷款,为何仍需担保人,可否让其找担保公司担保,谢谢楼主。
-----------------------------
担保肯定是有可能承担责任的,银行在觉得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是,可以要求追加保证人,而且保证人要放弃对抵押物的抗辩权。
放贷期限太长,银行不倾向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也不愿担保。